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2022年版新课标的中考古诗文默写命题研究

2023-06-29赵秋艳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2023年6期
关键词:古诗文题型命题

赵秋艳

关键词:2022年版新课标 中考古诗文 情境创设 命题研究

高考被认为教学的“指挥棒”,一直牢牢控制着高中教学的方向。事实上,高考的“指挥棒”也挥进了初中课堂,因为越来越多的家长、学校、社会认为,只有考入一所“好”的高中,才有希望考一所“好”的大学,中考才是决定能不能考上“好”大学的核心,这导致很多地方将成绩作为教师考核的关键,家长、社会评价一所“好”初中的标准亦是重点高中录取率。这样的背景下,初中课堂的“应试”成分越发明显:语文课只剩不停地刷题,古诗文更甚,小到一个字的翻译,均需要做到与“标准答案”完全一致,学生只能不断重复“熟读一背诵一默写”.这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构建素养型语文课程目标的确定,以及统编版教材、《关于加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命题工作的意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22版新课标)也逐渐出台落地,预示着中考语文命题将呈现新的发展态势。教育工作者应认真思考新时期的初中语文测评,本文仅就中考古诗文试题三大题型(古诗文默写、古诗词阅读以及文言文阅读)中的默写题作为对象,基于22版新课标对中考古诗文试题展开分析,并提出一些命题的展望。

一、中考古诗文默写题命题现状

古诗文默写试题考查学生对作品的精准背诵以及对汉字的正确书写,试题难度不大,考验学生的古诗文积累,以2022年全国各省市38套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试题为对象,从考题形式、考试内容、答题要求三个方面展开,归纳整理中考古诗文默写题命题现状。

(一)考题形式稳中有变,根据提示补写为主

38套试题中的古诗文默写形式稳定,基本由根据提示补写、情境设置中的理解性默写构成,均为填空的形式。38套试题中有近三分之二的试题为“根据提示补写+理解性默写”组合的题型,如北京市有两个补写题和一个理解性默写题,真题如下:

7.箫鼓追随春社近,____________。(陆游《游山西村》)

8.山不在高,____________(刘禹锡《陋室铭》)

9.制作“立德修身”主题班会宣传海报,同学们要摘引两句与主题相关的古诗文,你建议选用_________,_________。(本试卷中出现的句子除外。每句中允许有一个不会写的字用拼音替代)

一些省市对“根据提示补写”进行“包装”,在形式上设置相应的情境,这在形式上是一种变化,如杭州市的试题采用任务群的形式进行考查,任务主题为“我是中国人”,情境设置为:班级举办主题学习活动,需要完成以下任务。真题如下:

【咏华彩篇章】

3.在下面文字的画线处,填人古诗文名句。(8分)

诗文名篇,寄寓着情思和感悟,融进民族文化的血脉。

山林美景,用“野芳发而幽香,①________”描绘;秋日情怀,借“②________,便引诗情到碧霄”表达。登山,抒发“会当凌绝顶,③________”的豪情;临水,感受“潮平两岸阔,④________”的意境。看见花落,领悟“落红不是无情物,⑤________”的精神;遇到雪飘,想起“忽如一夜春风来,⑥________”的妙喻。离别时,以“海内存知己,⑦________”宽慰朋友;迷茫时,以“山重水复疑无路,⑧____”激励自己……

中国人有中国人的眼睛,中国人有中国人的心灵。

此外,需要关注的是武汉市,武汉市是从2019年开始删掉古诗文默写题,2022年试题中依然没有,只有古诗及文言文阅读两种题型,这样的尝试,效果如何,是否值得借鉴?是另一个需要展开的话题,此处不赘。

(二)考试内容守正,以名篇名句为主

38套试题所涉及的内容除了北京卷、青海卷中分别有一个不限定范围的小题外,均来自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考查诗文中句子的选择,基本是该诗文中的名句,以湖南省常德市为例,看似是对教材中古诗词的勾连,可能有难度,但实则此题考了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范仲淹的《岳阳楼记》、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三个作品中耳熟能详的名句。真题如下:

孟子说:“乐以天下,忧以天下。”“以天下为己任”的伟大情怀在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承中始终薪火赓续,生生不息:

杜甫发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祈愿,这种苦己利人,至死不悔的品格与胸襟光耀千古;范仲淹借“古仁人”抒写感慨,他们“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無论身在何处,忧国忧民之心都未尝废替;陆游“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以衰老自弃,内心一直燃烧着戍边报国之志……时至今日,这种情怀仍然是我们精神的灯塔。

