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情景剧“演活”干部夜校

2023-06-27邢婷李飞

党员文摘 2023年10期
关键词:夜校基层工作青年干部

邢婷 李飞

这是一方“土”味十足的舞台:如何解决农民的实际困难、怎么讲话能让办事的老百姓听得懂……场景完全照搬自田间地头,语言还不时夹杂着方言俚语。

编剧、导演、演员都是一群平均年龄27岁的基层青年干部,他们来自山东省济南市平阴县孔村镇。一幕幕别具一格的基层情景剧,让这里的青年干部夜校不再“板起面孔”,尽显生机。

基层干部自己演自己

之前,不少人习惯了干部夜校“中规中矩”的模样,事实上,孔村镇前两期青年干部夜校也是类似读书、交流、谈感想等流程。眼看着参与的青年干部越来越少,课堂氛围越发死气沉沉,经过一番调研后,孔村镇党委书记门洪斌决定,把舞台交给台下的年轻人,让他们自己决定授课形式和内容。

“在基层工作时间一长,免不了遇到各种困难、挑战,包括不少委屈、挫折,不如我们自己演自己,原汁原味地呈现应该会引发大家的共鸣。”孔村镇党委委员严莹提议。

孔村镇的青年干部自编自导自演,将日常基层工作经历演绎成大家喜闻乐见的情景剧

一个镇的会议室主席台上第一次出现情景剧,而且还是由青年干部自己演绎,大家会不会感兴趣?演出能不能成功?上台之前,孔村镇统计站的何国庆和财政所的吴艳春心里直打鼓。

两人合作表演的情景剧《平凡的芝麻官》自此露出了青年干部夜校的另一张“面孔”。

乡村振兴专员小吴回村路上碰到哥哥,告诉他自己已经从大城市的知名企业辞职,决定回村帮助乡亲们致富。哥哥怒斥:“家里辛辛苦苦供你上了大学,你可倒好,又回村里来了!”一句话,道出了“小吴们”的纠结。故事的最后,小吴用实际行动证明,年轻人也能助力乡村振兴、跑出青年“加速度”。

两人惟妙惟肖的表演赢得场下观众的阵阵掌声,尤其是当扮演哥哥的何国庆做出抓扫帚骂人的夸张动作时,会议室里顿时爆发出一阵笑声。

“我们表演的故事是很多乡村振兴专员工作中的真实写照,他们中有刚毕业的大学生,有在企业打拼多年的职场精英。这些年,他们带着对乡土的热爱,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扎根热土、服务民生,面对家人朋友的不理解和工作环境、工作待遇的落差,他们回村的初心不变,将自己的学识和见识充分运用到村级发展,各种民生政策落实、人居环境整治等各项工作中都有他们的身影。”吴艳春感慨。

在统计站工作两年多的王小晶,则演绎了自己在工作中逐渐成长的故事。“我平时的工作内容是统计农业相关数据,夏收秋收时得到田间‘实割实测。对于需要提报的表格,都必须经过前期调研、与企业或者农户当面沟通等程序后认真填写。不仅琐碎,而且还需要经常加班,刚开始心里不免会有抱怨。”王小晶说。

对王小晶而言,自身从稚嫩到成熟的改变,发生在一次小麦“实割实测”后,在“学习强国”学习平台上看到发布的全国粮食产量的数据。“这个让人振奋的数据,是我们基层工作者一点点测量上报汇集而成的,当时就觉得平凡的工作也特别有意义。”

王小晶把这个细节带来的转折搬到了情景剧中,让她始料未及的是,话音未落,现场掌声雷动,借着灯光,她看到台下不少人频频点头称赞。

这方朴素的舞台上,越来越多的青年干部学会不惮于展现工作中的“糗事”,也开始大方“秀”出为民服务的初心。

青年干部在表演情景剧

青年干部怎么跟老百姓打交道

在基层工作中,青年干部究竟怎么跟老百姓打交道?一幕《我要找领导》的情景剧让人回味无穷。

“人呢?我得找你们领导反映问题!”只见一位身穿大衣、双手揣到袖子里的大爷踉踉跄跄地走上台来。工作人员小张一眼就认出了赵大爷,两人拉了两把椅子唠起了家常。

经过耐心交流,小张了解到赵大爷原来是为生计发愁。赵大爷原有的几亩地因为修高速公路被占用,当时按照政策拿到了一笔补偿款。但赵大爷平时一天三顿酒,补偿款没多久就花光了,也没有收入来源。

最终通过协调,赵大爷成了村里的护林员,每个月能拿几百元工资,基本生活有了保障。从此,村里多了个尽职尽责的护林员,不见了爱喝酒的赵大爷。

在一阵阵喝彩和掌声中,饰演赵大爷的赵圣隆和饰演小张的张文均谢幕致意,结束了自己的第一次自编、自导、自演的情景剧。这个故事,是根据张文均作为前大峪办事处工作人员的真实经历改编而成的。

“我2021年来到办事处,接待群众是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张文均回忆,刚工作那会儿,由于缺乏和群众打交道的经验,遇到群众反映诉求的情况,心里就很发怵,之所以今天把这个故事搬上舞台,就是想直观展现一下基层工作的复杂性和重要性。

在张文均看来,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作为基层工作者,只有站在群众的角度为他们解决实际困难,才能真正让群众有安全感,维持村居安定。

同样,展现基层工作的还有武宗成和王黎明合作表演的《窗口服务礼仪》情景剧。

一位大爷在服务窗口询问:“我今年满60岁,想办理一下退休手续,看看一个月能领多少钱。”

工作人员回怼道:“我怎么知道你领多少钱?我又不懂。”

场景转换,接下来的一幕令人舒心不少。

“齐魯富民贷怎么申办?”

“您好,需要带上您的身份证、户口本、营业执照……有什么不明白的,您再打电话问就行。”

这幕情景剧中,同样是群众办理业务的场景,在身边优秀同事小王的带动下,工作人员小武的服务态度也变得端正起来,主动为群众排忧解难。

作为孔村镇首名00后机关干部,王黎明去年通过选调生考试来到孔村镇,半年时间里,他不断学习新业务,顺利完成了从学生到基层干部的身份转变。

在王黎明看来,从家门到校门,再到机关门,不单单是名称上的改变,也意味着肩上担负了更多的责任与使命。从初来基层的手足无措转变到基层工作的得心应手,都需要不断积累、不断沉淀。

从最初单纯想组织青年干部学习,到青年干部夜校逐渐成为青年干部成长成才的阵地,青年干部夜校备受欢迎。这让门洪斌感到欣慰:“青年干部夜校每两周举办一次,每期都有四五十名来自全镇各部门的青年工作者参加,希望能丰富青年干部的生活、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

(摘自七一网 七一客户端/《中国青年报》)

猜你喜欢

夜校基层工作青年干部
小心那些上夜校的年轻人
柯桥成校创新+品牌培育“共富夜校”发展核
青年干部在党史学习教育中要学好“三门课”
青年干部的定制“课堂”
建设“指尖微课堂” 促进农牧民夜校教育上台阶
浅论青年干部成长的“三性”锤炼
固本强基 推动基层工作取得实效
青年干部要有“四气”
夜校灯火
开展“五区”联动推动基层工作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