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背景下高校网络文化阵地建设情况分析
2023-06-28刘畅任婧
刘畅 任婧
摘要: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随着网络化、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互联网成为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阵地,高校学生作为互联网用户中思想最活跃的群体,网络的“双刃剑”效应给其成长带来了多元而复杂的影响。高校网络文化阵地建设是打好网络意识形态攻坚战的重要环节。为了提升思政教育的亲和力和实效性,文章以当代大学生参与讨论网络热点问题为切入点,通过建构多元回归模型,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选取广东某医学院校康复治疗学2017至2020级全体在读本科生作为研究对象开展调研,剖析高校学生在参与问题讨论的过程中受到的思想和身心方面的影响。通过研究发现,传统的课堂信息已逐步成为学生获取信息的第二战线,更为多元化的线上平台成为高校意识形态建设的第一阵地。文章认为,面对现实挑战和诸多现实问题,可基于客观条件和学生成长的规律,“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做好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推进高校网络意识形态阵地建设,切实提升思政教育的亲和力和实效性。文章提出,将高校网络文化阵地建设视为意识形态工作开展的重要依托,顺应网络信息化时代的发展,把握好意识形态的前线堡垒作用,提升网络意识形态的管控能力,谋求网络领域的领导权与话语权。
关键词:全媒体;网络文化阵地;思想政治教育;舆情管理;高校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3)07-0076-03
课题项目:本论文为2022年度广东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研究课题“‘数字沟效应分析新时代网络热点对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影响及应对策略的路径探索”研究成果,项目编号:GDWL22YB19
全媒体时代突破了时空限制,呈现信息即时共享、信息交互智能化、媒介体系融合等特点,为高校网络文化阵地建设带来了新的数字场域、资讯内容和教育平台,但同时,互联网信息爆炸,网络的“去中心化”与传播的多级性结构,正在不断削弱官方机构在校园意识形态阵地中的权威性和管控力。加强网络文化阵地建设,占领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高地,是全媒体时代各高校需要完成好的重要课题。
一、高校网络文化阵地建设的重要地位与特点
全媒体时代,网络文化的多元价值观持续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大学生群体是国家重要的人才储备池,他们思想活跃,辨别能力尚未成熟[1],容易在让人眼花缭乱的信息中迷失方向。加强网络文化建设,抢占网络意识形态阵地,对于帮助大学生厘清思路、减少不良信息的影响、帮助他们树立正确价值观有重要作用。
在“互联网+”的影响下,社会思潮呈现出潜隐性、碎片性、交互性、流变性等时代特征[2]。特别是对高校而言,因为大学生是全员媒体的典型代表,全媒体的开放、全员、全息特性体现得更为明显,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改变了学生接收和使用信息的方式,高校舆论工作面临新的挑战。高校意识形态建设是全面加强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的重要抓手,网络意识形态建设要求不断优化宣传教育的形式和内容,切实发挥作用和影响力。
在信息快速传播的环境中,大学生有充足的机会和能力获得丰富的网络信息,在校园文化交流中,很可能出现教师群体向年轻一代的学生群体进行文化吸收的“文化反哺”过程。在此过程中,可能出现共同传播、共同促进的良性循环,也可能出现教师群体无法招架的被动局面。全媒体背景下,传统的课堂逐步成为学生获取信息的第二战线,更为多元化的线上平台成为高校意识形态建设的第一阵地。现阶段,信息传播以短视频和中短视频的形式快速替代了以往文字、图片等形式,成为最具影响力的传播形式,传播载体的多样性以及传播的快速高效是阵地建设的重要特点。
二、高校网络文化阵地建设的情况
(一)发展环境
加强高校网络文化阵地建设,是筑牢意识形态阵地的内在要求,也是顺应网络技术发展的客观要求。近年来,在党中央的高度重视下,意识形态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责任落实体系、教育功能体系逐步健全,完善监督和问责机制,加强平台建设、话语体系建设、人才队伍建设,逐步建成规范化的平台,组建政治性与技术性并重且媒介素养不断提升的教师队伍,自上而下的监管机制与责任体系不断健全,形成宣传教育常态化的教育氛围,为高校网络意识形态阵地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二)人才建设
