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堂乐歌曲调的来源与历史意义研究
2023-06-25郑姝宁郭玲玲
郑姝宁 郭玲玲
摘要:学堂乐歌兴起于20世纪初,是伴随我国新式学堂的建立逐步孕育出的一种新型歌唱文化。各界学者对学堂乐歌制度、观念、建设过程中兴与废的研究方兴未艾,对学堂乐歌改革的探索也在持续进行。文章基于此现实背景,从思想溯源、曲调来源两个方面进行阐述,分析学堂乐歌曲调特点,并探究其历史意义。学堂乐歌兴起于特定的历史时期与社会文化背景,是随我国新式学堂建立而产生的歌唱文化形式。其曲调流畅优美,与歌词完美结合,具有启蒙思想、助推音乐文化发展、渗透富国强军思想、为现代音乐教育提供有利借鉴等价值意义。
关键词:学堂乐歌;曲调;来源;历史意义
中图分类号:J60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3)09-00-03
学堂乐歌指学堂开设的音乐课或为学堂课程而创编的歌曲,以选曲填词为主,即选择日本、欧美的歌曲曲调填词。随着学堂乐歌的发展以及改革的深入推进,其曲调的创作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由借鉴其他国家音乐曲调转变为从我国民族民间小调中汲取作曲、作词灵感。据初步统计,1912年前后出版的歌唱教科书、报刊上刊登的学堂乐歌有1400余首,这些学堂乐歌的曲调逐步呈现出民族特质与传统韵味,在我国音乐教育事业发展、文化建设等方面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大幅提高了国民音乐认识水平与审美素养,尤其是对广大青少年的音乐修养、文化素养的提升等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分析学堂乐歌歌词来源及其历史意义,挖掘学堂乐歌曲调的美学思想与育人价值,对新时代我国音乐教育事业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1 学堂乐歌曲调的来源
1.1 学堂乐歌曲调的思想溯源
经历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后,我国社会文化思想愈加开放,为学堂乐歌曲调的形成奠定了思想基础。自此,“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体系愈发完善,倡導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以其他国家富强之术为辅助。一大批留学生归国后开展了近代中国教育,儒学与西学的文化交融成为新学堂创办的目标导向,为适应新学堂与音乐教育开展的学堂乐歌曲调也初现雏形。中体西用的观点经历一段时间的实践与转化后,被认为是契合当时时代背景与社会文化特点的治国方略与教育指导思想。
随后,欧洲先进的音乐教育初次走进中国人的视野。大量优秀音乐艺术家与教育工作者从我国文化系统的视角出发解析欧洲音乐文化的思想变化,综合考察了欧洲音乐形式,如歌唱、乐队演奏等,以及欧洲的音乐教育事业。受到西方音乐艺术、音乐教育思想的影响,音乐逐渐成为一门学科并在新学堂中开展相关教学,社会对音乐教育的重视程度也明显提升。与此同时,我国对日本音乐教育进行了大量考察,了解到日本通过对新时期西方音乐旋律、创作与演奏技艺的学习,结合本土音乐文化,创作了符合日本音乐教育环境的学校歌曲,这些歌曲不仅发挥着美育作用,而且具有涵养学生道德品性、激发学生忠君爱国精神的重要作用。在此乐歌思想的影响下,以康有为、梁启超等为代表的维新派学者提出要在学校设立乐科。自此,在西方音乐体系内选取了学堂乐歌曲调[1]。
1.2 学堂乐歌曲调产生的历史渊源
学堂乐歌的曲调来源主要有三。
一是日本。学堂乐歌曲调旋律多直接借鉴日本歌曲,如由日本歌曲《手指游戏》经选取填词而来的《体操——兵操》、由日本歌曲《铁道唱歌》重新填词而来的《扬子江》等。之所以从日本旋律中汲取学堂乐歌曲调的灵感,在于最早倡导兴办乐科、音乐改革与推行学堂乐歌的人士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从日本留学归来的,受日本学校歌曲创作思想、教育思想的影响较大,且日本歌曲旋律具有朝气蓬勃、刚劲有力的特点,契合当时思想开放的社会环境以及培育学生爱国主义精神的音乐教育需求。
二是西洋。伴随着学堂音乐教育的发展,对学堂乐歌曲调创新的要求也逐渐提高,部分音乐家开始探索更加广阔的学堂乐歌曲调创作空间,并将曲调的选择视野由日本旋律逐渐延伸至西洋音乐。较为出名的以西洋音乐旋律为曲调的学堂乐歌曲调为《送别》《赛船》,前者使用了西洋音乐作品Dreaming of home and mother曲调,后者借鉴了德国民歌《蝴蝶》曲调,经过重新填词创作而成。西洋音乐曲式结构灵活、曲调风格多变、节拍自由且蕴含着创新的创作技法,配以具有特定主题、充满诗情画意的歌词创作学堂乐歌,深受人们青睐,并且在青年学生等知识分子间广为传唱。
