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技特色育英才?品质教育担使命

2023-06-26北京市八一学校

北京支部生活 2023年6期
关键词:航天总书记思政

北京市八一学校是习近平总书记的母校。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回母校探望慰问八一学校师生,提出“四个引路人”重要指示;同年年底,他给“八一·少年行”科普小卫星团队回信,勉励同学们讲科学、愛科学、学科学、用科学。7年来,北京市八一学校全体师生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坚持五育并举,突出国防科技特色,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着力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创新人才自主培养体系,取得了一系列喜人成绩。

4月16日,八一学校的体育馆里人头攒动。这里正在举行“逐梦深蓝”国防科技教育主题活动暨中学生“无人艇”研制、应用及课程开发工程启动仪式。航海、航天、航空等高科技展品与模型设备吸引了大家的目光,学生正在进行空气大炮、磁悬浮小火车等各种科普小实验。通过亲身参与,同学们感受到了科技的无穷魅力。

凸显航天教育特色,播撒科技创新种子

中学生“无人艇”研制、应用及课程开发工程,是八一学校学生在成功研发我国首颗中学生科普小卫星“八一·少年行”之后,又一个由学生全程参与研制的科技实践活动,也是八一航天少年科学院在不断深耕航天特色教育中的另一项尝试。假以时日,我国首艘由中学生全程参与研制的“无人艇”,将在八一学子的手中诞生。

“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八一科普小卫星团队的回信中勉励同学们,要让小卫星发挥启明星一样的作用,带动更多青少年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努力成长为祖国的栋梁之材。这份期待,既是对同学们的鼓励,更是对我们教育者的指示和要求。”八一学校党委书记牛震云表示。

按照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八一学校明确提出“2035,世界一流科技学校”发展战略,在航天科技教育领域内进行了大量实践探索,开展了一系列航天课程及活动。

从2016年开始,八一学校开设了航天科技课程。2017年年初,学校牵头成立了“中国航天科技教育联盟”,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航天科技教育热潮。此后几年,学校又建立中学生科普卫星数据共享实验室和空间生命科学实验室,成立航天少年科学院,启动“无人艇”研制……如今,八一学校已基本形成从普及到个性化培养、从航天到航海、从校内到校外的多层次、立体化科技教育体系。“我们的这些做法,就是要发挥八一小卫星的启明星作用,带动更多学校开展科技教育,带动更多学生参与科技创新。”牛震云说。

如今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人机与环境工程专业攻读博士学位的八一学校2015届毕业生马启涵,就是在八一学校航天科技特色课程的引领下,坚定踏上了追梦太空的道路。在八一学校就读期间,马启涵曾参与“水火箭”制作等特色课程,参加神舟十号太空授课地面课堂学习,对航天科技产生了无限憧憬。高中毕业后,他进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进行专业系统学习。近日,马启涵在回母校交流时对学弟学妹们说:“如果你有一个航空航天梦并想实现它,就一定要从中学起就打下良好的基础,才能在研究的路上行稳致远。”

赓续红色传统,形成“大思政”育人格局

4月24日,玉渊潭公园里的樱花开得绚烂,八一学校的12名少先队员代表来到中国少年英雄纪念碑,通过站少年先锋岗的形式开展护碑活动。在一个小时的活动中,队员们始终保持着饱满的精神状态和挺拔的身姿,以实际行动表达对革命先烈的崇敬和怀念。

北京市八一学校是一所在战火硝烟中诞生的红色学校。办学76载,八一学校始终不忘“培养革命后代”的立校初心,坚持用红色文化培根铸魂,用品质教育奠基人生。“习近平总书记对母校充满了深情厚谊,他叮嘱我们要继承好红色传统,肩负起立德树人的伟大使命。这既是对我们的鞭策,也给全校师生注入了拼搏奋斗的强大精神动力。”牛震云说。在工作中,学校党委将“时代荣魄,品质先锋”作为党建主题,号召党员教师矢志不移为理想信念而奋斗,驰而不息提高教育教学品质,敬终如始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与八一学校同根同源、同心同向,都是由聂荣臻元帅创建奠基的。为回馈为国家作出突出贡献的航天城科技工作者,八一学校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东风学校签署了共建共育合作协议。2022年7月,八一学校副校长王华蓓为东风学校的200余名教师主讲了促进核心素养发展的新高考改革讲座,分享了最前沿的教学理念和教改思路。讲座结束后,东风学校党委书记周尚霞向八一学校发送了一条“东风收到,感谢北京”的短信,表达发自内心的感谢。

