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隋末侠客天下行

2023-06-25余驰疆范雨莹

环球人物 2023年12期
关键词:先哲漫画

余驰疆 范雨莹

许先哲

隋大业三年,玉门关外,黄沙漫天,有一位带着三岁幼子浪迹大漠的游侠。他一身高强武艺,一脸冷峻潇洒,走进一间昏暗的客栈,对着悬赏令上的人说:“我叫刀马,记住也好,记不住也好,反正名头不重要。”

这是漫画《镖人》的开篇,诞生于2015年。当时的许先哲并未预料,他酝酿4年创作的人物,不仅将在漫画里开启一段气势恢宏的传奇,更将在现实世界中名扬四海。

此后的8年时间,漫画《镖人》网络阅读超过20亿,单行本总销量突破100万,出海至多个国家,被“漫画大国”日本的官方媒体誉为“世界级水平的中国动漫精品”。

或许,这些数字还不够生动,两位“粉丝”的故事能更直观证明其魅力。一位叫栗原一二,曾是日本双叶社漫画月刊和周刊的主编。退休后,他看到《镖人》的故事设定,毅然决定来到中国重操旧业,成为许先哲的编辑。另一位叫万茜,知名女演员,也是《镖人》的最强“催更人”。接受采访、出席活动、网上荐书,她总要提到这部漫画,推荐完后再@许先哲:“该更新了!”一度,万茜的微博头像就是刀马,而在得知《镖人》即将改编成动画后,她没有犹豫就答应了配音工作。

6月1日,由漫画《镖人》改编的同名动画正式上线,一经播出便备受关注。在黑白漫画和武侠题材都日渐式微的今天,《镖人》可谓创造了逆袭。

逆袭背后的故事又是什么?许先哲对《环球人物》记者说:“信念越强,力量越强。”

当一个失意人决定孤注一擲

故事的起点,是一个失意人的自我觉醒。

26岁那年,许先哲决定开始做漫画。在这之前,他曾是一个意气风发的广告学学生,“急着想要步入社会,快点去赚大钱,去功成名就”。于是,他休学了,和朋友在山东青岛开了一家广告公司,“结果没过两年就黄了”。

原来,自己根本不是做生意的料。

在谷底的时候,许先哲开始反思。“我一直在追求一种不属于自己的东西。”那是他最迷茫的阶段,不知道未来该通向何方,“恰好当时看到了乔布斯的一句话,‘Follow your heart(跟随你的心),这句话特别感染我,于是开始问自己到底想做什么。这时心里有一个声音——我要画漫画。”

《镖人》漫画开篇(局部)及动画版海报。

许先哲根据“知世郎”形象画的自画像。

在外人看来,许先哲与漫画的缘分,仅仅是爱好:小时侯看《龙珠》《灌篮高手》,喜欢在书本上涂鸦,把同学作为角色画有趣的小故事,在班级里被大家传阅。

他的决定让大部分人难以理解,包括父亲。“决定休学时,他到长春找我,我就不敢见他,后来我说要创作漫画,他非常不信任。父亲多年来一直在坚持写书法,而他觉得我做任何事情都是半途而废的,上学上到一半,开工作室做到一半,能做好什么事?”

但许先哲知道,这一次不一样。最开始是一种理念,“我想讲一个中国故事,而侠客是中国故事里最吸引我的文化符号”;然后是一种感觉,“将西部和武侠元素结合的像电影一样的感觉”;紧接着是角色,“要有角色才有故事”……他开始画角色的设定图,脑海里逐渐出现画面:茫茫大漠中一个游侠押送戴着面具的神秘犯人,一路上遭遇各方势力的伏击。

许先哲深知技法不够娴熟,必须在故事上有厚度、有深度,但他写了很久始终觉得不满意。于是,他想到去真实历史里寻找答案。“有时候,最古老的东西到了当下,往往就是最新的。当侠客元素不再具备新意时,我们应该从中国文化中去寻找侠客的源头,去探寻侠客的根源。”

他在网络上翻阅了好几天,最终被隋朝的戏剧性吸引,短短37年,上承乱世,下启大唐,在国力最强盛时迅速灭亡。隋朝还是丝绸之路重新开通的重要时间节点,西域的故事自然而然地成立了。

