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推进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
2023-06-27赵继敏
[摘要] 新时代以来,北京紧紧抓住疏解非首都功能这个“牛鼻子”,高水平推进城市副中心建设,在承接疏解、改革创新、经济动能培育和产业生态体系构建等方面积累了宝贵经验。在新发展格局下,城市副中心着力把握京津冀协同发展、“两区”建设和数字经济转型三大战略机遇,加速推进现代服务业和高精尖产业向运河商务区、文化旅游区以及张家湾、台湖、宋庄等特色小镇集聚,引领带动周边地区一体化发展,打造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高质量样板和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
[关键词] 京津冀协同发展; 城市副中心; 高质量发展
[中图分类号] D6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29-1445(2023)06-0071-04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是北京建城立都以来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件大事,对新时代北京的发展是一个重大机遇。”1进入新时代以来,北京不断完善城市治理体系,成为全国第一个减量发展的超大城市。“坚持一年一个节点,有序拉开城市副中心框架。”2这不仅是优化北京城市空间格局的战略举措,也是努力使京津冀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先行区、示范区的必然要求。在新发展阶段,北京要继续牢牢抓住疏解非首都功能这个“牛鼻子”,把握新的战略机遇,推动城市副中心建设取得更大进展。
新时代构建城市建设的样板工程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北京围绕创造“城市副中心质量”和打造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高质量样板,坚持创新引领,提高治理水平,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成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以承接疏解、错位发展为原则确立区域功能定位。北京建设城市副中心,牢牢抓住疏解非首都功能这个“牛鼻子”,与雄安新区协同发力,在有效解决北京“大城市病”的同时,显著提升了首都功能服务保障能力,初步呈现出以副辅主、主副共兴的局面,并与河北雄安新区各有分工、互为促进,推动了北京“新两翼”建设。
以改革创新、先行先试为抓手提升区域管理能力。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相伴相生。在市级层面,根据副中心建设的实际情况,成立城市副中心管委会,统筹城市副中心建设和管理。在国家层面,争取国家服务贸易扩大开放试验区和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等创新政策支持,推动政策措施和试点示范项目先行先试。在一系列改革创新举措的推动下,副中心区域管理能力和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升。
以长周期和大区域视角培育经济发展动能。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新时代以来,北京坚持以系统思维推进副中心建设。一方面,立足千年大计,推动金融服务、商务服务、科技服务等效益高、成长性好的经济形态加快发展,为长远的高质量发展打下良好基础。另一方面,把握京津冀区域枢纽的区位特征,主动开展与北三县、雄安新区的对接合作,构建服务于京津冀乃至更广大区域的现代化经济体系,在区域协同发展的大背景中寻找经济发展的动力源。
从根植性与内生性维度构建产业生态体系。现代化经济体系下的产业发展呈现根植性、内生性、集群化等特征。副中心建设瞄准问题的根源,采用标本兼治的方式培育产业生态。一是推动市属行政事业单位、国企迁至副中心,在行政力量牵引下,推动区域实现跨越式发展。二是与行业龙头企业建立对话合作机制,加快改善营商环境,通过市场经济手段将市级重大产业转移项目尽快转化为本地发展的引擎。三是积极完善城市公共服务,改善各类人才的生活环境,将宜居环境建设转化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
高水平推进城市副中心建设的重大战略机遇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站在当前这个时间节点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要有21世纪的眼光。规划、建设、管理都要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落实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的要求。”1近年来,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在重构全球经济版图,同时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国内外政治经济环境风云变幻,党中央作出了在新发展阶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决策部署。这对于高水平推进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而言,既是挑战,更是重要的战略机遇。
