旧城复兴视角下城市中心区商业步行街的场所精神与空间更新
2023-06-29陈啸
绵阳城中心的北街历史悠久,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打造为商业步行街至今已多年,亟待提档升级,梳理北街历史发展脉络,运用场所精神理论对其进行要素分析,并提出步行空间立体化改造的优化更新策略构想。
商业步行街; 旧城复兴; 场所精神; 立体步行
TU984.13 A
[定稿日期]2022-03-16
[作者简介]陈啸(1987—),男,硕士,工程师,研究方向为建筑设计及其理论。
伴随着我国近几十年以来经济的飞速发展,大部分城市经历了高速扩张期,通过新区建设等方式不断将周边乡镇农村扩充进城区,增加城市容量吸引更多外来人口。城市框架不断拉大,新开发出来的城市空间却大多机械式地满足基本生活功能,少有城市人文意象,导致城市肆意蔓延却缺乏辨识度和非物质内涵。部分城市在兼顾拓展周边新开发建设的同时,也意识到旧城复兴的重要性,而复兴旧城首要提档升级的就是城市中心,因为这里是一座城市之所以为这座城市的物质与精神内核所在,是该城市发展延续的源点。
毕竟,几乎每一座城市都拥有着一个本城居民祖祖辈辈生活密不可分的城市中心,这里街道空间尺度宜人,不同于新开发区以通行功能为主、缺乏市井气的“道路”,而是富有人文氛围和烟火气息、充满趣味的“街市”,随着这座城市成百上千年更新发展,逐步自然形成的空间脉络,如窗口般展示了当地的城市历史文脉、风土人情,更体现这座城市特有的公共生活场景[1]。
对于绵阳这座有2 200多年建城史的历史文化名城,这个最具传统底蕴、现代活力及多元魅力的城市中心,就是位于由涪江和安昌河环抱核心地带的北街(图1)。
1 北街的前世今生
北街,位于绵阳城最中心位置,南北走向,南起警钟街与西大街(原大西街)的十字路口,北至临园路东段与铁牛街(原外北街)的十字路口,长近450 m,街宽近12 m。
据史志记载,明清时期的北街全长433 m,宽6 m,南北向,临街建筑有禹王宫(湖广馆)、靖天宫(武昌馆)、南华宫(广东馆)。民国时期又有美丰银行、县银行、川康平民银行、重庆商业银行、交通银行、巴川银行、四川旅行社、同春茶馆、廖海州布店等,这个时期绵阳城街被划为三等,北街为一等街并一度被称为“中正街”,绵阳有名的商家几乎全部聚集于此,极其热闹繁华(图2)。
建国前北街多为2层木楼,是绵阳最早用电的第一条街道,商业门市鳞次栉比。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街面经历三合土路面铺筑、沥青路面加铺;沿街建筑陆续改建为各类商场百货[2]。
至二十世纪九十年代,随着位于川东的重庆、涪陵、万县和黔江四地市组建直辖市划出四川省,绵阳“接棒”成为四川省第二大城市,城区各類建设迎来又一繁荣期,作为“绵阳第一街”的北街也被提档建设为步行街,成为四川省最早的城市中心区商业步行街,一度风光无限颇为超前。紧接着以北街为主干,改造了新街(后为公园路的东段)、翠花街、三光街等与之毗邻相连的街道,由线到面地形成了整个北街步行街区,范围即由警钟街、涪城路、临园路东段和棉花街(后为红星街的北段)所围合成的扇形区域,面积约19 hm2(表1)。
2 北街的场所精神要素
场所精神理论是建筑学城市设计方向中非常重要的理论,建筑学家凯文·林奇认为城市公共空间应当是有鲜明意象的场所空间,有较好可意象性的场所必须较好地呈现5个要素:道路、边界、区域、标志物和节点[3]。
2.1 道路
