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追根“稻”底?以劳育才

2023-06-26郁忠华黄勇

江苏教育研究 2023年10期
关键词:劳动教育校本课程

郁忠华 黄勇

【项目简介】

南通市紫琅第一小学通州湾分校(南通市通州湾第一实验小学)自2015年创校以来,始终关注学校内涵发展。学校结合地域特色,于2022年成功申报江苏省中小学课程基地与学校文化建设项目“耐盐水稻课程:指向劳动教育的课程基地建设”。学校以统领整体办学变革、推动全科课程建设、实现“五育并举”教育目标为指向,有机整合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坚持立德树人的理念,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学段,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让学生在手脑并用的实践体验过程中享受劳动,为幸福人生奠基。

摘要:南通市紫琅第一小学通州湾分校(南通市通州湾第一实验小学)以“三爱(爱祖国、爱探索、爱表达)三有(有爱心、有格局、有本领)”为素养目标,从种植历史、种植技术和种植实践三个维度出发,将“耐盐水稻”课程与学校全学科教育进行融合,构建具有地域特色且符合学生特点的“耐盐水稻”校本化课程,建成教学做合一的具有较强场景性、体验性、价值性的耐盐水稻课程基地,引领学生在具体实践中夯实劳动根基、养成劳动习惯、培育劳动素养、获得劳动情趣,从而提升办学品质,实现以劳育才目标。

关键词:劳动教育;耐盐水稻;校本课程

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23)10-0028-05

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明确提出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确立了新时代劳动教育的根本性质和重要地位。2022年,党的二十大报告将“劳动教育”放在了与“德育、智育、美育、体育”同等重要的地位,强调要促进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劳动教育是新时代党对教育的新要求,是促进学生成长的必要途径,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也是学校实现“创办品质教育、塑造品味教师、培养品格学生”办学目标的重要途径。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劳动教育方针,加强学校内涵建设与課程教学创新,进一步提升办学品质,南通市紫琅第一小学通州湾分校(南通市通州湾第一实验小学)借助通州湾示范区地域优势,开展了“耐盐水稻”校本化课程的探索与实践,着力让学生参加真实的出力流汗的劳动,体验通州湾耐盐水稻种植的全过程,发展学生劳动素养,并形成具有鲜明劳动色彩和广泛影响力的学校教育特色和发展特色。

一、“耐盐水稻”校本化课程的价值意蕴

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学校站在整个区域教育发展的层面,坚持立德树人,将“五育并举”作为顶层设计的核心,以“耐盐水稻”校本化课程为抓手,整合课程资源,突破学科壁垒,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切实培养好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根植地域文化,传承自强不息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1]通州湾人民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向盐碱地要产出,在通州湾示范区的4500多亩盐碱地,致力于“耐盐水稻”的创新研究,并与袁隆平团队长期合作,于2020年创下全国改良盐碱地规模最大、速度最快、江苏省“耐盐水稻”种植亩产最高纪录。

南通市紫琅第一小学通州湾分校同样坐落在盐碱地,与“耐盐水稻”基地毗邻。借助地域优势,学校抓住耐盐水稻生长的每一个关键节点,组织“耐盐水稻”校本化课程建设,大力开展劳动教育,全力打造南通“现代化教育高地、新时代教育之乡”。

世代生活在这片热土上的人民,就像耐盐水稻一样,身处窘境却自强不息。充分发掘当地人民耐“盐”、适“盐”、改“盐”、创“盐”的精神本质,成就新一代全面发展的“盐娃”,是学校孜孜以求的目标。

(二)融合多元课程,培育学生综合素养

学校着眼于新时代学生的全面发展,将“耐盐水稻”校本化课程建设与文本课程、物型课程和活动课程融于一体,贯穿耐盐水稻生长的全过程,并结合学校“同学课堂(先学—同学—同享)”模式,打造与耐盐水稻课程相适应的,以劳动实践、科学探索和劳动表达为主要内容的课堂范式。

“耐盐水稻”课程基地建设不仅填补了通州湾区域办学空白,推动学科整体变革,而且开辟了学生素养全面发展的新路径。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学校结合自身实际,把劳动教育渗透到其他学科的教学中,搬到田间地头,让劳动教育真正走进学生的日常生活,让学生亲身体验农耕生活,感受耕种的辛苦,体会丰收的喜悦,知农事、学农耕、惜农食。

“耐盐水稻”校本化课程是新时代学校发展的重要生长极。将具有现实意义、育人意义和人文意义的“耐盐水稻”课程作为当下实施素质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抓手,是学校发展的必然选择。

二、“耐盐水稻”校本化课程的实践途径

学校以江苏省内涵建设项目为新的起点,以统领学校整体办学变革、推动全科课程建设、实现“五育并举”教育目标为指向,努力探索“耐盐水稻”校本化课程建设路径,专注培养学生的劳动素养和劳动习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与国家课程相融合,丰富校本化内容

