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艺术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

2023-06-26李欣倩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2023年2期
关键词:共同体中华民族意识

李欣倩

摘 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政治之本、经济之本和文化之本,高校艺术教育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途径。本文首先阐述了高校艺术教育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重要意义和主要内容,然后结合典型艺术教育案例详细讨论了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具体方式方法。特点包括以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认同中华文化为出发点,运用艺术教育的独特优势和鲜活表现形式,坚持党的领导,完善学科建设,并融合课堂教学、实践活动和“互联网+”等丰富的手段,不断增进学生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感,发挥高校艺术教育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上的关键作用。

关键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高校艺术教育

中图分类号:C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 - 621X(2023)02 - 0013 - 09

中国五千年的历史就是一部由多民族共同创造和发展的伟大历史。中华民族共同体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是以中华民族为基础的,追求政治上团结统一,文化上海纳百川,经济上彼此依存的中国各族人民统一体。所谓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在多层面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要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12021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维护各民族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必然要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党的民族工作开创新局面的必然要求。2高校是培育人才的主要阵地,是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和党的政策的重要场所,艺术教育作为高校教育的重要部分,必须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命题作为行动指南,做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根本性和引导性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赋予了高校艺术教育新的使命,与此同时,高校艺术教育也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更为生动的思路和途径。如何在高校艺术教育中促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使二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关键性的理论与实践作用。

一、高校艺术教育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重要意义

高校艺术教育是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有效途径。高校大学生是国家建设的接班人,是维护国家统一、促进民族团结的中坚力量。但是大学生的思想不够成熟,喜爱接触新鲜事物,因此容易受到一些极端的、错误的、不利于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思潮影响。因而,高校艺术教育可以围绕“多元一体”的原则,以“国家观”和“民族观”为主线,采用形式多样的艺术课、艺术实践活动等方式,加强学生的“命运共同体”理念,提高他们的民族认同感,防范敌对势力和分裂势力对学生的渗透活动,主动揭露和批驳其丑恶嘴脸、险恶用心,培养学生拥有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坚定信念,在学生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把好基础关。

高校艺术教育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要条件。大学生作为中华民族的新生一代,他们既是当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重要力量,又是未来的主力军。这一时期,在高校中以生动的艺术教育铸牢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可以使他们牢牢树立共同体意识,培养“民族大团结”理念,加强“一个中国”认识,为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滔滔不竭的新生动力。

高校藝术教育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实现途径。高校是来自五湖四海的各种专业的师生们汇聚的场所,艺术教育是进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主阵地,主渠道之一。高校本身就是一个来自四面八方的不同专业师生集聚沟通的场所,来自不同地方、民族、专业背景、文化背景、风俗习惯的学生在这里相遇。多民族文化在这里相互交融、相互碰撞,学生们在这个百花齐放、包容并蓄的大家庭中,逐渐建立起彼此的认同感,逐步养成尊重友爱、和谐相处的交往习惯,形成包容信任的坚固情感,并在此基础上成为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强大力量。高校艺术教育课等各种教育形式也发挥着加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作用。学校可以通过艺术课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树立国家统一意识,民族团结意识,消除民族隔阂,树立正确的民族观。除此之外,学校还可以通过党团活动、社会实践等渠道,多方面深入地开展各种生动有趣、灵活多样的艺术教育活动,充分发挥艺术教育的优势。来自各个地方的不同专业背景的大学生,作为本地方、本民族的优秀代表,作为实现中国伟大复兴、中国梦最有希望的推动者,他们是民族团结最有力的支持者、宣传者之一,有了他们的拥护,就会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注入了强大的力量。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丰富了高校艺术教育的内容。把对人才的价值观培养放在教育的重要位置,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教育工作的根本标准,培养爱国爱民、有理想信念,敢于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人才,就成了高校艺术教育的重要内容,这也是高校艺术教育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让学生多了解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历史,从各民族共同开拓疆域,共同谋求发展,到共同创作灿烂的文化,在经济、文化和情感等,最终这几方面融汇在一起,共同创造出了团结统一、和和美美的中华大家园,这样才能培养出对国家、对社会、对人民的有用之才,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总之,高校艺术教育在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高等院校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办学使命和新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与此同时,高校艺术教育又对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新的路径。高校艺术教育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这二者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贯通、彼此促进、取长补短,培养出具有中国情怀和世界情怀,坚持爱家、爱国、爱党,始终把自己的理想同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承担起为世界、为人类作贡献的责任的有用人才。