三是中国民间。虽然学堂乐歌曲调诞生初期强调“中体西用”,但伴随着中国音乐艺术家、教育者民族意识的觉醒,学堂乐歌曲调的来源不再局限于日本、西洋音乐,而是从我国传统民族民间音乐中汲取灵感,以民间小调作为学堂乐歌的曲调。例如,从江南丝竹曲牌《老六板》中提炼旋律材料创作的学堂乐歌《祖国歌》、曲调采自小调《孟姜女》的学堂乐歌《缠足苦》等。但这些学堂乐歌未能在推崇日本、西方音乐时期获得广泛传播[2]。
2 学堂乐歌曲调的特点
学堂乐歌曲调最为显著的特点便是旧曲填词,主要选取日本、欧美等国家的流行歌曲、学校歌曲等,提炼其旋律材料并配以主题鲜明、内涵深刻的歌词。其次是从我国民族民间小调中汲取曲调创作的灵感,也有少部分学堂乐歌的曲调由音乐艺术家自主创作而来。不同来源的学堂乐歌曲调有不同的特点。
其一为源于日本的学堂乐歌的曲调,其具有通俗易懂的特点,以旋律线条、节奏节拍、力度、速度等进行叙事与音乐艺术表现,节奏较为明显,旋律线条的起伏较小,旋律音程以级进为主,鲜少有跳动的音程,适度弱化了和声的功能,乐句间的逻辑思维不明显。在美学思想上,源于日本的学堂乐歌曲调讲求纯真、质朴与自然之美,曲调不夸张且较为平稳,作曲者结合中国人的审美思维对曲调进行适度调整后再运用于学堂乐歌创作中。
其二为源于西洋的学堂乐歌的曲调,其更为复杂,旋律多样,富有调式调性的变化,情感表现更加热烈。例如,李叔同根据法国民歌《月光》创编而来的学堂乐歌《哀祖国》,调性为C大调,音域在a1至e2之间,相较于原曲音域降低了四度,更易于传唱,曲调内附点音符、休止符的运用以及乐句结尾处的二度下行奠定了哀伤的情感基调,配以富有我国古诗词意境的歌词,显得如泣如诉。
其三为源于我国传统曲调的学堂乐歌的曲调,其更具传统韵味。例如,黎锦晖根据我国民间音乐《苏武牧羊曲》改编而来的学堂乐歌《麻雀与小孩》,旋律跌宕起伏,以大跳发展旋律,助推情感迸发,叙述性的曲调以及曲调中五声调式、偏音的运用增添了歌曲韵味[3]。
3 学堂乐歌曲调的历史意义
3.1 以新思想启蒙新一代中国人
学堂乐歌曲调兴起的时期正是我国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进行时期,洋务派与维新派人士希望通过解放思想以达到救国图存的目的。虽然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是不彻底、不全面的社会改革、思想改革,但其依然对当时的社会变革起到了一定的推进作用。而学堂乐歌曲调创作是思想启蒙运动中的重要环节,思想先进的新士绅群体作为已经觉醒并且具有一定话语权的社会阶层,积极投身于政治与教育等领域,大力倡导兴办新式学堂、企业,着力推进音乐改革,并使音乐成为一门独立学科在学堂、学校内开展教学。学堂乐歌曲调的传唱、音乐教育的实施在传播先进文化、启发民智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不仅如此,学堂乐歌曲调蕴含着“中体西用”的思想,倡导借鉴诸国富国之术以强我国之本。源于日本、西洋的学堂乐歌曲调易于传唱,适合初学者练习与学习,通过青年学子、群众传唱的形式在社会上掀起一股推崇新思想、反对封建专制之风,灵活的曲调也为作词提供了便利,大量用于宣传男女平等、爱国主义思想、奉献精神的学堂乐歌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使社会文化氛围更加浓郁,思想传播更加快速,在很大程度上鼓舞了国民士气,激励广大青年学子发愤图强、自强不息、舍己为国,对封建统治下的旧思想造成了巨大冲击,以新思想启蒙新一代中国人。而源于我国民族民间小调的学堂乐歌曲调也为中国人接触、感知传统音乐文化开辟了新窗口,唤起中国民众的历史记忆,实现中国民众民族思想之觉醒[4]。
3.2 助推近代中国音乐教育发展
中华民族礼乐制度由来已久,但最初音乐为统治阶级服务,音乐教育也被统治阶级垄断。随着社会的进步与时代的发展,思想先进且善于革新的人士认识到了音乐对思想解放、民族解放的重要意义,在通过音乐教育加强思想教育的道路上进行有益尝试,创作出众多具有教育意义的学堂乐歌曲调,助推近代中國音乐教育发展。
19世纪末、20世纪初,大批先进知识分子留学归来,怀揣对音乐教育事业的热忱以及对中国音乐教育建设与改革的决心,将留学期间所学的音乐理论、作曲理论、乐队指挥理论等先进音乐知识融入学堂乐歌曲调创作中,设立音乐课程、建立音乐教育专业学校,培养出一批又一批扎根民族土壤、专注音乐教育的优秀音乐教育工作者,为我国近代音乐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师资力量保障。与此同时,许多音乐家积极参与音乐教材编写。例如,沈心工以循序渐进、因材施教为基本原则,结合不同阶段学生的特点,以基础知识为重点,编写了《学校歌唱集》《心工歌唱集》等音乐教材,所选的学堂乐歌曲调通俗易懂、易于传唱、简单明快;曾志忞以“中体西用”思想为引领,编写了当时理论体系完善、内容丰富的教材《乐典教科书》,系统地介绍了西洋音乐体系及其歌唱方法;曾志忞还针对音乐教育工作者的专业化发展与音乐素养提升编写了《音乐全书》,指导教育工作者更加科学、合理、有效地教授歌唱方法。这些音乐教材成为中国近代音乐教育发展中的宝贵资料,为近代音乐教育事业发展增添了活力。