根据学校特色和学生基础,创造性地实施国家课程,是推进课程改革的重要手段。国家基础学科课程中有很多与劳动教育相关的资源,学校开展指向劳动教育的“耐盐水稻”校本化课程建设,围绕劳动教育目标,寻找国家课程与劳动教育的契合点,深度挖掘其他学科中的劳动元素,加强学科融合,以增加校本课程内容的丰富性(见表1)。

(二)以项目活动为载体,实现校本化落实

项目化学习有助于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调动学习的兴趣与主动性,在项目分工中培养合作和团队意识,在活动的参与、体验和反思中不断重建和丰富自己的内部经验。基于以上认识,学校架构种植历史、种植技术、种植实践三个重点项目活动,实现“耐盐水稻”课程校本化落实。通过项目化学习,引导学生体验科学探索过程,进行多样劳动表达,在课程实施中收获真实的劳动、创造的劳动、个性的劳动,重构学生的校园生活。

1.“种植历史”项目:体认劳动价值

此项目设计“粮食与土地”“前世与今生”“节气与农事”三个任务群,通过梳理并叩问全世界、全国、全通州湾的粮食和土地现状,引导学生了解并研究水稻起源史、水稻现在史、耐盐水稻史,探究节气和农事与耐盐水稻的关系,旨在培养学生的全局观(全球视野、全国视野、区域视野)、历史观(耐盐水稻的来龙去脉),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并让学生在任务群活动中更好地了解种植历史,感受劳动精神,体悟劳动价值。

在“粮食与土地”任务中,学生进行主题活动学习,形成研究报告,深入了解全世界、全国、全通州湾的粮食与土地现状。“前世与今生”任务从过去、现在和未来三个层面,设计“水稻与耐盐水稻”“耐盐水稻史”“土壤改良与选种(认知层面)”“新型农业”等主题活动,帮助学生了解水稻的起源史、现在史和耐盐水稻史。“节气与农事”任务结合水稻种植特点,设计了“节气寻踪”“节气探秘”等主题活动,帮助学生掌握水稻种植的气候特征,同时也让学生了解二十四节气这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种植技术”项目:掌握劳动技能

该项目设计了三个任务群,学生真实参与耐盐水稻生长的各个关键环节并熟悉具体操作,通过观察、发现和探究,了解掌握并能运用相关种植技术,培养科学认知能力,培育科学素养,树立科学意识。

“土壤改良”任务通过“盐碱地土壤改良原因”“土壤改良技術与实验”等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盐碱地对水稻种植带来的危害以及土壤改良的常用技术;“选种育种”任务通过“选种育种”的主题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了解选种的必要性和原因、育种的技术;“田间管理”任务通过开展“简单劳作”“关键管理”等探究活动,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田间管理方法与技术。

3.“种植实践”项目:培育劳动素养

学校以校内外实践基地为依托,设计“基地实习”和“基地践习”种植实践课程活动,让学生在真实的劳动场景中出力流汗,学会田间管理,培育劳动素养,收获真实的劳动体验与幸福。

在耐盐水稻育苗插秧、抽穗扬花、成熟收割等每一个生长的关键节点,学校带领学生到通州湾盐碱地改良项目部开展基地实习,让学生亲历体验、感受实践,建立起完整的种植经验,在心中播下以国家粮食安全为己任,为祖国和家乡做贡献的种子。同时,学校在校内开辟一方耐盐水稻实践基地,带领学生将在通州湾盐碱地改良项目部基地学习的知识运用于校内基地,种植耐盐水稻和其他耐盐作物,建构耐盐水稻生态系统,提升劳动素养。

三、“耐盐水稻”校本化课程的支撑策略

(一)环境支撑

环境是一种隐性课程资源。物质环境是开展劳动教育的基础。校园的空间布局设计、环境创设,周边的社会组织团体、社会公共区域,都是校本化课程建设可以利用和开发的资源。学校充分发掘学生生活场景中与劳动教育相关的要素,主动创设与劳动教育相关的课程环境,在安全、美观的基础上,凸显其功能性、实用性和覆盖性。学校将耐盐水稻课程基地建设成教学做合一的“一馆三基地”,即耐盐水稻展览馆、校内同耕基地、小米粒文化基地、校外实践基地,为学生打造劳动教育的真实场域。

