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山市林下经济发展条件现状分析及对策建议
2023-06-28徐桂花仰叶齐
徐桂花 仰叶齐
摘要:【目的】研究林下经济发展,助力潜山乡村振兴。【方法】从发展条件、采取措施、实际成效及存在问题全面分析研究,提出进一步发展的对策建议。【结果】潜山林地资源丰富、自然环境优越、区位交通良好、旅游资源独特,具有发展林下经济的优越条件;通过优化发展模式,培育龙头企业,创优质量品牌和夯实基础保障,推动林下经济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产生了巨大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同时也存在认识不足,支持力度不够,社会服务跟不上和融合发展不够等问题。【结论】潜山市林下经济大有可为,未来必须加强规划引领,明确发展方向;强化要素保障,夯实发展基础;加强服务管理,优化发展环境;强化龙头引领,创建优质品牌。
关键词:林下经济;乡村振兴;对策建议;潜山市
潜山市地处安徽省西南部、大别山东南麓,市域总面积1688平方公里,呈“七山一水两分田”地貌特征。作为一个较为典型的山区县,林下经济古来有之,但过去多是零星的,农民也没有将其作为收入主要来源,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特别是随着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和生态文明战略实施,林下经济意义日益显现,潜山市也充分利用自身优越条件,快速规模化发展林下经济,日益成为农村产业发展的生力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和支撑。
1 潜山发展林下经济的举措与成效
潜山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林下经济发展,近年来,研究出台了《潜山市2019-2025年林下经济发展计划》,因地制宜,分类施策,不断拓展林下经济发展模式,推深做实林长制改革,加快林业转型升级,全市林下经济发展成效明显、后劲十足。
1.1 依托资源优势,优化发展模式
依托丰富的林业资源和富硒、富锌、富负氧离子“三富”资源兼备的独有优势,积极推进以“林禽、林畜、林蜂、林鹿”为主的林下养殖产业;以“林药、林苗、林菌、林茶、林菜”等为主的林下种植产业;以天柱山国家森林康养基地为龙头的森林康养旅游业。2021年8月份,全市林下养殖面积达12.4万亩,产值2.9亿元,林下种植面积达15.3万亩,产值2.7亿元。先后建成运营魔幻森林、高山滑雪场、天龙关、天柱大峽谷等一批森林康养旅游项目,建成各类农(林)家乐235家,省级森林人家23家,成功创建国家森林旅游示范县,成功获批安徽省首批职工疗休养基地,并完成了长三角地区互认共享。
1.2 积极培育龙头企业,带动发展林下经济基地
通过政策引领,扶持林下经济企业规模化发展,全市培育国家级农民专业合作示范社2家,国家林下经济示范基地3家,国家森林康养示范基地1家、省级林业产业龙头企业15家,省级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示范社7家,省级示范家庭林场6家。通过龙头带动、“公司+农户”“合作社+农户”等方式发展壮大林下经济基地,全市建成速生丰产林基地25万亩、油茶基地15.6万亩、香榧基地0.35万亩、山核桃基地0.7万亩、花卉苗木基地3.2万亩、毛竹基地15万亩,银杏、香榧、香果树等名贵树种苗木培育基地500亩。
1.3 优化产品质量,叫响产品品牌
围绕食用安全的目标,不断探索林下经济产品绿色发展新路径,突出仿野生栽培理念,有效保障和提升了林下产品质量,逸品山庄积极推广仿野生石斛种植,创新突破种植过程中的病虫害防治的技术壁垒;梦香缘公司“山区油茶——结香复合高效栽培技术研究”获安徽省科技成果奖,有效确保了林草中药材质量安全。2020年,共有5种林下产品获第十三届中国义乌国际森林产品博览会金奖,金天柱茶油、王二信茶叶获质量管理体系、有机产品等系列认证。同时,政府部门和相关企业积极搭建宣传平台,大力推介各类林下产品及资源,不断扩大知名度和影响力,叫响了天柱山国家森林公园和潜厚朴、天柱山瓜蒌籽、金天柱茶油等一大批知名企业和产品品牌。天柱山国家森林公园获第一批国家森林康养示范基地,梦香缘、九牧皇家鹿业、逸品山庄石斛获国家林下经济示范基地,天柱山瓜蒌籽获批潜山地理标志产品。
1.4 深化林业改革,夯实基础保障,培育发展动能
