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艺术歌曲钢琴伴奏的美学特征

2023-06-28周芳自

艺术评鉴 2023年11期
关键词:艺术歌曲钢琴伴奏美学

周芳自

摘要:钢琴是近几年活跃在艺术歌曲演奏舞台的乐器之一,在艺术歌曲伴奏中应用钢琴,可以恰到好处地展现艺术歌曲风格,改善演奏效果。因此,本文简单介绍了艺术歌曲的内涵,论述了艺术歌曲钢琴伴奏的重要性,从情感美、音韵美、意境美几个层面,分析了艺术歌曲钢琴伴奏的美学特征,并从钢琴弹奏视角,探索了艺术歌曲钢琴伴奏美学特征的展现途径。

关键词:艺术歌曲  钢琴伴奏  美学

中图分类号:J624.1

诗歌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具有多样的体裁、鲜明的声韵、浓郁的情感特征。艺术歌曲是诗歌与音乐结合的成果,注重语句押韵、语调平仄以及语言凝练性,彰显了特定时期的社会生活状况。在近现代,钢琴伴奏与艺术歌曲演唱相结合的表演形式,促使歌曲伴奏呈现出独特的美学特征,钢琴伴奏也成为文艺工作者弘扬诗歌文化的有效手段。此时,探究艺术歌曲钢琴伴奏的美学特征对于艺术歌曲继承式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艺术歌曲的内涵

艺术歌曲是一种音乐体裁,具体表现为诗歌与音乐结合而成的一种音乐形式,其汇聚了优美旋律、人声两个最具感染力的因素,具有较强表现力。艺术歌曲是一种艺术表现力较为突出的音乐,其歌词均为诗歌和优美诗词,歌曲旋律、钢琴伴奏均由作曲家同时谱成,伴奏是艺术歌曲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其通过人声与伴奏共同创造出独特的音乐表达。

艺术歌曲的雏形最早形成于春秋时期,我国最早的艺术歌曲表现为人们弹奏古琴并咏读诗词或演唱歌曲。我国艺术歌曲代表作为《诗经》《楚辞》《孔雀东南飞》《长歌行》《白石道人歌曲》《扬州慢》《胡笳十八拍》等古代歌曲以及《大江东去》(青主作)、《红满枝》(青主作)、《花非花》(黄自作)、《点绛唇》(黄自作)、《静夜思》(贺绿汀作)、《忆秦娥》(冼星海作)、《枫桥夜泊》(罗忠镕作曲)等近现代歌曲。

二、艺术歌曲钢琴伴奏的重要性

(一)明确音乐表演风格

艺术风格是音乐表演至关重要的审美范畴,好的钢琴伴奏有助于明确音乐表演风格。作为表演者对音乐作品风格体悟后的个性化表达,音乐表演风格可以体现在钢琴伴奏的节奏快慢层面,不同音乐作品随着弹奏速度的变化会呈现出差异化风格。如钢琴快速弹奏传递轻松、活泼风格;钢琴慢速弹奏传递舒缓风格等。

(二)推动音乐表演的起承转合

在艺术歌曲表演中,钢琴伴奏可以巧妙融入音乐表演,明确传递音乐表演基调的起承转合。一般在多数音乐表演中,需要先借助钢琴伴奏表演前奏,奠定表演基调,再配合歌曲演唱者所表达情绪变更钢琴弹奏强度,将整体表演情绪层层推向高潮,最终完成艺术歌曲情感的自然过渡,完整呈现整体作品。

(三)提升艺术歌曲表演境界

艺术歌曲伴奏创作自始至终受钢琴艺术发展所限。近几年,钢琴伴奏呈现出多元化特点。具体到艺术歌曲作品中,出现了艺术歌曲创作与钢琴伴奏相结合的艺术效果。钢琴声乐部分与伴奏声部的相互呼应,可以显著增强作品可听性,提升艺术歌曲表演境界。

