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联理论框架下电影中的幽默生成机制研究*
——以电影《憨豆特工》为例

2023-06-28战海英

外语研究 2023年3期
关键词:憨豆意图关联

战海英

(西安理工大学人文与外国语学院,陕西 西安 710054)

0.引言

幽默的概念,不同的学科领域对其认知不同。本文中幽默的定义以交际为导向,认为幽默属于交际范畴,是一种具有制笑功能的交际方式或手段。从本质上讲,幽默是一种交际形式,在交际中起重要作用。同时,幽默的生成机制研究本质上是幽默的认知加工机制研究。幽默的生成机制研究既涉及交际规律又涉及认知规律。电影中的幽默生成机制也必然遵循人类普遍的认知规律和交际规律,但也一定会有其自身特点。因此,本文对电影中的幽默生成机制进行研究,探讨幽默交际背后的心理认知生成机制及其影响因素。

根据幽默的表现形式是否借助于语言可将其分为语言幽默和非语言幽默。语言幽默包括文字、话语、言语等为媒介的幽默。非语言幽默包括面部表情、肢体语言等不以语言为媒介的幽默。以往幽默研究多集中在言语、话语中,通常研究笑话、单口相声、双口相声、小品、戏剧、歌曲、演讲、第二语言、影视中的语言幽默,还有近几年关于互联网和社交媒体中的言语幽默,例如:Yus(2021a,2020),Wieczorek(2021,2020),Parra(2019),Bamgbose(2019),Biegajlo(2013,2014a,2014b,2017),Curcó(1996,1997,1998),Díaz-Pérez(2021a,2021b)等。但对非语言因素所产生的幽默,如肢体语言、面部表情、电影情景等的研究却较少。

实际上,非语言因素是构成幽默的重要因素。非语言因素自身可以生成幽默;非语言因素也可以促进语言因素生成幽默。非语言信息可以促进语言信息在交际情景中进行解码,促进交际意图的认知加工和思维推理,获得语境效果。非语言因素起到协同、调节、强化、补充语言因素的作用,促进幽默效果产生。尤其在影视中的非语言因素,对促进语言信息在交际情景中进行解码,从而产生幽默效果,起到了重要作用。影视中的非语言因素,如施动者发出的动作、表情、施动者之间的互动交流、镜头的切换、音乐背景、声效等本身都可以产生幽默效果。因此,语言幽默和非语言幽默都在本文的研究范围之内。

在研究幽默的理论中非常有影响力的有:早期心理学领域17 世纪陆续提出的优越论(Superiority Theory)、18 世纪Schopenhauer(1819)为代表提出的乖讹论(Incongruity Theory)和20 世纪哲学时代Freud(1976)提出的释放论(Relief Theory)。在语言学领域中,语义学研究有Raskin(1985)提出的语义脚本理论(SSTH);语用学研究有Grice(1975)的合作原则、Austin(1962)和Searle(1969)的言语行为理论、Sperber & Wilson(1986)的关联理论;认知语言学研究有Fauconnier & Turner(1995)的概念整合理论;计算语言学研究有Ritchie(1999)的乖讹——消解理论等。因为,幽默的本质是交际形式,研究幽默的生成机制就是在研究幽默这种交际背后的心理认知加工机制。关联理论就是指导交际与认知的理论。因此,在关联理论的框架下对幽默的生成机制进行研究相对其他理论更适切。

自20 世纪80 年代关联理论被提出以来,也有学者依据关联理论对幽默的生成机制进行研究,例如Zuo(2020),Cursino-Guimarães(2014),Jiang(2020),王勇(2001),Kang & Gao(2019)等。但都是关于语言类幽默生成机制的研究,对非语言类幽默生成机制的研究却很少。目前,对非语言幽默的研究具有代表性的主要有:Yus & Maíz-Arévalo(2021)和Yus(2021b)关于幽默效应和幽默策略的研究,从多模态组合的视角,以文本-图像-多模态语篇为分析对象。非语言幽默研究是幽默研究的重要发展态势,关键是其研究载体。电影是幽默研究非常好的载体,它既包含语言幽默,又包含非语言幽默。幽默生成机制研究是最根本性研究,是幽默效应研究和幽默策略研究的基础。因此,本文以关联理论为框架,对电影中的幽默生成机制进行研究,探讨幽默交际背后的心理认知生成机制及其影响因素。