总体而言,考查的句子较为稳定,大致可分为:一是古诗文里蕴含哲理的诗句,一些能够体现古人哲思的诗句经常会被命题人选择。例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等。二是抒发诗人情感、志向的句子。诗言情,很多诗歌中抒发诗人情感的句子会作为考查重点,如“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是杜甫《望岳》诗中表达不怕困难勇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的句子,因此,这句话经常出现在试题之中。三是写景的名句。借景抒情是很多古诗常用的手法,写景诗句就成了名句默写中的主要内容。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中最能体现早春景象的“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便是默写试题中常见的诗句。

(三)答题要求传统,偶见灵活

常见的上下句补写的默写题,其评分标准也较为传统:一个句子得1分,答错、写错均不得分,较为严格,如云南省的试题,在题干中就注明“凡出现加字、漏字、错别字中的任何一种情况,该空不得分”,这样的考查以学生的记忆能力为重点,要求考生日常加强背诵识记,尤其是不仅能背诵,还要能默写,要特别关注易错字,作答时要注意字形。在这样的要求下,传统的“死记硬背”依然适应,显得较为机械。与之相反,有个别省市答题要求显得较为灵活,给予学生更大的空间,如广东省,默写题共有12个句子要填写,但考生只需答对其中10个即可满分,陕西省、青海省、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也是此类要求。此外,北京市第9小题答题要求略显宽松,两个句子允许每句中有一个不会写的字用拼音替代,但是从古诗词的“炼字”来说,北京的试题要求是否科学合理?这是值得商榷的问题。

二、2022年版新课标下默写题的特点

2022年全国各省市的中考古诗词默写题总的特点是“传统”:一是考查内容传统,二是问题或设计形式传统。2019年教育部发布的《关于加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命题工作的意见》对中考的命题提出了具体改革要求,2022年版新课标更是直接表明“以具体情境为载体,设计典型任务”,这预示着中考语文命题将往这方面发展,部分省市的题型设计已经有所体现,如宁波、安徽、河南、江西等,这些试题具有以下特征:

(一)设置情境主题,在任务群中完成默写

素养本位的考试,力求考查学生在真实情境下解决问题中表现出来的素养水平,路径之一便是设计情境性的测试题目,如前文中湖南常德市的试题一般,情境性默写的设空特点已经从一句一个情境的单句填空的形式,增加到两联句、三联句等多句勾连形成情境的形式。宁波、福建、山西、甘肃等多地还采取了在此基础上,将默写题与其他考查内容合并,构成大情境,设计任务群,且明确任务主题,如前文中举过的杭州市的例子,该试题中古诗文默写是“我是中国人”主题学习活动任务群中的一个任务,其他还有字音、字形、句子补写及排序等任务,它们共同完成主题活动。这些试题已经明显趋向于考查学生“在真实情境下解决问题”的能力,中考古诗文考查范围主要为课内的古诗文作品,情境化试题能够减少学生单一化思维的固化,对提升学生思维素养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这种试题形式在未来的中考命题中将会更加明显。

(二)与其他考查板块组合,形成新形式

2022年湖北宜昌市的古诗文默写题依然沿用近几年该市使用的新模式,没有单独出默写题,而是在阅读题中完成,在第一个阅读题“群文汇读”中的题干为:“积累连接:请你任意默写一联教材中曾经学过的边塞诗句。”第二、三、四、五题的四篇现代文阅读中,分别在最后一个小题设置了“默写出杜甫《月夜忆舍弟》中与节气相关的一联诗”“默写出陆游《游山西村》中与‘春社相关的一联诗”“简陋之舍,亦有佳趣。请默写出刘禹锡《陋室铭》的主旨句”“默写出王湾《次北固山下》的颈联”。要求默写的五个句子与这些现代文的内涵十分贴切,古诗文与现代文组合可谓是相得益彰。

除了在阅读题中设计以外,还有个别省市选择在积累运用题中使古诗文默写与字音、字形等小题共用材料,如扬州市的第1-3题共有五段文字,考了字音、字形、标点符号、古诗文默写、句子补写五个方面的内容,默写题为第2题,题干是:根据语境,填写第(2)-(4)段中的相应诗词。真题如下:

(1)诗歌中的意象,含情蓄意,融入了诗人的情感和人格。朝晖夕阴,晨钟暮鼓,对同一诗人,会因境司而有别,浮云落日,野渡舟楫,对不同诗人,更有不一样的意趣。鉴赏诗歌,应当玩味意象,体会诗人寄寓其中的万种情思。

(2)诗歌中有“山”的雄壮。《望岳》中“①___,一览众山小”,展露出青年杜甫宏伟的抱负;《沁园春·雪》中“②________,原驰蜡象”,体现了伟大领袖博大的胸怀。

(3)诗歌中有“水”的柔情。“③________,万里送行舟”,是李白对故乡的眷恋;“君问归期未有期,④__________”,是李商隐对妻子的思念;“黄梅时节家家雨,⑤__________”,是赵师秀对友人的期盼。

(4)诗歌中有“花”的美丽和希望。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的“⑥__________,⑦__________”尽显生命勃发的本色;陆游《游山西村》中的“⑧__________,⑨__________”,千百年来激励着人们面临困境、不改初心!