三、藝术歌曲钢琴伴奏的美学特征

(一)情感美

音乐以乐音行列形式组成的特点决定了其不可直接表达明确思想,也不可直接阐述事件的情节,而是借助旋律的起伏、节奏的张弛以及音色、速度、和声、力度、复调的变化表现感情发展变化。在感情表现方面,艺术歌曲内部蕴含诸多情感元素,为艺术歌曲伴奏需要在诗意的引发下体现情感美,借助伴奏音乐揭示诗歌中蕴含的内在情感。如在《春晓》(黎英海作)艺术歌曲伴奏中,作曲家强调借助声乐旋律抒发情感,在遵从既定文学内容的前提下,根据音乐特有途径进行具有说服力的渲染,促使音乐的表现突破语言规律约束范畴。同时钢琴特有语言音调可有机联系歌曲旋律、歌词内在情感元素,该作品中,钢琴伴奏左右手分别描写风声、鸟叫,大量的高音区小二度音程与低音区形成对比,极其生动地描绘出盎然的春意,表现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使听者身临其境。若不演唱歌词,仅播放伴奏,听者虽无法清晰明了地体悟歌曲情感,但也可从第一句主题音调的下行旋律线条、大调与小调转换、全曲多次重复高音中对歌曲抒发情感产生深刻的认识。

(二)音韵美

艺术歌曲是诗歌与音乐的结合,诗歌强调内容言简意赅、自然流畅且朗朗上口。在我国语言文字发展进程中,语调逐渐由“平、上、去、入”演变为“阴平、阳平、上声、去声”,音调起伏得当是诗歌音韵美体现的前提。演唱者需要在依据语言韵律表现歌曲旋律的基础上,借助钢琴伴奏促使音乐旋律上行、下行与诗歌延长的平、仄相搭配,完美融合曲调、诗歌,打造独特的音乐美感。同时艺术歌曲是歌唱、朗诵的文学,文学形象需要在歌曲音乐中得到拓展,而伴奏是歌曲形象的表现手段之一。这就要求钢琴伴奏者配合歌词语调音乐化规律,适应歌唱者声调的音长、音量、音色、音高等变化,进行旋律的调整,呈现出个性化的音韵。仅从音长来看,长音具有宽松、沉静、舒缓、闲适等情趣,短音则具有激动、急促、戏谑、烦躁等情趣,此时,伴奏者应跟随章节段落、情节内容、句段语言调整长短音,确保语调音韵感染力。如:《最后一个梦》(陆在易谱曲)标记位置和声连接属于密集排列,和声上五声部创新应用了传统和声不具备的纯五度音程的平行五度,并在和声下方两声部朝向相反方向,钢琴伴奏旋律骨干音隐于四声部和声内,在规避声部平行的同时延续了乐曲梦幻、空灵的风格;再如,《桥》(陆在易谱曲)高潮部分钢琴伴奏低音声部呈现显著的低音向上线条,在无缝衔接和声的同时,与旋律声部向下倾向有效对比,不仅顺利完成了节奏变奏,而且加厚了伴奏和声波浪式上升到达最高音后锯齿状回归低音的连贯音韵美感。

(三)意境美

受人声生理条件限制,单一歌唱无法满足音色华丽变化和特定音域表现要求,不利于音乐情感抒发和音韵美感表达,也影响了艺术歌曲对文学意境的完美营造。此时,借助钢琴伴奏方式,可以充分发挥钢琴音色变化丰富、音量对比夸张、音型表现多样、和声织体与节奏调性华丽的特点,与人声歌唱互相补充、有机融合,渲染情境。特别是在古代诗歌艺术歌曲演唱中,钢琴伴奏在意境营造方面具有较为突出的作用,具体可表现为以意境美为核心,融合西方手法和中国民族五声调性。部分情况下,为了与上层声乐旋律节奏相互衬托,音型需要安排在钢琴伴奏相反位置,旨在形成互补节奏,促使歌曲演唱声、钢琴伴奏声此起彼伏,营造余音绵长的意境美。

四、艺术歌曲钢琴伴奏美学的表现途径

(一)音色触键

艺术歌曲伴奏乐器多种多样,不同乐器呈现的音色具有一定差异,部分作曲家在为诗歌编曲创作时擅长采用了特有音型进行特定乐器演奏效果的模拟,钢琴是其中之一。钢琴伴奏可以通过差异化演奏技巧打造丰满多姿的音色,凸显听觉交响性。钢琴伴奏者手指与琴键接触的状态,是获取千变万化音色的前提。为了表现艺术歌曲意境美、情感美与音韵美,钢琴伴奏者需要在了解作品旋法的基础上,配合歌曲演唱者的气息,调整触键方式,并针对不同片段进行触键方式的调整。