道路是将整个场所内的环境因素线性地有机组织起来。北街步行街以北街为主干,加上其他支路一共有6条街道,构成干支分明的步行路网。其中北街作为主街,在各时期一直云集各大商场百货和名特餐饮;公园路则坐拥目前绵阳城最高的建筑“城市中心”、公园路幼儿园、大观园仿古商城和南华宫商住楼等,值得一提的是公园路的东段在曾经还为新街的时候,街道两侧2层木楼林立是著名的美食餐饮一条街;翠花街的特点则是随时代发生更迭,该街名称来源就是最初多有卖翡翠和鲜花,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是音像制品一条街,现在则是服装为主,并且除了绵阳四中(前身为北街小学)原址未变,翠花街还是窝窝店包子、胥米粉和山西面馆等老字号,以及灵官楼、火神庙等历史遗迹的原址所在。三光街位于警钟街小学后门,也是北街社区所在地,属于背街相对清静;铁匠巷正对绵阳老电影院,其源来正如其名,然而发展到现在已是绵阳的童装专卖一条街;兴达街则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兴建兴力达百货和兴达广场而新命名的街道。这些道路元素,主次各异多样统一地将人的步行路径与环境因素有机结合起来。
整个北街片区的道路组织,大致上将车行流线隔绝在步行街区之外,但由于早期存在的个别规划问题,如南华宫商住楼和亨利大厦的地下车库出入口均设在街区内部,导致三光街长期有汽车通行;另外由于近些年的问题,翠花街的北段和兴达街的东段也成了汽车肆意出入甚至乱停乱放的场所,这些严重影响到了行人安全。
2.2 边界
不等同于道路的线性要素,边界是2个部分的分界线,是连续过程中的线形中断。例如河岸、铁路路堑、围墙等作为横向参照,既可以将区域间分开,又可使之相互联系、渗透,成为区域间的过渡。边界元素不具备道路那样强烈的主导型,可以是不同区域之间泾渭分明的硬性隔离,也可以是相互渗透的软性屏障。
北街的边界实际上是很明确的,整个步行街区是由警钟街、涪城路、临园路东段和红星街的北段(原棉花街)4条机动车道作为边界围合,并通过天津桥、富临桥、汉龙桥等七座步行天桥,以及从好又多延伸至公园口的地下空间,与边界外区域相互渗透产生联系,维持人们在北街步行街这个扇形街区的步行连续性向四周延展,将周边的公园、滨江广场及美食街等城市公共空间有机地组织在了一起。然而,营造出这样极佳的步行体验,却在近些年由于步行街区边界被外来各种三轮车、电瓶车等无视规则者肆意突破,在步行街内鸣笛横行,部分街口多次设置的路桩屡次遭到破坏。此外,加之近些年步行街区内商家占道搭棚、流动摊贩杂乱,整个北街步行体验和环境品质严重下降。对此市民们呼吁希望能够尽早复兴那个干净整洁、安全有序的北街步行街。笔者认为在修建路桩此类街区物理边界的同时,更应加强相关人员遵守规则的意识边界。
2.3 区域
区域是很多环境元素具体相近特征形成的集合,进而体现了某种主题的区域,这些元素可以是建筑类型、空间形式、地面铺装、立面材质等。北街本身是一个商业区,自古以来绵阳城的商业核心,并且辐射着这个区域的周边街区。经分析目前整个步行街区内部也是隐性地分为2个区域,只是区域边界感较弱,西侧以北街为主干的是绝对商业核心区域,终日人头攒动繁华不减,东侧三光街和翠花街的北段由于四中和警小2所学校,以及个别商住楼和单位家属院的存在,使得这个区域相对静一些(图3)。
西侧区域北街串起兴达广场,空间丰富流畅,广场为半围合性与私密性较强的内向型空间可使人产生心理的领域感,自愿在此驻足停留,从而创造出宜人的交流场所。硬质景观方面,也应在铺装的材质和色彩上统筹考虑,针对不同空间形态的区域达到和谐中求统一,统一中有变化。
2.4 标志物
区别于线性的道路和面状的区域,标志物呈现出的主要是点状平面,这样的特性易于人们快速进行空间定位,标志物可以是景观小品或者具有特殊意义的建筑物或构筑物,商业步行街区的标志物应体现所在街区的地域特点和历史文脉,作为绵阳城的商业中心、城市窗口,北街步行街的标志物更应彰显这座城市的传统与时尚。但这恰是当前现状较为缺失的一面,据笔者儿时记忆,曾经北街靠警钟街一侧的街口,有一座高大牌楼,作为北街闹市区主入口的标志,夜里华灯初上便人头攒动比肩接踵,繁华喧嚣延续至凌晨。而今街口的牌楼早已不在,街内其他區域也没特别具有标志属性的构筑物或景观小品(图4)。
标志物往往伴随节点空间存在,营造出该空间场所氛围。北街临警钟街一侧的街口,据家中长辈讲老绵阳人称之为“十字口”,历来是北街街区的人流主要来向,笔者认为此处应复建界定街区主入口的标志物,并配以街区历史介绍或相关反映街区地域文脉的景观小品。标志物的设计结合场地环境,尤其是站在街口对面生命广场一侧的“L”型天桥上,正好成对景状,以标志物作为视觉张力起点,延伸形成景观通廊。
