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式现代化的系统擘画

2023-06-28李安增马付杨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共同富裕

李安增 马付杨

主持人语: 党的二十大是我党历史上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全国的首要政治任务。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我们在2022年第6期开设“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专栏后,在本期继续开设专栏,组织有关专家学者对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一步进行研究阐释。李安增、马付杨的《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式现代化的系统擘画》从精辟阐明逻辑基点、系统阐释科学内涵、精准揭示基本特征、周密部署战略安排、科学探寻动力源泉、深邃思考本质要求、全新阐扬价值旨归等方面, 高度评析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理论贡献;蒯正明的《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政治建设的逻辑理路》从保持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政治属性、党所处的历史方位与自身建设面临的问题、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协同推进“思想教育—制度建设—政治监督”等方面,深刻阐析了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的逻辑理路和实践进路;梁超、张荣华的《中国共产党对“三大规律”认识的深化——基于党的二十大报告的研究》依据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 系统解析了中国共产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整体性认识的深化。这些文章对学习领会和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主持人: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张荣华

DOI:10.13216/j.cnki.upcjess.2023.01.0001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习近平总书记把握和统筹“两个大局”,坚持守正创新,对中国式现代化进行了系统擘画,回答了一系列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具体而言,精辟阐明逻辑基点,回答了中国式现代化基于什么的问题;系统阐释科学内涵、精准揭示基本特征,回答了中国式现代化是什么和怎么样的问题;周密部署战略安排、科学探寻动力源泉、深邃思考本质要求,回答了怎样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问题;全新阐扬价值旨归,回答了中國式现代化为了谁的问题。这些重要论述既丰富发展了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也为继续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指明方向、增添信心、注入力量。

关键词:习近平;中国式现代化;共同富裕

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5595(2023)01-0001-08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长期探索和实践基础上,经过十八大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我们党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1]22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立足于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围绕着“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等重大时代课题,对中国式现代化相关问题进行了高度概括和系统阐述。这些重要论述推动了中国式现代化实践,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了根本遵循,也丰富发展了经典现代化理论学说,为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提供了新选择,为人类现代化作出了新贡献。

一、精辟阐明中国式现代化的逻辑基点

习近平围绕着中国式现代化作出了系列论述,阐明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点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立足点是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深刻回答了中国式现代化“基于什么”的问题。

第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点。中国式现代化是在中国大地上创造的,中国的基本国情影响着道路选择和发展进程,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点。习近平作出中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2]12这一重大政治判断,实际上明确了我们过去和现在对现代化的探索和取得的成果都是基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判断。在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之前,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依然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也依然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点。对此,习近平强调“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国情,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3,突出了这一最大国情和最大实际的基础性作用。因此,不管是中国式现代化目标的设定,还是实现现代化的方式和手段的选择等均要立足于这一基本国情,脱离基本国情设计的现代化可能要成为无法实现的梦幻。习近平还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发展的要求,也是我国社会主义从初级阶段向更高阶段迈进的要求。”4这突出了二者发展目标的一致性,为我们正确认识二者的关系提供了依据。

第二,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立足点。历史上,一些国家依附于西方发达国家,照搬照抄其现代化模式,不仅没有带来福音,反而出现水土不服的状况,致使国家蒙辱、人民蒙难。这说明,只有结合本国实际自主探索,才能找到适合自身需求的现代化模式。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在多次讲话中强调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之于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强调“走自己的路,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立足点”[5]13、“中华民族奋斗的基点是自力更生”6。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他再次明确:“马克思主义的中国篇章是中国共产党人依靠自身力量实践出来的,贯穿其中的一个基本点就是中国的问题必须从中国基本国情出发,由中国人自己来解答。”[1]19可以说,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立足点。

我们吸收借鉴国外有益经验但不依赖于外部力量,始终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习近平的这一论断是对中国共产党开创中国式现代化的经验总结。正是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我们才提出中国式现代化这一重大命题,探索出不同于传统现代化的中国式现代化模式,我们才能不必依附于任何国家而独立发展,凭借自身力量把满目疮痍、一穷二白的中国发展至如今的繁荣昌盛,也只有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我们才能牢牢掌握中国式现代化的前途命运。