以《峨眉山月歌》(罗忠镕版)为例,1~4小节以琶音式主调和声织体伴奏为主,左手为十音音组固定音型,借助手臂带动全部手指、整个手掌,小角度触键,并控制手臂、手腕处于平稳状态,连贯表达各个音色,弱化各个音之间的颗粒感。同时跟随旋律走势调整手指下键力度,体现江水绵延不断、起伏流淌的特色,衬托歌唱音韵流动感、呼吸感;5小节为半分解和弦,音程之间的平稳衔接是重中之重。在弹奏期间,弹奏人员需要完全打开手掌,雙音弹奏(2个手指同时接触琴键),期间有效控制手指,避免发音不齐对音乐整体美感的破坏。6~8小节以十六分音符的低音区单音固定音型为原型,展现“重复—徘徊—展开—延伸”过程,此时,伴奏者需要尽量流畅、连贯地演奏,放平手指,借助邻近手指顶部的触键,缩小指尖、琴键的角度,也可选择不抬手指的小角度触键方式(不抬手指,借助指关节发力),触键前将手指虚搭于琴键并与其呈30°,借助手指第三关节缓慢而柔和的下键,隐藏音头,削弱下键生硬感,呈现细腻的音色,映衬悠远歌声。特别是7小节最后一组“la re”与8小节“si sol”之间,演奏者应由2指上方音换指为下方音,期间1指保持平稳,确保在前一个和弦触键尾声时保留某一音,待下一和弦弹下瞬间放开特定音,规避断奏问题的出现。

(二)和声技法

作曲家在创作时,出于挖掘歌词隐藏音乐感觉、开发凝聚音乐含义目的,多在特定部分完全背离语音表现的音调节奏。此时,演奏者需要认识到歌词与曲调之间在表现形象方面的矛盾性,合理借助和声技法,恰当处理歌词与曲调之间相互补充、相互统领的关系。在实践中,发挥钢琴恰当驾驭音乐旋律的优势,营造更加丰满的文学形象以及更加深邃的文学意境。

以《我住长江头》(青主作)为例,作为一首融合西方古典和声与民族和声的作品,歌曲钢琴伴奏以正三和弦为主,以副三和弦为辅,局部可见重属和弦、副属和弦、副导和弦、重导和弦。歌曲引子部分第一小节属和弦,到第二小节转为三和弦的第一转位,在后面2个小节重复前面2个小节演奏,平稳进入乐曲主体。乐曲主体乐段音域保持中音区,对应大三和弦+属和弦+下属和弦,整体表现为不稳定和声到相对稳定和声。其中第33~36小节运用“T-SⅡ-K46-D7-T”的古典和声,并在全曲e小调跟随主调G大调的基础上,借助三度和弦向二度和弦、四度和弦转换的方式,强化民族和声色彩,句中转调和弦的变化也强化了乐句情感美。

(三)踏板

在艺术歌曲钢琴伴奏过程中,踏板对于艺术歌曲音韵美的表现具有重要作用。作为音乐的润色剂,踏板的正确使用可以为音乐增添独特的魅力。特别是古诗词艺术歌曲,钢琴伴奏多需要模仿二胡、琵琶、曲笛、扬琴等中国传统乐器,只有恰当使用踏板,才可以确保乐曲音响效果。同时配合节奏灵活运用、力度轻重、速度缓急的恰当处理增加演唱层次感,为艺术歌曲音韵美的塑造提供保障。从踏板类型来看,艺术歌曲钢琴伴奏踏板可以划分为切分踏板、乐曲踏板、和弦踏板几种。为了打造更高级的音响效果,钢琴伴奏者应在掌握音乐节奏、音乐情绪的前提下,关注乐曲句子划分,灵活把握钢琴踏板使用“度”,明晰踏板使用频次、踏板更换时刻、踏板切换方式,集中体现伴奏音韵美。