二、高校艺术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要内容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历史进程中,各民族经过不断交流、融合,形成了平等团结、互相支持、荣辱与共、同舟共济的共识。因此,高校艺术教育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要从认同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中华文化这三个方面进行。

(一)认同国家统一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根本保证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族人民共同开拓了辽阔疆域,共同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共同培育了伟大的精神。我国的历史就是各民族交流聚合成多民族统一体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创造、开发伟大国家的光荣史。1国家和民族是分不开的,没有国家就没有民族大家庭,对国家的认可就是对国家荣誉的珍爱,对国家主权的捍卫就是认同我国作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与发展的历史,也就是认同中华民族这个命运共同体。中华民族共同体就是一个家,我国是一个由多个民族共同创造、发展的国家,各族人民同心同德、团结奋斗,反对分裂,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因此,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首先就要通过艺术教育让高校学生了解国家与民族的密切关系,认识到我国是一个统一的社会主义大家庭,绝对不可分割,牢固树立中华民族一家亲的认识,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例如,在高校艺术教育过程中,以欣赏小提琴协奏曲《王昭君》为切入点,组织一系列演奏、欣赏、研讨活动,或一场“昭君出塞文化艺术展”,增强同学们对内蒙古草原的向往热爱之情,引领当代大学生重温昭君出塞的历史情境,多角度了解相关艺术作品及各家观点,形成独立思考和认知,从而正确评价昭君出塞的历史价值。以高雅的音乐欣赏与艺术交流的形式让同学们在思想上基本达成共识,认识到昭君出塞的深远意义,促进了边疆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同时也促进了汉族与其他少数民族的民族融合,树立“自古蒙汉一家亲”思想,加深“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理念。

(二)认同民族团结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键问题

新中国成立以来,56个民族协力同心、坦怀相待,本着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繁荣发展,各民族一律平等原则,坚持民族区域自治,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益,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令人瞩目的可喜成绩1。因此,民族团结是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前提条件,是形成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重要保障。通过艺术教育培养高校学生民族团结思想,包容来自不同民族地区的文化风俗,消除民族偏见,克服文化冲突,彼此相互尊重、和谐相处。在这个过程中加深对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的认识,对中华民族产生深深眷恋,为自己是中华民族的一员而感到骄傲。歌曲《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是我国的经典作品,旋律优美深情,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深受人们喜爱。《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是20世纪60年代的一部电影《冰山上的来客》的主题曲,著名作曲家雷振邦来到帕米尔高原怀抱中的塔吉克村寨,寻找到了这首民歌,作曲家在此基础上进行艺术加工和再创造,于是一首《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就唱响了全国,从此也“惊艳”了全国。可以说,《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创作改编过程就是民族文化融合的一个鲜明体现,是满汉作曲家吸收塔吉克族民歌精华而创作的,运用了多种民族化艺术手法,淋漓尽致地表现了新疆地区特有的少数民族风格。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从这首乐曲的产生和创作背景入手,在引领同学们欣赏乐曲优美深情的旋律和浓厚的异域风情的同时体悟民族文化融合的独特魅力。与此同时,因为歌曲优美深情的旋律中蕴含着生动感人的故事,所以我们也可以由此通过拓宽活动领域,丰富活动内容来重温经典,走近新疆唐古拉山,一起去了解当年驻守边防的一名解放军战士和当地一位美丽姑娘的爱情故事,引领当代大学生感受汉疆军民血浓于水的爱情和亲情,激发深沉的民族团结意识及爱国主义情怀。

