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创伤定点超声(FAST)和CT 在闭合性腹腔脏器损伤诊断中的价值比较
2023-06-26刘燕
刘 燕
( 天津市滨海新区大港医院功能科, 天津 300270 )
腹部创伤是各级医疗机构中均较为常见的急症之一,数据显示我国闭合性腹腔脏器损伤病死率约为6%—8%[1]。 近些年随着我国交通业、建筑业以及工农业的迅速发展,腹部损伤发生率逐年升高,且损伤严重程度趋于严重化[2]。 有研究指出[3—4],发展中国家腹腔脏器损伤死亡率超出发达国家的20 倍,其中约30%的患者可通过前期的诊断和治疗避免死亡的发生,这就对闭合性腹腔脏器损伤的先期诊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然而临床实践指出,不同于骨折、胸外伤、脑外伤等损伤类型,闭合性腹腔脏器损伤病情多较为复杂、紧急且严重,同时其临床表现易被其他损伤所掩盖,因而漏诊和误诊率较高[5—6]。 腹部创伤定点超声是一种较为快速的诊断手段,本研究旨在通过对照分析的方式,对比腹部超声定点超声与CT 在闭合性腹腔脏器损伤中的诊断价值。 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7 年5 月—2022 年5 月接受诊疗的90 例闭合性腹腔脏器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入组对象中男性56 例,女性34 例;平均年龄为(43.01 ±5.11)岁;平均BMI 指数为(22.06 ± 2.04)kg/m2。(1)纳入标准:均具有明确外伤史;均能够接受腹部创伤定点超声以及CT 诊断;病例资料齐全完备;依从性较好;经手术证实为闭合性腹腔脏器损伤。 (2)排除标准:合并有其他疾病者;受伤至医院检查时间超过4 小时者;纳入其他未结题临床研究者。
1.2 方法
入组对象均实施了腹部创伤定点超声以及CT诊断。 使用GE LOGIQ V1 型超声诊断仪对患者开展腹部创伤定点超声检测,检测时患者取仰卧姿势,设置探头频率为3.5 MHz,分别对患者的主要腹腔部位如耻骨联合上方、脾肾间隙、左右肋间以及肋下等进行检测,对患者主诉疼痛部位重点进行检测,同时对患者右侧肋下纵向探测肝后下腔静脉,测量下腔静脉管径,记录患者下腔静脉最大直径和最小直径,对患者下腔静脉-塌陷指数[7](IVC -CI)进行计算,计算公式为IVC -CI =(最大直径-最小直径)/最大直径×100%。 然后使用Light VCT 型CT 扫描仪对患者进行CT 诊断,诊断时患者取仰卧位,医者对患者心率进行监测后注射造影剂,对患者损伤部位进行CT 扫描。
1.3 观察指标及评测标准
以患者后续手术结果为金标准,将腹部创伤定点超声与CT 诊断结果进行比较,对比2 种检测方式在不同闭合性腹腔脏器损伤类型中的诊断准确率差异;对比2 种检测方式的诊断时间并开展比较;对患者进行后续随访,以休克指数将患者区分为休克组(n=51,休克指数>1.0 者)和未休克组(n =39,休克指数为0.5—1.0 者)[8],对比不同预后患者IVCCI 指数以及休克指数的差异;通过绘制ROC 曲线的方式,分别计算IVC -CI 指数和休克指数对闭合性腹腔脏器损伤患者是否出现休克的预测价值。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4.0 软件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数资料比较采用卡方(x2) 检验,以(n,%)表示,诊断效能分析采用绘制ROC 曲线的方式,P<0.05 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 种检测方式诊断结果比较
以手术结果为金标准,将腹部创伤定点超声与CT 诊断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显示,2 种检测方式在肾损伤、脾破裂、肝破裂、空腔脏器破裂等腹部损伤类型的诊断准确率方面组间比较无差异(P>0.05)。见表1。
表1 2 种检测方式诊断结果比较(n,%)
2.2 2 种检测方式诊断时间比较
比较结果显示,腹部创伤定点超声诊断时间平均为(7.02 ±3.01)分钟,明显低于CT 诊断的(25.13±2.98)分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表2 2 种检测方式诊断时间比较( ±s,min)
表2 2 种检测方式诊断时间比较( ±s,min)