1.关联理论指导幽默生成机制研究的理据

从功能上讲,幽默属于交际范畴。作为一种交际,幽默的生成可以利用关联理论来指导。同时,幽默的生成离不开人的认知,没有认知主体的思维加工,幽默由何而来,同样是一个动作行为、言谈举止,认知主体可能通过思维把它加工成幽默,但是对于缺少认知加工能力的人来说,幽默就无法生成。在幽默的生成中,输入信息、认知语境、关联性、信息意图、交际意图等因素起着关键作用,而这些幽默生成因素是由人类的大脑进行认知加工的。因此,幽默的生成机制离不开人类的认知(战海英2022a,2022b)。关联理论恰恰是一个关于交际与认知的理论。

首先,幽默的生成特别依赖语境,依赖隐含意义。幽默传达的是隐含意义。在幽默生成时,语境和隐含意义是关键,而这二者正属于关联理论的范畴。任何语言、动作、行为本身并不幽默,只有当其与具体的语境结合起来,与其所要传达的交际意图结合起来,才会产生幽默(王勇2001)。幽默是在某一特定情境下生成的,认知主体的任务是通过语境线索,利用已有的经验、语言知识和非语言知识、逻辑推理能力等去推理其交际意图。

其次,幽默的生成从根本上讲是一个关联问题,因为根据交际原则“每一个明示的交际行为都应设想其本身具有最佳关联”(Sperber&Wilson 1986,1995),幽默作为一种交际行为,其关联性是一种必然。幽默通常显现为与情境不关联或关联性弱,认知主体的任务就是从貌似不关联或关联性弱的输入信息中推理出交际意图,从而获得与认知语境的最佳关联。幽默还是一个需要付出额外认知努力的过程,为了产生幽默,施动者会有意间接地表达交际意图,这就意味着认知主体需要付出更多的思维推理努力才能获取其真正意图。

因此,关联理论是可以指导幽默生成机制研究的。关联理论框架下幽默的生成机制为:

图1:幽默生成机制图式

在幽默生成过程中,语言或非语言输入信息、认知语境、关联性、信息意图、交际意图等因素在其中起着关键作用。认知主体根据接收到的明示信息,结合认知语境和关联程度,进行认知推理。在认知加工过程中,如果出现语言或非语言输入信息与认知语境分离、最大关联与最佳关联的反差或信息意图与交际意图的反差,就可能产生幽默。认知加工过程是在人类的大脑中发生的,因此,认知主体的认知环境会制约幽默生成能否成功。认知主体的具身经验、百科知识、逻辑能力等因素会对幽默生成起到促进或制约作用(战海英2022b)。电影中的幽默生成机制也必然遵循人类普遍的认知规律和交际规律。因此,电影中的幽默生成机制同样也以上述幽默生成机制图式为框架。

2.语料描述

本研究的素材包括电影《憨豆特工》的三个系列。电影《憨豆特工》是英国情景喜剧电影。诙谐幽默的人物动作、夸张滑稽的面部表情是其区别其他喜剧电影的主要特征,也正是因为它包含大量的非语言幽默,所以本文选取其作为研究对象。促使幽默生成的刺激可以是语言、非语言的范式或两者的结合(Long & Graesser 1988)。虽然大多数幽默电影采用的是语言的幽默范式,但是电影《憨豆特工》中的幽默很显然并没有忽略非语言范式的展现。