(三)认同中华文化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内生动力

文化是一种精神支撑、情感寄托,具有深入心灵的人文关怀作用。中华文化是在历史发展中各族人民集体智慧的积累,它同样积淀着中华儿女的精神追求,它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影响着政治、经济、社会等其它领域。因此,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内生动力就是中华文化的“春风化雨”式的影响,那么,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就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给予了长期的动力2。这就需要在高校艺术教育中,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中华文化和民族文化“多元一体”的关系,在多元中强调主体,在相同中包容不同。强调中华文化与民族文化是不可分割的,各民族既要相互了解、尊重、学习,又要牢牢认定中华文化这个主线,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强有力的内生动力,这恰恰也是艺术教育在高校教育体系中的优势所在。高校音乐社团可以选取一些表现各族人民生产生活、文化特点、精神风貌的名曲,如表现塔吉克民族精神风貌创作的《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根据内蒙古昭乌达盟民歌改编的《牧歌》等,开展一系列欣赏、研讨等活动,让同学们在悠扬婉转、唯美深情的乐声中、在畅所欲言的交流中不知不觉间浸润在各民族的文化生活、音乐情感之中,自然而然地了解、认同、喜爱不同民族的历史文化以及各民族之间在音乐文化等领域的交融互鉴,从而潜移默化地增强对各民族的文化认同意识。

综上所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加强高校大学生对国家统一、民族团结、中华文化的认可度,培养学生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思想,让学生坚信各民族的命运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只有荣辱与共、同甘共苦,才有未来和希望。

三、高校艺术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方式方法

如今,高校在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上,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果,这对共同体意识的实践活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并且丰富和完善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理论研究。但是,其中也存在着不足之处,有些人认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工作主要是民族院校的职责,普通高校不需要对其负责。还有些人认为高校共同体意识的教育主要是通过思想政治课实现的,忽略了以其它课程,尤其是以艺术教育形式培养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性。本文作者實践表明,只有各类高校都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作为重要任务,从党领导教育、提升学科建设、加强课堂教学、突出实践活动和融合互联网力量这五方面入手,把艺术教育作为重要途径,才能扎实有效地做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

(一)坚持党的领导,夯实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思想基础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高校艺术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必须要在思想上和党保持一致,坚持党的领导,维护党的领导,服从党的领导。主要做到以下几个点:一、高校的党政一把手应亲自负责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的组织领导,承担起主要责任,统筹规划、把握方向、全面推动。二、加强干部队伍建设,让党员干部了解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意义和内容,牢牢掌握其方法和要求,大力提高干部的相关素养,大力培养具有使命感的骨干力量。三、要团结各学院党组织的力量,加强基层党支部的建设,组织好基层党员干部队伍,进一步增强凝聚力、战斗力、执行力,最大限度地彰显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以及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使得党组织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的能力不断增强。

(二)提升学科建设,丰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重要途径

近些年来,由于有些人认知偏差等原因的影响,对高校艺术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的学科建设存在明显不足之处,比如,学科队伍建设较为薄弱,学科经费投入不充分,课程体系和管理体制不完备等。因此,一方面,做好学科的顶层设计,具体包括找准学科定位,拓展课程资源,优化学科队伍,制定人才计划等,为高校学生在学习艺术同时,引导他们热爱祖国、热爱中华民族,加强民族团结和爱国主义精神,做好相应的体制保障;另一方面,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教师是教育活动中起着指引、带动,甚至主导作用,高校艺术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相对于传统的艺术学科师资队伍,共同体意识培养下的师资队伍特点主要体现在跨学科的专业上,所以,需要创建激励机制和人才引进制度,将学科综合能力纳入职称评定体系,吸引更多具有创新意识的优秀教师参与进来,而且要鼓励艺术教师经常和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教师开展跨学科交流,寻求艺术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最佳结合方式,着力构建“课程思政”工作体系1;最后,要加大学科的经费投入。经费是学科建设的基础和保障,高校艺术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学科的建设必须要有充足的经费来源,用以建立杰出人才资助计划,加大对优秀科研成果的奖励等。通过经费的大力支持,高水平人才队伍不断壮大,科研水准不断提高,有力地带动学科建设水平。

