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家有道:源远流长的中国家风文化

2023-06-28木小六

读者欣赏 2023年5期
关键词:家训家风孔子

木小六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大学》中这段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论断,可以说早已铭刻在中国人的文化基因之中。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重视家庭和亲情。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国天下的情怀,根植于中国人的信仰。孟子也有言:“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家不仅维系着血脉亲情,更承载着中国人质朴而深沉的家国情怀;不仅遮风挡雨,呵护孩子成长,更滋养和塑造着中华民族的精神气质。优秀的家风文化更是源远流长,传承着家族立身做人的行为准则,铭刻着个体成长的精神足印,启迪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凝聚对于家和国的集体共识。

礼乐传家久,诗书继世长

作为中国古代极具影响力的学派,儒家思想堪称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而孔子作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更是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等。他的思想不仅对中国和世界都产生了深远影响,他的后裔也人才辈出。孔氏一门历经两千多年而不衰,孔氏家风也成为中华家风文化的一个代表性符号。

中国人表达从小接受家庭熏陶和教育时,经常说幼承庭训,其中“庭训”的典故,便源于孔子。《论语》中记载着孔子教育儿子孔鲤的情形。那天,孔子独自站在庭中,孔鲤迈着小步恭敬地走过。孔子叫住儿子,问他学诗了没有,孔鲤说还没有,孔子便对他说,“不学诗,无以言”,于是孔鲤退下后遵从父亲的嘱咐认真学习诗。又有一天,孔鲤从院里经过时又被孔子叫住,这次问他学礼了没有,孔鲤说还没有,孔子便对他说,“不学礼,无以立”,于是孔鲤又去学习礼。

“诗”即《诗经》。所谓“不学诗,无以言”,是说在孔子生活的时代,“诗”已经相当于上流社会的交流工具。人们发表意见、说理论证时,通常要从《诗经》中选取合适的诗句吟诵引用,既委婉得体,又能增强说服力,所以熟读《诗经》是上层阶级的必修课。“礼”就是礼仪规范,是人立身处世的根本,正所谓“有礼则安,无礼则危”。“诗”与“礼”,均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孔子如此教子之事,也被称为“诗礼垂训”,此后便被传为美谈,他的后代更是将学诗、学礼奉为“祖训”,并自称“诗礼传家”。

孔子圣迹图册·退修诗书 明 佚名

了凡四训书影

而这四个字,也被古代很多读书人家写在大门上,以标榜书香门第的家风。当然,对古代读书人来说,诗也不仅仅指《诗经》,而是以《诗经》为代表的儒家思想文化,禮也不仅仅是礼仪方面的典籍,还包括了礼仪规范和伦理道德。孔氏一门的家训,激励了后世无数读书人承继训导,通晓礼仪,端正家风,立言立行。

家有规矩,自成方圆

家风,不仅凝聚着古人对于家庭教育的心得与智慧,也反映着时代背景下一个个家庭的价值观。家有规矩,自成方圆。好的家风,历经一代又一代人的传承和积淀,融入家族文化基因,成为家庭成员自发自觉的道德规范和行为指南,这其中,家训的作用功不可没。中国古代流传下来许多历史名人的家训,已成为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宝贵财富。先贤们的谆谆教诲,至今仍极具启发意义。

中国家训文化的起点,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目前发现的有文字记载的最早的帝王家训,是周文王遗命周武王的《保训》。而家训文化真正的开创者,当属周公旦,在他的《诫伯禽书》之后,“家训”逐渐流传开来,成为一种文化传统。秦汉以后,开始出现大量有关家训的文本文献,一些后世沿用的家训概念和家庭教育理念,就在这一时期形成和确立,并在两晋南北朝时期得到进一步丰富和完善。

西汉史官司马谈一直有个遗憾,那便是孔子死后四百多年来,没有系统完善的文字来记录这段历史。司马谈原本打算自己写一部贯通古今的史书,但可惜书未成而人将亡。临终前,他满怀遗憾与期许,留下了著名的《命子迁》,把心愿托付给儿子司马迁。司马谈说:“且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此孝之大者。”他以此激励司马迁继承自己的事业,完成自己的遗志。父亲作为史学家的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对司马迁的触动极大。此后即便遭遇飞来横祸,被处以宫刑,他也在残酷的境遇中忍辱负重,坚持著书立说,终为后世留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成就了不朽的事业。