这部电影无论从语言,还是从人物动作、表情、电影情节等非语言符号系统都表征出大量的幽默。其中,滑稽的场景、荒诞的情节使其喜剧色彩浓郁;剧情的出乎意料令人忍俊不禁;主人公憨豆特工Johnny English 的人物语言幽默简短、富有个性,丰富的肢体动作、举止行为再配以夸张多变的面部表情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略带笨拙和愚蠢的言谈举止是其区别其他特工的独特幽默之处。

本文收集电影《憨豆特工》中的语言幽默与非语言幽默建立素材库,依据关联理论选取素材并进行整理,按照幽默生成的三种方式进行分类,对幽默的生成机制及其影响因素进行探索。

3.关联理论框架下电影中的幽默生成机制

上文中指出在幽默的生成中语言或非语言输入信息、认知语境、关联性、信息意图、交际意图等因素起着关键作用。以下探讨这些影响因素在幽默的生成中是怎样起作用的;在关联理论框架下,幽默是怎样生成的。

3.1 最大关联与最佳关联的反差

最大关联与最佳关联是关联理论的两个核心概念。关联性是制约认知推理的原则,而语境效果是衡量关联性的一个必要条件。关联性、语境效果、认知努力三者之间的关系可以表征为:关联性=语境效果/认知努力,即:同等条件下,语境效果越大,关联性越大;认知努力越小,关联性越大。最大关联就是认知主体在推理时付出尽可能小的认知努力而获得最大的语境效果。如果在推理时人们无须付出太多的认知努力,就取得了最大的语境效果,就说明此时的交际具有最大关联。最佳关联是人们在推理时付出有效的认知努力之后获得足够的语境效果。根据关联原则,明示交际的每一个行为都存在这样一个前提,即它本身具有最佳关联。Sperber & Wilson(1995)补充了最佳关联假设:明示刺激具有足够的关联性,值得认知主体付出努力进行加工处理。明示刺激与施动者的能力和偏爱相一致,因而最具关联性(何自然,冉永平2001)。因此,最佳关联取决于两个前提:输入信息具备足够的关联,值得认知主体加工处理;输入信息与认知主体的能力和兴趣点或偏爱相符,能产生足够的认知效果。

在关联理论框架下,幽默生成于最大关联与最佳关联之间的反差。幽默的生成始于认知主体对输入信息的解码。人类的认知加工遵循认知经济性原则,即以最少的认知投入来获得最大的认知效果。因此,认知主体在语境和长时记忆或百科知识中直接提取与之最相关、最省力的已知信息,进行信息解码、认知推理,生成最大限度地满足认知主体期待的命题。在找到最大限度的关联性命题后,此次认知推理完成。此时,输入信息具有最大关联。但接下来的输入信息却是一个与之前相反或相异的命题,认知主体要推翻先前的最大关联,重新建构语境,进行有效认知推理,推导出一个出乎意料的命题,但却具有最佳关联。幽默就在输入信息的最大关联与最佳关联之间的强烈反差中生成了。电影中的幽默亦是如此,它会借助视觉、听觉等各种手段造成观众对输入信息的最大关联与最佳关联之间的强烈反差。

镜头1

镜头2

镜头3

镜头4

在镜头1 中,新闻报道特工一号在行动中身亡,认知主体本能的认知假设是他被对方的特工杀死,此时具有最大关联。但是,镜头2 的输入信息是因为潜艇舱门没能打开。此时,认知主体就要在已知电影信息中搜索信息,重新建构认知假设:

认知假设1:是对方特工把他困在里面了吗?

认知假设2:是对方特工获取密码后修改了吗?

认知假设3:是潜艇舱门出问题了吗?