新发展格局下京津冀桥头堡作用日益凸显。2020年7月,党中央提出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新发展格局下,都市圈“是双循环经济体系运行的战略支点”,2也是国内外资源要素的主要集聚区。北京城市副中心作为首都都市圈的关键节点,迎来了国内外资源要素加速集聚的机遇期。一方面,联通京津冀的交通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区域联动的空间格局初步显现。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全面进入主体施工阶段,建成后到达河北雄安新区的时间缩短至1小时,到达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和大兴国际机场的时间缩短为15分钟和35分钟。另一方面,城市副中心对河北省的辐射能力显著增强。2020年3月,国家发改委、北京市、河北省联合印发《北京市通州区与河北省三河、大厂、香河三县市协同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城市副中心辐射带动北三县协同发展。之后,城市副中心先后与武清区、廊坊市签订各类合作协议数十个,在规划衔接、产业互促等多方面展开合作。推动中关村通州园等与北三县重点产业园区加强产业分工,有效带动了北三县产业升级和软实力提升,为城市副中心的长远发展提供了更广大的战略腹地,增强了对国内外企业的吸引力。
“两区”开放政策促进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建设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和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简称“两区”建设),是近年来中央批复支持北京的两项重大政策。城市副中心作为“两区”建设的重点区域,在体制机制改革和营商环境优化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一是试点放宽外资准入标准。在北京自贸试验区和通州文化旅游区允许外商投资文艺表演团体(中方控股),鼓励外国建筑设计师在城市副中心设立建筑设计公司,支持外商投资举办经营性职业技能培训机构等。二是立足城市副中心产业发展基础,打造“绿色自贸”“创意自贸”两大品牌。在各方面积极推动下,随着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中心的建成,北京绿色交易所将正式升级为国家级交易所。国际设计产品展示体验和交流贸易中心等平台正在筹备和建設之中,汇聚全球品牌设计机构的能力有望增强。三是深化“准入即准营、最多跑一次”改革。分类制定区级涉企经营许可事项改革清单。积极鼓励并协助城市副中心满足一定条件的企业,通过“报备即批准”方式获得高新技术企业认、享受所得税优惠等相关政策。一系列优化营商环境的创新举措对企业形成了显著的吸引力。根据“企查查”网站数据,自2020年9月24日北京自贸区授牌启动以来,城市副中心新成立且处于存续状态的各类企业44361家,占副中心全部企业的21.4%。
数字经济引领下新业态和新模式不断涌现。以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为标志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孕育了跨境电商、在线教育、共享生产等新业态,以及众创、众筹、众包、众扶等新模式,为城市副中心作为后发地区“弯道超车”提供了历史机遇。新业态新模式发展前景非常广阔,从业者以年轻人居多,是建设城市副中心需要重点发掘的经济动力。近年来,北京市出台了一系列培育壮大新业态新模式的创新政策,提出“五新”举措,即新基建、新场景、新消费、新开放、新服务,着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城市副中心在“五新”领域迎来了重要的发展契机。“十四五”时期,北京城市副中心正在以新基建为驱动、以新场景为引擎、以新开放为突破、以新服务为抓手、以新消费为支撑,共同构筑新经济发展路径。
奋力打造“千年之城”新地标
近年来,“城市副中心发展生机勃发,153项市级管理权限赋权到位,首批市级机关顺利迁入,学校、医院等一批优质公共服务资源投入使用,交通、文化等重大项目加快建设,环球主题公园开园,商务服务、文化旅游、科技创新等产业功能持续增强,与北三县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1未来一段时期,要加快推进第二批北京市属行政企事业单位迁入副中心,继续全面推动城市副中心高质量发展。在城市副中心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日益完善的背景下,加速推进产业集聚成为当下城市副中心建设的核心工作。依据相关规划,城市副中心承载产业功能的空间主要有运河商务区、文化旅游区以及张家湾、台湖、宋庄三个特色小镇。各园区要充分把握政策机遇,优先推进最紧迫、最重要的工作任务。同时,要建立联动机制,辐射带动京津冀地区协同发展。
