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鱼塘有大惊喜
2023-06-28姜鑫坤
姜鑫坤
有时想一想,钓鱼人的确神通广大,无论是多么偏僻的地方,只要那儿有一潭碧水,就逃不过钓鱼人的法眼。他们还有另外一项技能,即只要打探到钓场的大概方位,即使没有手机导航也能辗转找到它。
前几年,我的一个渔友听他渔友的渔友说,他们在群山之中发现一个小鱼塘,去钓了一宿,断了5副大力马线,最近要去“报仇”。天哪!这消息还让不让人活了?不用问一宿钓上来多少,就冲一宿断掉5副大力马线,这地方都算得上千载难逢。我立时下决心,必须在这地方留下我的脚印,别说断线,断竿我都心甘情愿。于是,在听到这个消息的当周周五下午,我们一行三人斗志昂扬地踏上了征程。途中有一段不足6公里的路,似搓板,坑相连,大坑套小坑,坑坑磕底盤,在晃晃悠悠、叮叮咣咣中,我们居然开了半个多小时才摆脱那段路,墩得腰椎间盘都要突出了,好在快到了。当然,兴许正是因为路况差,来钓鱼的人少,所以鱼情才如此“暴躁”。
又穿过几个屯子,在山脚下的小路上左拐右拐好多次,一潭碧水终于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之中。整个山间静悄悄的,小塘子修得很规整,水边铺设了青石台阶,郁郁葱葱的果树环水而栽,满眼新绿令人振奋,刹那间一路上的郁闷消失得无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心旷神怡,想必世外桃源也不过如此。
按照事先得到的信息,文哥和辉哥在大坝上的葡萄架前相邻而坐,我选择靠近水塘腰部的位置,那里有宽敞的水泥台阶,坐着十分舒服。我认为钓鱼不能过分相信江湖传言,某一天气象、水温等诸多因素叠加导致鱼情很好,但别指望每次钓鱼都有这样的鱼情,更别指望别人的辉煌经历可以轻易复制到自己身上。尤其是目前的这个季节,水温尚不高,所以尽管传说鱼情很“暴躁”,但我并未直接用重型装备,我得试探着来,而且我用的是“2.5+2.0”线组配10米失手绳,大多数情况应该都应付得了。根据水面的大小,我先用3.6米竿和5.4米竿试钓,前者钓近,后者钓中距离,钓一会儿,摸一摸水情再作调整。
5.4米竿挂玉米粒守鲤鱼,3.6米的竿子挂鹌鹑蛋大小的面饵,以打频率为主,诱钓结合创造机会。我在陌生水域钓鱼,即使事先获得了一些相关信息,也不会盲目跟风,我有自己的预判,并且敢于突破,这样往往能找到更有效的办法。
这一试不要紧,我发现了比想象中更严重的问题——闹小鲫鱼,且闹得很凶。只要面饵一到底,浮标就开始抖动,不管多硬多黏的鱼饵都不管用,用力一抬竿,两枚8号伊势尼钩就挂上来一对儿小鲫鱼。挂玉米粒的5.4米竿也未能幸免,浮标不时抖动一会儿,偶尔还有上顶、下顿、小黑标等标相。
这水底得有多少小鲫鱼啊!