二、系统阐释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

在研究何为现代化这一问题时,西方学者们往往倾向于其中的某一方面或某几个方面而忽略了整体性的发展内涵,如经典现代化理论突出经济领域的现代化,将现代化等同于工业化;生态现代化理论突出生态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协调;等等。与此不同,习近平指出,我们“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5]14。这超越了将现代化等同于经济、生态等“单向度”发展的现代化,赋予了中国式现代化新的内涵,即“多维文明”发展的现代化,深刻回答了中国式现代化“是什么”这一基本问题。

第一,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物质文明体现的是人类社会在经济领域的进步,其发展是现代化的基础。习近平高度重视物质文明发展的重要性,将“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纳入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并进行了具体阐释。首先,物质文明高度发达意味着经济高度发达。习近平明确将“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大幅跃升”[1]24作为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表现,凸显了中国式现代化推动经济发展这一内涵。其次,物质文明高度发达通过高质量发展实现。习近平创造性地提出“高质量发展”这一命题,强调“新时代新阶段的发展必须贯彻新发展理念,必须是高质量发展”7,这表征着中国经济实现了由注重经济发展速度到注重经济发展质量的转变,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中也增添了高质量发展的内容。再次,物质文明高度发达意味着人民生活品质不断提高。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是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人民生活品质。习近平指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归根结底是要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7这也意味着中国式现代化在注重经济发展水平提高的同时,更关注人民生活品质,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凸显了中国式现代化促进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相统一的内涵。总之,习近平的具体阐释超越了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的现代化理论,强调的是经济发展质量和人民生活品质的同步提高。

第二,政治文明高度发展。现代化是人类社会在各领域发生深刻变革的过程,由传统政治转向现代政治、实现政治文明的高度发展是其中的重要内容。习近平高度重视政治文明在中国式现代化中的地位,并将“政治文明高度发展”纳入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政治文明高度发展具有多重意蕴,其核心是全过程人民民主高度发展、人民当家作主得以保障。习近平创造性地提出“全过程人民民主”这一概念,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通过健全制度实现“全过程人民民主”这一现代化发展目标,凸显了中国式现代化是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现代化。习近平多次强调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对人类政治文明的重大贡献;强调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和重要政治制度,提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将国家制度和制度执行能力的现代化视为政治文明发展的重要内容,使之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在政治领域的重要内涵。总之,习近平的具体阐释凸显了中国式现代化对政治文明进步的新要求,指引我们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促进政治文明的发展。

第三,精神文明高度发展。习近平高度重视精神文明的价值,认为“一个没有精神力量的民族难以自立自强”[8,并提出“把精神文明建设贯穿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全过程”9的要求,突出了中国式现代化是精神文明高度发展的现代化。首先,精神文明高度发展意味着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习近平十分重视意识形态在人民精神生活中的地位,把“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2]41作为精神文明发展的重要内容,丰富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其次,精神文明高度发展意味着实现人民精神生活的共同富裕。习近平认为,“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的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10,凸显了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共同富裕的重要方面,是精神文明高度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在精神文化领域的重要内涵。总之,习近平精辟阐释了精神文明之于中国式现代化的作用,指引我们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丰富人民精神生活,促进精神文明的发展。

第四,社会文明不断发展。社会文明标志着人类社会的进步状态与积极成果,社会文明的发展程度也是衡量现代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准。习近平十分重视社会文明发展的重要性,将“社会文明不断发展”纳入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并进行了具体阐释。首先,社会文明不断发展意味着人民道德水准和文明素养不断提高。习近平多次强调“提高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2]42,并将“提高人民道德水准和文明素养”作为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内容,凸显了中国式现代化推动人民道德水准和文明素养不断提高这一内涵。其次,社会文明不断发展意味着时代新风新貌充分展现。习近平高度重视弘扬时代新风在建设社会文明中的重要地位,强调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加强家风建设,推动形成家庭文明新风尚;推进移风易俗,促进文明乡风培育;推动网络文明建设,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等等。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又明确将“培育时代新风新貌”作为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内容,凸显了中国式现代化弘扬时代新风新貌这一内涵。再次,社会文明不断发展意味着诚信建设持续推进,志愿服务蔚然成风。习近平将诚信建设和志愿服务作为社会文明的重要内容,强调“做诚信守法的表率,带动全社会道德素质和文明程度提升”[11,认为“志愿服务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12,突出了中國式现代化加强诚信建设、推动志愿服务发展的内涵。总之,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培育和弘扬时代新风,促进社会文明的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应有内涵。

