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当代戏剧的延续性发展

2023-06-27叶祺昀

艺术大观 2023年5期

叶祺昀

摘 要:探究传统戏曲在目前社会文化融合中的发展,分析戏曲传承发展存在的问题,梳理过往的研究,可发现大多研究中重点分析了外部环境与多媒体对戏曲传承带来的冲击,但是很少有谈到戏曲载体给戏曲传承带来的影响。通过研究分析,戏台衍生出国内戏曲观影关系的历史发展,也可以看出在当前的观演模式下,戏剧在历史中找到线索,以及如何创新观演的关系,精准地找出戏剧发展的切入口。研究国内外一些具有创新性的观演关系,这是目前戏剧延续性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关键词:戏曲剧场;观演关系;延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J8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905(2023)05-0-03

戏剧尽管是专业学术的名词,但是被广泛地使用到人们的生活中,在社会大众的生活中,脱离原本的戏剧学术性概念范畴,拓宽到更宽广的维度上,戏剧融入音乐舞蹈学术作品中,而且被公众所广泛使用。社会公众对于各种类型的戏剧,多数都是建立在一个更广泛的认知上。在宽泛的概念层面上,很多社会公众行动所产生的心理反应,也就是戏剧性,人们在这些问题上会联系巧合的状况,特别是将这个概念应用到生活中,人们大多数都是这样理解的,这是戏剧性最原始、最基础、最外在性的含义,也是这种概念能够被用到其他领域的突出原因,要找到引起人们情感波动的具体载体,在当前大众思维中被多数人所认可。

一、戏剧性的广泛概念

戏剧性是一类感性的词语,但是很难深度地发掘该词语内在的含义。建立在主观上、意识上的戏剧性解读,其内容也不太充分,不太贴合在其他的领域中,戏剧性解读为更加接近于该领域的发展,已经超出了戏剧本身的概念范畴,戏剧性的感知,也比较直观形象。在电影《再次出发》中有一句台词,“哪怕多平淡的場景,音乐也能够赋予更深厚意义,而平淡突然间变成了美丽热烈的珍珠,将会从音乐中破壳而出”。音乐是脱离人和剧本本体而独立化的一本“书”,当平淡课题加上一种能够激发人们情感的乐趣,那就会引起人的主观想象,也是对戏剧的客观补全,也使得音乐更加凸显出戏剧的主题,能够让人们感受戏剧所带来的心理变化。有一个场景是:一个青年戴着耳机走在深夜街头,如果只是单纯看到这个场景,大多数人都会产生情感的共鸣,而当这个场景配上音乐时,多数人都会感觉,这个青年经受了什么样的挫折,让观众有感而发,激起观众的共鸣,可能观众过去也经历过这种情感。

传统戏曲的当代艺术发展。在现代化城镇快速发展背景下,乡村社会传统生活方式逐步得到改变,城镇青年相继进入电影院观看电影,由于互联网的发展,传统戏曲社会受众群体规模在不断缩小,传统戏曲的发展空间受到极大的压缩。尽管国家颁布了一些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政策,但是传统戏曲逐步淡出社会公众视野了,这种问题非常凸显[1]。

现代社会发展中文化交流融合,戏曲在这种社会文化发展大背景下,也出现了繁荣发展,但也面临发展困境,特别是戏曲的观众大幅度减少,而且剧场规模缩减,更是有大量优秀的创作人员流失,并且戏剧的内容体现出同质化倾向,针对其原因分析是戏曲的创造性逐步减弱,并且外部环境,如多媒体带来的一定冲击,但是却很少有人关注到戏曲载体、戏台给戏曲发展带来的影响。

古戏台是传统戏曲传播、文化发展的重要载体,但是也衍生出了新型的观演关系。通常来讲,戏台承载了多种多样的民族风俗及民族感情和民族精神,不同的戏剧对场景布置要求不同,研究戏剧就要特别关注剧场的状况,恰当的观演关系是戏剧表演的关键要素,也是其维持生命力的关键内容。在当前时代发展背景下,单一的剧场会缺少演员和公众之间的互动,就会造成戏剧在当代发展欠缺发展张力和吸引力,那么在某种程度上也就影响了戏曲的延续[2]。