翻阅历史的过程中,有一个名字吸引了许先哲——知世郎。公元611年,王薄因兵役繁重,与同郡孟让以长白山为据点发动农民起义,自称“知世郎”。知道世间一切事的人,在许先哲看来,“知世郎”就是一个对抗封建王朝的理想主义的符号,是暴君隋炀帝统治下百姓的点灯人。

“常常,人们只记得唐朝的开国功臣们在乱世中的传奇,却忽略了真正的主角——百姓。我想给真正改变历史的人还一个名分。”

于是,故事被串了起来:游侠刀马,接到了一次不寻常的镖,护送准备颠覆朝纲的知世郎从西域去长安。一路上,有西域的权力纷争,从五大家族到东西突厥;有背负原罪的同行者,阿育娅、竖、燕子娘,每个人都有一段刻骨铭心的往事;还有不断出现的敌人,从地方大名到王朝宰相,一步步牵连出政治漩涡里的波谲云诡……

4年时间,许先哲通过《史记》《隋书》《资治通鉴》等史书构建知识框架,让隋炀帝、裴矩(漫画中为裴世矩)、宇文家族、秦叔宝粉墨登场;不断考究隋朝的美学、建筑、兵器,丙子椒林刀成为故事里的重要线索;每天练习作画,画分镜头情节,不停推翻修改,有时光一张背景图就画一个月……

2015年,当刀马在黑白格中说出那句开场台词时,许先哲废掉的底稿,超过2000张。

为每个角色增加灰度

画到第三年的时候,许先哲把自己的手稿拿给父亲看。“当时他什么话都没有说,可能就是觉得比较意外吧,因为之前我真的从来没有把一件事情一直做下去。”

他对父亲说:“能不能帮我题一下字?”父亲给他写下了“镖人”,还写了好几个版本让他挑。“我觉得这是对我的认可,是他对我的第一次认可。”

题完字没多久,父亲生病脑出血,一直卧病在床,直至2021年去世。“他生病时,有时候会认不出我来,但我想他是骄傲的,因为每次我妈妈拿《镖人》这本书到他面前,他会笑。”

许先哲画板上正在处理中的画稿。

随着口碑快速传播,父亲题的“镖人”二字很快出现在漫画APP的开屏上,出现在实体出版的单行本上,并不断被“重版出来(知名漫画名,意为畅销到不断再版)”。2018年,《镖人》在日本出版,登陆日本知名电子阅读平台连载,获得漫画大师高桥留美子(代表作《犬夜叉》)、藤泽亨(代表作《麻辣教师GTO》)推荐,被NHK称为“世界级水平的中国动漫精品”。

《镖人》好在哪儿?理由很多。从人物层面看,许先哲把握住了人性。刀马不是绝对正义的代表,他靠“打劫”通缉犯为生,对知世郎的理想世界并无兴趣,但他对恩人讲义气,对亲人呵护备至,他逐利而不忘义,不遵世俗法则,心中却自有标尺。知世郎同样亦正亦邪,他面带诡异的戏曲面具,走三步歇一步,一句“知世郎要坐马车”成为经典台词。但他的故事线里,充满对世间平等的期待,以及舍生忘死的决绝。隋炀帝是大反派,但在面对父兄、面对突厥时,也让读者看到了脆弱和担当;裴士矩一脸奸佞,但他又用特殊的政治手腕打通了絲绸之路;还有宇文家族、尉迟家族、莫家、杨素……许先哲在真实历史的基础上,为每个角色添加了灰度,也拓宽了人性的维度。

“我们不要扁平化地去判断一个人到底是好人还是坏人,人是非常复杂的。”

从美学层面看,作为一部黑白漫画,《镖人》展现出了不亚于彩色漫画的奇观。在出玉门关前,刀马一行人来到北周尉迟家后人尉迟恭藏匿的洞穴。洞穴里,如同敦煌莫高窟一样的壁画被许先哲描绘出来。而在隋炀帝北巡一回中,壮观的行军画面就像科幻片——许先哲画出了庞大的移动宫殿。