第五,生态文明不断发展。在现代化实践中,习近平将生态文明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将“生态文明不断发展”纳入中国式现代化的目标追求,凸显了中国式现代化促进生态文明发展这一内涵。首先,努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13回答了在现代化进程中如何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问题,使之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其次,努力促进生态环境根本好转。针对当下生态领域的突出问题,习近平提出“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1]50、“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2]51等重大论断,突出了中国式现代化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促进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的内涵。总之,习近平的重要论述超越了以生态环境为代价的现代化理论,有利于我们深刻认识中国式现代化在生态领域的发展内涵,在现代化的进程中以实际行动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生态文明不断发展,助力美丽中国目标实现。

尽管这五大领域各有侧重,但它们并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密切联系、相互作用的。习近平指出:“要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协调发展,不能长的很长、短的很短。”[14因此,“多维文明”的发展不仅意味着五大方面全方位提升,也意味着五大文明有机统一、协调发展,“多维文明”的全面进步和协调发展构成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

三、精准揭示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特征

中国作为后发型现代化国家,现代化是“并联式”的过程,既要进行“补课”以追赶西方发达国家,实现“现代”与“后现代”发展内涵的统一,又要结合本国发展条件和世界发展环境探索适合自身的发展模式,因而具有中国特色。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及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从五个方面精准揭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特征,凸显了它区别于其他国家现代化的独特之处。

第一,人口规模巨大。习近平把人口规模巨大作为首要特征,凸显了中国式现代化的艰难与复杂,暗含着我们在推进现代化的过程中更容易出现复杂问题,也凸显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不同于西方国家在人口规模较小的国度里推进现代化,我们是在人口规模巨大的基本国情下推进现代化,没有先例可循,“发展途径和推进方式也必然具有自己的特点”[1]22。惟其如此,才更显现出中国式现代化的地位。“我国十四亿多人口整体迈进现代化社会,规模超过现有发达国家人口的总和”1]22,这将会对世界现代化进程产生深远影响。

第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中国共产党始终把带领人民走出贫穷落后的状态,实现共同富裕作为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邓小平认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15]373习近平更是明确指出:“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16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始终以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防止两极分化,带领中国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增强了实现共同富裕的自信心和凝聚力。总之,这一特征概括是对中国式现代化创造美好生活的客观反映,体现了人民至上的根本价值追求,凸显了中国式现代化超越了两极分化的西方式现代化。

第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犹如鸟之两翼、车之双轮,是现代化进程中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习近平多次指出“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1]22、“在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上都要交出优异答卷”17,将二者的协调发展概括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特征,突出了二者协调统一的重要性。总之,这一特征概括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坚持和运用,凸显了中国式现代化超越了西方物质主义膨胀现代化的弊端,为在继续推进现代化的过程中坚持二者的协调统一提供了理论支撑。

第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传统的现代化道路是以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的,已经实现现代化的绝大多数国家走的也都是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其严重后果带给我们的教训是深刻的。伴随着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人们对自然环境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也逐渐成为共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高度,审视生存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关系,提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这一理念,认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1]23,强调全面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总之,这一特征生动反映了我们对在现代化进程中如何处理人与自然关系这一问题的回答,凸显了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注重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追求。

第五,走和平发展道路。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几百年内迅速实现从传统社会到现代社会的转化,在现代化发展水平上遥遥领先,但这个过程伴随着对他国和民族的侵略与剥削。与这种道路不同,习近平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1]23我们否认“国强必霸”的逻辑,既要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但也要走和平发展的人间正道,我们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護者”[5]16。总之,这一特征概括是对中国共产党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推进现代化的郑重宣示,彰显了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的格局与担当。

四、科学设定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目标

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2]19,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又明确提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21这既延续了中国式现代化目标设定的总基调,也实现了对原有现代化战略目标的升华与发展。

第一,实现了战略目标总体定位的升华。毛泽东曾提出建设“工业化的具有高度现代文化程度的伟大的国家”[18的現代化发展目标。改革开放之后,邓小平提出“中国式的现代化”这一概念,并以“小康之家”概括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目标。在此基础上,党的十三大至党的十八大都将“基本实现现代化”“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目标追求。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突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属性;提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一概念,使中国式现代化的总体目标发展至“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凸显了我们在“强起来”这一历史阶段中的“强国”目标追求。“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更是明确了实现路径与发展目标的关系,进一步提升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目标层次。

