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召县玉米瘤黑粉病的发生及综合防治技术
2023-06-25韩建王公铎
韩建 王公铎
一、为害症状
玉米瘤黑粉病多发生在夏玉米上,均在抽雄吐丝期、灌浆期雌穗显症,在雌穗上形成膨大的囊状或角状肿瘤,形状各异,单生或叠生,多个病瘤堆积在一起。病瘤初现时呈白色,有时带紫红色,质地柔软,内部则由大量黑粉所充满,随后变黑,破裂后散出大量黑粉。
二、发病规律
瘤黑粉病菌孢子可以在土壤、病残体、种子或粪肥中存活越冬。翌年,越冬孢子萌发产生担孢子和次生担孢子,随气流、雨水等传播,从植物表皮或伤口入侵植株幼嫩分生组织,并形成病瘤,病瘤含有大量的黑粉即孢子,可进行再次侵染。
三、发病原因
(一)气候条件影响
瘤黑粉病菌的冬孢子能够适应的温度为5~38℃,适宜生长温度为26~30℃。玉米生长期间,温度条件适宜,田间相对湿度在98%以上时,冬孢子萌发侵染植株幼嫩部位而发病。2022年南召县在玉米生长时期,7月总降雨量91.9 mm,较常年236.1 mm减少144.2 mm,减少61.1%;总积温894.4℃,较常年增加19.2℃,日平均气温28.8℃。7月最后一次降雨在7月20日,雨量10.2 mm,田间蒸发、植物蒸腾量大,至7月下旬,田间旱情显现,此时玉米处于小喇叭口期至大喇叭口期,干旱对其影响较大。8月3日全县平均降雨14.5 mm,未能缓解玉米旱情,至8月中旬基本无有效降雨,旱情持续,此时玉米陆续进入抽雄吐丝期,此期日平均气温37.1℃,高温干旱导致玉米生长不良,干旱严重,8月26—31日全县连续降雨53.4 mm,田间湿度大、温度较高、玉米受旱严重,抗病能力下降,造成瘤黑粉病菌孢子萌发侵染,发病迅速,全面暴发显症。
(二)土壤质地原因
南召县玉米田块,多为丘陵平地,土壤质地多为沙壤土,土地瘠薄、保水保肥能力差、有机质含量低,田间越冬孢子易保存其活力,遇适宜条件时易发病。
(三)玉米品种间抗病性差异
玉米品种间对瘤黑粉病的抗病性有一定差异。耐旱品种、果穗包叶长且紧实的品种相对抗病,杂交种比自交种抗病,硬粒型玉米品种较马齿型抗病,早熟种较晚熟种抗病,甜玉米品种易感病。
(四)栽培管理不科学
调查显示,玉米种植密度过大,田间郁闭、通风透光不畅、施氮肥量大促使玉米植株徒长,新生组织细弱、柔嫩,发病重,磷钾肥施用不足,致使植株抗病性不强,易发病;未处理上年发病植株,连作田块,致使田间积累较多的病原菌,田块病株率较高;玉米螟等为害严重的田块,植株伤口多,有利于病菌侵染,发病偏重;播种过深,易形成弱苗,易感染。
四、综合防治技术
(一)选用优质包衣种子
选用优质、高产、包衣且适宜南召县种植的品种,如鲲玉8号、士惠628、奥玉419、登海1976等。
(二)合理轮作
玉米瘤黑粉病是一种土传性病害,病菌孢子在干燥的土壤中存活时间较长,因此,采用2~3年与其他粮食作物轮作倒茬的方法,可减少土壤病菌积累,降低发病风险。
(三)加强栽培管理,消灭病菌来源
1.合理密植。根据玉米品种特征特性和地力条件合理密植,增加光照和通风条件,提高作物抗病性。一般南召县以每667 m2种植3300~4200株为宜。
2.合理施肥。 按照地力条件、产量状况合理科学施肥。一般每667 m2产量为400~450 kg的田块,每667 m2施肥量为纯氮12~13 kg、纯磷为3~4 kg、纯钾4 kg、锌肥2 kg,或选用复合肥45~50 kg。每667 m2产量在500 kg以上的田块,每667 m2施肥量为纯氮14 kg、纯磷4 kg、纯钾5~6 kg、锌肥2 kg,或选用复合肥55~60 kg。
3.及时灌水。玉米是高水肥作物,其需水需肥在抽雄吐絲期达高峰,此期如遇干旱,应及时浇水。若此期干旱,不仅会造成玉米减产严重 ,而且会导致其抗病性严重降低,生长受阻而感病。因此,遇旱后要及时灌水,确保植株生长健壮,增强抗病能力。
4.拔除病株,清除成熟作物秸秆。田间发现发病植株要及时拔除并深埋,阻止再次侵染;玉米收获后要将带病作物秸秆,进行掩埋或焚烧;冬季要深翻凉垡,减少翌年侵染菌源。
(四)化学防治
玉米瘤黑粉病的药剂防治,可以提前预防2~3次。第1次在玉米播后苗前,每667 m2用43%戊唑醇乳油20~30 g对水30~45 kg地表喷雾预防。第2次在玉米5叶期后,每667 m2用30%吡唑醚菌酯悬浮剂30~50 g对水30 kg茎叶喷雾预防。第3次在玉米抽雄前7 d,每667 m2用43%戊唑醇乳油30~40 g对水45 kg全田喷雾预防。玉米发病后,及时清除发病植株,此时可每667 m2用50%戊唑·咪酰胺水乳剂40~60 g对水45 kg全田喷雾防治。
(责任编辑 刘素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