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施粉黛 著成精彩

2023-06-27吴春艳

求学·理科版 2023年12期
关键词:烟火考场文章

吴春艳

有人说:“文章的开头犹如戏剧的开始,是奠定全剧基调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字的风格、文章的背景往往在一开篇就确定了。”所以,文章的开头段,需要我们用心打造、精心安排,如此才能吸睛抢镜,赢得阅卷老师的青睐。正所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考场作文的写作,更是如此。笔者结合自己近20年的作文教學和写作经验,介绍以下六种作文“开头”技法,希望能够飨以备考中的师生。

开门见山式

所谓“开门见山式”,就是在写文章的开头时,紧随文章题目,单刀直入地反映题目的内涵和外延。在紧张的语文高考考场上,采用这种方式来写作文的开头,是一种非常不错的选择。因为这种开头方式入题快捷、直截了当,很难出现“懒婆娘的裹脚布——又臭又长”的情况。

高中选修教材《古代诗歌散文选》第六单元的《荀子·劝学》,堪称议论文典范之作。其开头这样写道:“君子曰:学不可以已。”就这么简简单单的一句话,清晰明了,迅速入题点题,同时,它又是本文的中心论点。真可谓四两拨千斤!

如2022年高考语文全国甲卷高分作文《独创与借用齐飞,创新共科技一色》的开头段:

时光斗转星移,日月经年。无“借用”,何以在发展中创新?生命跌宕浮沉,盈方有间。唯独创,方可稳立科技潮头。

短短两行,字字珠玑,旨明意亮,并且紧扣题目中的四个关键词——“独创”与“借用”、“创新”与“科技”,还简明扼要地交代了它们之间的关系。这种“开门见山式”的开头段,怎能不亮眼?

这种开头方式,还适用于各种文体。如经典散文《故都的秋》,郁达夫在开头这样写道:

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的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

读后感觉怎么样?相信啧啧称赞者甚多:开头和题目,几乎如出一辙!大方之家如此,何况我们?

引蛇出洞式

何谓“引蛇出洞”?即将蛇从洞里引出来,比喻运用某种计谋来调动敌人,使之暴露出来。要是我们能将这种方式巧妙地运用到作文的开头中去,可能会收到意外之喜。如文学大家鲁迅先生《拿来主义》的开头两段:

中国一向是所谓“闭关主义”,自己不去,别人也不许来。自从给枪炮打破了大门之后,又碰了一串钉子,到现在,成了什么都是“送去主义”了。别的且不说罢,单是学艺上的东西,近来就先送一批古董到巴黎去展览,但终“不知后事如何”;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地挂过去,叫作“发扬国光”。听说不远还要送梅兰芳博士到苏联去,以催进“象征主义”,此后是顺便到欧洲传道。我在这里不想讨论梅博士演艺和象征主义的关系,总之,活人替代了古董,我敢说,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

但我们没有人根据了“礼尚往来”的仪节,说道:拿来!

读后,是不是觉得鲁迅先生在“顾左右而言他”的时候,已经非常巧妙地引出了自己想要说的话题“拿来主义”?那么,“拿来主义”到底是什么?鲁迅先生在第七自然段中,才真正地交代清楚,即“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其实,这种开头方式,也叫“破立式”(先破后立或者先立后破)。显然,这种开头方式在议论文文体开头段的写作中较为常见。

草蛇灰线式

草蛇灰线,是比喻事物留下隐约可寻的线索和迹象,用在文章中,便是内容的断而不断,连而不连,起伏照应。

在文学创作中,这种方法的运用非常常见,尤其是在记叙文和小说中。鸿篇巨制《红楼梦》,可谓草蛇灰线,伏脉千里,文中的伏笔,俯拾即是。因此,这种开头方式,如果运用得好,就能引人入胜,让读者产生浓厚的阅读兴趣。

比如,2021年高考语文天津卷高分作文《人人都有自己的纪念日》的开头段:

这是我最得意的一天,这一天,我成功地挑战了一位口碑不错的老师;这是我最没脾气的一天,这一天,他用平和的语言击垮了我的傲气;这是我最清醒的一天,这一天,我开始改变自己,青春迈向健康!

紧随考生的文笔,读完这个开头,你便会有一种冲动:小子,快快交代你的“这一天”吧!是的,这就是伏笔的好处。作为考场作文,能够这样吊住阅卷老师的胃口,高分如探囊取物般容易!