传统戏曲有着更强的生命力,同时也隐藏着中国剧场历史演变的特殊关系,通过探究其关联,去找到目前戏剧缺失原因,为戏剧未来延续性发展提供必要的参考借鉴。戏剧是一种大众化艺术,公众都可以参与,艺术来源于民间,而回到民间,并不应该是高高在上的,它与人们的生活也是紧密相连的。

二、发展剧场的观演关系

戏剧的发展历史不只是文字记载,它与其他民族艺术一样,是源于人们的生活,最初是原始人类的模仿行为。然而在过去原始文明中,所有民族文化都有着古老渊源,如青铜文化,是探索原始社会戏剧的重点研究内容。演员都会参与其中,最原始的戏剧也是人们心中更加神秘的探寻之地。过去的表演活动逐步变为群众性广场游戏,而在我们当代的生活中,如在庙会中,也有很多的大型表演活动,比如舞龙舞狮等,受到人们的欢迎[3]。

中国戏剧表演的场地,被称为剧场,是庙宇、戏台及周围观看的环境及戏台建筑所形成的一个整体的环境,这种剧场最早常见于唐代佛寺。在宋代之后,大量相似的庙宇中也会有相应的表演剧场,到明清时代更加盛行,这类所谓的剧场,不仅表演戏剧,还通过采用自身的结构,形成内封闭性的空间意义。

清代茶园会馆,从半露天的观影形式进化形成了全封闭型的茶园会馆,也被称为京式茶楼。1楼会设置3座,2楼有包厢。在清代,是我国戏剧发展的黄金时代,平常百姓都愿意花钱去看戏剧。目前在国内的北京、成都、江浙一带等的会馆也有戏剧表演,但是表演活动越来越少,评书比较多,伴随着中国口岸的逐步开放,西方传教士和侨民进入中国内地,最初上海是他们聚集地。在20世纪初期,上海人口数量已经突破百万人,其中社会中下层的市民为主体。狭小的茶园可以容纳数百人去观看,观众大多数是商人,他们也会观看这种高消费的戏剧活动,但是这种戏剧不能满足群众的需求。新舞台随之发展,传统戏剧演出逐步进入民众生活中。侨民在上海建立了第一个西式剧院——兰馨大剧院,定期演出。纵观中国剧场的表演历史可以发现,在当前观演模式下,其发展仍比较有限,也就是说不管是哪种剧场的观演模式,都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当代的戏剧所面临的现实问题就是观众对戏剧兴趣越来越低,这是目前戏剧发展的关键。从一定程度上来讲,戏剧本身固有的表演活动,融合创造新的关系,找出戏剧发展的新成果是当代戏剧延续发展的关键之处。

三、国内外现代戏剧观演关系创新研究

戏剧是演员和公众在同一个场所,展现的综合艺术。一个戏剧能否成功,需要考虑到表演空间与演绎活动的关系,近距离观看与表演,这样就能够拉近观众与演员之间的关系,让观众能够挖掘戏剧背后的艺术价值。隆中剧院周边有大山、湖泊,舞台直径有80米。舞台周边有四层的1500个观众席楼台,观众席构成了一个整体。隆中是诸葛亮的居住地,被人们视作隐处,远离俗尘。自然和人文演出,有机结合在一起。这里的剧场,创新点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之上。

国内冰岛剧团曾经创造一个空间舞台,可以展现任何场景,而不会受到空间带来的限制,然而这舞台不再是传统的镜框式舞台,它是装置化的空间,在这个空间中参观人员都能够入场休息,当观众走进这个情景空间时,就会变成演员,而且参与到一次表演中,而当参观者坐在空间的凳子上休息时,他也成为观众。在这种空间会破除第四堵墙,也打破演员和观众之间的界限[4]。

当前国际戏剧舞台上最为流行的一种新风式的戏剧,它融合了戏剧和环境的特征,演员为在别人注视下走入这个舞台空间,更近似于创造者,表演了一出戏曲,观众不再是整齐齐地坐在观众席上,而是从容地走在了席里席外,他可以随意地进入任何一个房间的位置,而没有受到一丝一毫的限制,可以凭借自己的心情与演员展开互动,观众也会参与到戏剧表演活动中来,这样新鲜的表演也给戏剧带来了创新性的发展。

