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灵原乡:乡村形象在民居油画中的艺术表现研究

2023-06-27李楠

艺术大观 2023年13期

李楠

摘 要:本文结合当下传统民居的现状及油画本土化境遇,对民居油画中所面临的乡村形象表现问题进行研究。笔者分别从个人油画语言的探索、乡土文化的融入和美学精神的表达三个方面论述了乡村形象在民居油画表现时所应注重的因素。同时,本文以太行石板民居油画表现为例,总结了个人创作感悟,认为乡村形象表达应该从乡村文化与乡村现实中汲取营养,提高作品的精神高度和艺术价值,增强文化自信。

关键词:乡村形象;民居油画;绘画表达

中图分类号:J2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905(2023)13-00-03

就写实绘画而言,形象是激发画家写生创作情感的具体形态,它既是画家对物象外在特征的真切描绘,也包括画家对物象内在精神、气质及造型规律的真诚表达。本文使用的乡村形象概念,是指画家通过绘画的形式再现的具有地域特色的传统民居形态。画家通过观察乡村传统民居表征,分析其内在客观结构及造型规律,融入个人想象与时代精神,借助个人绘画语言探索,表达符合乡村内在本质的绘画形象,是画家所具有的审美观对于乡村传统民居美学价值的绘画表达。民居的材质、色彩、肌理等因素构成了乡村形象的外在特征,民居的空间组织与景观环境共同构成了乡村形象的内在气质——空间意蕴。以民居为题材来表现乡村形象,是画家表现乡村景观之美、抒发乡土情怀的重要手段,其呈现的乡村形象是画家精神诉求与观者共鸣的心灵原乡。

太行石板民居作为我国地域性传统文化的物质载体,凝结着艰苦奋斗的太行山精神,这些传统民居与太行山融为一体,呈现出多姿多彩的乡村形象。朴拙的诸多艺术元素和厚重的艺术形式构成了石板民居独特的审美特征,传递出朴素的中华美学精神,承载着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也是诸多画家从对其写生中汲取并探索绘画语言的重要缘由。但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太行石板民居正面临废弃、荒芜的境遇,乡村活力正在消退,乡村形象正伴随着传统民居的废弃及现代楼房的同化而变得“模糊”,传统民居保护问题成为“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关注乡村、表现乡村,描绘民居形态,唤起人们对传统民居的保护意识,传播、传承富有东方韵味的民居之美,成为油画家面临的社会责任和现实课题。

同时,在油画本土化的过程中,表现地方传统民居、描绘乡村形象,折射出中国油画发展的时代精神,也是油画本体语言对传统文化的重塑;是立足本土、关注现实、表现现实、探索个人绘画语汇的重要途径,更是增強油画作品艺术性的源泉。以传统民居为主要表现对象,是坚持文化自信,领悟传统文化,将传统元素和美学趣味融入油画,赋予其本土气质与特色,探索中国风格油画的重要方式[1]。因此,本文将从民居油画的视角出发,以太行石板民居为表现对象,以个人油画语言探索为基础,注重乡土文化属性的融入,继而深入地表达蕴含其中的美学精神,探索油画新的艺术表现形式。

一、个人油画表现语言的探索

丰富而有个性的油画表现语言流露出画家的真挚情感,是画家“移情于物”的过程中对艺术形象的准确表达,是画家或唯美、或朴素、或伤感、或悲悯等情怀的抒发。传统民居中蕴含的结构、外形、装饰、肌理的居住形态之美和历史、文化、信仰、习俗等社会形态之丰契合画家对传统民居的审美认知,成为画家探求油画表现语言的动力源泉,本文着重从构图、光影和设色三个方面展开个人油画语言的探索。

