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画艺术语言在二维水墨动画中的应用探究

2023-06-25陈鹏黄玉娇

艺术科技 2023年9期
关键词:模式化中国画

陈鹏 黄玉娇

摘要:在中国传统艺术创作过程中,艺术家在传统技巧的基础上,强调创作的自由性。水墨动画受集体创作形式的约束,其艺术风格始终围绕特定类型“造型模式”展现,构建造型模式会给创作者带来许多的优势与便捷。1961年,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出品了中国第一部水墨动画影片《小蝌蚪找妈妈》,宣告中国水墨动画片首创成功,片中将齐白石先生的模式化艺术语言及诗情画意展现得淋漓尽致。在中国动画的发展历史中,水墨动画是对固有动画模式在艺术形式上的巨大突破,针对中国画艺术的创作方式与商业生产之间的固有矛盾,构建造型模式,会给创作者带来许多的优势与便捷。文章以《芥子园画谱》为例,其显著的模式化特质,同时也是中国画绘画造型特征的集中体现,古人将山川屋宇、亭台楼阁、花鸟鱼虫的画法都归结为造型模板,以便后人更快速地学习中国画技法。文章分析水墨动画的美学意境与制约水墨动画发展的因素,提出创新思维,提炼《芥子园画谱》的模式化笔墨规律并运用到二维水墨动画中进行创作,这是融合传统美学优势与产业特征的创新,可以大幅提升创作效率。

关键词:《芥子园画谱》;模式化;中国画;笔墨语言;二维水墨动画

中图分类号:J954;J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3)09-00-03

中国的水墨动画区别于其他动画风格,是将我国传统水墨风格与动画这种综合艺术形式融合所形成的新的影片类型,是能代表中国传统文化风格的新片种,拓展了动画电影表现的新领域。水墨动画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指导下,在独特的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形成了中国动画特有的“中国学派”。继《小蝌蚪找妈妈》之后,我国的水墨动画逐步发展,产生了《牧笛》《鹿铃》《山水情》等优秀水墨動画[1]。

1 传统艺术家在水墨动画《牧笛》《鹿铃》中的美学创造

水墨动画在外观的视觉意向表现艺术上,如构图、留白、色彩运用、造型方式、笔墨运用等,都有优雅、宁静、含蓄的美学特点,这也是其他类别动画所无法比拟的。

1.1 水墨场景的表现

长安画派的方济众在1963年至1980年,分别担任《牧笛》《鹿铃》两部水墨动画影片的场景设计一职,他主张“将民间艺术古朴天真的性灵灌注到写意文人画中”[2]。在影片的场景刻画方面,两部水墨动画背景中的山石草木、近远景设色、画面构图等,都呈现出淳朴华润的田园诗画风格。《鹿铃》水墨场景中的高山常常被白色的雾气笼罩,采用留白的方法来描绘群山浮动、流云奔涌,大多借助写生塑造新的山水意象,四周的虚空引人遐想。

1.2 水墨人物、动物造型及笔法表现

程十发在水墨动画《鹿铃》中担任美术设计,作为海上画坛最有代表性的人物,他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与笔墨语言融入影片。他曾说:“发扬和发展传统的技法,创造新的风格,这是我国美术家们所亟待解决的课题。”[3]片中人物的造型在线墨勾勒的基础上,加入淡彩进行由深及浅的晕染,增加了线条的松弛感与粗细变化。中国画一代宗师李可染负责二维水墨动画《牧笛》的人物造型设计,《牧笛》中的“小男孩”虽与李可染《牧牛图》中的“牧童”形象风格相似,但在绘制时,使用的水墨勾勒手法不同,“牧童”的外轮廓线与动画中的“单线平涂勾画”是一样的。

这些有鲜明个人艺术风格的水墨艺术家就是水墨动画的精髓所在,水墨画的经验以新的技法方式传承与发扬。在水墨动画的发展历程中,老一辈艺术家们将现代意识及时代精神融入动画影片,可以说,没有老一辈艺术家的努力,就没有水墨动画的发展。

2 艺术家个人艺术风格与水墨动画融合的困境

传统二维动画创作以丰富画面效果与节省成本为主,题材有限,制作手法烦琐复杂,随着优秀的老动画艺术家相继离开设计岗位,全能型水墨动画人才流失,艺术家个人艺术风格的独特性束缚了水墨动画的发展。