研究制定了《潜山市林地经营权流转登记管理办法》,放活经营权、落实处置权、保障收益权,不断加强林权流转平台建设,规范流转林权7.8万亩,有效实现了生态、社会、经济效益相统一。对全市生态公益林和商品林进行区划调整,管好生态公益林,放活商品林,重点发展“油茶、毛竹、花卉苗木、中药材、森林康养”五大产业板块,促进林下经济与产业振兴有效衔接。坚持产业政策引导,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通过“以奖代补”等形式扶持重点林下经济企业,每年奖补金额超300万元。吸引社会资本投资发展林下经济产业,不断做大产业“蛋糕”。新增林权抵押贷款额3009万元,建立风险补偿金1000万元,有效破解林权抵押办证难、抵押难、融资难等问题。
2 潜山林下经济巨大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潜山市规模化发展林下经济,不仅是充分利用自身的条件优势,更是谋求林下经济巨大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利用丰富的林地资源和森林生态环境,发展林下种植业、养殖业、采集业和森林旅游业,实行立体复合生产经营,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循环相生和协调发展,这对于潜山当下和未来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1 有利于农民稳定增收,助推乡村产业振兴
潜山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革命老区县、大别山连片特困地区片区县,而林区又多是历史上贫困相对集中区,林下经济具有发展模式多、就业容量大、从业门槛低等显著优势,可以有效缩短林业经济周期,增加林业附加值,开辟农民就业增收渠道。2020年底潜山仅林下种植和养殖面积就达27.7万亩,产值达5.6亿元。通过推进林权制度改革,从农民手中流转山场7.8万亩,解决了6000多农户就近就业问题,为整市顺利脱贫摘帽做出了巨大贡献,未来也仍然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
2.2 丰富和提升了农副产品的数量和品质,让食品更加安全放心
林间的自然状态特别是光照温湿小气候,更加利于相关动植物微生物的生长,良好的环境加上规模化种养,产品数量和品质得到了双提升。2020年全市林下种植养殖初级农产品达到4.3万吨,大大丰富市内外居民的“菜篮子”,而且林下种植极近野生栽培,实现农产品无公害、纯生态的要求,林下散养为畜禽提供了大面积的活动区域,激发了畜禽的野性,让动物回归了自然,既减少了养殖成本,又大大提升了畜禽品质,市场更受欢迎。
2.3 实现了资源循环利用,有效改善了农村生态环境
林下经济是一种互利共生的循环经济模式,林间抚育和采伐剩余物可作为原料或培养基质,生产的废弃物或畜禽粪便经消毒处理可作为有机肥,最大限度实现物质能量循环利用,减少了废弃物排放,从而优化了林业生态、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助推了美丽乡村建设,为潜山成功创建全国美丽乡村建设优秀城市、全国美丽乡村建设标准化试点县(市)做出了巨大贡献。
2.4 林下经济与生态旅游相融合,满足了人们的健康休闲需求
林下经济发展日益成为乡村旅游康养的重要构成要素,潜山市充分利用丰富的森林资源、优美的自然景觀和“三富”资源综合优势,推进乡村旅游、森林康养一体化、产业化,几乎每个林业龙头企业和林下经济基地都建成有农(林)家乐、森林民宿等康养旅游项目。九牧皇家鹿业基地,修建了让游人亲近鹿群的观光园,并配套住宿、餐厅和鹿延伸加工产品展示厅等设施,让游客在开展研学了解鹿文化的同时,还能感受到山林自然之美,成为带动区域绿色致富的重要引擎。
3 潜山市具有发展林下经济的优越条件
3.1 丰富的林地资源
潜山是大别山东延的余脉,地势由西北向东南,依次形成山区、丘陵和圩畈,以低山丘陵为主。全市有林面积140万亩,人均林地3余亩,发展林下经济空间非常广阔。
3.2 优越的自然环境
潜山属季风北亚热带农业气候区,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多年平均气温16.2℃,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无霜期较长;林区土壤较厚,有机质含量高,富含锌硒等有益微量元素;空气富含负氧离子,2019年荣获“中国天然氧吧”称号。区内自然环境适宜各种动植物生长,而且品质良好,可以说发展林下经济的自然条件十分优越。