第二,实现了战略目标内容的拓展。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代表党中央提出了“四个现代化”战略目标,囊括了现代化目标的基本方面,但主要集中在经济领域、物质层面。改革开放以来,对现代化的认识越来越深刻,中国共产党设计了更为全面的战略目标。其中,党的十三大报告中提出“富强、民主、文明”的“三位一体”战略目标;党的十七大提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四位一体”战略目标;党的十九大,习近平又对目标内容加以拓展,在“四位一体”的基础上增加“美丽”一词,使之发展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五位一体”战略目标。这一改变彰显了新时代人民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凸显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也使得对中国式现代化战略目标的规划更为全面系统,实现了战略目标内容的延伸与拓展。

第三,实现了战略目标具体内容的细化。以往对于中国式现代化战略目标的设定,仅仅进行了整体性的规定,却缺乏详细的、具体的说明。习近平则在明确整体性目标的基础上,对目标进行了细致的说明,实现了战略目标具体内容的细化。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就明确了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多层次的具体目标,使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蓝图更为清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不仅根据实际发展变化对具体目标进行了调整,还明确了未来五年的目标任务(包括经济高质量发展、科技自立自强、改革开放、全过程人民民主、人民精神生活、居民收入、人居环境、国家安全、军队建设、国际地位等诸多方面),为我们提供了更为清晰、明确的发展目标。

五、周密部署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步骤

习近平在明确现代化发展目标的同时,也科学擘画了“时间表”和“路线图”,对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步骤作出新部署:“从二○二○年到二○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二○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1]24这既延续与继承了中国共产党分阶段、有步骤推进现代化的优良传统,也创新性地将战略步骤进行了调整,是立足新时代、把握新形势而作出的全新部署。

第一,继承了中国共产党的有步骤、分阶段实现现代化的传统。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有步骤、分阶段地进行战略部署。新中国成立后,伴随着“四个现代化”目标的确立,中国共产党提出了“两步走”发展战略,制定出分两步走实现四个现代化的阶段性目标:“第一步,用十五年时间,即在一九八○年以前,建成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第二步,在本世纪内,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使我国国民经济走在世界的前列。”19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对现代化的认识愈加深刻,结合新的实际提出了新的战略目标和战略步骤。党的十三大正式制定了“三步走”战略,分三步实现解决温饱、达到小康和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在完成前两步目标的基础上,党的十五大将第三步目标细化完善,作出新“三步走”的战略规划,明确了“第一个十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二○○○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经过十年的努力,到建党一百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到世纪中叶建国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20的现代化发展战略。而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二十大上所提出的分两步走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无论是战略目标的确立,还是战略步骤的规划,都是对中国共产党战略部署分阶段推进取得成功的总结继承和创新发展。

第二,创新性地将战略步骤进行了调整。党的十五大报告明确指出于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习近平不仅提升了战略目标的层次,也在战略步骤上进行了调整,变为分两步走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体现出发展目标的层次性,标志着我们对现代化发展规律的认识更加深刻。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时间提前了15年,意味着我们将于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这是基于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历史性成就而作出的决策,生动地反映了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成果巨大。提出在本世纪中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一目标,表明中国式现代化未来发展潜力巨大,这是习近平对于中国经济“韧性强、潜力足、回旋余地广、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21的前瞻性预测。总之,这一时间和步骤的调整具有战略性、前瞻性,充分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是立足实际的现代化,将给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以精神鼓舞,增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信心与决心。

六、科学探寻中国式现代化的动力源泉

中国的现代化是在西方国家外在力量的压迫下才萌发的,是后发外源型现代化,经历了从被动到主动再到超越的过程,它的艰难程度世所罕见。但我们却仍然开创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并且取得了辉煌成就,这离不开背后所隐藏的强大内生动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动力源泉进行了探寻,明确了中国式现代化是多种力量相互作用的结果,既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动力理论的继承发展,也是对现代化动力论的创新发展。