构图又称画面布局,是画家依据画意,将物象的主次、虚实等关系合理而有序地安排到画面中,是画家审美意趣的匠心所在。首先,三角形、多边形的构图可以更多地满足画面的平衡性。在《山居斜阳一》(见图1)中,石板房悬山形成的三角形与石墙形成的四边形、远山形成的三角形与三棵树之间隐藏的三角形共同增强了画面的稳定性。其次,注重画面中的正负形及隐藏结构的处理。再看《山居斜阳之一》这幅作品,在重点描绘石板房民居的同时,也留心注意主体建筑之外的形状与画幅边界的关系处理,画中建筑、远山、树木与边界分别呈现出平行、垂直和相交的和谐关系。最后,在写生中采用焦点透视来表达画面空间,视觉角度的选择视场景不同而定。《山居秋晒》(见图2)作品以两点透视为主,视角选择俯视,旨在更好地表达传统民居空间中的乡土文化,而四边形的构图增强了画面的平衡性。

光影常被画家用来烘托画面氛围、营造空间意境、表达情绪的重要手段,因此,如何将所观察的光影合理生动地表现到画面中并准确传达个人情绪,是本文在油画表现过程中所探索的问题。作品《山居斜阳之二》(见图3)中,石板民居的静寂与橙黄的光色触动了画者内心深处的乡土情怀。为准确表达这种感受,画面以顺光为主,前景以深色概括出影子里的石路、石墙,中景建筑主体受光面在斜阳的照射下形态清晰。运用古典油画中的明暗对比法烘托环境氛围,强化夕阳照在石板房上的光影对比,在强弱对比的节奏中表现出夕阳下静谧、质朴的山地乡村形象,这种因光影带来的乡土情绪在画面中得以展现。

在探索油画语言过程中需遵循以色造型的色彩表现理念。在《山居斜阳之一》作品中,画面中石板房民居本身的青灰色被暖黄的光源色笼罩,为准确表达个人对石板房民居的审美意象,主观上提高了光源色的明度,降低了光源色的纯度,同时运用补色原理,将民居暗部及阴影赋以紫灰色,并将石板房民居不同质感的附属物根据审美感知进行色彩表现,如对木门的色彩表现中,使用棕褐色调子,在表现出木门形态质感的同时,也传达出不同的情感状态——对朴实、厚重的石板房民居建筑的钟爱、对乡土建筑遗存的留恋。

二、乡土文化的融入

民居作为乡土物质文化形态,是乡土文化意识的物质表征,并承载着对其他乡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2]。以传统民居为载体的乡村形象油画表现必须从中吸取营养、寻找灵感,让油画在乡土文化的土壤中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在面貌和气质上呈现出中国特征和中国韵味。

油画表现对客观物象实现艺术再现与情感表达的过程。本文尝试通过对民居及民居空间中“景”的再现及乡土“情”的表达来思考乡土文化的融入,期望作品能够带给观者以地域形象的可识别性和乡土文化的归属感。

于吾而言,既喜欢油画颜料的厚重质感,也钟情于乡村淳朴、本色的气质。尝试用油画来表达对田园山居的向往,这种向往源于自身对太行山乡土文化的眷恋和痴迷。首先,在《山居秋晒》画中,选取太行山区典型的三合院石板房民居作为主要表现对象,以自上而下的视角去观看,这种处理方式不同于西方风景画图式,意在以归乡者的视角居高临下,重新审视山居风景,进而使作品带给观者身临其境的现场感和归属感,引起观者的情感共鸣。院落中晾晒的玉米点出画面主题,乡民们将秋收的玉米剥去外皮编成辫,悬挂在屋檐下和竖杆上晒干,没有来得及挂起来的部分,堆放在院落中。黄灿灿的玉米是乡土闪烁的光芒,是秋阳下最引人注目的乡村色彩,也是乡民们以勤劳和智慧绘制的乡土符号,而这种千百年来保留下来的劳作方式正是乡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次,画中从整体上再现石板房民居古朴厚重的形态及尺度适宜的院落空间布局,而自然和谐的栖居环境映射出乡民们在长期乡土建造中的文化智慧。在细节上,真实表现出建筑门窗的结构特征,红色的春联、门画虽然显得褪色,却依然醒目,最能唤起人们强烈的乡土记忆,因为其承载着丰富的乡土文化内涵。青灰色的石板房民居、红色的春联门画、金黄色的玉米在秋阳下交相映衬,田园山居画境深远,乡土文化气息浓郁。