高校党委宣传部主抓宣传教育,统筹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辅导员密切掌握学生思想动态,围绕学生关心的情况和问题予以解决和引导,加强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信息中心提供网络建设技术支持,对高校网络平台进行日常维护,并承担信息监管的职责。各大高校普遍形成了由党委宣传部、网络信息中心、辅导员三者结合、互为配合的意识形态建设队伍,为高校意识形态阵地建设提供了必要的人才保障。
(三)机遇与挑战
互联网信息爆炸的背景下,“眼球经济”导致学生群体注意力难以集中,被动接收网络传播的碎片化甚至失真的信息,网络的“去中心化”与“娱乐至上”深刻影响着学生群体对信息的接收好恶。网络拓扑结构形成传播的多级性结构,网络匿名隐私保护形成的个体自主性[3],都在不断削弱官方机构在校园意识形态阵地中的权威性和管控力。与此同时,由于传统工作方式方法创新不足、资源优化整合不够系统以及传统评价方式与现实工作匹配度不高等问题,所以队伍建设机制仍不健全,舆情监测预警与处理机制仍不完善,突发事件应急机制仍不成熟,给全媒体时代高校网络文化建设带来诸多现实挑战。
三、多元回归模型评估网络热点问题对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
网络的“双刃剑”效应给大学生的成长带来了多元而复杂的影响,社会思潮往往借由网络热点事件传递观点,网络热点事件常用爆点、热词来收割关注度,促使情绪化盲目表达,裹挟大学生的认知[4],进而影響大学生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逻辑[5]。因此,本文以互联网上的热点事件对大学生身心健康造成的影响为切入点,分析网络信息给高校思政教育与管理带来的影响。通过建构多元回归模型,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选取广东某医学院校康复治疗学2017至2020级全体在读本科生作为研究对象开展调研分析。本次调研共发放问卷120份,回收有效问卷107份,问卷回收率89.17%。
(一)评估方法
参考WHO(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选用日均睡眠时长(折算为以小时为单位)作为评估学生身体健康水平的因素,采用《心理抑郁情况量表》来分析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心理量表的选项为“从不、很少、有时、经常、总是”,分别赋值为1~5分,研究将量表最后总得分除以题目数量得出最终赋值分数,分值越高表明学生的抑郁情况越严重。
(二)评估结果
1.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调查对象年龄为17至22岁,男女比例基本保持1∶1,城市与农村生源比例基本保持1∶1,汉族学生占比88.8%,该群体每日平均上网时长为3.45小时。其中22.4%的学生上网时长不超过3小时,32.7%的学生每日上网3~5小时,每日上网超过5小时的学生占比44.9%,其中22.5%的学生每日上网时长超过7小时。
2.互联网对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
对调研结果赋值后分析显示,研究对象日均睡眠时长均值为7.83小时,最大值为9小时,最小值为6.5小时;抑郁量表最低得分为1分,最高得分为5分,均值为2.19分。多元回归模型中,互联网使用时长对日均睡眠时长的影响效应为负,对抑郁程度的影响效应为正,说明长时间使用互联网对学生身心均产生负面影响。
总体上讲,长时间使用互联网对学生的睡眠时间和心理健康都有负面效应,同时发现,这个负面效应的群体异质性存在类别的差异,各方面处于劣势的学生受到的负面影响更大。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而言,互联网的使用扩大了各方面处于优势的学生和各方面处于劣势的学生间个体维度(如身心健康方面)的差距。此外,网络的“双刃剑”效应给大学生成长带来了多元而复杂的影响。互联网上美丑并存、善恶同行,网络空间既能开阔学生视野,又可能形成“信息茧房”,固化学生思维[7],既能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又有可能带来困惑,造成隐忧。
3.高校思政教育融合与热点问题的融合度情况
调查中发现,70.1%的學生表示班级建有自己的微信公众号或其他网络平台,10.3%的学生表示每周会点击浏览学校、学院或班级的官方平台,表示几乎不会主动点击浏览的学生占比50.5%。这部分学生中,有61.1%的学生表示不浏览的原因是其发布的信息内容没有吸引力。82.2%的学生表示,通过学校、学院或班级网络平台接收到的信息与当下自己感兴趣的事件或热点问题不相关,81.3%的学生表示,相比通过课堂,更愿意通过网络平台了解时政信息和观点解读,47.7%的学生表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不感兴趣,51.4%的学生表示参加过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相关主题的社会实践。
四、高校网络意识形态阵地建设路径优化思路
