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单元教学初探
2023-06-28刘咏梅
摘 要:单元教学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教学理念,强调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从单元整体入手,深度分析单元知识关联,让学生能在整体性学习中提高对知识的理解能力,促进学生搭建完善的知识框架,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文章对小学数学单元教学策略进行了分析。文章指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单元教学活动,更容易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对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有极大帮助。
关键词:小学数学;单元教学;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2097-1737(2023)16-0036-03
引 言
小学数学单元教学主要是以单元为出发点,指引学生开展深度学习活动,让学生能深层次地把握知识的内在关联,从整体上把握单元内知识、单元间知识的关系,形成全面的知识体系,从而实现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1]。单元教学活动的开展可以明显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质量,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因此,在实践中,小学数学教师需要深入思考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开展单元教学活动。
一、小学数学单元教学意义及特征
(一)单元教学的意义
1.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单元教学聚焦主题,让学生对学习内容有更多的期待。教师从单元的角度设计教学活动,在单元教学之初让学生明白单元学习目标、学习内容、检测方式、评价指标等,能使学生的学习活动更具针对性[2]。同时,教师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单元学习资料,让学生根据学习资料进行自主探索,极大地满足了学生对发展自主学习能力的需求。
2.推进课程改革
单元教学是对传统的课时划分进行重新审视,改变了过去以学科逻辑为核心组织课程教学活动的方式,强调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及现有知识为出发点,创设情境,以单元主题为主线,进行教学设计。突破了以往封闭、零碎的教学体系,推进了课程教学的整体性、综合性改革。
(二)小学数学单元教学的特征
1.整体性特征
在单元教学模式下,小学数学教学需要保持整体性,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单纯地只考虑单节课教学内容,需要从整体视角出发,对同类及关联密切的知识进行整合,实现整体性教学,帮助学生构建系统完善的知识框架[3]。小学数学教师在实践中应该对教材内容进行全面分析,将原来孤立的知识整合在一起,指引学生在个性中找出共性,抓住数学学科本质,推动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发展。
2.创造性特点
在小学数学单元教学中,教师不仅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重组,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跨单元知识探究活动,让学生可以在自己已有的知识水平基础上构建新的知识结构,同时还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保证了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3.主体性特征
基于新课程标准,小学数学教师开展课堂教学时还需要改变以往的以自身为核心的思维观念,将学生的学习状态从过去的被动学习变为主动探究。在单元学习中,教师应指引学生思考自身的知识发展需求,结合单元内容来充实、完善自身知识框架,让学生可以在主动学习中真正喜欢上数学。此外,在数学教学评价环节,教师也应考虑到学生的个体想法,综合评价学生的表现,并鼓励学生之间展开自我评价、相互评价,全面落实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原则。
二、小学数学单元教学基本原则
(一)主题鲜明
在以往单节课教学中,教师会将教学重心放在单节要点上,学生学习主要是围绕单节重点进行。而在单元教学模式下,学生需要学会对单元知识进行全面整理,构建完善的单元知识框架,将单元知识融入自身的知识体系,学会迁移及运用知识。在实践中,为了突出单元教学的优势,小学数学教师需要在教学中突出单元主题,明确单元教学要点,让学生能更加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探索,促进学习能力的提升[4]。
(二)内容重构
在单元教学中,教师需要注意将原本分散、零碎的知识通过单元整合归集到一起,实现对教学内容的重构,让单元教学更加全面系统,便于学生构建清晰的知识结构体系,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5]。同时,小学数学教师在重构单元内容时还应该充分考虑到单元知识与其他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开展综合性的学习活动。
(三)问题深刻
在单元学习中,教师不仅要指引学生掌握相应的数学概念、数学算理等知识,还需要指引学生深入思考单元内容应该如何运用。这也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学生的发展情况,为学生设置相应的问题,以问题为引领,启发学生主动思考、探究,让学生可以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深化对单元内容的理解[6]。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时应该坚持问题深刻原则,整合单元内容,设计综合性问题,让学生在思考、探究问题的过程中完成对知识的深度认知,促进学生知识应用能力的提升。
三、小学数学单元教学策略
(一)单元分析,提升教学适切性
在小学数学单元教学中,单元分析是最基础的环节,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把握单元教学重难点,同时也能让教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有充分了解,对后续教学活动的有序开展十分有利[7]。小学数学教师在开展单元分析时,要从课程标准分析、教材分析、学情分析、重难点分析等几个方面入手,注意从系统、整体的角度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以利于学生的综合性成长。
首先,小学数学教师应该从整体的角度审视课程标准,以课程标准为指南,深入研读课程标准内容,明确学生应该学什么、学到什么程度,促进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其次,小学数学教师还应该从整体上审视教学内容,要在单元教学视角下分析教学内容,甚至从跨单元的角度进行研究对比,以此将分散的知识整合在一起,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方案,便于教学内容的提取整合。此外,小学数学教师还需要注意对学生的整体学情进行审视,充分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认知规律,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一些个性化的辅助学习方案,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知识。单元教学打破了以往的课时限制,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更加关注教学的整体性、结构性、系统性,从单元的视角引导学生学习与应用知识,让学生能在综合性学习中实现思维能力全面发展。