“借物抒情”是画家在创作表现中常用的情感表达方式。画面整体气质的呈现离不开对画面的艺术处理:内容安排和写生语言的重构。在画中,将前景的门楼屋顶统一在暗部,做虚化处理,强化中景的正房立面强烈的明暗对比,并以国画中写意含蓄的笔法对树木及偏房上的光影进行处理。因此,《山居秋晒》是在传统写实油画的基础上,融入了地域乡土文化的民居油画,是在探索油画本土化的过程中对太行山乡村形象的一种地域性表达。

三、美学精神的表达

当下中国油画发展处于多元化时期,而作为其中的民居油画,在表现乡村形象时更应该思考蕴含其中的美学精神。画家应具备分析当下乡村现状,关注乡村现实的独立思辨精神,寻求乡村美学与绘画语言的契合点,从采风写生实践中去重新审視和发掘乡村美学精神,扎根乡村,力求作品面貌反映时代精神。与此同时,画家还需在了解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基础上,从乡村民居油画写生实践出发,去寻找乡村形象艺术表现的突破口,而民居油画表现对于乡村美学精神的表达尚未被深入研究。因此,朴素、意蕴等美学思想均可成为油画家在探索传统民居艺术表现的过程中融入的艺术理念。

太行石板民居中的意蕴源自那种原始贫乏的朴素之美和历久弥远的积淀之美,这与其造型、材质和色彩密不可分,给人印象深刻。在对太行石板民居进行油画表现的过程中,不断尝试融入这种美学精神来表达笔者对当下乡村形象表现的情绪与思考。首先,在画面构图上,舍去一切与石板房民居不和谐的物品,如垃圾桶、空调外机和彩钢瓦屋顶等,以保持石板房民居的本色。其次,“态势”是画面的张力和气韵所在,也是画者精神的显性表达。具体表现在画面中的位置、用笔、用色的“指向性”和“流畅感”,注重画面“态势”的把握,杜绝华而不实的笔触和色彩,追求油画表现的书写性与绘画性,并以厚重的笔触和浓郁的暖灰色来表达对太行山乡村深层的精神追求。在《山居·石巷》(见图4)作品中,先选取2-3种灰色,使用大的笔刷铺色,遵循“以肥盖瘦”的原则,控制画面整体“态势”,而后使用厚重的笔触在把握整体“态势”的基础上不厌其烦地对每一石块进行深入塑造,以局部纵横交错的抽象笔触塑造出整体真实的朴素质感。而画中的精神也在笔触与色彩的交相辉映中得以展现,正如宗白华在《美学散步》中所说:“艺术通过逼真的形象表现出内在的精神,即用可以描写的东西来表达出不可描写的东西。”[3]最后,还通过处理画面虚实关系来进一步表现个人对民居建筑空间意蕴的感知,使得画面呈现出一种乡村意境,也使得作品呈现出乡村形象朴素的审美意味。

四、结束语

在轰轰烈烈的城市化进程中,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乡村中自建、加建的“小洋楼”逐渐取代传统民居,传统民居在废弃、荒芜中黯然失色,乡村形象正悄然生息地走向趋同,伴随而来的是传统文化价值的流失和审美的单一乏味。透过乡村形象趋同的表面,深感传统与现代分裂之痛,以油画的方式去表现乡村传统民居,是画家传播传统民居之美所进行的艺术实践,也是画家在师法乡村的过程中从乡村文化与乡村现实中汲取营养、提高作品的精神高度和艺术价值、探索油画语言当代性和本土性的有益尝试,这种尝试有感而发,并通过探索油画本体语言,融入乡土文化和美学思想等方面来表达自我内在的艺术思想和精神内涵,更是笔者对文化自信的一种绘画诠释。

参考文献:

[1]李昌菊.借鉴·重建·转化——改革开放40年中国油画的自主探索之路[J].美术,2018(11):15-19.

[2]卢渊,李颖,宋攀.乡土文化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保护与传承[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6(03):69-74.

[3]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