面对现实挑战和诸多现实问题,可基于客观条件和学生成长的规律,“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推进高校网络意识形态阵地建设,“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做好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不断提升亲和力和针对性,注重提升教师网络素养,优化教学方法,切实提升思政教育的亲和力和实效性。
(一)因事而化
在学校层面,创新教育形式与载体,加强官方网络文化阵地建设,紧跟党和国家以及地方党委政府官方平台,提升校园官方平台质量,建设有特点、有风格的校园网宣阵地,掌握青年话语方式和结构特点,逐步形成传播话语体系和思想内容的有力载体[8],从而实现“因事而化”,提高官方平台接受度和喜爱度。
(二)因时而进
在教师层面,把握学生网络行为特点,结合多元文化背景,紧密结合国内外时事热点,融入思政教学内容。近几年有非常多的时事热点话题引发了大学生的广泛热切讨论,高校思政教学应紧密结合热点话题,与学生共同探讨、科学分析内在原因,助力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政治观念,从而实现“因时而进”,提升思政教育的时代性和渗透性。
(三)因势而新
高校积极开设第二课堂,鼓励大学生积极参加,充分尊重教育对象的主体地位[9],在教学形式上可创新教学方式,开展交互式教学,鼓励学生参与教学设计,根据大学生的实际需求和现实关注设计教育内容与形式[10]。
同时,建立舆情部门—学院—辅导员—学生骨干联动的舆情反馈机制,健全网络舆情预警机制,及时掌握学生舆情动态[11-13]。
思政教师、辅导员要注重不断提升网络素养,以积极的姿态融入网络思政教育,强化专业课与思政课的融合改革,以有趣有料的方式引导学生,及时了解学生所思所想,从而实现“因势而新”,增强实践教学的获得感和吸引力[14-15]。
五、结语
全媒体背景下,网络文化阵地受到巨大冲击,这就要求高校加强网络文化阵地建设。本文对高校网络文化阵地建设现状进行了介绍,并分析了网络热点问题对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提出了高校网络意识形态阵地建设路径优化思路,希望可以为高校网络文化阵地的建设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 张甜.新媒体语境下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探析[J].西北医学教育,2016(24):590-592.
[2] 白林驰.冲击与应对:网络热点事件中的社会思潮与高校学生工作[J].南阳理工学院学报,2020,12(3):61-63.
[3] 王朋朋,刘健康.“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SWOT分析及对策研究[J].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2017(25):223-227.
[4] 兰丽娟,罗作勤.网络热点事件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探究[J].现代职业教育,2020,9(40):6-7.
[5] 解松,夏宁.社会思潮与国家意识形态安全[J].理论探索,2008,12(5):35-36.
[6] 徐乐乐.数字化时代的学习自有问题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7.
[7] 刘泽峰,刘铭.“信息茧房”效应对高校思政工作的负面影响及其突破[J].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21,21(2):53-55.
[8] 葛靖阳,曹辉.探索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机制:以新时代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9,4(34):28-29.
[9] 吴文捷.基于SWOT分析法的全媒体融合下医学院校思政教育的创新发展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22(1):17-18.
[10] 任婧,王飞.基于突发热点事件开展大学生应急教育现状调研和探讨[J].警戒线,2021(12):112-113.
[11] 杨智光,唐珊.辅导员利用互联网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法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0(4):92-94.
[12] 邓可可.新时代高校网络文化建设活动实施策略探究[J].新闻文化建设,2021(24):172-174.
[13] 陈斯雯.加强高校网络思想文化阵地建设的思考[J].吉林教育,2021(35):6-8.
[14] 张萍.构建职业高校网络文化管理长效机制研究[J].数据,2021(11):161-163.
[15] 李洪岩.网络文化建设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研究[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49(5):120-124.
作者简介 刘畅,研究方向:高等教育、公共管理、科技管理。 任婧,副教授,系本文通讯作者,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