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的风骨
2023-06-26顾晓蕊
◎ 顾晓蕊
牡丹花大色艳,香飘云天,素有“国色天香”之称。任其文人雅士,或是达官贵人,甚而寻常人家,置身牡丹花丛中,皆熏染一身芬芳,获得美的慰藉和心灵的安宁。
牡丹花又称富贵花、木芍药、百雨金等,自古以来,它受到世人的盛赞和推崇。牡丹雍容大气,端庄秀雅,贵气天成,然若论牡丹的文化意象,却又深得民间喜爱,成为富贵、吉祥、幸福的象征。
记忆中的童年,在乡下,家家户户的床单、被罩上大都印有牡丹图案,就连搪瓷脸盆、搪瓷碗、花瓶、年画中也多以牡丹绘饰。一朵朵牡丹,花朵硕大而艳丽,秀韵多姿,有吉祥兴旺的美好寓意。
平时喜欢绣花的母亲,还在门帘、窗帘、枕套上都绣上牡丹。母亲微笑着对我说,牡丹与玉兰同绘是“玉堂富贵”,牡丹配牵牛花是“富贵千秋”,牡丹与凤凰组合是“凤穿牡丹”……
然而,当我问母亲是否见过牡丹时,她却茫然地摇头。原来她也只见过画里的牡丹,并不曾见过真正的牡丹花。在那个年月,虽人人都道牡丹好,但人与牡丹,又仿佛隔着云端。
恍若天姿仙影的牡丹,承载着乡民对生活的盼望,带着对未来的美好祈愿,成为那个贫穷匮乏的年代,一抹温暖靓丽的底色。
二十余年后,又到一年暮春时节,我陪母亲去洛阳看牡丹花会。
我们走进王城公园,发现这里已是花如海,人如潮,川流熙攘,欢声鼎沸。园内数万株牡丹花吐蕊绽放,到处花团锦簇。每一株牡丹都有诗意的名字,植株旁侧还立有花名牌。
一朵花开两色,红白相间的是岛锦;株型挺直秀美,粉色叠瓣的叫如花似玉;花瓣繁密如云,重重交叠的为叠云;花色墨紫,质如丝绒的称墨润绝伦。还有魏紫、赵粉、姚黄、豆绿、洛阳红、二乔、青龙卧墨池等等。
每一朵花都姿态各异,或凌空绽放,或含羞带娇。我们一路走来,目光如蝶,起起落落,千朵万朵的牡丹,看得人心中溢满欢喜。
因是初次见到牡丹花,这盛大的喜悦,令母亲欣然赞叹:这花美得像仙子呢!我笑着回她,还真让你说着了,牡丹,乃是百花之首,又被誉为“花中仙子”。
这背后还有一个动人的传说。相传女皇武则天冬日游园,见满园萧瑟,便下令百花开放,百花惧其威,纷纷冒雪开放。唯有牡丹傲然不屈,拒不绽放。女皇大怒,命人火烧牡丹,并将其连根掘出,贬至洛阳。
谁知牡丹一入新土,扎下根来。来年到了谷雨,株株牡丹蓬勃盛放,娉婷袅娜,花开倾城。百花敬其气节,尊牡丹为花王。当地人惊诧叹服之余,更感动于它的钢骨烈心,称牡丹为“焦骨牡丹”。
洛阳人皆酷爱牡丹,故城中栽植牡丹的人颇多。畅游途中,我结识了位本地花农,在与他的攀谈中,得知了更多牡丹的习性。他说:“牡丹长一尺退八寸,生长极为缓慢。牡丹懂得进退,恪守取舍之道。”
他还说:“若要种植好牡丹,必取洛阳土,洛阳牡丹最恋乡,一寸乡土一寸情。”除却洛阳水土适合牡丹生长的缘故,我更愿意相信,是牡丹对故土有依依难舍之情。
“牡丹原本隐遁深山,后被人引植庭院,所以它有贵气而无骄奢之气。”他接着说,“牡丹浑身都是宝,既可食用也可入药。牡丹花蕊可制茶,常饮活血润肤。它的根皮又名丹皮,有清热化瘀的功效。牡丹籽油营养丰富,有花的清香味。牡丹鲜花瓣入羹入菜,都是一道美食……”
花农的话语中,藏着人生的大智慧。我想,或许是因为人与花相处久了,便会沾染花的气息和秉性。
牡丹入馔自古就有,清代《养小录》中记载:“牡丹花瓣,汤焯可,蜜浸可,肉汁烩亦可。”可若细想来,却不如苏轼那句“未忍污泥沙,牛酥煎落蕊”,更为清雅入心。
半生颠沛流离的苏轼,尤爱牡丹,据说他曾为牡丹写诗三十余首。他怀有惜花之情,不忍看花瓣零落成泥,将它轻轻摘下,用牛酥煎牡丹花片,一品清芳,把春天留在舌尖上。
林语堂曾说:“世上有一个苏东坡,却不可能有第二个。”苏轼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他是才气纵横、傲骨铮铮的人间绝版。东坡遇牡丹,有心心相知之感,他赞赏的不止是牡丹的花容端丽,更是它的风骨清奇。
牡丹坚守自心,不畏权贵,真不愧是铁骨朱颜,就连拒绝都如此坦荡从容。而对于芸芸百姓,它又甘愿倾付所有,舍却一身。这是牡丹的风骨,也是一朵花的传奇与力量。
一座城开在牡丹花里,一朵花明媚了一座城,这是花与城的相互成全,亦是一段不解之缘。因而,小城人与这座城、这朵花,有了永远割舍不断的血脉亲缘,化作印刻在心底的乡土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