但是认知主体搜索到的唯一相关的已知信息是镜头3 中所有这些关键环节都是憨豆亲自核对的,而且他还特意强调了“包括潜艇舱门密码在内”。认知主体推理出“原来是因为憨豆核对潜艇舱门密码有误导致特工打不开舱门的”。此时,具有最佳关联。最佳关联推理出的“他被自己人害死了而且还是非常崇拜他的憨豆害死了”与之前认知主体推理的“他是被对方特工杀死的”最大关联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在电影情节的环环相扣中,前后镜头互为语境,最大关联与最佳关联的反差生成了大量的幽默。紧接着,镜头4 的输入信息中憨豆深沉而感慨地说“英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特工窒息而死”又生成了一个幽默。憨豆说的话与观众的认知假设分离,观众的认知假设是憨豆肯定已经意识到是由于自己的原因造成特工身亡,而从他的话语中观众推理出到现在为止他还没有意识到是他造成的。此时,输入语言与认知语境分离生成了幽默。因此,幽默的生成模式是一个动态的连续统,在幽默生成时,这几种模式可以并存。

3.2 语言或非语言与认知语境分离

在关联理论中,语境又称语境假设(contextual assumptions),是交际双方能够实现交际的认知前提。语境是一个心理建构体(psychological construct),由一系列假设构成(Sperber & Wilson 1986,1995;何自然,冉永平2001),包括双方的各种期待、设想、信念、长时记忆、百科知识等,也包括在互动过程中为了正确理解交际意图而临时建构的心理空间、短时记忆等。语境是在交际互动过程中为了正确理解信息意图和交际意图而存在于人们大脑中的或临时建构的一系列假设。

在交际中,对理解起主要作用的是构成认知语境的一系列假设。理解的过程就是在语境假设与输入信息之间所作的推理过程(何自然,冉永平2001)。在认知环境中,认知主体利用认知系统中的词汇信息、逻辑信息、具身经验与百科知识等对输入信息进行认知加工。在交际过程中,输入信息被解码后成为认知语境中的已知信息,为下一个输入信息处理所使用。这样,不断进入的输入信息不断地改变着认知语境(刘平2006)。认知语境是认知主体在交际过程中根据语境效果不断选择、调整、再选择、再调整的动态连续统。关联理论中的语境是一个变量,在交际过程中涉及认知环境的制约,涉及语境假设的形成与验证。选择最佳语境的过程就是寻求最佳关联的过程,语境假设的选择、调整与证实始终受关联原则的支配(何自然,冉永平2001)。

Sperber & Wilson(1986,1995)认为如果输入信息在一个特定认知语境中取得语境效果,那么输入信息便与认知语境取得关联。对于语境效果,当输入信息与语境假设出现下述之一情况时,就会取得语境效果:新信息加强了现时的语境假设;新信息与现时的语境假设出现相互矛盾或抵触;新信息与现时的语境假设相结合,产生了新的语境隐含(Sperber & Wilson 1986,1995;何自然,冉永平2001)。因此,根据输入信息与语境假设的关联程度,原有的语境假设被加强、被推翻或被修正。人们只有付出一定的认知努力进行思维推理才能获得语境效果(刘平2006)。

幽默生成于语言或非语言信息与社交语境分离而产生的语境效果。语言或非语言信息一旦与社交语境分离,则会与常规思维建构的语境假设相矛盾,认知主体就要通过发散思维扩宽语境的范围,建构临时的心理空间(战海英2022b),找出所含话语、动作行为的特定语境,最终找出它们与语境的最佳关联而领悟幽默效果。电影中的幽默通常先引导认知主体建构一个似乎是最符合当前情境的语境假设,但是当与幽默有关的新信息出现时,认知主体就会发现新信息与先前建构的语境假设相冲突,于是重新建构一个新的语境假设。新的语境假设使得认知主体对前面整个情景做出新的推理。由此,认知主体经历了一个迂回曲折的认知思维推理过程,幽默由此而生。