想处理这个问题并不难,让5.4米竿子的浮标多露出若干目就能有所缓解,因为我已经完成调钓,浮标露得越多,钓组越迟钝,小信号就表现不出来了。不过,毕竟处于试探阶段,假如鱼口轻,这样调整就会导致丢口,所以我依然维持现状,遇到合适的标相就提竿。
两个小时过去了,我们仨依然颗粒无收。我觉得有必要重新调整了,于是将5.4米竿子的浮标上推5目左右,又补了一勺老玉米,短竿子也挂上了玉米粒,与长竿一道“守株待兔”。这是小水面的优势,因为空间有限,鱼儿发现钓饵的概率就会增加,好比喂小鸡,在广场上扔一粒玉米很难被小鸡发现,如果是喂笼子里的鸡,这粒玉米第一时间就会被吃掉。所以,看似被动的“守株待兔”在小水面也是有效果的,况且我是打了窝子的。
又过了一个小时,5.4米竿子的浮标重重地点了一下,随即往下一缩,这个信号被我及时捕捉到。我毫不犹豫地扬竿,噔噔的震颤感立即传到手上,顺势将竿子慢慢竖起之后,鱼来脾气了,只扎了一个猛子就把竿子拽倒了。此时鱼线已经很危险了,我如果硬碰硬,强势抬竿,结果只有两个,要么把鱼拉回来,要么断线。我不会那样鲁莽,既然拴了失手绳,干吗要让鱼线承担危险?于是我直接松开鱼竿,牵着失手绳开始遛鱼。几分钟后,鱼出水了,目测不过3斤的样子,这体型跟它的力气极不相称。令我没想到的是,这是当天的鱼获中最小的一尾。
天黑前,5.4米竿子梅开二度,这条鱼稍大一些,能有3斤多。
两条鱼都是5.4米竿子钓到的,3.6米的竿子寸功未立,说明什么?起码说明远一点儿的位置鱼更多。我问我的两个同伴接下来我该如何调整,他们一致回答:撤掉3.6米竿,再架上一支5.4米竿。这确实是个办法,但我认为这样做偏保守,因为鱼完全有可能在更远的地方,如果我换上一支6.3米或7.2米竿会不会更好?最终我用7.2米竿替换了3.6米竿,依旧绑“2.5+2.0”线组。
竿子换完了,天也黑了,惊喜也开始上演了。随着7.2米竿子的发光棒悄无声息地沉没,第三条鲤鱼来了,别看鱼的个头不算大,遛起来可真不容易,鱼身上好像有使不完的力气,一次次冲刺搞得我手忙脚乱,冲到极限也绝不回头,仍试图继续往前冲。我咬牙跟他僵持着,最终它败下阵来,平躺在水面上,我一只手擎竿,将它从远处拖到近岸,另一只手拿抄网往水里一伸,本以为能一抄而就,结果鱼突然再次猛地向外逃窜,哗啦哗啦地犁出一道水花,再次把竿子拽倒。不得已,我赶紧丢下抄网,双手抱竿及时稳住局面,避免了“拔河”……
拿下这条鱼时,我的胳膊已酸胀无比。这才只是开始而已,第四条鱼上钩后根本没给我机会,在鱼竿即将被拉直的一瞬间,还没等我松手扔竿子,钓组就弹向天空。不用问,子线没了,悔之晚矣。
断线模式就此开启,接二连三的断线跑鱼可以用蛮不讲理来形容,即便我将线组升级至“4.0+3.0”,断线的势头仍不止,以至于后半夜只要出现黑标,我刺鱼后就第一时间松手扔竿子,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此外,我还总结出一条经验,即鱼竿落水后若射箭似的外窜,咬钩的鱼往往不大,越是慢慢悠悠的,鱼往往越大,人越要小心。
再看离我很远的文哥和辉哥,此时已经坐不住了,他俩虽然也有收获,但是跟我比起来明显逊色,到了后半夜,二人不约而同地来我这儿取经,甚至想搬到我旁边钓。当看到我那两个浮标发光棒时,他们才知道我居然用的是两支7.2米竿,这分明是我在水库钓鱼的装备,“这是用高射炮打蚊子啊!”原来他们看水面不大,加之凭经验认为夜间鱼会靠近岸边,所以都没使长竿。