不同公众观看的轨迹也不尽相同,每个公众心里都有不一样的戏剧。如果想要完整欣赏故事,观看体验到當前演出结束仍在继续。近些年,形成的美术馆展出、戏剧观影、戏剧活动,也是一类具有活力的戏剧表演方式,探索群众在漫步于美术馆,欣赏富有传统文化色彩的戏剧表演活动,同时戏剧舞台设计意念越发创新,概念更加宽泛,它要求做到适合于多面的观看,而不像是传统镜框式的舞台,将戏剧表演和现代舞行为艺术有机结合在一起,表演的艺人提前进入驻场排练,并且调试音响。

观众就可以看到艺术家白天的演出准备,在晚上欣赏这种特殊的观影关系,着力点在于展览的融合,观众受众面不同,观影和演绎关系也发生了改变,演员和观众的演出场所会形成一定互动,这样剧目和表演的方式也会得到长足的发展,也就是说戏剧和创造性的群体活动中,观众是最基础组成。当代戏剧要想获得稳健发展,要将戏剧表演融入平常百姓精神文化活动中,来吸引的观众,又突出在观众和演绎关系上寻找新的突破,让戏剧走进人民群众生活中,让人民群众具有更强的戏剧艺术参与感,可使得表演者与观众高度融合在一起,进而将观众带入情景当中,让观众在戏剧表演中感知,我国传统戏剧文化才会变得更富吸引力,更加鲜活。

四、戏剧性中戏剧的不同延伸

当前西部发展形成了多种多样的流派,在过去产生了欧洲古典主义的戏剧和浪漫式主义的戏剧,对世界影响比较深远的是现实主义世界和自然主义世界,也就是注意象征性的戏剧,这些戏剧流派都有不同的发展历史发展背景,与特定的社会思潮、哲学观念有直接的关联,它们属于不同类型的流派及戏剧的表达方式,即对戏剧的理解也不尽相同。不同流派对于戏剧的解读有很大的区别,象征性的戏剧和表现主义戏剧,对目前戏剧有新的阐释,象征性的戏剧是西方国家现代化戏剧的广泛形式,而且象征主义的戏剧代表人梅特林克说过,心理动作比形体动作更加崇高。

表现主义戏剧也是西方现代化戏剧的流派之一,在精神层面来表达出对资本主义的某一类情绪,所形成的一种新型的戏剧化流派,这种流派代表作有《鬼魂奏鸣曲》《到大马士革去》,这些戏剧表演家受到了博格森直觉主义的影响。戏剧创作家在寻求事物的表象和对人物言行的描绘,进而揭示其内在本质,尽力展现出深藏在内部的灵魂,在表现中,作家对于各种各样的人物信息化改造及人物潜意识的挖掘,以信息化的方式凸显出戏剧性,他们借助象征主义的戏剧,运用内心的独白。使用幻觉梦境具体化展现的方式来达到戏剧象征性表达的目的,另外,也通过灯光的变化,形成了多种光怪陆离的表现效果和各种各样抽象型、弯曲型的舞台艺术表现手法,来表达戏剧的精髓,震撼观众的内心。

五、结束语

戏剧是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一类传承性的艺术。在当前社会发展中,戏剧需要改变创新,但是也不能只追求眼前利益而随意地变更,戏剧是经过无数人努力而创作的优秀作品。在目前国内和平安稳的生活中,轻松愉快的喜剧更容易让社会公众接受。在传统的戏剧创作上,加入创新元素,创新不代表摒弃过去的传统,只有正确地把控好传统与创新之间关系才能够稳步发展,要尊重传统并满足当前人们的要求,才可创造出更加优质、人们喜欢的戏剧作品。

参考文献:

[1]龙雪娜.学前儿童戏剧教育作为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路径——基于文化本质理论[J].四川戏剧,2021(03):162-164.

[2]冯峰.以水墨呈现内在身分和文化态度——再读甘肃戏剧人物画家左和平的作品[J].文艺生活·上旬刊,2021(02):70-75.

[3]雷文彪,何岩清.经验·生活·艺术——论舒斯特曼对杜威审美经验理论的继承与批判[J].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20,35(06):67-74,96.

[4]陈蕾.从美学特征浅谈中国画和中国戏剧[J].散文百家(下),2019(1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