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盾”智治 守护绿水青山
2023-06-28应志敏钟建林颜乐
应志敏 钟建林 颜乐
如何拓宽生态环境类问题民意收集渠道,更好地服务代表全天候履职?如何让人大监督围绕群众关切的生态环境问题靶向发力,实现正确监督、有效监督、依法监督?
近年来,嘉兴市人大常委会锚定打造全过程人民民主最佳生态单元,聚力推进数字文明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相互融合,率先开展“绿盾”人大生态环境监督场景建设,蹚出了一条人大生态环境监督整体智治的新路子。
当前,嘉兴市各级人大代表使用“绿盾”,既可以在线反映问题、提出建议,汇集民情民意;也可以在线查看环境监测数据,了解环境状况和重点工作进展情况,全面掌握环境监督和建议办理等真实信息;还可以在线监督审议,提出意见建议,并进行满意度评价。
聚合监督数据“有样子”
海量数据哪里来?如何把耗费太多精力的人防事项转变为技防?人大监督的边界在哪儿?嘉兴市人大常委会聚焦生态环境监督类型,主动梳理任务清单,力求数据实时贯通,监督有力有效。
目前,“绿盾”已经构建形成“158+N”的系统总体构架。驾驶舱实现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任务“一屏掌控”、环境监督“一键直达”;“看一看”“问一问”“督一督”“评一评”“宣一宣”5大应用子场景,体现代表对生态环境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人代会监督”“常委会监督”“代表哨监督”等8个监督应用集合22个功能模块,形成全方位、全链条、全覆盖的生态环境数字化监督体系;N个专项监督涵盖治水、治气、治土、治废等,通过实时数据,实现精准监督、有效监督。
此外,嘉兴市人大常委会统筹推进市、县、镇三级平台建设,实现全市人大生态环境数字化监督一体化推进。2022年12月,优化后的“绿盾”电脑端和手机端已在浙政钉迭代上线。
“绿盾”横向贯通13个部门业务系统,与嘉兴市生态环境局的“三大十招”平台数据实时贯通,全面掌握民情民意,实现对环境类问题的全域监督。
截至2023年2月,“绿盾”归集各类数据1014693条,预警29次,2022年代表和群众提交问题建议达843862条,问题建议办结率达97.65%,办理结果满意率达98%,“绿盾”应用日均活跃度2400人次。
嘉兴市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全市295名代表参与问卷调查,对嘉兴市2022年度总体环境状况满意率达100%,线上收集到水污染、噪声污染治理,建筑垃圾管理和扬尘防治等方面的意见建议35条。
聚智精准监督“强里子”
人大监督如何避免滞后和低效,切实提升精准性和时效性?
“绿盾”围绕生态治理的重点、难点问题,通过热词分析,让数据“开口说话”。通過推进人大生态环境数字化监督机制建设,率先形成智慧化的人大生态环境监督制度体系。
通过建立健全目标体系、工作体系、政策体系和评价体系,依托“绿盾”一体化平台,对环境状况主要目标和环境保护重点工作指标进行动态监督。通过大数据分析,对生态环境状况、重点工作进展、重大环境问题等实现智能预警、自动交办,并对热点问题自动精准画像,系统自动形成热词反馈,为人大围绕社会重点热点生态环境问题,确定年度监督议题提供参考,实现生态环境监督整体智治,提升数字社会治理能力。
2022年,通过“绿盾”智能分析,发现噪声污染信访举报占据了嘉兴市全市信访举报数的60%以上,形成热词提示。嘉兴市人大常委会针对这一具有普遍性的重大问题,提早谋划,将噪声污染防治法执法检查纳入常委会2023年监督议题,推动政府相关部门解决普遍性的社会治理问题。
聚力硬核监督“厚底子”
如何让人大业务规律看得见,让人大工作摸得着,让人大代表“新人”开展工作易上手?
嘉兴市人大常委会聚焦人大主责主业,推进人大生态环境监督的系统性变革。人代会期间,代表使用“绿盾”,系统会自动提示代表履职,代表按照提示的操作流程,可以在线查看并比对环境状况和环境目标完成数据,分析环境问题高频事项和工作短板,精准审议环境报告。同时,应用“绿盾”开展环境报告满意度调查或测评,实现环境报告审议从单一书面报告向全面数据支撑转变。
闭会期间,代表使用“绿盾”,可以实时了解环境状况和工作情况,线上反映问题建议,参与监督和审议,实现环境监督从年度监督向常态化监督转变。“绿盾”8大监督功能模块应用,形成环境问题或监督事项的发现、交办、办理、反馈、评价的全流程闭环管理机制,实现环境监督从结果监督向全流程监督转变,围绕预警事项,细化量化问题和责任,凸显硬核监督。
“这一改革举措,改变了原来只能通过看报告和依靠平时掌握情况开展审议的单一模式,使代表审议环境报告更全面、更精准,改变了代表履职渠道不足的情况,问题整改落实形成量化闭环,全方位回应了代表履职需求。”嘉兴市人大城建环资委相关工作人员表示。
生态环境协同保护是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的重要内容,因此,加快构建智慧高效的生态环境智能监管体系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在2022年召开的青吴嘉三地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上,嘉兴“绿盾”场景演示,赢得大家一致好评。
嘉兴市人大常委会“绿盾”场景建设为推动流域性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大气污染防治、固体废弃物治理等实现信息共享、一体化保护、系统治理和智慧治理提供了先行示范,也为毗邻地区生态环境资源保护提供路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