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画像石所见渔具
2023-06-28盛文强
盛文强
汉代渔业的境况,可在存世的海量汉画像石中见到。渔业生产的场景,表现得颇传神——大鱼蠢动,波光流溢,从事渔业劳动的人们挥舞宽袍大袖,在水滨出没。与今人相比,他们更亲近自然。他们直接从山川之间取食,熟知鸟兽虫鱼及草木的习性与时令,据此施以箭簇和网罟,他们是山川的主宰。在渔猎的场景中,捕鱼者所持的器具虽只是剪影式的轮廓,却也可一窥汉代渔具的风貌、捕鱼者的身姿,捕鱼者也在渔具上施力,水中游鱼无处逃遁。相应地,汉画像石中也出现了大量烹鱼的庖厨场面,鱼倒悬于横梁之上,鱼尾朝上,鱼头指向地面,鱼在画面上产生了垂直方向的张力,厨灶的空间也因此而深邃。此外,还有经过抽象提炼的鱼形纹饰,为画面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势,它们在石上游动。
在汉画像石中,罩是经常出现的渔具,所谓罩,类似于无底的筐,一般以竹木条编制,底部阔口,上部有一小口,在河流的浅水中见到鱼便用阔口罩下去,将游鱼罩在其中,然后从顶端的小孔探手臂进去把鱼捉出。罩是一种较为古老的渔具了,《诗经·小雅·南有嘉鱼》就出现了以罩捕鱼的场景:“南有嘉鱼,烝然罩罩,君子有酒,嘉宾式燕以乐。”古时鱼类资源丰富,用罩取鱼极为简便,时至今日仍有使用。嘉祥武梁祠的一幅汉画像石中,桥下的水中有人在用罩捕鱼,大鱼在水中出没,一派繁忙景象。罩已倒扣在水中,想必鱼已入罩,正在罩中左冲右突。在徐州出土的汉画像石中,也可见到渔人从罩里取出鱼来,把鱼举在手中的场景,画面在这一刻定格,两千年前的捕鱼场面,终被我们看到。
山东莒县孙氏阙出土的画像石中,出现了两汉画像石中常见的故事“七女为父报仇”,该故事在两汉时期的画像石中较为常见,却未见传世的文字记载,是一个失传了的故事。在阙身背面的画像中出现了三股鱼叉,船中人手持鱼叉朝着大鱼脊背奋力刺去,水中满是大鱼蠢笨的身躯,可见其壮硕。鱼叉捕鱼之法也极为古老,甚至在原始社会就已经有了鱼叉的雏形,先民们用尖锐的树杈在水中刺鱼,便是鱼叉的最早运用,后来打磨兽骨作为叉头,是为骨叉。汉代铁器广泛使用,此处的鱼叉尖端锐利,可能是铁质的,鱼身硕大,已经超过船的长度,使用鱼叉者必须有颇为可观的膂力才能驾驭,鱼在水中行动迅捷,使用鱼叉者又要随时保持机敏。
钓竿垂纶亦是古老的方式,画像石中的垂钓多出现在水榭中,水榭的制式,是在水滨起高台,高台一部分在岸上,一部分深入水中,梁柱飞桥凌空架在水面之上,《吴越春秋》载:“吴王阖闾治宫室,立台榭于安华池。”可见春秋战国时期,贵族已有兴建台榭之风,并一直延续到汉代,成为私家园林中的重要景观。画像石中的捕鱼图多与水榭有关,山东滕州的一幅汉画像石中,水榭高耸在水面上,水榭之下的水中有大鱼逡巡,有垂钓者在桥上投竿垂钓,钓起的大鱼体型巨大,甚至比人还要大,有人在旁观看,二人并坐于水榭之中,水榭在这里不妨看作是居高临下的钓台,正如杜甫诗云:“新添水槛供垂钓,故着浮槎替入舟。”
渔网在汉画像石中抽象为符号,密密匝匝的网目难以尽数雕凿,便以横在水中的粗线条代替,随着线条起伏,可见网在水中的动态,弯曲的部位已经兜住了鱼群,沉在水中的网片不可见,鱼群的撞击也在水下进行。河南南阳的英庄汉墓中出现了网罟捕鱼的画像石,画面左侧有山峦起伏,其中有野兽出没,画中有虹状拱桥,桥上有人牵罟捕鱼,二人合力,各拽紧网的一端,收起大纲,渔网缩紧,水中鱼群也被困在了网中。如果说拱桥是池塘堤岸,似也可信。《三国志》载监池司马孟仁“自能结网,手以捕鱼,作鲊寄母”,即是汉末捕鱼食鱼生活的写照。
山东苍山的汉画像石中还出现了一种长竿的渔具,由一人手持长竿弯腰操作,长竿的顶端有簸箕状的物体,有的研究者将这种渔具称为箕捞,竹木编制的簸箕状物体,充当着网兜的功能,可在水中捞鱼,或认为这是后世抄网的早期样式,也有用草茎或柳条编制的长竿网兜,历代风俗绘像中也时有出现,沈从文先生称其为撮网,或与箕捞同源,皆是就地取材而制的渔具,可见古代渔人的巧智。
渔具之外,又有些不拘一格的捕鱼方法,汉画像中也有不同程度的反映。比如鸬鹚捕鱼,在山东、江苏、四川等地的汉画像中均有出现,船上人与鸬鹚的主从关系也较为明晰。而四川新都的画像砖中,有渔夫乘竹筏,驱赶鸬鹚下水捕鱼,鸬鹚在水中游弋,姿态各不相同,它们追赶着鱼群,水花四溅,鱼群惊走,极为热闹,筏上的渔夫可以坐享其成。一般认为,驯养鸬鹚捕鱼始于东汉,鸬鹚在捕鱼活动中充当着工具的角色,是活的渔具。此外还有水獭,也被渔夫驯养为捕鱼工具,替人下水去捉鱼。
汉代渔业生产遍及各地,捕鱼活动或在江河湖海,或在水塘池沼,甚至山间溪流,都有渔人的身影出没。渔业所得之利,正可补农业食量之不足,正如《后汉书·刘般传》所云:“民资鱼采,以助口食。”鱼类鲜美,营养丰富,正吸引着人们走向水滨,施展各类渔具,在古国的粼粼波光中取鱼,他們的身影留在画像石上,成为特殊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