第一,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是基本动力。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而作为社会基本矛盾的具体表现,即社会主要矛盾,能够在社会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起主导作用。习近平将社会主要矛盾的轉化视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动力,认为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意味着现代化发展阶段、发展程度发生了变化,为中国共产党在推进现代化的进程中判断和分析发展形势、确立主要目标和发展任务提供了依据。习近平多次强调把握社会主要矛盾至关重要,认为深刻认识和把握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关系着“党和人民事业能不能沿着正确方向前进”[22。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作出了社会主要矛盾转变成“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2]11的判断,并据此明确了新的发展任务,制定了新的发展战略,这将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继续发展。总之,将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作为基本动力,是马克思主义社会矛盾理论在中国的运用与发展,为我们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过程中正确分析形势提供了依据,对于指导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改革开放是重要动力。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提出“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23这一论断,认为革命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邓小平指出,“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15]370,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习近平继承了这一观点,认为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24,并在此基础上明确提出“向改革开放要动力”25,指明了改革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动力。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还把“坚持深化改革开放”作为重大原则,凸显了改革开放在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作用。总之,把改革开放作为重要动力,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增强了我们继续坚持深化改革开放,从而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持续提供动力和活力的信心。

第三,创新是第一动力。习近平高度重视创新在推动现代化中的地位与作用,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2]31、“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1]35等重大论断,明确了创新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动力,凸显了创新在现代化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不仅如此,还明确了创新的具体内容,其内容不是单纯地指向经济领域,而是包括“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26,涵盖社会各个领域,这与中国式现代化是全方位、多层次的现代化相吻合。习近平还明确提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标。目前,我们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创新指数上升到世界第11位,这必将继续推动社会各领域的创新发展,增强中国式现代化的内生动力,从而深刻影响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进程。

七、深邃思考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

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1]23-24这既明确了原则要求、实践要求,又凸显了本质属性,彰显了人类情怀。

“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原则要求。一直以来,习近平都高度重视二者之于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作用。一方面,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1]22,将中国共产党视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领导力量、政治保证,能够起到维护国家安定团结,充分调动人民的积极性,集中力量办大事,避免出现西方国家党派恶斗、社会动荡乱象的作用。另一方面,强调“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27,凸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保障中国式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属性,提供正确道路选择、科学理论指引、有力制度保障和深厚文化支撑的作用。将二者作为本质要求、原则要求,则是对二者引领和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这一重大作用的进一步彰显。这不仅标注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原则要求,也体现了本质属性。这表明,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区别于西方公民自发助推的现代化,也区别于资本主义国家的资本主义现代化、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

“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实践要求。“高质量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等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提出的崭新概念。习近平将其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要求,意味着我们突破了追求规模和数量的粗放发展阶段,进入了追求高质量、高水平发展的新阶段。这一实践要求也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层面揭示了中国式现代化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领域的发展要求,凸显了“多维文明”发展的科学内涵,意味着我们不仅追求高质量、高水平经济发展,还要实现全面发展。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彰显了国际担当与人类情怀。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以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博大胸襟和长远眼光,积极倡导并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回答了人类向何处去,为子孙后代创造一个什么样的未来这一重大时代问题,为解决世界性难题提供了最优解,也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了维护和平与发展的因子。而我们推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挥洒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了新贡献,充分展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国际担当与人类情怀。

八、全新阐扬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旨归

探究西方现代化的最初起源,宗教改革、文艺复兴等运动就是使人摆脱宗教教条的束缚、由以神为中心转变为以人为中心。经济、政治、科技等方面的现代化是理性化的过程,由价值理性转变为工具理性,具有较强的现实利益性,但从根本上来说也是为了人的利益,“人”应当始终是现代化的核心。但西方现代化却逐渐背离了“人”这个根本,将资本凌驾于人之上,以物质利益最大化作为价值追求。与西方现代化不同,中国式现代化是以人为本的现代化,把人的幸福和全面发展作为最高价值追求,这是习近平对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旨归作出的新阐扬,回答了中国式现代化“为了谁”的问题。

一方面,创造人民美好生活,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习近平继承了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初心使命,阐明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目标。他强调,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就是要“让全体中国人都过上更好的日子”[28,“共同富裕本身就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目标”29,用朴素的语言展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旨归。党的二十大报告也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作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前进路上的重大原则,强调“维护人民根本利益,增进民生福祉”1]27,展示了中国共产党的人民情怀。习近平指出,我们所追求的现代化是“促进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1]23的现代化,既要促进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不断增强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与安全感,又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充分体现了社会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的有机统一。