值得一提的是,我的竿包里有大大小小至少十支电子夜光浮标,但是我夜钓时用的却是普通浮标配发光棒,因为我有理由相信黑夜里花花绿绿一串小彩灯似的电子夜光浮标会使鱼产生警觉,尤其在我们钓的这个水深只有1.5米左右、水很清澈的小塘子,鱼很可能不敢靠近,所以电子夜光标还是慎用为妙。
钓至天亮前具体断了多少副线组我已记不清,可以肯定至少8副。后半夜才改用长竿的文哥和辉哥同样频繁断线跑鱼,但从施钓效率上看,他们的收获也算不错了。
这次经历彻底激起我们的战斗欲望,这个小塘子自此成为我们的“私家菜地”,不信邪的我誓要在这里给钓了几十年鱼的自己讨个说法,有那么几次,我甚至不求钓到多少,只求一条不跑,结果只有一次如愿以偿,原因是当天鱼不爱咬钩。
那一年,我们在这里几乎算得上包场钓鱼。位置偏僻加上路况不佳阻挡了大多数人的脚步,但是对大鱼充满无法言表的渴望的人毕竟不止我们几个。我们在这个塘子就曾遇见过几个钓鱼人,他们的施钓过程堪称失败钓鱼教科书中的经典。
某天黎明时分,钓了整宿的我们打算等太阳出来把渔具上的露水晒干就走,可是太阳刚升起来时来了两辆车,从车上下来六七个人,他们见我们仨坐在塘子的这一面,便决定坐在我们对面,随后便热火朝天、大呼小叫地忙活起来,彻底打破了清晨山间的宁静。
我扭头看了一眼文哥,文哥苦笑道:“是老唐那伙人。”
他们确定了钓位,各就各位后便开始调标,照例大声地调侃、讨论,然后乒乒乓乓地打一通窝子,正式开钓后又开启了群口相声模式。
这鱼没法钓了,身后的装备尚有厚厚的一层露水,再等一下吧。可是在这“垃圾时间”辉哥偏偏又中了一尾。
这条鱼算是惹祸了,对面人议论纷纷:看看人家……多大呀……啥时候来的呀……总之一条鱼引发数十句隔空喊话,山间拢音,每句喊话都带着回音,这鱼还能钓吗?可是就在这时,文哥又钓了一条,我紧随其后……
在最后的两个小时,我们仨人手一条,对面一个咬钩的信号都没有。
在回程途中,我说:“若不是老唐那伙人在对面吵闹,我们很可能钓不着最后那三条鱼。他们把鱼惊过来,我们才捡了便宜。”
文哥和辉哥都没有异议,辉哥想了想,说:“咱们不走就好了。”
我说:“咱们再钓下去也不行,除非搬家——搬到遠离他们的地方,因为他们那个状态绝对会在几个小时内把鱼全都惊跑,包括我们这边的。”
这就是在一向清静的池塘旁喧闹的后果。后来我们在那个小塘子再没遇到过老唐那伙人。
那年,我们在这个塘子一直玩到霜降时节,而且全是夜钓,仅我自己,3斤以上的鲤鱼和草鱼就钓了近百尾,真没想到穷乡僻壤的一个小塘子竟然隐藏着这么多惊喜。如今,我们偶尔还会来这个塘子钓上一宿,路况照比当年更糟糕了,鱼情也不如当年“暴躁”了。这里面依然有鱼,当年我们钓的那拨儿鱼,幸存下来的如今已经长到8斤以上,变得更加生猛,它们繁殖的后代现在则大小不一。
后记:很多人习惯并擅长用面饵,但是有的时候面饵并非最佳选择,比如文中小鲫鱼铺天盖地的小水塘,面饵根本没有机会被大鱼发现。这也是很多钓友在此一钓而终,不会再次光顾的主要原因。
去一个陌生的地方钓鱼,需要一切从零开始,包括尝试用不同的饵料,尤其是文中的这种小塘子,鱼的食性特征往往很明显,想知道它们爱吃什么,要不断地试探和分析。另外,不要因为钓场面积小就认定长竿无用,这就如同短竿在大水库未必没有作为,长竿也未必一定有效一样。至于如何确定用多长的竿子,同样要靠试探和分析。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钓小水面,保持安静很重要,要做到能静则静、应静尽静,须知那些长期栖于安静环境中的野生鱼对声音极为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