切分踏板是艺术歌曲钢琴伴奏中应用频次较高的踏板类型,主要作用是紧密衔接前后乐句,弱化乐句之间的分隔感,保留和声音色。在切分踏板应用时,需要演奏者在前一乐句演唱结束时继续踩下踏板,进入下一乐句(或和弦)时迅速松开踏板后踩下,确保后续音色清晰延展,避免钢琴泛音过量而遮盖主旋律。以《关雎》(赵季平作曲)为例,《关雎》选自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同名诗,描绘了古代合川(今陕西合阳)的景观,歌颂了男女之间真挚的情感。歌曲每一小节对应一个和弦,需要借助多声部伴奏思路,选择切分踏板处理旋律乐句发展与和声转换,清晰、明了地展现钢琴伴奏旋律。如歌曲第15小节“窈窕 淑女”的旋律为两个八分音符休止一拍后重复,此时,踩踏板需要放在“窈”“淑”两个重音,“窕”“女”弱拍弱音后紧跟休止后松开,促使伴奏声部独立于四个十六分音符织体外,表现“求之不得”的递进情绪。

乐曲踏板是跟随乐句进行踏板变换的技法,在艺术歌曲中使用范围较广。在提前了解作品并分析乐句的基础上,钢琴伴奏者应确定适宜的乐句踏板使用位置。如:《关雎》开篇开头“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可以利用一个乐句踏板,保持一定程度音响晕染后缓慢放开,营造连绵悠长、渐行渐远的音响效果,并将音响融入前奏安宁、祥和、静谧的河边氛围内,仿佛荡起圈圈涟漪。在体现歌曲意境美的同时,促使音乐整体更具情感推进力与音韵层次感,助力感情抒发。

和弦踏板是跟随和弦转换更换踏板的一种技法,需要钢琴演奏者在了解整首艺术歌曲的基础上着重分析歌曲和声,解剖歌曲创作结构,确定和弦踏板应用位置,更好地展现艺术歌曲旋律音韵美。如《南乡子》整首歌曲均为八度和弦三连音,上阕感叹时光易逝,下阕以磅礴气调赞美英雄。根据整首歌曲一字一音一拍的特点,转变左手低音,进行和弦变化判定。在判定的和弦的基础上干脆利落地更换踏板,为听者呈现洁净的和声效果,表现歌曲音乐美。

(四)力度与速度

在为艺术歌曲钢琴伴奏时,需要兼备较强听觉能力,跟随艺术歌曲演唱者的音乐效果、乐曲情绪准确把握弹奏力度与速度,避免力度过强掩盖演唱者声音或力度过弱影响作品音乐情绪传递。同时,力度与速度具有紧密关系,演奏一首好的艺术歌曲作品要求乐曲起速恰当、音乐进行期间速度平稳、音乐性质变更时速度得当,避免弹奏曲目时起速下键过慢或过快冲击音乐情绪,进而影响音乐情感美的诠释。

1.力度

艺术歌曲钢琴伴奏力度变化是指演奏者在深刻了解歌曲作品前提下跟随谱面进行手指触键力度强弱的调整,其对于艺术歌曲情感抒发、意境营造具有重要作用。为了灵活控制演奏力度,钢琴伴奏者应着重锻炼自身手指控制力,达到弱而不虚、强而不躁的自然效果。比如,《大江东去》(青主作曲)前2小节由f减弱到pp,第3小节由p渐渐增强到f,第4小节由f减弱到p,伴奏期间多次转变力度,促使前一小节力度与后一小节力度形成鲜明对比,在衬托磅礴环境的同时,抒发自然恢宏的情感。再如,《枫桥夜泊》(黎英海作曲)选自唐朝诗人张继同名诗词,采用我国传统五声调式和离调的手法,勾勒了一幅月落乌啼、霜满天寒、江枫渔火、孤舟游子景象,再现了主人公孤独、悲伤、凄清、失落的心境。歌曲在E大调基础上采用引子—A—B—尾声的典型单二部曲式结构,力度的控制是全曲伴奏的重点,乐曲引子部分前3小节左手为低八度纯五度音程,力度由pp-p-mp逐渐增强,营造由远及近的钟声,将听者的情绪引入宁静、空旷的氛围。在具体弹奏中,需要弹奏者贯彻深且沉的用力原则,借助指尖部分力量,将音色逐层递进输送到钢琴内;进入第4小节,九连音伴奏音型的出現意味着听觉由钟声转为江水流动,弹奏期间,需要弹奏者交替演奏左右手,连贯演奏期间控制力度,以手指贴键的形式将演奏力度由mf逐渐放弱,完成江水连续流动的模仿。进入A段,根据歌曲情境空虚、寂静的特点,左手伴奏维持低八度纯五度音程,右手借助颤音由慢到快营造连绵不绝的回声,渲染霜满天寒下的离愁;进入B段,右手借助3次同音重复沉着下键,适当停留后转为下行装饰音,期间轻巧触键,缓慢增强下键力度至最强f,呼应钟声,随后逐渐放弱,将音乐凄凉、愁苦的情绪推向高潮;进入尾声,钢琴弹奏者右手、左手分别为九连音、低八度纯五度音程,力度由mp-p-pp,呼应歌曲中情绪随钟声消失而归于安宁的过程,体现情感美。