明皇训储图 绢本设色 31.4cm×108.6cm 清 佚名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是以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积财千万,不如薄技在身。”“父不慈则子不孝,兄不友则弟不恭,夫不义则妇不顺。”这些中国人耳熟能详的话语,都出自南北朝时期颜之推的《颜氏家训》。颜之推是因安贫乐道而常被孔子称赞的弟子颜回的第三十五世孙,颜回素以德行著称,家风传承的意义,从颜之推身上也可印证。颜之推一生历仕四朝,自叹“三为亡国之人”,饱尝离乱之苦,却不改读书人的初衷。《颜氏家训》以儒家思想为主导,记述个人经历、思想、学识以告诫子孙,内容涉及修身、交友、治家、婚姻、处世、为学等诸多方面,被后世奉为家训典范,“古今家训,以此为祖”。

而到了隋唐和宋元时期,家训文化持续发展,尤以士大夫家训为盛,流传下许多名篇,蔚为壮观,不胜枚举。“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人之性,因物则迁,不学,则舍君子而为小人,可不念哉?”这是欧阳修的《诲学说》。“吾子力道闻学,执书册以见古人之遗训。观时利害,无待老夫之言矣。”这是黄庭坚的《家诫》。而大名鼎鼎的包拯,家训只有一句话:“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

至明清两代,撰写家训更成为时代风气,家训文化发展到了巅峰阶段。明清文人汲取前人精华,集传统之大成。这一时期的格言家训无论数量还是内容的丰富程度,都超过了以往。袁黄的《了凡四训》、姚舜牧的《药言》、朱柏庐的《治家格言》、“样式雷”的《雷氏家训》等,都为传世之作。

《了凡四训》是明代思想家袁黄于六十九岁时写给儿子袁天启的诫子书。全书分为“立命之学”“改过之法”“积善之方”“谦德之效”四部分,合儒、释、道三家学说精神于一体。袁黄穷毕生所学,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教育儿子所谓的命运其实掌握在自己手中,要积德行善,自强不息,努力改造自己的命运,而不要受困于宿命论。《了凡四训》也被誉为“东方第一励志奇书”。

岁朝欢庆图(局部)

岁朝欢庆图 纸本设色 82.4cm×55cm 清 姚文瀚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朱子治家格言 楷书 拓本 清 黄自元

《药言》亦名《姚氏家训》,为明代理学大儒姚舜牧所作,言语平实通俗,内容包罗万象,对日常生活、人际交往、治家修身、世俗人情等多有精辟总结,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被誉为“真切过于《颜氏家训》”。如谈处事,有“才不宜露,势不宜恃,享不宜过,能含蓄退逊,留有余不尽,自有无限受用”;谈淡泊,有“淡泊二字最好,淡,恬淡也;泊,安泊也。恬淡安泊,无他妄念,此心多少快活”;谈做人,有“人要方得圆得,而方圆中却又有时宜”……《药言》在当时一再被翻刻,影响力甚广,甚至有人“朝夕玩味”,爱不释手。而《药言》之所以如此题名,是想表达以良言为药,疗救世风之意。

“黎明即起,洒扫庭除。”“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施惠勿念,受恩莫忘。凡事当留余地,得意不宜再往。”这些耳熟能详的格言,出自明代理学家朱柏庐的《治家格言》。《治家格言》全篇仅有五百多字,却言简意赅,朗朗上口,一经问世便广为流传。

“心者,万物之本。心术正则人品端。”“士、农、工、商,各有一业,天地间成事业者,大要皆从勤苦中得来。”“朋友有通财之义,君子有成人之美。”这些格言出自“样式雷”的《雷氏家训》。“样式雷”乃家族名,出自江西永修。这个家族是中国古建筑史上一个传奇,从康熙到光绪的两百四十多年间,一直为清朝皇室服务,负责皇家建筑的设计和营造,是皇家首席御用建筑师。“样式雷”便是世人对他们的尊称。《雷氏家训》的内容涉及个人、家庭、社会、国家四个方面,其核心是勤业厚德、诚信做人、以技报国的匠人精神传承。雷氏家族的子孙们也不负先祖厚望,敬业修德,以忠厚和诗书传家,造就了绵延两百年的家族佳话。