(5)诗歌中的经典意象,源自大自然和生活中的各类事物形象,由诗人们反复着色,__________;经时间慢慢发酵,酝酿成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一杯甘醇美酒。

这些新形式的出现带来一种可能,原来固定的、独立的默写题,会以新的形式面貌出现,目标指向考查核心素养,符合测评学业质量指标,那阅读考查语料类别和试卷结构也可以打破常规,只要把相应的分值估算在合理范围内,对语文教学将是个很好的导向。

(三)存在问题:理解性默写未摆脱“封闭式”的本质

新时期的默写题逐渐呈现出有情境的理解性默写,但这38套试题中的理解性默写题还是未能摆脱传统的枷锁——划定作答范围,在形式上,看似有真实情境,是“理解性默写”,是变革,考查了学生的识记、理解、运用的综合能力。但内容上,要么是根据情境提示还原句子,要么是简单的上下句补写,孙国萍、黄厚江老师也认为这本来就是要求学生根据上句默写下句,却要在前面先说一通貌似情境的话,再提出“在横线上写出有关诗句”这样的要求,显得多余而做作。这样的命题在“情境”性上是不够的,甚至未体现“情境”的价值,是“虚假”的情境,如福建省的试题:

“为涵养家国情怀,传承优秀文化,班级开展‘美丽福建锦绣中华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

【活动一】我的福建,我的家园

1.下面是活动的开场白,请补写出其中的空缺部分。(10分)

福建风光奇秀。“山气日夕佳,①________”“高峰入云,②______________”,山川胜景,美如画卷;“③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陆游《游山西村》),村落深邃寧静,青山掩映,碧水环绕。探访之余,顿生怀古之幽思。

八闽英才辈出。朱熹弘扬儒学,以“⑤______,⑥_________,仁在其中矣”为训,沉潜涵泳,著书立说,集理学大成,开程朱学派,成治学典范。林觉民以民主革命者“算平生肝胆,⑦________”的赤诚,满腔热血,投身革命,从容就义,铸精神丰碑。缅怀先贤志士,信心与力量沛然而至。

“潮平两岸阔,⑧__________。”时代东风吹拂,人生旅途充满期待。我辈青年应学古人“东临碣石,⑨____________”,登高嘱远,胸怀天下;当以鲲鹏“⑩____________,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的雄飞之姿,开拓进取,一起向未来。

以福建省为例的这一类默写题,其解题的思维指向明确、答案固定的封闭性的试题,学生完全不用读题干,只需把句子补充出来即可,题型设置缺乏灵活变化,不利于促进学生对古诗文的迁移和运用,思考和表达的空间容易受标准化的答案所限制,个人自由发挥的空间较小,容易导致学生以机械化记忆作为古诗文积累的方法,需要引起语文教育工作者的警惕。

三、2022年版新课标指引下古诗文默写题命题展望

(一)题型上:创新命题形式,减少固化的模式

中考语文试题的命题形式主要包括题型、题量、分值、材料呈现方式等要素,题量和分值创新的空间不大,所以在题型和材料选择方面,各省市可结合当地学情、古诗文的特点、试题考查的难度和试题总体考查思路,在题型的选择和搭配上灵活处理,尽量避免长期沿用的稳固模式。近些年现象级的热播文化综艺节目《中国诗词大会》中有许多具有趣味性和多样性的题型,可以为古诗文默写所用,现例举一二。

1.飞花令

给考生主题字,要求默写出相应诗句即可。示例:

主题字为:“春”,完成4句飞“春”令。

参考答案:“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等。

2.看画猜诗

给出一幅图画和相应的提示,学生默写出对应的诗句。可根据当地学情、试卷难度增加或减少提示。示例:

请根据图1,默写出一联五言唐诗。

(参考答案: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3.宫格游戏

从九宫格和十二宫格中识别五言或七言诗句,难易程度可根据当地省市的学情、试卷难度来调整。示例:

(参考答案:把酒问青天、沉舟侧畔千帆过)

诗句接龙、根据歌词猜诗、用诗句写广告词等形式,都可以作为古诗文默写题的题型,这些试题借鉴《中国诗词大会》趣味试题形式,能改善过去以常规的上下句补写为主的考查类型单一的情况,题目的新颖有趣一方面激发学生诗词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尽可能减少题型固化导向新的应试模式产生,切实做到学什么考什么,而不是考什么去教什么、去学什么。

