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的中学美术教学探究
2023-06-26陈雅
摘 要:核心素养下的中学美术教学应注重学生的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以培养对美的感知力、良好的审美品位和初步的艺术创新能力为目标。在具体实施的课堂教学中,要结合当前美术教学改革的基本理念,以落实核心素养为主线,引导学生参与各类美术活动,调动他们对美术的自主学习兴趣,并注重他们在课堂中审美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中学美术;课堂教学;学生;审美能力;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905(2023)15-0-03
美育的历程几乎和人类文明的历程一样漫长。审美教学就是通过讲授美的基本知识,经过不断的美学实践过程来培养学生的自主审美意识。
美在何处寻?我国现代美学家宗白华先生主张从细雨微风、落花流水和摇摇欲坠的孤星等一些眼看耳听的客观事物中寻找美感。中学美术教育要以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力、良好的审美品位以及初步的艺术创新能力为教育宗旨。在具体的教育实施中,应以落实核心素养为主线,引导学生参与各类美术活动,从而培养他们的审美意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同时锻炼他们的动手实践技能,让他们形成相应的美术实践能力。
美,包含了艺术美、自然美、生活美和社会美。审美,是指主体通过情感观察的手段对审美客体进行直接的情感上的判断。审美,既是学生主观认识、挖掘审美客体中美的品质的活动,又是学生主观从内心品赏、认识美的客体以及它的美,感受美的自身表现的活动。作为全面发展中的美育,其中中学阶段的主要目标,就是培养学生感知美、发现美、体验美和欣赏美的意识,训练学生欣赏美感和鉴别美丑的技能,进而建立合理、正确的审美观和审美性格,在美育活动中获得较强的审美能力[1]。
一、形式美感的培养
学生学习美术,最先会了解美术的形式语言,即形成美术作品的许多艺术语言要素,像点、线、面、色彩、明暗、空间、体积、质感、肌理等。在美丽的自然界中,我们经常看到高耸巍峨的山峰、曲折蜿蜒的溪水、千姿百态的花朵等,学生也由于对这种形式美的感知,从而形成了对自然美和艺术美的总体认识。但这种审美形式在一开始并没有变成所有学习者的感知对象,在教师还未讲授、指导以前,它们还只是一个潜在的审美因素。所以,我们培养中学生对形式美感的感知力,就成了学校审美教育的重点任务。
在中学美术课的开始环节,教师总是先引领学生去了解线条的内涵。在中国传统绘画中,线条是造型艺术的基石,各类浓淡、干湿、粗细、疏密、虚实以及抑扬顿挫、刚柔并蓄的线条,都代表了各种形态、各种質地的千变万化的东西。在此处,线条元素具备神秘的吸引力。美术教师要擅长选取有特色的优秀传统艺术作品指导学生去加以鉴赏和研究,而后再透过白描训练深入了解。在教学中可以通过临摹优美的中国素描艺术作品和写生,来培养学生对这一造型艺术元素的认知和表达技能。
对颜色的感知水平,每个人之间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在美术课中教师可以通过调查法、讲授法、观察法等,让学生知道运用颜色的基本知识和调色技巧,从而提高他们对颜色的观察分析水平,进而理解这一形式语言。在图案课上,教师可以让学生理解有关对比、统一、均衡、比例、韵律、节奏等形式法则,并经过对图形组织规律的锻炼,系统地理解和最终把握造型艺术的基本形态与美的形式法则[2]。
二、审美情趣的培养
由于美术是一门关于美学的艺术,要鉴赏艺术作品的美,就需要以直观体验的方法去观察物象。要透过对艺术作品所刻画的各种艺术形体的情感状貌,包括艺术家所运用的各种表现手段,对艺术作品整体的外部形态进行某种直观体验。在初次欣赏时,由于感性常常多于理性,所以观赏者受艺术作品外形强大的吸引力而动情,有时候会感到激动、愉悦,有时候又会沉思、落泪,从而引发了某种思想感情上的共鸣。
当学生看到凡·高的油画作品《向日葵》之后,马上就被它那大胆鲜艳的用色吸引住,让学生来叙述一下看到这幅画的体会时,他们都会认为这幅画给他们的色彩感受太强烈了,这些花如同一团团火焰,在画面中点燃了热情的火花。这时,学生就在思想情感上和这幅画形成了共鸣。再深入追问:这样浓烈的情感是如何形成的?学生回答:是颜色,鲜亮的黄色与蓝色之间的强烈对比。这是学生们最真切的情感体验。
欣赏艺术作品往往会让人发生潜移默化的感化,比如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听乐、观舞、休息、轻吹、告别,这五个场景分别能独立成画,却又自然巧妙地连接在了一起,我们不得不称赞顾闳中巧妙的绘画技艺和惊人的观察力。其精巧细致的刻画,让观赏者仿佛进入了那个纸醉金迷的五代南唐。达·芬奇的代表画作《蒙娜丽莎》,反映了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对于女性美的审美理念和审美追求,巧妙的构图、细腻的笔法、渐进的层次,让很多人从中得到了美的熏陶。我们的美术教育,应善于挖掘作品积极健康的方面,并转变为学生的高雅的审美兴趣,从而培育他们爱美的精神。而这种情感培养教师应该通过美术鉴赏、写生和临摹创作等形式进行,当然也还可以在自然科学、社会和美育的范畴中全方位地进行[3]。