2.5 节点
节点是分布于步行街区中的战略要点,是街道空间序列中起承转合的兴奋点,是营造行人驻足停留发生活动的物质场地。节点一般表现为广场、庭院、道路交叉口和街区的出入口等。广场作为重要的节点要素,是城市活力体现的室外开敞空间,是最容易形成街市印象的意象场所。广场的意义是由在其中进行的各项活动体现的,尤其是交流活动的主要场所,能引起人们长久的记忆,通过空间形态、尺度对比及色彩配置等环境语言来界定不同性质的广场。
北街主要的节点广场一直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建成的兴达广场,这是整个步行街区里最大的一处室外开敞公共空间,广场中间是好又多的地面出入口——一座玻璃构筑物,围绕其四周布置有铺装、绿地和座椅,供人们驻足休憩,观赏交流。但兴达广场目前存在主题设计不明、空间界面美观不足、商铺管理杂乱的问题,作为绵阳城最窗口地段的商业步行街广场,未能较好地反映地域文脉和特色,引起场所参与者的内心共鸣(图5)。
3 北街的步行空间更新
区别于很长一段时间粗放式外延扩张,城市更新的重点在旧城复兴,而旧城复兴不是简单对老旧建筑、街巷修修补补,更应注重城市公共空间的品质和活力。城市中心区商业步行街的场所是被赋予文化或历史内涵的空间,支撑起意义虚体的是由实体界定出固定范围的街道步行空间[4]。这就需要北街的步行空间在伴随旧城复兴过程中持续进行系统化更新。
3.1 步行空间更新的客观需求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北街片区改建步行街区,让绵阳市民较早体验到优质的步行环境,然而20多年来伴随城中心交通拥堵、人车安全隐患显现、非首层商业活力缺失、部分建筑老旧等社会问题的突显,北街也出现步行空间受挤压、环境品质下降、街道秩序变脏乱等亟待解决的问题[5]。
步行空间的有机立体化可有效解决一系列相关问题。早在西方文艺复兴时期,达芬奇便提出城市空间立体化的构想;现代主义建筑大师槙文彦着眼于城市公共空间有机连接,认为城市设计关心的问题就是在孤立的事物之间建立可以理解的联系。正如加拿大卡尔加里市中心的“+15 walkway”,这个立体步行系统是由第一座天桥开始,经过多年延伸发展,有机连接多个建筑,形成规模空前的公共步行空间立体网络,并且设有一套自己独具特色的导视系统和线上配套应用[6]。
从空中步行设施到空中步行连廊,到空中步行系统,再结合地下公共空间形成有机的立体步行系统。这可以是北街步行街的未来发展方向,并且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绵阳第一座空中步行设施——天津桥开始,发展到现在北街街区几乎大部分街口均有空中步行设施覆盖,而且很多都和相邻建筑建立了连接,如同有机生长一般(图6)。
3.2 北街步行空间立体化改造
北街步行空间立体化改造可说是兼顾自身基础和客观发展趋势。北街步行空间立体化首先是旧城复兴、城市更新的重要举措,可以活化公共空间,激发城市活力,丰富城市空间形态;其次是改善步行环境的手段,可有效提升步行安全性和舒适性,营造愉悦的步行体验;再次是激活多层次商业的途径,可改善现阶段受到电商冲击,尤其是2层及以上或地下的实体商业,形成更具可达性和趣味性的商业空间;另外也是轨道交通发展的需要,就目前国内城市轨交在市中心设置站点来看,一般均是结合地下商业公共空间,若绵阳未来规划建设轨道交通,市中心北街商圈正可有效利用现有的地下商业空间[7]。
北街步行街地下空间和空中步行设施现状:地下空间有地下商业和地下车库,地下商业源于早期公园路平战结合的地下人防工程和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兴建的兴达广场地下商店和好又多超市,另有线性空间的时代商城形成北街街区和人民公园之间的地下步行联系;地下车库伴随商住楼宇而建,除南华宫商住楼和亨利大厦外,大部分位于步行街区边界有效隔绝车流[8]。空中步行设施目前北街街区共建有7座,平面形状各异,围合形式均为开敞式,交通量大,除北街北端街口外的6座天桥均与相邻建筑建立了连接(其中汉龙桥连接率最高),设施设备方面仅有北街南北2个街口的天桥配套无障碍电梯(表2)。