“行军是根据真实的历史记载去刻画的,包括参考古画《张议潮统军出行图》等。光这段就画了10天左右。”

从文本上看,许先哲在台词和叙事上都下了大功夫。“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是漫画里多次被提及的一句。在许先哲看来,这就是乱世的写照,也是贯穿整个故事的核心背景。日常对话里,许先哲通过一些幽默台词展现人物性格;但在议题讨论时,台词又变得极为深邃,比如裴世矩、裴行俨叔侄在政治理念产生分歧时,一段关于“大夫不均,我从事独贤”的讨论,富有文学性和思辨性。

刀马一行人进入尉迟恭所在洞穴时,看到了满墙壁画。

这些,都建立在庞大的资料搜集、查证之上,也建立在耗费心力的消化吸收再利用的基础上,久坐、熬夜、掉头发,漫画家绝不比程序员轻松。因此,许先哲开玩笑说:“我跟一位自己非常喜欢的日本漫画家交流,他说一定保重好身体,因为漫画家的平均寿命都比较短,一般都是五六十岁就会有各种各样的疾病。”

一部纸上的电影

角色、画面、台词,到最后都是为故事服务的。《镖人》事实上是以刀马为眼,讲述了江湖和庙堂的两条故事轴。江湖一条线,是西域的家族纷争,是长安城商坊里的利益纠葛,也是杀手、镖师、马快们的刀光剑影;而朝政的故事,讲的是宇文家族与裴家的相互制衡,权臣与皇帝之间的斗法之术,以及百姓在权斗之中的浮萍飘零……

“所以,《镖人》实际上不是一个武侠故事,我更愿意定义为时代剧。最终,它还是关于时代和人的故事。”

因此,许多读者被《镖人》的丰富吸引,对隋朝、对历史产生了浓厚兴趣。许先哲也越发注意在作品中加入“干货”。讲到丙子椒林刀的故事时,许先哲用一把刀的诞生、轮转、毁灭、再生,讲述南北朝的动乱,讲述关陇门阀的建立,并重新演绎了周武帝宇文邕铲除权臣宇文护的历史事件。这是一段信息量极大、编排极密的故事,许先哲担心读者难以接受。编辑栗原看了分镜以后说,短短几回,了解到一段复杂的中国历史,非常有趣。

“这时候,我深切地感觉到,一部作品通过精彩的故事,让读者了解到中国的历史和朝代,并且进一步产生兴趣,是很有意义的。”许先哲说,“就像我们通过日本漫画了解到日本的战国时代,了解到幕府、忍者等等,或者通过好莱坞的西部片,了解到美国的历史。而我们中国的创作者更应该利用好自己的文化背景,不会有另一个外国创作者比你更懂中国文化,这就是我们的优势。”

许先哲说,侠是中国文化特有的符号,也是全世界共通的英雄主义。《镖人》以中国水墨的黑,完成了出海的红,最本质的原因便来自中国文化的魅力和长久生命力。

“它是一部纸上的电影,讲的是游侠在社会秩序和个人价值追求之间的激烈冲突、大时代下个人命运的抗争,这在我看来正是中国古代传奇故事的母题,也是大众文化作品的共性。”

如今,连载到111回的《镖人》未完待续,但许先哲已找到了创作的法门。他说现在的故事已经不再由他“掌控”了,而是漫画里的每一个角色自己根据土壤逐渐生长。

以后的故事虽然未知,但也一定精彩。他说:“此时就是最好的创作状态,达到了无我之境。”

许先哲

1984年出生于吉林延边,曾从事广告工作与文学翻译,26岁转行漫画。2015年,由其创作的漫画《镖人》上线,现观看量已突破20亿,单行本总销量突破100万,出口至日本、韩国、德国等国,被誉为“世界级水平的中国动漫精品”。

猜你喜欢

先哲漫画
“高处”与“低处”
春日偕诗友登文华阁
漫画家许先哲:梦想不远,“镖人”为证
街头小坐
漫画二则
漫画11幅
知识漫画
漫画4幅
漫画与幽默
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看中华逻辑之于当代大学生——《中华先哲的思维艺术》读书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