殷殷教子情,家书抵万金

家不仅是人们身之所寄,更是心灵的归途。一个人即便少小离家,乡音已改,心灵深处,也铭刻着家的影响与情怀。好的家风家训,会成为人一生的精神航标,引导其行稳致远。而纸短情长的家书,不仅是亲人间遥寄思念、沟通往来的通信方式,也是倾诉心声、训导子弟的重要形式。自古以来,家书中名篇佳作迭出,内蕴深厚,涉猎广泛,成为中华文化中一道特别的风景线。

东汉大儒郑玄晚年自觉身体不佳,便给儿子郑益恩写下这篇述志教子的《戒子益恩书》。郑玄的这封家书口气温和,通篇尽显慈父之心。他没有说教,而是通过自己幼年家贫、艰难求学的经历鼓励儿子立德为人、倾心向学,并表达希望儿子继承父业的殷切期望。而其子郑益恩也算不负父亲的苦心教导,曾被孔融举为孝廉,只可惜在孔融被黄巾军围困时,他不幸“赴难殒身”,英年早逝,无缘留下更多治学成就。但他的遗腹子郑小同长大后继承了家学,“学综六经”,官至侍中,封关内侯,郑氏家风也算得到了繁衍和传承。

孟母教子图 绢本设色 142cm×64cm 清 康涛 故宫博物院藏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写给儿子诸葛瞻的《诫子书》也是传世名篇。当时,诸葛亮已五十四岁,身为蜀汉丞相,为国事日夜操劳,难免顾不上亲自教子,而诸葛瞻年仅八岁,聪慧好动。诸葛亮担心他早慧而难成大器,便写下这篇书信,劝勉儿子要澹泊宁静,戒骄戒躁,勤学立志。但《诫子书》写完没多久,诸葛亮便病逝于五丈原军中,这封信也成了他留给儿子的遗训。这篇《诫子书》既是诸葛亮殷切的慈父之语,也是他对自己一生的总结。全篇短小精悍,言简意赅,发人深省。而他的儿子诸葛瞻也没有辜负父亲的期望,长大后德才兼备,忠君爱国,后捐躯沙场。有史学家评论道:“瞻虽智不足以扶危,勇不足以拒敌,而能外不负国,内不改父之志,忠孝存焉。”

出身仕宦家族的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誉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的陶渊明,晚年重病中担心自己来日不多,便也给五个儿子写了一封带有遗嘱性质的家书《与子俨等疏》。他在信中自述平生志趣和人生态度,表明自己怡情山水、追求恬淡,虽贫困却无悔,教育儿子们要仰慕先贤,携手互助,团结友爱。

陶渊明也没有说教,作为父亲,他为因自己的选择而导致家贫,“使汝等幼而饥寒”,向孩子们表达了深深的歉意,说自己“抱兹苦心,良独内愧”。但他希望孩子们能理解自己的选择,不畏现实艰难,追求精神上的自由和快乐。“少学琴书,偶爱闲静,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见树木交荫,时鸟变声,亦复欢然有喜。”这封书信虽是写给自家孩子,其中志趣和深情,却对后世之人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北宋范仲淹给儿子和弟侄的《告诸子及弟侄》,也是家书中的名篇,信中所述皆为日常琐事,点滴中却处处可见作者的胸襟和范氏严谨的家风。范仲淹当时身居高位,却在信中告诫子侄不要享富贵之乐,要安于清贫,体恤照顾宗族中的人,平时也要“慎于高论”,谨言慎行,为官清正,“清心洁行,以自树立平生之称”。范仲淹极为重视教育子侄,留下了很多传家家书。在其身后,范氏家族绵延八百余年,范仲淹的言传身教,没有被时光辜负。

中华家训、家风文化可谓薪火相传,生生不息、源远流长,代代传扬着中华民族家国天下的情怀与美德。窥一斑而知全豹,中華家风文化已经融入中国人的精神血脉,从古代流淌至今,还将汇入现代文明,继续谱写中华家风的时代华章。

窦燕山教子图 纸本设色 清 任薰 苏州博物馆藏

陶渊明归隐图(局部) 绢本设色 37cm×521.5cm 北宋 李公麟(传) 美国弗利尔美术馆藏

猜你喜欢

家训家风孔子
孔子的一生
孔子的一生
勤劳节俭传家风
家风伴我成长
家训伴我成长
幽默好家风(二)
家风
《朱子家训》(四)
《朱子家训》(二)
《朱子家训》(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