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德彪西《叙事曲》曲式与和声技法

2023-06-26张耘瑞

艺术大观 2023年3期
关键词:叙事曲德彪西曲式

张耘瑞

摘 要:本文以德彪西《叙事曲》为研究对象,从曲式、和声技法方面,立足于浪漫主义晚期与印象主义初期的时代特点,探索德彪西在早期创作中的作曲技术及风格特点,同时小窥早期20世纪和声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德彪西;叙事曲;20世纪和声;高叠和弦

中图分类号:J6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905(2023)03-00-03

一、簡介

(一)人物简介

克劳德·德彪西(1862-1918年)作为19与20世纪之间法国卓越的作曲家,是印象主义音乐的开创者。印象主义音乐来源于印象派的画作与象征主义诗歌,印象派绘画如莫奈的《日出》等作品,强调捕捉光影的瞬间效果,在印象主义音乐中则强调以朦胧的和声减弱其功能性的衔接,运用全音阶、五声调式与中古调式去扩大调式的表现力,曲式以三部性为主要轮廓,但结构松散,管弦乐作品中将力度与音色相联系,形成梦幻旖旎、朦胧缤纷的和声效果。

(二)曲目简介

叙事曲在法语中被称为“ballade”,具有“舞蹈”的含义,源于14世纪,一般的演出形式是载歌载舞,14世纪至浪漫主义前期,歌词内容世俗化。至浪漫主义中后期,则演变成一种与浪漫主义文学作品相关联的器乐作品。

本首叙事曲是德彪西早期的作品,也是德彪西一生中唯一一首叙事曲,创作于1890年,在这段时间,德彪西接触了瓦格纳的和声技法并大受鼓舞,同时接触到穆索尔斯基的作品并大受启发,并在频频与印象派画师、象征主义诗人的交流下,创作了这首独一无二的作品。作为印象派早期,同样也是德彪西早期的作品,我们能依稀辨得这首作品古典主义下的轮廓,同时也能体会到德彪西在和声上所不断尝试不断突破的试验[1]。

二、曲式分析

(一)图示

《叙事曲》的曲式分析图如图1所示。

(二)表格

《叙事曲》的曲式结构表如表1所示。

这部作品是一个非典型的回旋曲式,它具有回旋曲的典型五大部分,但是在各部分的规模上又呈现逐渐扩大的趋势,尤其是C段,采用新材料不断展开,呈现出了古典主义的曲式框架下后现代的和声进行模式。

引子部分为1-5小节,此部分的中心音为E,是主调性F大调的导音。这样未选择更为明确的主音C为中心音的创作方法很大程度上削弱了调性的听觉,但是导音同样具有倾向感,这一特质则隐晦地导向了F大调,使作品始终聚焦在F大调中,具有一定的逻辑感。

同时,引子部分已经出现了本首曲子的节奏动机。

A段是6-9小节。右手从节奏动机开始,形成右手规律化,左手自由化的节奏特点,一张一弛形成绝佳的律动对比,和声整体为反功能的进行,描绘了一种摇摆疑惑的情绪氛围。

B段是10-19小节。与A段相比成倍数展开,最主要的改变是在右手出现了插空式的旋律,左手由A段三连音式的节奏转变为四十六节奏型与五连音,增强了动力感,后两小节可以看作是对前句的补充,因此整体仍然呈现4+4+2的对称乐句。

A段是20-45小节。此次出现的A段篇幅显著扩大,整体仍然使用引子部分的节奏动机为基底,通过增加律动与声部加厚的方式进行扩充,使得作品具有强烈的中心感。调性转到了从属调C调,具有古典主义和声进行的框架,最后结束于d小调。

C段是46-77小节。作为最华丽而大胆的中段,在第一次展开时引入了新的节奏动机材料,以D为持续音强化小调的主音,右手是分解和弦,左手则是流动的歌唱性旋律,在这段弱化了纵向的和声变化,强化了横向的声部进行。

第二次C段的展开位于62小节,转调是直接通过降低半音的方式从F大调转到了E大调,这样的进行也打破了古典主义时期以五度为中心的近关系转调,右手的旋律采用引子部分的节奏动机材料,同样采用加厚声部与强化左手律动的方式提升情绪,自66小节之后,将之前出现过的大切分节奏型进一步缩减为四分音符与八分音符为一组的带有三拍感的节奏型,在44拍的规律性的逻辑感中获得律动感强烈的三拍感。

最后的A段是98-104小节。最后再现的A段的标志仍然是引子部分的节奏动机,采用双手同时再现的方式,展示一种质朴、宁静而典雅的旋律氛围,也有一种结束感,82小节开始左手出现的#E实际上是F的等音,这一等音一直持续到92小节,F作为调式的主音,在此出现有回归与强化的意义。