2.速度

艺术歌曲钢琴演奏速度变化由作品内容决定。因艺术歌曲的歌词为诗歌,吟诵节奏旋律具有独特性,作曲创作特点富有韵律性,钢琴弹奏者应注重全面了解曲谱面标记速度,自然、流畅地触键、换键。在了解谱面标记速度的基础上,钢琴伴奏者应配合演唱者细致研究乐曲情感、曲目背景,进行恰当起始速度的设计,适当把握演奏速度,为歌曲特定风格、情绪特征的表达提供帮助。特别是对于未标记速度变化的2乐句开始部分,钢琴伴奏者可以跟随乐曲表现的“渐快”“慢起”“慢收”等规律,利用恰到好处的张力灵活调整,顺利展现艺术歌曲演奏韵律美。如《枫桥夜泊》(黎英海作曲)引子部分无特定速度,此时,钢琴伴奏者应先根据曲谱上方音乐术语Lento(慢板)确定歌曲整体速度,再根据歌曲演唱者速度确定最适宜整体音乐情感推进的开始速度。进而根据歌曲演唱者每一个气口的位置,结合谱面标记的换气记号,维持与演唱者一致的气口或适当余留空白,确保演唱者充分换气,完美展现歌曲情感的起承转合。

五、结语

综上所述,艺术歌曲表演要求演唱者关注歌词吐字、发音、意境以及韵味,而钢琴伴奏者则需要关注歌曲表达的音色特征、情感特征以及起承转合表现手法的应用。同时伴奏者需要提前分析诗歌背景以及演唱者演唱特征,明确艺术歌曲声乐表现的艺术美感要求,进而确定钢琴伴奏方式,恰当处理和弦,合理选择踏板,控制演奏力度与速度,充分展现艺术歌曲钢琴伴奏的情感美、音韵美、意境美。

参考文献:

[1]金婷婷.世变中的艺术歌曲——论黄自音乐美学[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01):62-70.

[2]王贝莉.艺术歌曲中声乐演唱与钢琴伴奏的平衡美研究[J].中国民族博览,2022(24):137-138+142.

[3]李冰.论尚德义艺术歌曲中钢琴伴奏的艺术特色[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20(01):147-157.

[4]高琦.旧曲新唱,余音绕梁——论雷明杰演唱版本的《在水一方》[J].戏剧之家,2022(15):60-62.

[5]付晶,王彤.论中国艺术歌曲诗意美表达的“三要素”[J].美与时代(下),2019(06):91-92.

[6]区靖珺,石磊.信息化环境下高职音乐表演专业钢琴即兴伴奏教学设计——以圆舞曲类型歌曲伴奏训练为例[J].北方音乐,2019(24):131-132.

[7]赵桂慧.谈谈儿童歌曲的钢琴即兴伴奏织体[J].琴童,2022(10):59-62.

[8]童锐,李暮凡.五声性调式和声在中国诗词艺术歌曲伴奏中的应用[J].皖西学院学报,2021(02):117-121+130.

[9]冯凡.浅谈高校学前教育课程教学中弹唱能力的培养——以《键盘与幼儿歌曲伴奏》为例[J].大陆桥视野,2021(05):119-120.

[10]孙瑜.对钢琴伴奏的艺术审美与织体层次的分析[J].黄河之声,2020(01):50-51.

猜你喜欢

艺术歌曲钢琴伴奏美学
仝仺美学馆
盘中的意式美学
形、韵、意——咏叹调《有一颗爱心飘落》钢琴伴奏分析
“拨乱反正”时期的艺术歌曲创作
纯白美学
浅谈舞蹈基训课的钢琴伴奏
钢琴伴奏在民族声乐演唱中的作用
乐感的培养与钢琴伴奏的实践学习
谈艺术歌曲《忆秦娥·娄山关》的钢琴伴奏
“妆”饰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