3.3 良好的区位交通
空间距离是决定客流物流流向、流量的最重要因素,由此构成客源市场的圈层模式。潜山地处皖西南中心,区位优势明显;京港、阜六景高铁在潜山并站分场,105、318国道和合九铁路穿境而过,沪渝、济广、岳武3条高速在境内相交,并有5个出口辐射全域。潜山距天柱山机场和长江水运码头50公里、1小时直达,公铁水空立体交通方便快捷,良好的区位交通会带来巨大客源和产品销售便利。
3.4 独特的旅游资源
潜山市是著名的风景城市,境内天柱山是世界地质公园和5A景区,此外还拥有4A景区3个、3A景区11个,2018年以文化旅游特色而获批撤县建市,2020年入选第二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文化旅游和林下经济发展相融互促,相得益彰,林下产业发展推动了生态旅游,林下旅游越来越成为林下经济发展重要模式;天柱山旅游更是为林下旅游带来大量客源,也让林特产品走俏市场,这是潜山林下经济发展独特的优势。
3.5 悠久的历史传统
潜山历史上就有林下套种中药材、油茶、茶叶和粮食作物传统,尤其是林下种植中药材历史悠久、富有特色,品种多达280余个,其中‘潜厚朴因品质最佳列入《本草纲目》药典,潜茯苓在宣统二年南洋赛会上获得金奖[1]。
4 当前林下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潜山市虽然近年林下经济发展取得了明显的成绩,部分工作在国家、省、市都荣获表彰,但与其优越的资源条件、与产业振兴的发展要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总体来看,潜山林下经济整体发展水平仍处于初级阶段,发展过程中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
4.1 对林下经济重要性认识不足
潜山林下经济虽然历史久远,有自然生长的,也有人为种养的,但是农民并没有将其作为主要收入来源,而是当成副业和附属产物,导致长期不能形成规模化。近年来虽然研究出台了一些支持林下经济发展相关的政策,但还没有真正把林下经济发展同乡村振兴战略有机结合起来,没有真正从产业振兴的高度来规划发展林下经济,不少单位和部门服务林下经济发展的意愿不强;不少企业在发展林下经济方面也没有深层次的考量,没有行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不研究市场的供求关系,常常从企业的短期利益出发,存在一哄而上和恶性压价竞争的现象,不仅导致林农和企业蒙受损失,也严重影响了行业发展。
4.2 支持力度不够
基础设施薄弱,林区道路、水利、电力、网络、物流等基础设施不健全,林下经济机械化程度普遍不高,严重制约着林下经济发展。产业规划引领不够,没有做到科学布局,许多企业都是自主经营、分散经营、规模不大,在对接国家级、省级的项目上达不到申报标准。缺少资金扶持,相比于农田开发,林下开发的难度更大、成本更高、投入更多,更需要政府加大扶持力度,但实际情况是,对农业项目的政策性资金扶持要远远多于林下经济,影响了林农发展的积极性。
4.3 社会服务跟不上
缺乏科技支撑,目前还没有统一建立林下经济专业技术服务机构,大多数林下产业均沿用传统种养方式,人放天养,粗放经营,手工操作,效率低下,技术力量十分薄弱,科技研发、创新和服务能力明显滞后,无法支撑大规模高质量发展。企业融资难度较大。潜山虽然也探索建立了风险补偿金制度,但是由于林下经济发展往往都是前期投入大,大多业主自有资金筹措不足,导致后期资金投入跟不上,林权抵押贷款只能解决“燃眉之急”,资金仍然是林下经济发展重大制约因素。缺乏保险保障,林下经济经常性面临干旱、霜冻、台风、水涝等自然“天灾”考验,但保险的门槛过高,实际理赔与受灾情况常不相符,甚至出现油茶企业灾害理赔金额还不足当年投保费用。
4.4 产业体系发展不够
产业化水平低,没有真正形成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式的现代林下产业体系。一方面,缺乏加工龙头企业,就近就地加工转化能力低;另一方面,缺少专业批发市场,大多是等待客商上门收购或者远寻外地市场,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卖难问题,无法获得流通环节和加工环节的增值效益。林地流转难,严重制约规模效益。一些林农宁愿闲置自家林地,也不愿流转他人搞林下经济,普遍存在民资有意开发林下经济但林地流转困难的尴尬局面,这成为制约林下产业快速发展的重大瓶颈。品牌塑造不够,虽然潜山许多林下经济产品质量上优于其他同类产品,但多是单打独斗,没有形成集群优势,品牌宣传建设滞后,区域特色知名品牌不多,全国性的知名产品更是缺乏。