加快打造全球财富管理中心和绿色金融中心。城市副中心以运河商务区为主要承载地,瞄准“全球财富管理中心”“全球绿色金融和可持续金融中心”两大定位,规划布局了千亿元的项目投资。未来要抓紧推动项目落实,加快推动产业集聚。一是加快推进物联网、数字人民币、大数据分析等技术在财富管理和绿色金融等领域的应用场景建设,培育互联网财富管理、互联网银行、互联网证券、互联网保险等新业态,提升金融大脑,纵深推进数字化转型,构建智能化金融体系。二是全面构建市场化的绿色金融生态圈。积极推进碳银行建设,组织召开全球家族办公室行业峰会、全球财富管理论坛。三是积极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用好自由贸易区政策,建设金融对外开放新窗口。引进优质外资机构,实现外资金融机构落户数量高速增长。深化国内外合作,特别是加强与西城、海淀、朝阳金融市场的交流,增强服务各类金融企业的能力。
推进文化旅游区开发建设,增强溢出效应承接能力。以环球主题公园为核心,以文化旅游区北部产业带为溢出效应的核心承接区,进一步加强中外合作,积极谋划推进环球主题公园二期建设,加快打造“一核引领、一带聚力、多区承溢”的产业发展空间格局。一是持续优化环球度假区服务项目。做好环球主题公园及城市大道运营管理,争创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强化营销推广、提高客流量。推动水岸码头启动建设,充分利用贯穿度假区的景观水系,在沿岸建设配套商业设施,满足游客差异化休闲度假需要。二是加快建设大型商业综合体,推动文旅商融合发展。以国际名品为主体、功能体验为支撑,针对不同客户群体建设多元化的休闲度假环境。充分应用数字科技,引进电竞比赛等项目,打造旅游度假标杆产品,形成拥有沉浸式体验娱乐项目和高技术配套设施的国际性商业娱乐综合体。三是构建首都时尚旅游集散地。发挥首旅集团在旅游商贸服务业的龙头作用,利用其联系广泛的销售网络,组织客源向环球主题公园度假区聚集。通过环球主题公园北综合交通枢纽项目建设,打造集轨道交通、地面公交、出租车等交通方式为一体的综合换乘枢纽,与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地铁沿线等建立直接联系,为游客提供更加便利的交通条件。
加速建设产业集聚、错位发展的特色小镇。张家湾、台湖和宋庄三个小镇在文旅、科技等产业方面具备一定的基础,是城市副中心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着力点。目前,张家湾小镇已经在设计服务和城市科技领域引入北建院、泰宁科创等50多家科技类创新型企业。台湖演艺小镇依托邻近环球主题公园的区位优势,着力培育创意创作、展演交流等核心功能,带动优质资源集聚。宋庄艺术创意小镇以原有的画家村为基础,重点发展原创艺术创作、艺术品交易和文化休闲旅游等业态。面对新时代新机遇,三个特色小镇需要进一步深化对产业发展规律的认识,加大推进产业集聚发展的步伐。一是因地制宜,优化、细化产业功能布局。张家湾、台湖、宋庄三个特色小镇,在具体的招商引资和项目推动过程中,需要进一步细化功能定位。比如,近年来,科技创新在城市副中心发展中的地位日益凸顯,张家湾设计小镇集聚了较多的城市科技类产业,可从土地供给、税收优惠等方面给予更多的扶持。二是强化数字赋能。以数字化赋能经济发展和培育优化新经济生态,为推动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应用提供更多高含金量场景条件。
建立区域协同联动机制,发挥重点园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充分发挥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桥头堡作用,将北京的改革创新政策与京津冀的产业发展实践相对接,把自贸试验区建设打造为京津冀产业合作新平台。一方面,依托运河商务区等重点园区,探索建立总部—生产基地产业对接合作模式。充分发挥城市副中心辐射功能,聚焦商务服务、科技创新和文化旅游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强与河北、天津产业园区的合作,推动形成园区产业合作联盟。另一方面,健全北京、天津、河北自贸试验区范畴内分工协作体系,构建区域内优势互补、分工协同的新格局。
(本文是北京市社会科学院首都高端智库重点课题“全球生产和金融网络框架下的北京‘两区建设研究”〈项目编号:2021A6515〉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蔡奇.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 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北京篇章——在中国共产党北京市第十三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北京日报,2022-07-04.
(作者简介:赵继敏,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城市问题研究所研究员)
责任编辑 / 王晓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