以跨学科交流,寻求艺术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最佳结合方式为例,我们艺术教师经常与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教师共同申请、完成课题项目,结合教学特点、专业特点等多方面的特殊性,不断探寻以“艺术思政”为基本思路的课程思政模式,培养了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走出了一条思政育人的新路子,并取得了良好的育人效果。与此同时,老师们针对艺术课特点,从内容、方法等方面,加强课程改革创新,寻找思政与艺术的结合点,使“思政+艺术”模式的课程成为学生真正喜爱的一门好课。我们艺术老师和马克思主义学院老师曾经共同策划了以“多民族欢歌”为专题的课程,在教学中选取了《苗岭的早晨》《瑶族舞曲》《黎家代表上北京》三首乐曲对同学们进行分享、讲解。从创作过程和方法上来分析,作曲家借鉴了苗族音乐的“飞歌”旋律和音调创作了《苗岭的早晨》,《瑶族舞曲》是依据瑶族传统歌舞鼓乐的音乐素材改编创作的,《黎家代表上北京》也是以黎族特有的舞蹈节奏和民间音调为基础创作而成。可以说三首曲子都是蕴含着民族音乐文化的优秀作品,让有一定音乐素养的大学生们充分认识到,各民族文化彼此欣赏、相互交流、相互借鉴,才会枝繁叶茂,璀璨夺目。通过引领大学生们欣赏这些短小精悍、脍炙人口的名曲,进而以音乐为媒介了解各少数民族人民的生产生活情况,各民族音乐文化间的融会贯通,学习各族人民勤劳勇敢、能歌善舞的文化精神,进而坚信我们有共同的精神文化,有共同的家国情怀,也就有共同的使命担当。

(三)加强课堂教学,坚守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主要阵地。

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要阵地。在课堂教学中,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宝贵的教育资源,它可以通过音乐课、舞蹈课、影视课中的歌曲、故事、影视作品等鲜活、有趣的形式来体现,将共同体意识恰当地融到这些课程当中,必将有助于铸牢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一方面,通过向学生讲授表现党领导人民在革命战争和社会主义建设中不怕牺牲、敢于创新、勇于改革的红色文化的艺术作品,让学生明白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于各族人民齐心协力抵制外敌的过程中,产生于各族人民风雨同舟、众志成城使得中华民族富起来、强起来的进程中,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坚定中华民族是不可分割的命运共同体的信念。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在聆听、学唱民族民间音乐,欣赏、学习民族民间舞蹈的过程中,感受各民族的艺术风格,树立尊重中华民族多元文化的理念,提高多元文化交流能力的同时,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提高学生的民族意识,培养他们的民族精神。比如,欣赏蒙古族歌曲《嘎达梅林》时,让学生从对歌词、曲调、结构的分析中了解到民族英雄嘎达梅林的感人故事,体验到蒙古族音乐苍凉壮阔的美,感悟到嘎达梅林勇往直前、百折不挠的民族精神,切身受到英雄人物和民族精神的爱国主义启发和教育。又比如,欣赏军歌《当兵的人》时,让学生体会到军人甘愿奉献一切的高尚情操和崇高人生观,以及不怕牺牲、英勇顽强的爱国主义精神,通过这些教学点滴不断培养品德高尚的人才。