5 进一步发展壮大林下经济的对策建议
潜山林下经济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为了让丰富的林下资源不再沉睡,将良好的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濟发展优势、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必须大力支持林下经济发展,以更好促进全市乡村振兴、农民致富和生态文明建设。
5.1 加强规划引领,明确发展方向
林下经济发展涉及部门多、行业广,政府要加强统筹协调,将林下经济发展纳入全市发展战略。在《潜山市2019-2025年林下经济发展计划》基础上,结合全市“十四五”规划以及国土空间规划,科学编制林下经济总体发展规划,集中发展油茶、中药材、森林康养等优势产业,推进林下经济集群化规模化发展。在项目谋划上,要先行主动避让耕地和生态两条红线,确保规划的项目能落地。
5.2 强化要素保障,夯实发展基础
在现有林长制奖补政策基础上,加大林下经济在基础设施建设、林产品加工和营销、品牌创建等方面政策奖补力度,重点扶持油茶、石斛、森林康养等特色产业的龙头企业。积极引进林下产业专业技术人才,通过技术培训培养本地“土专家”“田秀才”,与林业科研院所或高校进行战略合作,为林下经济发展提供科技支撑。积极整合中央、省、市各级涉农项目资金,改善林区道路、水、电等基础设施,降低林下经济成本。金融部门要进一步畅通林下经济融资机制,放宽林权抵押贷款条件,开通信贷“绿色通道”,提升林农获贷能力。深入推进“三变”改革,引导鼓励村委会或乡镇政府流转集中在农户手中的零星分散林地,在不变动现有权属的前提下,将林地使用权整体转包给经营大户,促进林下经济连片发展形成规模[2]。
5.3 加强服务管理,优化发展环境
要进一步强化主动服务意识,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和“四送一服”工作,经常主动帮助企业解决发展难题,打通服务“最后一公里”。利用好我市丰富的森林资源,特别是“三富”资源优势,科学谋划包装一批特色鲜明、前景广阔的重大项目,加大“双招双引”力度,争取纳入国家及省市重点项目或吸引外商投资建设。支持成立各类专业合作社、行业协会、中介服务机构,积极搭建林下经济信息服务平台,帮助林农做到精准生产销售。发挥电商优势,主动对接邮政、京东、淘宝等大型电商企业,用好网络直播等新媒体,不断拓宽林下产品营销路径,促进天柱山森林康养加速融入长三角一体化进程。培育引进林产品精深加工龙头企业,着力提高就近就地加工转化能力,不断延伸林下经济产业链、价值链,积极整合生态、文化、康养等产业资源,将单一的特产加工业拓展为完善的田园综合体,让林下经济与森林旅游完美“混搭”[3],实现三产有机融合。
5.4 强化龙头引领,创建优质品牌
把扶持壮大龙头企业作为发展林下经济的重要环节来抓,重点对油茶、石斛、森林康养等主导产业在政策、技术、资金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鼓励龙头企业采取风险投资、利润返还、股份分红、租赁经营、反租倒包等形式,与林农建立“龙头+农户”“龙头+基地”“龙头+合作社”等合作模式,带动民营资本投向林下产业[2],真正做到“做强一个龙头、辐射一片林农、振兴一个产业、富裕一方百姓”。尽快制定《林下生态种养标准》,促进林下生产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全面提高林下经济质量安全水平。积极开展驰名商标、绿色食品、森林生态标志产品、地理标志产品的创建和认证工作,充分利用各种媒体网站和展销博览会等各种形式,推介潜山林下特色产品,宣传天柱山森林康养资源,不断提升潜山林下经济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参考文献
[1] 潜山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民国九年潜山县志(重印版)[M].潜山:潜山县地方志办公室.2000.118.
[2] 吉安市政协调研组.发展壮大林下经济调研报告[EB/OL]. http://www.jxjazx.gov.cn/columnde tail.aspx?id=6525
[3] 张国威.让林下经济与森林旅游完美“混搭”[N].通化日报(第2版).2020-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