三、审美理解力的培养
审美鉴赏,是感性与理性相互统一、相互促进的艺术活动。在鉴赏艺术作品的时候,教师还应当在感知艺术作品造型的时候,有意识地应用各类科学知识、基础理论加强学生对艺术作品的认识。例如,艺术作品的背景、作者的生平以及艺术作品的一般原理和具体技法等,在学生赏析的过程中要尽量去挖掘和把握。只有深入了解之后,学生才能更好地去解读它,也才能理解主题中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美术作品对人会产生很强的感染力,罗中立的油画作品《父亲》就曾影响过许多人,很多人都因此体会到了父爱的伟大,并在作品中感受到了那种朴素真实的艺术表现中散发的独特魅力。在美术课中,教师应善于挖掘美术作品内在的积极的感情因素,在课堂教学中巧妙地渗透进去,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美学素养。这些素养的形成是潜移默化的,学生平时也可以通过参观美术馆、外出写生和名作临摹等形式去进行巩固。
我们还以达·芬奇的《蒙娜丽莎》为例,大家在学习这幅画作时,会去了解达·芬奇这位画家和他的其他艺术作品。他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美术三杰之一,他还多才多艺。除了画家这个身份之外,他身上还贴有很多的头衔,数学家、天文学家、地理学家、建筑师、设计师等,在他的一系列手稿中发现了很多艺术与科学的秘密,他就是个天才。这幅画作中蒙娜丽莎端庄优雅的神态、炯炯有神的双眼和那露出一丝浅浅的神秘的微笑,都反映了一种新的时代文化精神之美,画面中的背景在达·芬奇“无界渐变着色法”的技法下,与主题人物巧妙地融为一体,散发着神秘又梦幻的气息。这种技法让作品形成了更丰富多彩的层次,从而进一步促进了西方绘画的发展。这种深入浅出的分析,更有利于提高学生对艺术作品的认识与理解,更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并提升他们的审美体验[4]。
对于美的事物我们所产生的情感反应,是美术教育活动中最初的表现,而这些感受与感化过程又受人们审美观念的制约。中学生通常还不能准确把握这种审美的是非尺度,到底什么是美,什么是丑,哪些值得歌颂,哪些应该批评。因此,不同的审美判断,就会产生不同的情感反应。所以,教师在美术教学中应认真筛选作品,用积极健康的美术作品去引导中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判断。几乎所有优秀的艺术作品,都是在表现日常生活中的美好事物,以及创作者积极向上的审美观念。而反过来,它们也让观赏者受到美的熏陶,产生了积极的美学教育效果。美术课上,教师选取古今中外优秀的艺术作品是第一关,通过正确的引导,学生可将他们的感受与想法用小作文的形式写下来,教师也可与他们单独谈话分析,更加有助于训练他们真正科学的审美态度和审美感受。通过这些教学方法,我们可以在寓教于乐、潜移默化中达成我们的美育目的。
四、审美创造力的培养
中学阶段,美术教学不仅仅以培养中学生的审美能力为最终目的,而更应注重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讲过:“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一双善于观察与发现的眼睛,因材施教、因势利导,把学生丰富的审美想象力转变为可实施的美术创意。在课堂中,教师要为学生提供自由的创作环境,激发他们的想象力,让学生在创作中获得快乐。学生只有爱上美术创作,对美术学科保持持久的兴趣,才能创作出具有审美价值的作品,从而更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审美创造力。
核心素养下的中学美术教学特别重视学生创造力的培养,美术鉴赏虽然依靠感性认识,但这种直觉却又经常和思维、想象等形象思维活动结合在一起。所以,教师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应充分调动学生的创作积极性,引导他们充分发挥想象力,而不能机械被动地接收知识,在实践过程中可以将多学科知识相融合,紧密联系客观现实,将艺术创作与实际应用巧妙地结合在一起,鼓励他们积极地再创作,这样才能进入更深层次的艺术境界。我们纵观优秀的美术作品,都是在创作的过程中不断地探究和实验,凡是杰出的美术作品,往往都可以激发欣赏者的审美意象,引导他们在观赏之后能够进行形式各异的艺术创造。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欣赏优秀的美术作品时,先就要激发他们的灵感,充分考虑生活经验、基本常识和专业知识,并采取主动的聯想和想象,丰富艺术作品的艺术形象[5]。