镜头5

镜头6

镜头7

镜头8

镜头6 出现在影片刚开始的第24 秒,前面的23秒里是阴沉紧张的音乐,漆黑的夜晚,憨豆特工躲避在树丛中(镜头5),坚定的眼神,快速地奔跑,锁定这幢戒备森严的大楼,突然传来急促的犬吠声,他猛地转身。此时,认知主体构建的认知语境是特工在执行任务,现在身处困境要进行防御。但是,镜头6 中他掏出来两把塑料手枪,这与认知主体构建的认知语境完全分离、相悖而驰,却生成了幽默。接下来,他进入了这幢大楼,刚找到线索却发现早已有一位对方女特工在等着他,两人越来越近(镜头7)。此时,认知主体根据以往观看特工影片的剧情经验和此时的输入信息构建的认知语境是两个人要发生些事情。但是,镜头8 与认知主体构建的语境完全不符,原来主人公在做梦,这个情景的出现与认知主体设想的语境完全分离。由此可知,不论是动作还是情景与认知语境分离,都可以生成幽默。

镜头9

镜头10

镜头9 和镜头10 是电影中的一段对话:

Bough: I’m just a little bit worried I might get stuck.

Johnny English: Trust me,Bough.You won’t get stuck if you just keep moving.

……

Bough: Uh,I’m not especially sure that’s a good idea,sir.

Johnny English: Don’t worry.

Bough: Be careful,sir!

Johnny English: Gently does it.

Bough: Sir?

……

Bough: Are you all right,sir?

Johnny English:Yes.I landed on something quit soft.

Bough: That was me,sir.

Johnny English: oh,good.

这段对话的背景是勃夫掉进了漆黑一片的深洞,当勃夫在深洞里说他担心会被卡住时,观众的认知语境假设是憨豆特工肯定会给予有效的建议,但实际上憨豆特工给出的建议是“只要不停下,就不会卡住的”,他是在说一句真理吗,这与认知主体建构的语境截然不同。接下来,当勃夫卡住的时候,憨豆特工要下去,勃夫说这样不太好,憨豆特工说别担心,我会轻点下去。等憨豆特工掉下去的时候,勃夫询问他没事吧,他说:“没事,我掉到一堆软东西上了。”勃夫回答:“那可是我呀,先生。”憨豆特工说的话与认知主体建构的语境假设发生了强烈的反差。语言与社交语境分离生成了幽默。

3.3 信息意图与交际意图的反差

信息意图与交际意图分别指交际的明示与隐含,二者构成关联理论的明示-推理模式。信息意图是信息的自然意义或显现意义,为认知主体提供推理的依据;交际意图是更深层次的意义或隐含的意义,是认知主体根据明示行为,结合语境假设,求得语境效果,推理获得的交际目的意义。如果认知主体解码了信息的自然意义或显现意义,也就获取了信息意图。如果明示信息与认知主体的语境假设没有产生足够的关联,但是认知主体对输入的信息感兴趣、与认知主体的偏好相符,认知主体会继续扩大认知语境,在长时记忆、具身经验和百科知识中继续搜寻并建构临时心理空间(同上),付出更大的认知努力对输入信息进行加工处理,推理过程持续到认知主体获取了交际意图为止。

幽默生成于命题的信息意图与交际意图之间的反差。语用意义并非由构成命题的不同尺度语元的简单叠加而获取,在特定语境中,大脑会概念整合出命题并不具备的层创结构(emergent structure)(同上)。从关联理论的视角来看,幽默是命题的自然意义在特定语境中与语用意义相互映射而引发的一种存在偏差的自展性显现,幽默效应的强度与两者的反差程度或对比度成正比(涂靖2003)。电影中的幽默同样生成于信息意图与交际意图的反差。

镜头11

镜头12

镜头13

镜头14

在镜头12 中,憨豆特工让勃夫先去检查屋顶,这是此话语的字面意义或自然意义,也是信息意图,但是憨豆特工说这句话的交际意图并非真的是让勃夫去屋顶。因为,在镜头11 中的已知信息中已经明示了屋顶上已经安排了13 个狙击手。憨豆特工的真实交际意图是要把勃夫支走,因为他看到了一位女士(镜头13),镜头14 他与这位女士搭讪,也验证了认知主体的推理。所以,镜头12 中话语的交际意图与信息意图明显不符,认知主体也识破了他的真实意图。因此,电影中同样可以通过交际意图与信息意图的反差生成幽默。