相形见绌式

相形见绌在《新华字典》里的意思是“和同类的事物相比较,显示出其中一方的不足”。说得更为具体一些,就是两相对照或者对比,从而凸显一方。这种方式也是文学创作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方式,不仅可以用在文章的中间,还可以用在文章的结尾,甚至可以用在文章的开头。尤其是思辨性话题作文的写作,大可将相关的事物(写作对象)放在一起进行比较,让读者在比较中辨别好坏、判断是非。运用这种方式来写文章的开头,有利于充分表现事物的矛盾及文章的主旨,突出所要表达事物的本质特征,从而达到增强文章艺术效果和感染力的目的。

如2022年高考语文全国甲卷高分作文《借鉴前人妙笔,独创己之新篇》的开头段:

题名匾额,有人取材古籍,直接移用;有人联系实际,借鉴化用;有人根据情境,别出心裁。三种做法,我们该如何取舍?答曰:借鉴前人妙笔,独创己之新篇。

这段开头,既有排比、设问,又有对比。特别是对比手法的运用,其好处不言自明。考生把三种人的做法依次排开亮相,让读者读后自己权衡比较,最后自然心知肚明、从容取舍。

再如,2021年高考语文浙江卷高分作文《得心者得力,失心者失人》的开头段:

古人云:“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没错,得人心者,会获得团结之力量,自然铸成铜墙铁壁,打下汉朝江山;失人心者,自然会树倒猢狲散,最终成为孤家寡人,自刎乌江边岸。

处处对比有内涵,人情练达即文章。这段开头,考生将这种“相形见绌式”运用得淋漓尽致。古语中有对比,今言中有对比,其运用达到了有过之而无不及的境界。

排山倒海式

排山倒海,原形容雨势大,后形容力量或声势非常壮大。试想,考场作文如果具有这种气势,是不是也能让阅卷老师为之震撼?答案不言自明。那么,怎样才能让考场作文的开头具有如此大的力量或者气势呢?唯有一法,就是巧用排比修辞。运用得当,它能增强文章气势,使文章富有节奏感和音韵美。有人说:“排比,用来状物,能景象纷呈;用来叙事,能酣畅淋漓;用来说理,能气势磅礴;用来辩论,能排山倒海;用来抒情,能汪洋恣肆。”由此可见,排比修辞在作文开头的作用是无法估量的。

比如,2022年全国新高考Ⅰ卷高分作文《千载文化耀古今,返本开新花千树》的开头这样写道:

听,驼铃声阵阵,似有精丝细绸飘摇西行;展,诗词曲画卷,似词客有灵畅抒胸臆;看,故宫众文创,似古之先人世代相传……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叹服于中华五千年的文化底蕴,沉醉于丹青墨色的点染,痴迷于传统工艺的绝妙,也忧患着传统文化的未来。文化强国必须有传承之本手功夫,再有融汇古今中外的开新之手。故曰:“当返本开新,方能保文化之树长青。”

读完这段开头,不由啧啧称赞,考生连续两次运用排比,足见其底蕴深厚,而文章开头也诗意十足,气势满满。这种开头,怎会不优秀?哪能不高分?其实,在考场作文里,运用这种方式来写文章的开头,不失为一种快速得分的举措。

引经据典式

引经据典,顾名思义就是引用经典著作中的语句、道理或事实作为说话、写文章的依据。恰到好处地运用这种方式来撰写考场作文的开头,不仅能够丰富文章的内容,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引起读者的感情共鸣,还能够彰显考生深厚的文学积累能力。这种开头方式分为两种:一种是直接引用式,另外一种是间接化用式。无论哪一种,只要运用得好,其效果都是很好的。

比如,2022年高考语文天津卷高分作文《依依烟火暖人间》的开头段: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是陶渊明笔下的烟火气;“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是白居易笔下的烟火气;“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是孟浩然笔下的烟火气。平淡如水、悠闲适意的生活,构成了令人向往的人間烟火气。

寥寥数句,直接引用了三位著名诗人的千古绝唱:《归园田居》《问刘十九》《过故人庄》。读罢这三首诗中的名句,深感每一句诗歌内容都与生活息息相关,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浓浓的烟火气息,也形象地说明了“烟火气”到底是什么,还与题目中的“烟火气”十分吻合。足见考生诗词积累之厚实、运用能力之了得。

再如,2022年高考语文全国乙卷高分作文《一起向未来》的开头段:

最是一年冬好处,绝胜精彩满皇都。二月四日,冬奥会开幕,人们的目光再次汇聚于北京鸟巢。

读完之后,不由得为考生点赞。考生把冬奥会给首都北京带来的精彩,浓缩在了开头的文句中,赞美之情溢于言表。开头这一句显然是化用了唐代著名诗人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的诗句——“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细细咀嚼,令人叹服:这化用,怎一个“妙”字了得!

猜你喜欢

烟火考场文章
牵牢平移手 考场稳稳走
Fun in Spring Festival
烟火镇的盛典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烟火镇的盛典
考场上怎样才能写好记叙性散文
放屁文章
期末小考场
考场借笔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