3.3 有机有效渗透富国强兵思想
我国富国强兵思想萌发于夏商,形成于春秋战国,指向富国与强兵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在洋务运动与变法维新中,孕育了新式学堂,当时的改良派在兴办学堂时参照了明治维新后的日本教育模式。在改良派看来,日本富国强兵的根源在于教育,因此,改良派在新式学堂中开设了用以宣传富国强兵思想的乐歌课。学堂乐歌曲调中渗透着富国强兵思想,试图通过学堂乐歌曲调的广泛传唱以唤醒青年一代富国强兵、救国图存、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例如冯梁创编的学堂乐歌《惟我同胞》曲调源于《一试再试》,与原曲调相似,都有生动活泼、刚劲有力的曲风,昭示着中国民众的远大志向和坚定信念,关乎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并着重强调教育对国家兴盛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再如辛汉的《中国男儿》根据日本学校歌曲《宿舍里的旧吊桶》的曲调填词,曲调契合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以及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审美价值追求,着力突破当时音乐旧思想的桎梏,并且注重艺术形象与曲调、曲调与歌词的完美结合,短短48小节的曲调仅包含两段基本旋律,如此小的音乐篇幅却蕴藏着中国男儿的无限力量。第一段旋律为进行曲节奏,慷慨激昂的曲风催人奋进;第二段旋律盘旋向上后向下,如同长江大河般奔流不息、前行不止;其余部分是对两段旋律的再现、重复,气势恢宏、曲调悠扬,凸显出学堂乐歌曲调对富国强兵的意义[5]。
3.4 为现代音乐教育与歌曲创作提供借鉴
学堂乐歌曲调虽然具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但不可忽视其在现代音乐教育事业建设中的历史意义。学堂乐歌创作者多为留学归来的知识分子,其在留学期间广泛接触先进国家的音乐文化、音乐教育模式,但依然坚持民族寻根,选择回归祖国、家乡,在民族音乐教育的土壤上深耕细作。这种难能可贵的精神是当代音乐教育工作者的精神动力,唯有以开阔的视野、正确的文化观念看待中西方音乐教育的差异性,在传承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的前提下合理借鉴西方音乐文化、音乐教育成果,不断提高艺术修养与音乐教育实践力,才能为我国音乐教育的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
学堂乐歌曲调的历史意义也体现在对当代歌曲创作的启发上。当代音乐文化观念多元、现象复杂,“快餐式歌曲”“口水歌”等不良文化现象层出不穷,危害着当代青少年的文化观念与身心健康。在学堂乐歌曲调来源、发展与革新的启发下,当代歌曲创作要高度重视歌曲所具有的教育意义、审美价值、思想传播力以及情感影响力,以积极健康的歌曲启发民智,以富有时代气息与传统韵味的歌曲传播、弘扬正能量,以此凸显当代歌曲创作的价值。
4 结语
学堂乐歌曲调或源于日本歌曲、西洋音乐,或选自我国传统民族民间曲调,具有优美动听、富有教育内涵、创作技法多变的特征。学堂乐歌曲调虽然具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但其历史意义重大,在当代音乐教育事业建设中应当以学堂乐歌曲调来源、发展等为基础,助推音乐教育工作者专业成长。在当代歌曲创作中也要借鉴学堂乐歌曲调解放思想、启发心智的功能,发挥音乐的美育作用。
参考文献:
[1] 齐柏平,仝昕.学堂乐歌中的“废”与“兴”之关系[J].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22(4):55-59.
[2] 李智超.社会历史视角下的学堂乐歌[J].文学艺术周刊,2022(10):42-45.
[3] 寿果.学堂乐歌对于现代音乐教育的影响与作用[J].艺术评鉴,2022(9):156-159.
[4] 赵方晨.论学堂乐歌在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上的重要地位[J].戏剧之家,2021(23):89-90.
[5] 徐科锐,耿潮.文化视角下学堂乐歌审美特征解读[J].当代音乐,2021(7):10-12.
作者简介:郑姝宁(1999—),女,黑龙江密山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音乐理论。
郭玲玲(1982—),女,黑龙江佳木斯人,硕士,副教授,系本文通讯作者,研究方向:音乐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