A段结束于97小节的完满终止,对于一部印象主义的作品,结束反而是这样非常传统的结束,令人感到惊讶,想必也是因为其创作于德彪西早期的缘故,从之前的主持续音到现在的完满终止结束,都受古典主义影响非常明显。

97-104小节则是尾声部分,右手通过F大调音阶再次强调出一种调性的归属感,节奏上不断缩减动机,呈现出强烈的收束感,最后的结束和声是T9—T13—T9—T,总体还是以T为中心的高叠和弦,不同于传统的D—T所带来的浓烈色彩,以主音为中心的终止转换了思路,呈现出色彩过渡式的终止式,大胆而前卫[2]。

三、和声分析

(一)纵向和声

1.高叠和弦

高叠和弦是在三度叠置的基础上向上累计构成以三度为基础的九和弦、十一和弦甚至是十三和弦,具有不协和与复杂的音响效果,由于其可分层次解释和弦功能,因此具有复合的和弦特质,能在纵向的和声中加强戏剧化与复合化的音响色彩。

引子部分的第一小节(见图2)由具有属和弦性质的三度叠置的不和谐的高叠和弦D9展开,同时在第二小节由DVII9和弦进行连接,在此处也可以将此和弦理解为七级上的减三和弦与四级上的大三和弦的高叠和弦。两个属功能组的和弦连接进行,增强了对主音的期待感,强化了旋律进行的不稳定感,听觉上给人以新鲜的感受,同时D后不接T的和弦进行也突出了早期印象派的写作习惯,并与古典、浪漫时期大大区分开来,具有浓郁的时代及流派特色。

同样的,高叠和弦还出现在13小节,前两拍为D、E、G、B、D、F、A组成的D13和弦,后两拍是F、A、C、?E、G构成的六级上的D9和弦,第14小节也出现了由B、D、F、A、C、E、G组成的S13和弦,我们也可以将其解释为S7和弦上叠置D和弦。

典型的高叠和弦还出现在24小节,以C、E、G、?B、D、F、A组成了T和弦与D VII7和弦的高叠和弦,后两拍以简单结构的二級三和弦进行衔接,一张一弛给人听觉上暂缓的轻松感,同时通过两者的对比,更突出高叠和弦的听觉新鲜感[3]。

高叠和弦的写作可以说是这首作品的核心,贯穿始终,运用高叠和弦的原因也是德彪西本人希望通过复合的音响色彩去探索音响最多能赋予这首曲子的张力,如同印象派的画作一般,多色彩的叠加与对比,似是而非的朦胧美感近在眼前。

这一作品通过长琶音与流水般的六连音将高叠和弦隐藏于一小节之中,使高音区与低音区有对比,多性质的和弦也有对比,营造出了旖旎而梦幻迷离的音响效果,同样,高叠和弦的写作也是早期德彪西探索新和声写作方法的有效实践。

2.变和弦

为了营造飘逸流动的美感,和声的进行与调式的倾向需要进一步的弱化,德彪西使用了大量的变和弦引入外音,制造不协和的对比。主要体现在大调中的升高降低二级音(拿波里和弦)与小调中降低七级音,或者是属组和弦升高,降低五音。

首先,91-93小节(见图3)D TIII与降五音D TIII的交替,造成了大三和弦与减三和弦的色彩交替,后两小节则继续使用DTIII7与降五音的DT III7。

其次,在35小节有g小调调感的短暂离调,前两拍出现了F、b、A、b、C、?E,以F大调为主去分析,这个和弦即降二级上的导七和弦,后解决到G、B、D,即S II级和弦,也可以看作从听觉上解决到G大调,这种既有拿波里和弦的下属变和弦的连接方法,又有大小调交替形成的明暗反差,为这段材料加深了丰富而复杂的音响与游离翩然的调感。

此外,在87小节有SII上的降五音的导十一和弦(F、A、#C、E、G、?B)和弦,也可以看作是降五音的主十一和弦,后两拍衔接主和弦,同样也是利用了大小调交替带来的色彩感,实现了自然引入变和弦与调性功能模糊的音响效果。

在20小节同样也出现了降五级的S II和弦(D、F、?A、C),此处出现的最清楚且与前两拍的S II上的S II34和弦为衔接,S II—S II的进行具有相对的归属感,但又没有D—T那样强烈,很好地中和了飘忽不定的音响[4]。