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学生们曾欣赏过一首小提琴独奏曲《新疆之春》,它是马耀先、李中汉于1956年创作的小提琴独奏曲,具有浓郁的新疆维吾尔族民间音乐风格,曲风奔放酣畅,节奏明快,是一部“小而精”“短而美”的作品,一直深受人们喜爱,各种类型及版本的小提琴教材多有收录,因而這首曲子也是大学生们所喜闻乐见的,特别适合作为独奏曲目在各类音乐会上演奏。音乐社团就可以从这首《新疆之春》入手,组织有小提琴演奏基础的大学生开演奏会,让同学们在热情潇洒的演奏中、在悠扬欢快的乐声中领略新疆春日的美好景色,陶醉于豪爽、乐观、奔放、流畅的乐思,感受新疆维吾尔族人民载歌载舞的热闹场景。再结合乐曲欣赏会,让大学生们进一步了解《新疆之春》的音乐形象、思想情感,这首《新疆之春》“乐曲情绪热情欢乐,非常充分地展示了新疆维吾尔族人民载歌载舞的热闹场景以及他们热情奔放的性格特征。”1通过介绍乐曲的内容,让同学们进一步了解《新疆之春》表现了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新疆地区焕然一新、生机勃勃的面貌,新疆人民幸福快乐的生活以及欢欣畅快精神风貌,激发大学生对新疆人民的热爱,对国家对政府的热爱。音乐社团还可以组织研讨会,分析《新疆之春》的曲式结构、演奏技法,深入了解这部音乐运用新疆手鼓伴奏,在小提琴演奏中也模仿手鼓的节奏,模拟新疆传统乐器——冬不拉的音响效果等,增添浓厚的民族气息,在旋律上颇具新疆民族风格,从而引领大学生们了解新疆维吾尔族音乐的风格特点和相关文化,以及乐曲创作过程中不同民族乐器演奏技法的互相借鉴与模仿,从而认识到文化交融的魅力,激发起对新疆地区音乐、文化及广大人民的热爱,以及喜爱热烈奔放、清冽明媚的新疆文化,让同学们体会到汉疆各民族血浓于水的亲情,形成爱国、爱家、爱各族人民的思想,自然有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四)突出实践活动,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鲜活形式

实践活动往往具有直观、形象、生动的特点,是培养高校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可缺少的有力形式。

各种艺术团是高校中学生们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学校应当加强对艺术团的管理和建设,合理利用不同社团特点开展各种艺术实践活动,体悟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文化。比如,音乐社团中,不同民族的学生定期学习、演奏各民族音乐作品,经常研讨民族音乐,定期举行免费演出,积极参加各种公益表演。通过这些形式来感受不同文化风格和理解各族文化传统,这样既增加了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又帮助少数民族学生找到了归属感。我校的音乐社团曾经以表现新疆地区风物民情,民族性格、情感的曲子《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后面简称《阳光》)为核心内容,组织一系列欣赏、研讨等活动,增强了同学们对新疆地区音乐、文化的喜爱和认同,从而铸牢汉疆民族共同体意识。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个维度上,我们的音乐社团把主要精力放在引领同学们欣赏 《阳光》一曲中所展现的塔吉克民族热情奔放的性格、神秘独特的西域风情 ,由体悟动人心弦的艺术情感和浓厚的民族特色来激发同学们民族认同意识。音乐社团围绕这首曲子开展欣赏活动,首先引领同学们了解乐曲的创作过程,这一点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重要作用。《阳光》是由作曲家陈刚先生根据吐尔逊卡的尔创作的歌曲《美丽的塔什库尔干》和刘富荣改编的笛子独奏曲《帕米尔的春天》,以及塔吉克族的民间音乐素材创作的,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各民族文化互相学习、互相借鉴的生动例证。作曲家充分吸收民族音乐素材, 立足于塔吉克民族音乐文化,成功运用小提琴的技法 , 使得作品具有了独特的民族音乐特征与精彩的艺术表现力。全曲情感热烈、性格奔放、民族风格浓郁。其次,音乐社团在组织同学们欣赏《阳光》时,可以借助多媒体,播放介绍塔吉克族相关知识的PPT或视频短片等,通过了解民族音乐文化背景 ,更深切地理解乐曲所展现的特有的民族风情。塔吉克族,生活在帕米尔高原东北部的最高处,是古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这里阳光充足,照耀着他们居住的石头城堡“塔什库尔干”,这里群山耸立,冰川高悬,险峻秀丽。塔吉克族人口大约三万多,他们信仰伊斯兰教,天性擅长音乐、歌舞,民族性格坚毅豪放;他们崇拜鹰,鹰是塔吉克民族的标志,是其民族灵魂的象征;因而塔吉克族也被称为“鹰的民族”,他们的民族器乐中,尤以“鹰笛”为主,用山鹰的翅骨做成,声音高亢嘹亮;他们的民族舞蹈中,“鹰舞”受到人们的普遍喜爱,舞姿有如苍鹰一般的活泼、矫健,同学们了解了塔吉克民族文化的这种特征,在欣赏悠扬热烈的乐曲时就能聆听分辨出好似“鹰笛 ”之声,能欣赏回荡于层峦叠嶂的雪山之巅的美妙旋律,也能想象出快乐的塔吉克青年男女迈着矫健的步伐跳着“鹰舞”的热烈场面。1在沉醉于高亢、热情的音乐氛围的同时感受塔吉克人民奋发向上、热爱自由、热爱生活的精神情感,这就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民族情感认同、文化认同,是音乐社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有效方法之一。