(二)单元设计,保持教学的针对性
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单元设计时,需要设置单元性的教学目标,并且要明确单元教学流程,使单元教学活动可以更加有效地进行。在单元设计中,教师需要体现出数学学科的育人意义,注重数学知识与学生学情之间的良好结合,逐步培养学生的单元整体思维。
首先是在单元目标设计中,教师需要综合设定单元总目标、单元学段目标、课时教学目标三个层次。其中,单元总目标是单元教学最终达成的目标,单元学段目标是单元中不同章节知识及学生在某个学习阶段需要达成的目标,课时教学目标是一节课上需要实现的目标。三级目标的设定更容易让学生对知识有系统、全面的认识。例如,在“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单元教学中,教师将单元总目标设定为“扩充学生对数的认知”,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深化学生对数量关系的理解;将学段目标设置成分数的意义教学目标、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目标两个方面;在具体的课时教学目标上,则可以细化成分数的意义、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真假分数的分辨、分数与小数的转化、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大小比较、约分与通分等目标。在这样的目标设定下,学生更容易全面掌握本单元的知识。
其次是教学方案编制。在传统的单节课教学中,教师会以知识点为核心,组织教学活动,而在单元教学中,教师要以知识结构为核心,进行单元整体设计。这也要求教师做到以大单元的思想整合知识,在教学方案设计中需要从单元整体入手,科学、合理地组织教学内容,有计划地推进阶段目标、课时目标的落实。如在课时目标“分数的意义”教学方案设计中,教师可以先根据学生已有的经验,将单位“1”的概念引出,
并对分数的意义进行抽象,深化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随后,教师指引学生对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进行剖析,实现分数意义与实际运算的联结,让学生能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思考,并学会用分数对两个同类量的倍比关系进行剖析,学会解答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简单问题,深化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小学数学教师应该意识到,单元教学目标的设定及教学计划、教学方案的设计研发,对单元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需要通过良好的单元教学设计来彰显教学立意,为教学活动的有序推进提供保障。
(三)单元实践,保持教学科学性
单元实践是建立在单元分析及单元设计的基础上的,同时,单元实践还需要注意超越单元设计及单元分析,这样才能保证单元教学活动的科学性、实践性。具体来说,教师可以运用单元整合、单元创生的方式来推进单元教学活动的开展。同时,教师还可以借助单元检测、单元作业判断学生的单元学习成果。
小学数学教师应充分把握单元教学的差异,单元实践需要结合单元知识特点、学生的具体学情,将诸多知识点整合在一起。这些知识在教材中属于不同的部分,而教师则需要将这些知识很好地整合起来,合理安排课时,从而保证学生知识获取的系统性。如在讲解“分数的意义和性质”这一单元时,教师可以将分数的基本性质和约分、通分与分数大小比较等知识安排在一节课上,让学生能有针对性地开展系统学习。
在实践中,教师还可以通过单元创设来推进教学活动的开展。教师要注意结合教学内外关联,在整合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引入一些非数学内容,增强数学教学的综合性、创造性。如在“分数的意义”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对的意义进行延伸,如米可以看作1米的。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画图的方式,思考米是2米的几分之几,是4米的几分之几。在课堂上,教师借助这样的创造性教学活动,能让学生更加透彻地理解分数的意义,而不是静态、机械地记忆分数的定义。这样的教学方式有助于学生从知识接受者转变成知识创造者,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十分有利。
(四)单元评价,增强学生学习情感
在以往的教学评价中,教师习惯采取“一刀切”的方式,这也会导致部分基础比较弱的学生学习主动性比较低,学习效果不佳。在实践中为了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在单元学习中有所提升,教师还应注意在单元评价中引入分层评价方式,根据学生的层次进行有针对性的评价指引,让每个学生都可以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培养学生健康的学习态度。首先,小学数学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将学生分成不同层次,在单元教学完成后,根据单元目标来评价各个层次学生的发展状况。其次,小学数学教师还应设定动态化的奖励机制,将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实践学习状况纳入综合评价,对取得进步的学生予以相应的奖励;对退步的学生则给予详细的评语,并给出相应的改正意见。最后,小学数学教师还可以设立相应的最优小组、集体进步奖等,引导学生互帮互助、共同发展。
结 语
综上所述,在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过程中,注重单元教学活动的开展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同时,单元教学还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保证学生能系统地获取知识,这对学生全面发展有极大帮助。在实践中,小学数学教师应立足于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视角,运用多元教学方式来推进单元教学活动顺利開展,让学生能通过单元实践、单元探索来深化自身对数学知识的认知,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满足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提升综合能力的
需求。
[参考文献]
宋婧.小学数学单元教学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2(5):47-49.
牛海宏.基于深度学习的小学数学单元教学探索[J].求知导刊,2021(52):76-78.
蒋姆妹.基于深度学习的小学数学单元教学侧重及实践策略探究[J].学苑教育,2022(14):82-83,86.
高建慧.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单元教学设计研究[J].当代家庭教育,2021(9):141-142.
黄叶琳.深度学习视野下小学数学单元教学整体设计维度探讨[J].华夏教师,2021(29):53-54.
何晓燕.小学数学单元教学的整体设计思考[J].情感读本,2021(29):86-88.
谷翠翠.小学数学主题单元教学的实践[J].人民教育,2021(17):79.
作者简介:刘咏梅(1972.1-),女,甘肃静宁人,
任教于甘肃省静宁县德顺小学,高级教师,本科学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