(二)横向和声

1.反功能进行

作为印象派的代表人物,德彪西常采用的,区别于古典时期的作曲技术就是反功能进行,即D功能组后接S功能组。

第6-12小节(见图4)就使用了连贯的反功能和弦进行,不同于传统作曲D后接T所带来的稳定感与明确的调性导向,反功能的和声会加强调性的游离感与期待感,这种亟待解决的和声语言也能有力帮助作曲家在同一个和声片段用相同的和声加入不同的节奏动机,以此创造出以段落作为划分标准的大段的效果,这也是与古典时期对称性的小节、导向性强的和声、规则的趋势段落所区分开的,属于印象派后现代式的作曲语言。

第六小节开始和声的变化为:DT III7—S—T7—S II,出现了属功能组连接到下属的和声进行。

2.D功能组的连续使用

在24-29小节(见图5),D功能组的和弦被连续使用,和声进行为T—SII—TSVII—D7/DVII—DVII—D11—DVII—D9,连续的D功能组和弦的目的也是增强期待感,D预示着调性,但长期的待解决包括复杂化的同功能和弦的使用,在听觉上带来新鲜的感受,这是古典主义时期绝不会出现的手法,也代表了德彪西对于和声使用的创造性的、先锋性的前瞻,这是一种重视“氛围”而非具体拍点上和声的作曲思路,也是有助于打破传统曲式结构的创造性建设。

3.平行和弦连接

在传统斯波索宾的和声体系中平行五八度是被严格禁止的,但是正是由于德彪西追求新的音响化的进行,我们会发现他在不断冲破所谓传统的束缚,这种写作手法使用严格的音程移位,放弃了传统和声进行的倾向性写作,转而通过不协和音的不解决形成调性模糊、关系不独立的听觉效果,同时平行和弦连接所形成的上下声部的线条感也带有内在的逻辑性与听觉上的美感。

在35小节中出现了T7(F、?A、?C、?E)到SII7(G、B、D、F)的平行进行,尤其是平行和弦连接中带有隐伏旋律的55小节和28小节,这样通过平行和弦所勾勒出的具有歌唱性的根音或冠音声部,使歌曲具有优美的旋律线条与质朴的情绪表达。

4.交替大小调色彩的运用

关于交替大小调所带来的色彩化的和声在29-36小节体现得淋漓尽致,首先在C大调的终止感的前提下,通过降低三音(?E)带出了c小调的主和弦,在同一小节又通过#F引出DD7和弦转回了C大调,在33小节短暂出现bD大调与D大调的和声色彩,这样半音化的调性交替不仅具有色彩明暗交织的对比,更具有半音所带来的不协和音之间的对比,大胆而极具张力,在左手低声部则可看作是通过F主音的长时间持续,从听觉上确定调感与归属,强化主音的倾向,因为在此部分并未完全转调,根据38小节的和声进行到C大调,我们也可将其解释为F音作为C大调的下方五度音,也具有提示C大调调感的作用。简而言之,交替大小调色彩的运用实际上也是大三和弦与小三和弦的自由运用,德彪西打破了以调为运用和弦的手段,以和弦性质作为运用手段,创造出乎意料的和声效果,甚至更隐晦地使用D功能组和弦而不出现T和弦,同样也能起到暗示调感的作用,这一手段更使作品具有晦暗飘逸、迷离多彩的效果,极大地带给人惊喜与期待。

四、结束语

德彪西作为浪漫主义与现代主义时代交点上的音乐人物,他运用丰富的色彩与细腻的织体,展现出先锋式超前的艺术审美,这首早期的作品风格并未完全到达印象主义的巅峰,但我们也可以从德彪西在这首曲子中多彩的和声尝试与试验,小窥他丰富而复杂的内心,超前而创新的思想,他所展示的前无古人的创作思路也将从这一首小小曲目中开花结果,影响后世百年的创作审美,对未来的作曲家与听众而言都是长久而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王馨敔.德彪西《叙事曲》音乐特征与教学研究[D].四川音乐学院,2022.

[2]朱筱敏.德彪西钢琴曲《叙事曲》的和声技法研究[J].牡丹,2016(02):62-63.

[3]张茂涛.高叠和弦在格里格抒情小品中的应用[J].北方音乐,2020(12):56-58+85.

[4]王桂升.功能和声之“元规则”的形成与突破——以斯波索宾《和声学教程》为例[J].音乐研究,2014(06):72-85.

猜你喜欢

叙事曲德彪西曲式
论肖邦《第二叙事曲》(Op.38)的叙事、形式与风格
变体曲式的“再变”及结构范畴的结合
奔驰在祖国大地上
——选自大型交响叙事曲《苗寨的故事》
德彪西钢琴前奏曲《雾》之音乐分析
论并列曲式的审美特征
浅析《兰花花叙事曲》特色揉弦的运用
德彪西音乐创作对印象主义绘画的借鉴
贝多芬《月光》与德彪西《月光》的比较分析
性依存叙事曲
试析德彪西《格拉纳达之夜》音乐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