2.1 部分水墨动画违背以往动画创作规律

水墨动画与其他传统动画相比,更注重对造型的写意表现,注重笔法与墨法。中国画讲究“墨分五色”,在水墨动画中同样的物体,需要绘制焦、重、浓、淡、清五种不同的墨色,或者只有大面积的浅灰、深灰、重色,分层绘制后由摄影师分开进行重复拍摄再组合到一起,达到水墨晕染的效果,成本极高,耗时极长,违背了以往动画创作降低生产成本的核心规律。传统水墨技法难以表现复杂的人物动态、动作关系以及场景之间的空间关系。

2.2 水墨动画依靠数字技术难以展现水墨意境

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动画团队在创作水墨动画时,选择完全依靠数字技术,一些动画师在创作水墨动画作品的过程中,为了追求逼真的效果,会结合实拍的方式,加入过多的旋转镜头及运动镜头。例如2009年央视出品的《相信品牌的力量·水墨篇》,片中许多水墨扩散的镜头是由摄影师拍摄,再利用三维动画软件制作,导出片段后进行剪辑而成,水墨与三维技术结合,给这部宣传片带来了巨大的商业价值,但过多的镜头变换失去了中国画所具有的意境,忽视了对水墨动画本质的追寻。

2.3 中国画的笔墨意蕴具有“墨不可控”的特点

中国画创作所使用的材料有宣纸和绢布,宣纸根据纤维的粗细分为生宣、熟宣以及半生不熟宣纸,不同材质的宣纸,晕染效果不同,能够满足创作者的不同需要。受纸张、笔法的影响,数字技术无法呈现水墨变化的随机效果。例如,在中国画的笔墨语言中,皴擦技法是由中锋或者侧锋用笔擦出,皴法能够展现山石树木刚硬疏密的肌理质感,但利用软件很难展现皴法的独特之处,这些琐碎的笔触需要在软件中经过数次叠加,只有具有美术基础的创作者真正掌握了这种技法,才能将中国画独特的笔墨效果表现出来。

2.4 水墨动画题材适应范围狭窄

目前许多火爆的动画作品,基本具有两个特点:一是英雄主义、科幻主义,二是时尚流行、社会事实。在创作过程中,主要题材包含成语寓言类、民间传说童话类等类型。剧情方面,水墨动画的主题以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丰富情感为主。中国动画学派的绘画语言主要体现在对本民族艺术形式的借鉴和运用上,水墨动画的形象多局限于写意山水、古代人物、鸟兽等,缺少对其他题材类型的尝试,也缺少对现实的关怀。

3 当代二维水墨动画的创新思维

水墨动画在中国动画发展历史中,是对固有动画模式的一种巨大突破,对传统艺术形式来说是一种创新。水墨动画需要建立自己的模式体系,艺术影片不惜成本,水墨动画不能永远停留在实验动画领域,若想对水墨动画进行创新或将其融入其他动画,就必须创建新的模式化结构,打破现有的烦琐创作模式,将模式化动画生产方式与水墨动画结合,用数字软件展现传统水墨画的技法优势,模拟出水墨动画制作流程,进行无纸化创作,提升水墨动画的创作效率。

3.1 二维水墨动画技术的研发与创新

运用数字软件可以模拟毛笔在宣纸上作画的效果,不同的笔刷、压感可以形成不同的晕染效果及肌理效果。例如,Photoshop中特定的灵华笔刷,可以模拟出各类用笔的笔法与墨迹;二维绘画软件Procreate中的着墨、书法笔刷,可以模拟出不同的水墨效果,并且可以直接在软件中绘制逐帧动画,通过调整笔刷透明度、描边路径、动态等属性数值,实现对墨迹颜色的区分。

3.2 适应动画创作的中国画造型模式提炼

姚最在《续画品》中认为“画有六法”,并以“六法”作为评判绘画的标准;南朝画家谢赫在《古画品录》中提出“六法论”,其中的“气韵生动”观点对中国绘画史的影响极大,千余年来,中国绘画对气韵的追求都是由此展开[4]。“气韵生动”是指作品整体或作品中的形态与意象艺术表现出的一种激荡的效果和活灵活现的生命力。“六法论”中的“传移模写”是对画面的临摹与复制的品评标准,对中国画的师法传授作出了巨大贡献。对水墨动画而言,找到合适的“造型模式”,提取水墨艺术家们的绘画程式,对提升创作效率、节约创作时间及成本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清代《芥子园画谱》简洁明了地展现了中国画的创作步骤及绘制技法,目录分类清晰,使初学者查阅书目时更通俗易懂,详细的模式化教程也更容易让初学者快速学习中国画技法,创作者可以直接借用此类传统模式化资源对二维水墨动画进行创新创作。