2021年10月,八一学校学生徐单嘉良作为“东风行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之行的成员,现场观看了神舟十三号载人航天飞船的发射。“秉承聂帅教诲、学习聂帅精神、涵养爱国之心,保持探索乐趣、培养科学精神、提升实践能力,是我参加这次活动最大的收获。”徐单嘉良说。

近年来,结合育人方式改革和落实“双减”政策,八一学校构建了以课程思政、日常思政为主体,以文化思政、网络思政为浸润,以学科思政为支撑的“大思政”育人格局,形成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局面。通过组织参访发射基地、开展寻根之旅,筑牢学生爱国爱党、守正笃实的精神底色;以品质文化融入12年德育体系,通过在校内种植京西稻等活动,深化学生的劳动意识;创建红色教育协作体,带动全国13省份兄弟学校尝试大中小学思政一体化实践。“我们期望探索实践出一条适合中国素质教育改革的模式途径。”牛震云说。

造就专业队伍,做好新时代教育引路人

作为班主任和物理老师,郑锋士每天清晨都会带着全班同学诵读《论语》,还经常组织学生参加社区志愿服务活动。在八一学校工作了11年,郑锋士有6年都奋战在工作最辛苦的高三年级,他以言传身教传递着八一精神,践行着总书记的嘱托。

“总书记在八一学校提出,好老师要当好学生锤炼品格、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和奉献祖国的引路人。这些重要指示,为学校造就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提供了行动指南。”牛震云介绍,学校坚持以“思想领先、艰苦奋斗、高度负责、严格要求”的八一精神引领教师队伍建设,将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融入党和国家事业大局,不断提升教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政治能力、战略视野和技能水平。

7年间,八一学校成立了学术委员会,促进教师专业提升;组建荣臻研究院和八一书院,促进学术交流、文理渗透;开展“教育家成长工程”,培养具有引路人素养的“大先生”;通过青蓝结对、名师工作室,以老带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一大批讲政治、有能力、能奉献的名优教师纷纷涌现。

在学校里,郑锋士深受学生欢迎,这源于他“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教学理念。班级的每一项班规、每一次活动,都是他指导学生自主讨论、共同协商完成的;物理课上,他鼓励学生尝试、分享,把课堂变成展示奇思妙想的舞台;放学后,他组织成绩优秀的学生自主参加一小时学术研讨,培养学生形成共同研究、深层次思考的习惯。

像郑锋士这样的优秀教师,在八一学校还有很多。特级教师王建稳开设公众号,带领学生伴随美文研究二十四节气;博士教师陈颖、一线教师杨清源扎实提升业务水平,成长为高中物理教研组组长和中学物理正高级教师;党员教师张嵩、李红梅,克服重重困难援藏、援疆支教,赢得当地师生高度赞誉。课程与教学中心主任原牡丹说:“八一老师知道,只有把心思和精力都用在学生和教育上,才能做好新时代教育的引路人。”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八一学校座谈会上殷殷叮嘱:“当教师的,要教学生3年,想学生30年,想国家民族300年。”如今,这句话已成为广大八一教师的座右铭。牛震云说:“八一学校将始终牢记总书记嘱托,为实现科技强国、科教兴国,向着2035年建设世界一流科技学校的目标不断努力!”

(责任编辑:曹晓晨)

猜你喜欢

航天总书记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我的航天梦
航天梦,我的梦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逐梦航天日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习总书记“下团组”
总书记的话儿记心上
关于雄安新区,总书记最关注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