耐盐水稻展览馆综合运用实物、图片、多媒体展示等方式,系统地展示了水稻的前世今生,从先秦时期的火耕水耨,到唐宋时期的精耕细作,再到近现代不断改良品种,让学生全面了解水稻种植的历史;校内同耕基地,结合耐盐水稻劳动教育要求,通过创设“两园一室”,即品种培育园、种植实验园、土壤改良实验室,引领学生掌握土壤改良和水稻培育技术;小米粒文化基地,在坚持“以教兴农,以农助长,农教融合”理念的基础上,尊重学生探究自然的天性,创设小米粒旅行空间、创意空间、加工坊、体验园,让学生通过食品加工、手工制作和策划设计,实现稻谷的创意物化;学校与华东有色地勘局海洋院通州湾盐碱地改良基地合作,成立耐盐水稻校外实践基地,并开展“我为通州湾代言”系列活动,组织学生实地考察,让学生感受地质人无私奉献、不怕艰苦、勇于探索的精神和浓厚严谨的科研氛围。

(二)智力支撑

专业的劳动教育智力资源对推动“耐盐水稻”校本化课程建设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学校充分挖掘校内外的智力资源,有效提升劳动育人效能。一方面,注重专家名师引领,聘请国内基础教育课程知名专家学者对该项目实施和课程建设进行引领和指导;另一方面,强调科学家团队指导,聘请南京林业大学、南京金陵科技学院园艺园林学院等高校专家学者和水稻种植专家进行技术指导。同时,搭建“扬帆课堂”等共建平台,组织身边的优秀劳动者走进校园,进行精神和实践双重示范引领。

在众多的智力资源中,教师队伍是关键性因素。教师是课程设计、组织与实施的主导者。在校本化课程建设的过程中,学校着力建设学历层次高、专业素质好、教育理念新、科研能力强的教师团队。同时,坚持教学与科研互相促进,教师团队高质量完成了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十三五”规划课题研究工作,将研究成果反映在课程建设中,推进项目的研究和实践工作。

(三)评价支撑

评价作为一种教育活动,贯穿于教育全过程,其发展轨迹指向“人为目的”。《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指出,课程评价是课程体系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课程目标的实现、保障教育的实施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鉴于劳动教育参与性、实践性、体验性的特质,“耐盐水稻”课程在具体实践实施过程中,从“耐盐水稻”课程体系的三个项目出发,以劳动数字化平台、劳动档案袋、劳动奖章为载体进行日常即时评价、主题专项评价和期末绿色评价等多元化评价,激励学生热爱劳动、积极参与劳动,进而形成良好的劳动态度、劳动习惯,掌握劳动技能。

1.以劳动数字化平台进行日常即时评价

劳动数字化平台分设劳动学习平台、劳动分享平台和劳动银行平台。劳动学习平台提供多样的数字化学习资源;劳动分享平台通过建设班级电子水稻试验田,实现班级劳动成果的阶段性展示和分享;劳动银行平台记录学生参与劳动的过程,包括劳动的次数和时长、贡献值,折算劳动学分,存入劳动银行。在此基础上,教师借助劳动数字化平台,综合学生自评、互评、家长评等因素,进行客观的日常综合性评价,帮助学生牢固树立劳动思想,形成劳动观念。

2.以劳动档案袋进行主题专项评价

在五月劳动节,学校聘任农事经验丰富的人员担任种植活动总辅导员,以班级为单位开展种植活动,谋划一年的耕种计划。在十月丰收节,学校组织学生做好水稻收获,根据水稻成熟的时间及产量,对学生的劳动学习成果进行评价。与此同时,采用劳动任务清单、劳动档案袋等工具对学生劳动参与观念及态度、劳动作品完成质量、劳动创新能力、劳动技能等方面进行评价。

3.以劳动奖章进行阶段绿色评价

学校以不同类型的“劳动奖章”为载体,激励学生热爱劳动、积极参与劳动,进而形成良好的劳动态度、劳动习惯,掌握劳动技能。学校阶段性组织“耐盐水稻”劳动技能过关和比赛活动,评选学校、年级、班级三个层级的“小能手”“小科学家”“小劳模”。通过多维评价活动进一步弘扬劳动精神,传承劳模品质,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意识。

耐盐水稻新劳动教育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不仅使学生成长为“有担当”的“小能手”“小科学家”“小劳模”,而且不断催化教师成长,使其成为“有情怀”的“种植能手”“教学能手”。今后学校还将立足乡村实际,进一步提升课程基地的建设内涵,促进国家课程和校本课程的融合发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劳动价值观,促进学生素养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晓松,林晖.习近平谈粮食安全:悠悠万事,吃饭为大[EB/OL].(2022-03-07)[2023-02-17].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26572675857232533&wfr=spider&for=pc.

责任编辑:殷伟

猜你喜欢

劳动教育校本课程
邓颖超的妇女劳动教育思想
探讨农村小学学生的管理工作
马卡连柯劳动教育思想对儿童劳动教育的启示
培养有民族文化根基的现代中国人
新疆高职院校少数民族汉语教学的课程设计及开发研究
苏霍姆林斯基的劳动教育思想的原则
高中学校“三心素养特色德育”实施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