另一方面,关注人类进步,推动人类现代化进程。习近平认为中国式现代化不仅致力于中国发展,满足中国人民的需要,而且也要造福世界人民。他指出,“中国共产党将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深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为人类对现代化道路的探索作出新贡献”[30,我们“在坚定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中谋求自身发展,又以自身发展更好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1]23。习近平不仅提出这一主张,而且也以实际行动践行,引领我们在全球经济增长、帮助减贫、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等多方面都作出了重要贡献,深刻影响和推动了人类现代化进程;成功开辟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拓展了现代化的实现路径,创造了世界现代化发展史上的新奇迹;创造并不断发展人类文明新形态,为人类文明增添了新内涵。可以预见,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领导下,中国式现代化将会更好地造福世界。

总之,习近平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论述,内涵丰富、逻辑严密,系统阐释了中国式现代化的逻辑基点、科学内涵、基本特征、本质要求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擘画出现代化发展的美好蓝图,丰富和发展了经典现代化理论,终结了现代化等于西方化的现代化理论,也为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科学指引。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2]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3]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决胜全面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而奋斗[N].人民日报,2017-07-28(1).

[4] 习近平.深入学习坚决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 确保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N].人民日报,2021-01-12(1).

[5] 習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

[6] 习近平.高举新时代改革开放旗帜 把改革开放不断推向深入[N].人民日报,2018-10-26(1).

[7] 习近平.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的说明[N].人民日报,2020-11-04(2).

[8] 习近平.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的讲话[N].光明日报,2013-05-05(2).

[9] 习近平.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N].人民日报,2015-03-01(1).

[10] 习近平.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 统筹做好重大金融风险防范化解工作[N].人民日报,2021-08-18(1).

[11] 习近平.在企业家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0-07-22(2).

[12] 习近平.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 以实际行动书写新时代的雷锋故事[N].人民日报,2019-07-25(1).

[13] 习近平. 保持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定力 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N].人民日报,2021-05-02(1).

[14] 習近平.下大气力破解制约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点难点问题[M]//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79.

[15] 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M]//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16] 习近平.扎实推动共同富裕[M]//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4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142.

[17] 习近平.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0-10-15(2).

[18] 毛泽东.为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M]//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350.

[19] 周恩来.向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前进[M]//周恩来.周恩来选集:下.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479.

[20] 江泽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M]//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4.

[21] 习近平.把握时代潮流 加强团结合作 共创美好未来[N].人民日报,2022-09-17(2).

[22] 习近平.继续把党史总结学习教育宣传引向深入 更好把握和运用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N].人民日报,2022-01-12(1).

[23] 马克思.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M]//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527.

[24] 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21.

[25] 上下同心再出发——习近平总书记同出席2019年全国两会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共商国是纪实[N].人民日报,2019-03-15(1).

[26] 习近平.在知识分子、劳动模范、青年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4-30(2).

[27] 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3.

[28] 习近平.我们的目标就是让全体中国人都过上更好的日子[M]//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134.

[29] 习近平.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 确保“十四五”时期我国发展开好局起好步[N].人民日报,2021-01-30(1).

[30] 习近平.加强政党合作 共谋人民幸福——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领导人峰会上的主旨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7.

责任编辑:赵 玲

Xi Jinping's Master Plan for the Chinese Path to Modernization

LI Anzeng, MA Fuyang

(School of Marxism, Qufu Normal University, Rizhao 276826, Shandong, China)

Abstract: In promoting socialist modernization since the 18th National Congress, Xi Jinping has pursued the national rejuvenation strategy amid global changes of a magnitude not seen in a century through innovating on the basis of what has worked in the past to map out the Chinese path to modernization in reply to a number of major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questions. The blueprint consists systematically of the following four coherent parts concerning the Chinese path to modernization: explaining concisely the starting points to answer where it goes, unfolding the essentials and the underlying characteristics to answer what it is, making strategic route deployments to answer how to promote it and upholding the governance philosophy to answer for whom it is intended. The planning not only enriches the theory of the Chinese path to  modernization, but also paints a brighter future for further development with greater national confidence and strength.

Key words:Xi Jinping; Chinese path to modernization; common prosperity

猜你喜欢

中国式现代化共同富裕
材料作文“共同富裕”导写
共同富裕
论中国式共同富裕的基本特征
Palabras claves de China
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
论全面现代化
全面认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之“新”
中国式现代化文明新形态的世界意义
金湖:美丽生金,让共同富裕看得见摸得着
“中国式现代化”的如椽巨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