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罗源县鉴江镇取水陂建设方案比选
2023-06-27张立柱
□张立柱
福建省罗源县多处乡镇仍以井水、山涧水作为主要水源,普遍存在水源水量不足、供水水质不达标、输配水系统安全性差、管理薄弱等问题,因此于2022 年进行了罗源县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的规划设计。在此项工程中,为弥补鉴江镇供水区原有水源地来水不足的缺点,新建一处取水陂,对保证鉴江镇供水区水源的充足稳定以及水源的质量是十分必要的。
1.水文地质
罗源县位于福建省东北沿海,鉴江镇地处罗源县东部,地貌以丘陵—台地冲积平原地貌为主,局部处于海岸阶地地貌,平原面积较小,丘陵分布广泛,东侧临海,海岸线漫长曲折。
取水陂拟建位置四周山体较为陡峭,地势起伏较大,未见有滑坡、泥石流、危岩和崩塌、地裂缝、地面沉降等不良地质现象和地质灾害,现状边坡基本稳定,未见有滑移迹象。
拟建铁香炉取水陂区域范围地表局部覆盖薄层残坡积土,呈可塑—硬塑状,大部分出露全—弱风化早白垩世石英正长斑岩(ζοπ),拟建场地各地层厚度及层顶深度均存在一定变化,且在垂直向上、不同地层间的物理力学性质存在差异,地基均匀性一般。拟建取水陂基础开挖后坐落于强—弱风化石英正长斑岩上,地基土稳定性较好,拟建建筑物坐落的岩土层地基承载力尚可,拟建物荷载不大。根据地区工程经验,一般情况下,拟建铁香炉取水陂挖除表层土至下部稳定地层,采用天然地基作为基础持力层,可满足荷载及沉降要求。拟建场地地下水埋深较浅,地层渗透性中等偏强,基坑(槽)开挖可直接采用集水明排措施。同时,应尽量避开雨季施工。基坑(槽)可优先考虑放坡开挖,建议边坡开挖坡比为:第四系覆盖层、全风化层1∶0.5;强风化基岩1∶0.33;弱风化基岩1∶0.1。
2.取水陂坝型比选
山涧河道大多宽度为8m~30m,为满足取水要求,挡水高度较低,坝型为宽浅式。山涧河道汛期泥沙含量高,山涧位置较为偏僻,选择坝型应充分考虑泄洪、排沙及运行管理方便的特点,尽量减少人为操作。参照已做工程的经验,采用砼溢流坝,取水方式采用“坝顶滤水栅板取水”和“侧墙单侧埋管+集水井取水”两种方案进行比选,对比表见表1。
表1 取水方式比选表
根据表1,结合现场实际踏勘,铁香炉取水陂坝高为3.5m,现状河道基础为岩石基础,地质条件较好,两岸山体植被覆盖率较高,雨季河床泥沙扰动较小;考虑到取水陂位于县道上游,排水排沙要求便于操作,因此考虑选用“侧墙单侧埋管+集水井取水”的混凝土溢流坝。
3.取水陂坝址比选
此次鉴江供水片拟在铁香炉自然村上游河段,新建一座取水陂用于补充鉴江水厂原水量,结合现场踏勘及水厂高程,牛梅溪桥上下游河段各选取一处坝址进行坝址比选。
3.1 上坝
上坝址位于牛梅溪桥上游,新建铁香炉取水陂坝型采用埋石混凝土溢流坝,新建取水陂左、右岸为山体,呈现U型峡谷状,坝体坐落在弱风化基岩上,坝长32.2m,坝顶宽2.0m,坝高3.5m,坝顶溢流高程128.00m,迎水坡坡比1∶0.3,背水坡坡度1∶1.5,坝体采用C20埋石砼结构,基础底高程124.50m;坝中部设置冲砂放空涵洞,尺寸为1.2m×1.0m,由1t 机闸一体插板闸门控制;下游侧河床基岩出露,满足抗冲刷要求,不再增设消力池。坝上下游设置C20埋石混凝土翼墙,为仰斜式挡墙,墙顶宽0.8m,墙高4.8m,迎水面坡比为1∶0.3,背水面坡比为1∶-0.15。集水井设置于引水陂下游左岸山坡处,采用C25钢筋混凝土结构,尺寸2.0m×2.5m×2.0m(长×宽×高),井底及壁厚0.3m,井顶设钢筋混凝土盖板(设进人孔和通气管),靠河侧设置集砂坑和排泥管。集水井进水口高程为126.00m,采用DN300 取水管从坝上游引水至集水井,输水管从取水井侧边接出后,往下游水厂方向敷设,输水管取水高程126.50m。
3.2 下坝
下坝址位于牛梅溪桥下游,新建铁香炉取水陂坝型采用埋石混凝土溢流坝,新建取水陂左、右岸为山体,呈现U型峡谷状,坝体坐落在弱风化基岩上,坝长33.52m,坝顶宽2.0m,坝高3.5m,坝顶溢流高程118.00m,迎水坡坡比1∶0.3,背水坡坡度1∶1.5,坝体采用C20埋石混凝土结构,基础底高程114.50m;坝中部设置冲砂放空涵洞,尺寸为1.2m×1.0m,由1t 机闸一体插板闸门控制;下游侧河床基岩出露,满足抗冲刷要求,不再增设消力池。坝上下游设置C20 埋石混凝土翼墙,为仰斜式挡墙,墙顶宽0.8m,墙高4.8m,迎水面坡比为1∶0.3,背水面坡比为1∶-0.15。集水井设置于引水陂下游左岸山坡处,采用C25 钢筋混凝土结构,尺寸2.0m×2.5m×2.0m(长×宽×高),井底及壁厚0.3m,井顶设钢筋混凝土盖板(设进人孔和通气管),靠河侧设置集砂坑和排泥管。集水井进水口高程为116.00m,采用DN300 取水管从坝上游引水至集水井,输水管从取水井侧边接出后,往下游水厂方向敷设,输水管取水高程116.50m。坝址位置示意图见图1。
图1 坝址位置示意图
3.3 取水高程
上下坝址两方案取水高程均能满足重力供水至鉴江水厂。因此从取水高程角度,上下坝址均可。
3.4 工程投资
下坝址由于坝长更长,投资略高于上坝址。因此从工程投资角度,推选上坝址。
3.5 输水管长度及埋设
下坝址输水管线长度较短于上坝址,但由于下坝址处需先沿山体、农田段埋设,才能沿县道X140 道路敷设,期间需进行部分农田段征地,实施及运行难度较大于上坝址。因此从输水管长度及埋设角度,推选上坝址。
综上比选考虑,此次对鉴江供水片新建取水陂推选上坝址,该方案具有工程投资较低、运行管理方便、后续永久征地少等优点,新建取水陂坝址对比表见表2。
表2 新建取水陂坝址对比表
综合以上研究,从地质状态、施工难度及经济性等多方面考虑,认为选取牛梅溪桥以上坝址,坝型选用“侧墙单侧埋管+集水井取水”的混凝土溢流坝更加适用于罗源县鉴江镇取水陂建设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