(二)内容上:调整命题角度和考查内容,指向高阶思维能力提升

现在的默写题内容围绕低阶思维为主,具体表现为考查句子几乎只涉及诗文大意、主旨、情感,较少涉及诗文技巧、意象、意境、语言等方面。这容易导致学生在重复类似的设问角度和题干表述上按照标准答案进行背诵。况且,目前情境性的默写题命制,几乎以封闭式的试题考查为主,试题的开放度和探究度较为有限,试题的思维水平倾向于直觉思维、形象思维等低阶思维的考查。

语文学科的深度学习实现需要注重高阶思维的培养,根据布鲁姆的认知目标分类,分析、综合、评价被称为高阶思维。为实现此目标,可以通过调整命题角度和考查内容进行变革,增加对知识的融合与迁移的考查,如文化常识、表达技巧、跨学科的知识等,来增大开放式、探究性试题的比重,考查学生分析、综合古诗文的能力,能反映学生思维的发散度、敏捷性和灵活性,也更能考查出素养(包括思维品质),而不是单纯地考查识记。

示例:

1.子规,又名杜鹃、蜀魂,傳说为蜀帝杜宇的魂魄所化,呜声凄切,古诗词中常借“子规”这一意象抒发伤春、思归、怀人等悲苦哀怨之情,如

2.运用修辞,能使诗句灵动、表意隽永,比喻、夸张、拟人等都是古人在创作诗歌常用的修辞手法,请你例举其一。

3.“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出自宋朝大诗人陆游的《示子通》,有学者认为,陆游身上的诗外“工夫”主要体现在他伟大的爱国思想、宽博的恤民情怀、高尚的道德情操、坚定的理想信念、明晰的责任意识和坚强的民族气节等。古往今来,非常多的文人墨客身上也正是有这种种诗外的“工夫”,才有了他们无数启人智慧、教人向善、催人奋进的妙文佳句。

上面画横线的短语分别代表了诗外“工夫”的6个不同角度,请你任选其中4个角度,各默写出一个与其内容相符或相关的古诗文名句。

(三)情境设计上:创设多元、真实、整体的情境

目前的情境性默写题,侧重以古诗文句子含义或思想情感作为语境提示,较为单一,可以尝试从学生日常生活、文学体验、跨学科学习等多方面设置试题情境,示例:

1.近年来出版的《藏在地图里的古诗词》是很多育儿博主力推的书目,这是国内首套和中国地图相结合的古诗词图书,其中的每首诗词都与中国地图相结合,读者可以清楚的知晓诗人是在哪里作的这首诗。如果你是本套书的编辑,你会选择哪个诗人的哪首诗呢?请你列举一句,并说明作诗时的地理位置。

2.《2023中国诗词大会》第八季总决赛2月3日晚在CCTV-1落下帷幕,经过激烈角逐,来自平凉市静宁县红寺镇魏沟村的50岁农民工朱彦军,从众多参赛者中脱颖而出,获得本季亚军。在全国性的赛事中,他一路过关斩将,脱颖而出,是厚积薄发,是跬步千里。在中国诗词大会勇夺“榜眼”,是他饱读诗词30多年的结果,是惊喜,但不意外。从黄土高坡的小山村到以诗会友的大舞台,流淌在历史长河中的诗歌给朱彦军架起了一道跨越梦想的“彩虹桥”。节目组编导在给朱彦军的颁奖词中加了一些诗句,你觉得他们选用哪些诗句会比较合适,请例举1-2句。

从以上两个例题来看,2022年版新课标中命题要求:“命题可以贴近学生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抓住社会生活中常见但又值得深思的真实场景,创设新颖、有趣、内涵丰富的情境,设计多样的问题或任务,激发学生内在动机和探究欲望。”并不难实现,情境可以依据诗句的语言风格、主题思想、情感价值、其他学科知识、语文要素等特点进行创设,情境都以学生身边能够接触和联系的鲜活语言材料作为依托,富有生活气息地考查学生对古诗文的理解和运用、分析和评价等能力,最终指向检验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水平。

需要说明的是,创设的真实情境最好具有整体性,尽量避免“一题一设”“一题一境”。一套试卷中,“情境创设”要适度,不能为了创设而创设。甚至为了设置情境,无限制地扩大题干的容量,本来简简单单、一目了然的问题,反而变得繁复多余,不仅不能很好地引领学生进入情境,而且还影响学生的思考答题。所以默写题最好能与其他考查内容混合,在一个完整的、真实的情境中完成。

猜你喜欢

古诗文题型命题
离散型随机变量常考题型及解法
巧妙构造函数 破解三类题型
古诗文阅读备考指津
一次函数中的常见题型
随机抽样题型“晒一晒”
引领小学生诵读古诗文之妙招
对古诗文默写有效性的思考
初中古诗文教学初探
2012年“春季擂台”命题
2011年“冬季擂台”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