3.3 创新需适应当代水墨动画创作规范

水墨动画的创作需要团队的高度配合,在处理好镜头的运动规律后,要考虑画面的空间效果,若以“单线平涂”的方式展现,则会缺少空间感。例如,水墨动画的背景在远近不同的纵深空间影响下所显示出的明度、虚实是不同的,因此,进行多方面调整,根据不同图层的明暗、虚实进行调色,设置好相应的关键帧,掌握不同物体的大小、明暗、位置、运动规律极为重要。将便捷的数字技术及模式化画法融入水墨艺术的“形”与“神”,做到“技术开路,形神兼备”,如此创作出来的二维水墨动画会更有灵魂与意境。

4 《芥子园画谱》的造型艺术模式化特征及运用方式

学习绘制中国画,应先学会对物象进行刻画与表现。《芥子园画谱》将历代作者创作时的实践积累提炼出来,创造出一种艺术语言,风格化不强,也没有典型的用墨用笔方式,是中国画领域的一本重要著作。

4.1 《芥子园画谱》的模式化特征

《芥子园画谱》是历代经典画法模式化的集合,每幅作品中都有对技法的详细剖析与解读。全书分为三个部分,包含造型、构图、用笔方式以及各个名家的经典画作等,供读者参考。基于《芥子园画谱》的教程,在绘制物象的过程中,只需要对这些经过前人夸张简练后生成的“画法单元”进行直接的叠加使用,加以参考,将其融入自己所设计的影片即可。利用数字技术,将《芥子园画谱》中的“笔”“线”技法融入场景、人物的绘制,或利用画谱中的素材配色对所画物体进行色彩搭配,不用选择水墨艺术家的个人技法,也不用照搬艺术家的独特风格。利用这些模式化的样板,可以节省动画创作时间,大大提升创作效率。

例如《芥子园画谱》中“梅兰竹菊”一章,古人将画梅方法总结为十诀,还对画梅的宜忌进行了详细的总结。对花、蕾、蒂、枝、叶的绘制,有古人概括具体的绘画方法及技巧,只需要对照种类、区分造型,把它们“叠加”起来,便可完成一个画面中含有梅花的水墨场景。如此形成的畫面具有模式化的特质,融合了自己的独特风格之后,更具有抒情性。

4.2 以诗词《卜算子·咏梅》为例的二维水墨动画创作实践

本次实践以毛泽东《卜算子·咏梅》为参考,创作一部二维水墨动画短片,动画短片中的背景、山石、花卉、人物配色均参考《芥子园画谱》。绘制“已是悬崖百丈冰”中的悬崖时,选用《芥子园画谱》中的树木山石画法,利用Photoshop中的灵华笔刷,进行皴、擦技法表现,多用小斧劈法、披麻间斧劈法表现山石及麦田,树枝勾线选用灵华笔刷中的“岩叶画笔”,水墨晕染笔刷可表现浓墨与淡墨的不同,展现前后、虚实关系。

在《芥子园画谱》模式化语言的加持下创作二维水墨动画,创作过程与传统纸本水墨动画创作相比,具有传统水墨的画面效果,大大缩短了创作时长,造型也更加简洁明了。图1为笔者利用《芥子园画谱》中的教程所绘制的动画分镜。

5 结语

《芥子园画谱》独特的模式化语言,是对前人画法精华的凝练,将其运用至二维水墨动画中能提升二维水墨动画的创作效率,结合数字技术,缩短创作时长。但模式化最大的缺点就是死板,会使得作品失去个性化的生命力。因此在学习利用《芥子园画谱》进行创作时,不仅要学习画谱中的表现方式、表现手法,还要融入自己的艺术风格和形式语言,将艺术形式及表达方式转化为自己的独特技术,形成独特的艺术语言。

参考文献:

[1] 于娜.水墨画元素在现代多维动画设计中的应用[J].设计,2017(19):128-129.

[2] 李大庆.方济众参与设计的两部水墨动画意境美浅析[J].电影新作,2014(2):74-76.

[3] 王悦阳.画家十发[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9:183.

[4] 陈叶蕾.谢赫“六法”视野下的影视动画创作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17:35-37.

作者简介:陈鹏(1973—),男,陕西西安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数字媒体技术应用、新水墨动画艺术表现。

黄玉娇(1997—),女,陕西西安人,硕士在读,系本文通讯作者,研究方向:数字媒体技术应用。

猜你喜欢

模式化中国画
中国画
中国画的终结
中国画之美表现在哪些方面?
《远方》中国画
Why other racial groups look alike?
“模式化”报道背后捉“活鱼”——浅析如何从政务活动中挖掘有价值的新闻
玉米高产模式化栽培技术
成公绥赋作的模式化与创新性
刺破青天锷未残(中国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