身临其境感受艺术也是一种常见的实践形式。让学生走出校园,不定期组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现场观看电影《智取威虎山》《刘三姐》,歌剧《江姐》、舞蹈《丝路花雨》等带有红色文化、民族特色艺术作品,从中体验各族文化的多样性,深切感受艺术的极大魅力,同时撰写观后感、影评,进行互相交流,谈体会和感受,分享自己的民族文化,这些实践活动对促进不同民族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增进民族荣誉感和团结意识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积极开展校园文化活动也是十分有效的形式。校园文化活动应紧扣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主题,将中华民族和各民族是一个大家庭与家庭成员关系,中华民族一家亲等理念植入其中。积极引进多种表现民族精神的精品艺术项目,例如全国大学生艺术节展演和民族节日庆祝活动等;开辟校园民族文化宣传栏、雕塑、画展等直观形式,宣传“民族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等内容;开展民族歌曲比赛、民族舞蹈比赛、民族传统艺术作品展览等活动。让高校学生们感受民族文化氛围,体会中华文化的强大精神力量,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弘扬民族精神,增进中华民族的归属感,从而从中体会到中华民族是各族人民肝胆相照、和谐共处、多元一体的大家园。

(五)融合“互联网+”力量,拓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发展空间

如今,互联网似乎成了中国的代名词,互联网在中国的高速发展恰恰又给予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新的时代内涵和发展空间。作为一种新的社会形态,相比广播、电视、杂志等传统媒体,互联网的发展既合理优化了社会资源的配置,又可以高效、快速地传播大量信息,因此,互联网与共同体意识教育的高度融合,必定是一个时代大方向,而艺术教育生动、形象、直观的特征又刚好与互联网的特点不谋而合。在高校中,依托学校网站、app、微信公众号播放富有民族精神、红色文化的音乐、影视、舞蹈等视频,宣传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针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的主要内容和特點,利用微信、app、手机报等新媒体,制作符合高校学生兴趣的微视频、微电影;运用慕课形式进行艺术课程教学,使得表现民族团结、多元一体精神的内容通过互联网在师生间传播,拓宽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途径,做到教育的网络化、智能化。

不难发现,培育高校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以课堂教学为基础,与“互联网+”相结合,加强艺术团建设,积极探索课外观影、听音乐会、引进精品艺术项目等新形式和新方向,拓展学生视野,增加方式方法的新颖性与趣味性,发挥艺术教育在高校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长处。

四、结语

高校教育是实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有力途径之一,高校艺术教育对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又有其优势和特殊性。高校艺术教育应该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不断加强学科建设,以课堂教学为基础,融入第二课堂、课外实践活动,并且顺应互联网时代大背景,加入“互联网+”新元素,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形成国家统一、民族团结思想,认同中华文化,培养高校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从而传承中华民族多元一体观念,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促进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贡献一份力量。

[责任编辑:孟凡华]

猜你喜欢

共同体中华民族意识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爱的共同体
共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
共同体的战斗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From Xia People to Han People and to Chinese Nation— A Study of the Trajectory of the Cohesion and Integration of Chinese Ethnic Groups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