教师在教学中要始终关注学生的感受和情感体验,引导学生通过联想和想象,调动审美情趣,感受审美意境。“新艺术课程标准”指出:“引导学生全身心地参与艺术活动,焕发积极情绪,获得审美直觉和美感体验”“通过欣赏美术作品感知世界,体验情感,实现与艺术形象的共情”。注重情感体验的本质是对“情景和艺术形象”的认识、体会,也就是充分进行联想和想象。美术教育的最终目的要求学生不但要善于发现美,而且还能表达为什么美。经过大量的科学研究与证实,审美心理活动主要包括感知、理解、情感和想象。之所以要重视感知、想象方面,就是重视学生的情感因素,从他们的心理认知角度去提高学生对审美活动的情感表达能力。
五、树立正确的审美导向
中学美术教学和德育是相互促进的,中学美术教学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元素。教师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渗透了德育的内容,这不仅对处在青春期的中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还可以培养他们良好的道德情操和审美情趣,达到“润物细无声”的良好效果。
比如,我们在学习齐白石的《荷花图》这幅作品时,除了技法上的构图饱满、疏密有致、用笔大胆豪放,还了解了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优秀品质,这时教师就可以适时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即中学生应像荷花一样坚持自己的初心,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张大千的作品《长江万里图卷》,这幅画充分再现了祖国的山河壮美,歌颂了我们中华民族不畏艰险的伟大气魄,教师引导中学生应该拥有怎样的情怀,这样让学生很自然地受到中华民族精神的深刻影响,并从中得到一次爱国教育。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秀丽壮观,生活在这样的国度有着无比的自豪感和幸福感。在学到徐悲鸿的《奔马图》时,让学生联想到中华民族不屈不挠、昂扬向上的精神,近代中国的发展如万马奔腾、蒸蒸日上。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从中观察并体会到中华民族正在经历的巨大变化,并以此培养中学生对党、对社会主义事业的热爱之情。
六、贯彻美术核心素养,增强审美培养效果
美术鉴赏是一种性情的陶冶,它不能全凭借说教,也不可全依靠灌输。假如偏离了美学的基本规律,强行要求学生对艺术作品和自然现象达成一个统一的认识,这将会泯灭他们的艺术想象力和创造力,甚至会让学生的审美水平越来越低。人类在不同时期创造的优秀的美术作品,包含着人类对真、善、美的不懈追求,尤其是经典名作。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贯彻新课程改革的美术核心素养,让课堂中的每一细节都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教师的教态、着装、言谈、举止等都能给学生留下很深的印象。因此,教师应尽量展现出亲切、优美、阳光、自信的形态,课堂教学也应采用不同的方式、方法。教师虽然上的是美术课,但可以进行跨学科融合,诗文、音乐、名画、美景等优美的艺术作品都可以加以穿插,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给他们美的熏陶,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6]。
审美教育也是教育,培养中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是美术教师的责任。审美能力的培养必须贯彻于美术教育的始终,必须突破过去以知识训练为目的的传统教学方法,要在传统审美教学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我们更多要做的是培养学生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并能将这种审美能力内化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去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参考文献:
[1]宗白华.美从何处寻[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4.
[2]张云.浅谈我国中学美术教学的困境和改革[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7(11):160.
[3]梁启超.趣味教育与教育趣味[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
[4]赵孟雄.艺术教育中的审美教育[J].大众文艺,2010(23):234-235.
[5]张建林.中学美术教育的发展方向[J].教学与管理,2004(06):67.
[6][德]席勒.审美教育书简[M].张玉能,译.南京:南京译林出版社,2009.
作者简介:陈雅(1989-),女,江苏盐城人,本科,中学一级教师,从事油画、水粉、水彩等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