3.4 讨论

通过以上阐述,本研究发现电影中的幽默生成通常需要经过几个镜头一定量的铺垫,依据这些铺垫提供的输入信息,认知主体在大脑中构建认知语境,而且,电影更加具有代入感,使认知主体更容易建构认知语境,因此,很快形成一个通过较小的认知努力而获得的语境效果,这样的语境效果符合人们通常的思维习惯和正常的思维逻辑。但是,接下来的镜头提供的输入信息就可能与之前的认知语境、关联性和信息意图等发生冲突,正是这样的冲突反差促成了幽默的生成。

电影中语言幽默和非语言幽默的加工生成也必然同样遵循人类普遍的认知规律和交际规律。不同的是,电影中生成幽默的手段、路径和模态更丰富(同上)。通过特效科技、动态画面、视觉效果、音乐声效、故事情节、情景转换、场景变化、角色表情、动作行为、对话旁白、服装道具等手段提供明示刺激,强化了语境效果,从而使最大关联与最佳关联的反差冲突、信息意图与交际意图的反差冲突、语言或非语言与社交语境的分离冲突更凸显。电影中的语言元素和非语言元素相对于单一语言手段和路径可以更好地运用这些强烈反差冲突生成电影幽默。

通过以上阐述,本研究看到电影中的幽默生成机制的影响因素包括语言或非语言输入信息、认知语境、关联性、信息意图、交际意图等。这些因素都是在人类大脑中进行认知加工的。因此,认知主体的认知环境和认知加工能力对幽默的生成起着至关重要的制约作用。不同的观众看同一部电影,为什么有的认知主体就可以在大脑中领会幽默,而有的认知主体却不能,这就取决于认知主体的认知环境中的认知资源是否丰富以及认知主体是否具备这样的认知加工能力将这些影响因素进行加工处理生成幽默。认知主体的认知环境中的认知资源包括认知主体通过具身体验获得的丰富经验、百科知识及不断增长的逻辑推理能力等(同上)。

4.结语

幽默从功能上讲隶属于交际范畴。幽默的生成机制本质上是人脑认知加工机制。电影中的幽默生成机制也必然遵循人类普遍的认知规律和交际规律。本文基于关联理论,构建了电影中幽默生成机制的三种模式,分析了其影响因素,探讨了其生成过程,并揭示了其认知本质。研究发现:(1)从本质上讲,电影中的幽默生成机制本质上是幽默的认知加工机制。幽默的生成过程是一个认知加工过程,该过程能否顺利完成,受语言或非语言输入信息、认知语境、关联性、信息意图、交际意图等因素影响,受认知主体的具身经验、百科知识、逻辑能力等因素制约。(2)电影中的幽默生成机制主要有以下三种模式:最大关联与最佳关联的冲突模式、信息意图与交际意图的冲突模式、语言或非语言与社交语境的冲突模式。这三种模式是一个动态的连续统,在幽默生成时,这三种模式可以并存。(3)电影中的幽默生成机制除了同样遵循人类普遍的认知规律和交际规律外,也有其自身特点。在电影中,生成幽默的手段、路径和模态更加丰富。通过这些手段、路径和模态提供明示信息,强化了语境效果,从而使最大关联与最佳关联的反差、信息意图与交际意图的反差、语言或非语言与社交语境的反差更加凸显,这种强烈的反差凸显使电影中的语言元素和非语言元素相对于单纯语言范式或路径更加容易生成幽默。同时,电影中的幽默生成通常需要经过数个镜头的铺垫,是前后镜头互为语境的动态过程。

猜你喜欢

憨豆意图关联
原始意图、对抗主义和非解释主义
陆游诗写意图(国画)
制定法解释与立法意图的反事实检验
憨豆鼠的好运气
“一带一路”递进,关联民生更紧
憨豆特工3
奇趣搭配
冒牌“憨豆”
智趣
燕山秋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