3.3 北街步行空间立体化策略
规划导向。北街街区步行空间立体化发展有着较好的现状基础,然而离规模化的立体空间网络尚有距离。街区边界的立体步行设施较为完备,街区内部却尚显空白,需要把新建空中步行连廊的选址问题,结合街区内老旧建筑拆建和其他建筑改造等城市更新问题统筹考虑。采取先期统一规划分期实施,政府主导联合开发。将其上升到规划导则层面,作为北街步行街的长期性、可持续性的专项城市设计。
系统化趋势。立体步行系统作为远期发展目标,现阶段可在多个小范围内将空中步行设施结合地面或地下步行空间发展为局部的立体步行空间组块(具体到与建筑和地面的连接),为立体步行空间系统化做好准备。
空间形态。涉及到具体的空中步行空间,首先根据人流量和连接建筑考虑合适的平面尺寸和立面形式;其次为创造遮雨蔽日的舒适步行环境,以围合和半围合空间形式为优;然后作为城市公共空间,流线组织尤其应考虑行人可达便捷性,局部有条件的部位作休憩、交流和观景空间。
技术手段。本着坚固耐用、视觉美观和环保低碳的原则,可应用合适的新材料新工艺;并且围合式的立体步行空间兼具室内空间的属性,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设置制冷制热,自动人行道或自动扶梯等设备系统,提高步行环境品质。
配套公共设施。首先,结合北街街区地域文脉的一套标识系统是必要的,在围合空间中给行人提供很好的引导和辨识;其次应在视觉景观可延续性较好等部位设置休憩设施,利用消極空间和外立面布置景观绿化,加强城市公共空间的场所感和活力;此外无障碍设施的配备尤为重要,凡是有条件的部位均应考虑无障碍电梯、无障碍标识牌以及转弯、拐角和有高差等无障碍人士容易发生碰撞部位的人性化处理,营造出有人文关怀的步行空间[9]
4 结束语
城市的主体是人,维护并优化市中心这块被车流包围的“步行净土”应从满足人们物质与精神需求出发,场所感的营造是精神层面的重塑,基础则是步行空间的物质形态更新,这样的发展和演替是伴随城市更新的动态有机过程。北街从繁华古街到新中国时期经历硬化加铺、汽车禁入,直至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彻底改造为北街步行街,可谓北街的一次里程碑式蜕变;若未来发展为北街立体步行街区,将会是其伴随旧城复兴所迎来再一次质的飞跃,成为贯穿绵阳市民过往未来的记忆回廊。
参考文献
[1] 陈果.传统街道空间的人性化设计研究[J].四川建筑,2015(3):41-45.
[2] 曾心颙.绵阳市城乡建设志[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3] (美)凯文·林奇.城市意象[M].华夏出版社,2001.
[4] 陈啸. 浅谈历史文化街区改造的建筑美学构想——以绵阳跃进路为例[J].四川建筑,2012(4):26-28.
[5] 张俐,姚萍.人与人,人与街道的和谐共生——绵阳商业步行街区规划设计实践探讨[J].小城镇建设,2008(3):36-39.
[6] 王晓南,陈啸.城市中心区空中步行系统初探——以加拿大卡尔加里“+15 walkway”为例 [J].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3(5):267-273.
[7] 左韫. 广州市"江南西"商业街立体化改造和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7.
[8] 杨幼林,李霞.浅谈城市中心地下空间的开发与利用[J]. 现代农业科学,2009(6):107-108.
[9] 陈啸.城市中心商业区空中步行连廊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