检测方式 例数 诊断时间腹部创伤定点超声 90 7.02 ±3.01 CT 诊断 90 25.13 ±2.98 t 40.562 P <0.001
2.3 不同预后腹部损伤患者腹部创伤定点超声参数差异性比较
比较结果显示,休克组IVC -CI 指数、休克指数均较未休克组更高,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3。
表3 不同预后腹部损伤患者腹部创伤定点超声参数差异性比较( ±s)
表3 不同预后腹部损伤患者腹部创伤定点超声参数差异性比较( ±s)
组别 例数 IVC-CI 指数 休克指数休克组 51 0.49 ±0.06 1.65 ±0.34未休克组 39 0.31 ±0.05 0.89 ±0.15 t 15.137 13.012 P<0.001 <0.001
2.4 休克指数以及IVC -CI 指数评估腹部创伤患者休克价值分析
分析显示,休克指数对腹部创伤患者休克预测AUC 为 0.8547 ( 95% CI = 0.7559—0.9535,P<0.0001),IVC - CI 对腹部创伤患者休克预测AUC 为 0.8451 ( 95% CI = 0.7535—0.9368,P<0.0001)。 见表4、图1。
图1 休克指数以及IVC-CI 指数评估腹部创伤患者休克价值分析
表4 休克指数以及IVC-CI 指数评估腹部创伤患者休克价值分析(%)
3 讨论
腹部闭合性损伤是指外力撞击腹部而造成的腹壁和内脏器官的损伤,临床成功救治的关键因素是及时判断出患者是否合并脏器损伤,也是目前临床医师需要面对的重要问题之一[9]。 临床实践指出,闭合性腹腔损伤临床特点为发病急、病情变化快,尤其是对临床症状不典型的患者,其病情往往较为隐匿,腹部体征和临床症状并不突出,如患者并发其他外伤或昏迷,则会显著增加漏诊和误诊率[10]。 已有的学者报道,约有10%的闭合性腹腔脏器损伤患者腹部查体为阴性,对患者实施疾病诊断中,常常要求医师必须结合患者病史,重视查体,但又不能完全依赖患者病史和查体结果,这就要求具备一种或多种诊断准确率较高的辅助检查手段[11]。 近些年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用于闭合性腹腔脏器损伤的辅助检查手段也越来越多,如诊断性腹腔穿刺、超声、计算机体层扫描、X 线摄影等,上述检测手段均具有一定的优劣性,在选择上具有一定的难度[12]。
本研究通过开展自身对照研究的方式,分析了腹部创伤定点超声和CT 检测在闭合性腹腔脏器损伤诊断中的效能差异,结果显示,在不同类型闭合性腹腔脏器损伤诊断准确率方面腹部创伤定点超声和CT 诊断并不具有明显的差异,这提示2 种检测手段诊断效能相当。 前文提到,目前应用于闭合性腹腔脏器损伤诊断的手段较多,但考虑到患者的病情,如部分闭合性腹腔脏器损伤患者临床症状不典型且病史不详,可能仅有轻微腹痛,无明确腹膜刺激征,但后续随着病情的进展其临床症状会逐渐凸显出来,如果此时将大量的时间应用于对患者的诊断检测上,这无疑一方面会增加检测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另一方面还会将宝贵的时间浪费在检查上,增加患者后续手术的危险性和难度[13—14]。 已有的研究指出,应把握好闭合性腹腔脏器损伤患者抢救的“黄金一小时”时间,快速掌握患者腹部损伤部位和情况,并及时展开后续救治工作,这样才可以提高患者救治成功率[15]。 而文中通过比较发现,CT 诊断相较于腹部创伤定点超声耗费时间明显升高,这显然对患者是不利的,在诊断准确率并无明显差异的前提下,尽量缩短诊断时间能够为后续的手术和救治工作抢出充足时间,对改善治疗效果具有积极意义。 文中为进一步论证将腹部创伤定点超声应用于闭合性腹腔脏器损伤患者预后评估的价值,分别绘制了IVC-CI 指数和休克指数的ROC 曲线,结果显示IVC-CI 指数和休克指数在评测闭合性腹腔脏器损伤患者预后中均具有较高的效能,这预示着腹部创伤定点超声除了能够对闭合性腹腔脏器损伤进行定性诊断外,还可以应用于患者预后评价中,这对临床救治工作的展开能提供重要参考信息。 如对预后评估较差的患者,需重点予以关注和救治,密切监测频率并开展更为积极的救治手段,这样才能有效提高患者生存率。
综上所述,对于闭合性腹腔脏器损伤患者,腹部创伤定点超声与CT 诊断准确率相当,但腹部创伤定点超声诊断时间更短,同时腹部创伤定点超声定量指标如IVC-CI 指数、休克指数能更好的预测闭合性腹腔脏器损伤患者休克的发生,建议临床推广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