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汽车强国梦”点燃创新的加速引擎
2023-06-23李可王翀
李可 王翀
2017年12月,由马建教授领衔的长安大学机械工程(车辆工程)教师团队被教育部认定为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团队的发展史与校史同向同行,七十载流岚岁月,长大汽车人亲身参与、亲眼见证了民族汽车工业的发展、成长与壮大,为实现“汽车强国梦”而孜孜以求。
近年来,团队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科技前沿问题,为车辆工程专业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民族汽车工业自主创新做出卓越贡献。团队以尖端科技成果助力交通强国、富民强省,主持百余项国家级、省部级、大型汽车企业重大科研项目,成果转化逾20亿元,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0项,发表高水平论文60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200余项。团队先后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陕西省教学成果特等奖等多项教学奖励,团队成员获交通部新世纪十百千人才、陕西省五一劳动奖章、陕西省师德标兵、陕西省教学名师、陕西省特支计划高层次人才、陕西省青年科技新星等多项荣誉。
如今,团队坚持将正能量、硬科技、软文化植入教学科研的内生基因,以黄大年精神为标杆,力争当好学生成长的引路人、科研攻关的先锋队、社会主义建设的生力军!
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国家几经权衡,选择重工业作为工业强国的战略举措。1953年,决定西安发展方向的“一五计划”拉开序幕,苏联援华的百余项重点工程相继有17项落户古城。
1953年2月,伴随着激情燃烧岁月的脚步,西北交通学校(长安大学前身之一)从兰州东迁西安,更名西安公路学校(1955年又易名西安汽车机械学校)。当年这所不起眼的中专学校,校舍只有矗立在大片麦田中的两栋低矮楼房,但却拥有设施齐全的实验室和汽车跑道,校园里的汽车实习工厂既是学生们的理论课堂,还是生产实践大舞台。
“那时上课,汽运工程(车辆工程专业的前身)的同学跟着老师一起加工汽车零件,当时学校汽车实习工厂能生产各种车用零部件,连最难生产的曲轴、大梁都不在话下。”当年的学生们对此记忆犹新。
突破“卡脖子”技术
1977年,马建进入当时的西安公路学院学习,先后获得汽车运用工程学士和硕士学位、交通运输工程博士学位。1990年前后,马建先后两次赴日访学,主要从事汽车振动特性和系统动力学特性研究。掘深井者得甘泉,经过30余年的深耕细耘和潜心钻研,马建推动了汽车检测技术“从0到1”的突破,团队先后三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谈及成绩,马建言语间云淡风轻,但成功的背后尽是辛勤的付出和努力的汗水。风雨过后才能见到彩虹,直面一次次困难坎坷,他和团队成员一次次挺了过来,总是凭实力赢得尊重。
20世纪90年代,当时国际知名的汽车检测设备厂商只向我国出口单项或成套低端设备,这严重制约国家汽车检测技术的发展。“这项技术怎么就不能国产化?”马建团队非不信这个邪,他们把自己关进了实验室,大家心里都憋着一口气。开展“汽车综合性能检测关键技术研究及系列产品开发”,实现技术和产品国产化,这是他们的愿景,也是远景。当时在国内,这项革新尚属首次尝试。“能成功吗?”其实连他们自己心里都在打鼓!熬过近6000个漫长的黑夜,马建团队的技术研发工作取得了全面突破性进展,他们共研发出25种142个型号的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系列产品,形成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完整技术体系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当时,该项目关键技术及系列产品在国内汽车行业广泛应用,并出口到美国、日本、德国等多个国家,一举打破了国外的技术封锁和垄断,解决了我国汽车综合性能检测行业的重大技术难题。水到渠成,马建带领团队拿下了2007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7年后,同期推进的另一项科研成果也取得了重大进展。汽车制动与ABS整车不解体检测技术是汽车制造、检测及维修行业的关键共性技术难题,马建首次提出了利用扭矩控制器模擬道路附着系数、利用飞轮组模拟车身平动惯量的汽车制动与ABS多工况室内台架检测方法,研发了满足不同重量等级车辆轴重和制动性能检测的高精度可变量程传感器,开发了3种类型32个型号的汽车制动与ABS整车智能检测系列产品并实现产业化。又一次,马建带领团队斩获2014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近年来,面向新时代交通强国建设的新需求,马建团队再次抢抓检测行业智能化转型升级新机遇,首次提出了对称式激光位移检测方法和基准传递与多传感器融合检测方法,研发出激光位移系列传感器和多功能激光路面检测系统,开发了3种36个型号的道路桥梁智能检测系列产品并实现产业化,创新成果迅速在国内汽车行业推广,批量出口到日本、印度等10多个国家,解决了世界范围内的行业共性难题,团队再次获得2020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让“后浪”奔涌向前
2022年底,学校公布符合教授任职资格人员名单,34岁的陈轶嵩破格晋升。“陈老师2020年获得了省级人才‘帽子——陕西省青年科技新星,他各项实绩都令人信服。”说起陈轶嵩,团队成员赵轩冲记者竖起了大拇指。其实,赵轩同样是凭实力、实干加实绩快速成长起来的,他36岁晋升教授,先后获得2017年度陕西省青年科技新星、2019年度青年长安学者、2020年度陕西省特支计划青年拔尖人才等称号,并于2022年入选斯坦福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名单。
团队成员冯镇是一名军嫂,夫妻俩长年两地分居,她一个人扛起了家里所有大小事务。冯镇一边要照顾家中老小,一边还要做好《汽车理论》等多门专业课程教学,在马建的悉心帮带下,主持项目、参与课题、发表论文、参编著作,她样样都不落下,个人还先后被校院表彰为优秀教师。
提起团队,说到马建对自己的培养帮带,大家纷纷打开了话匣子。“马老师是我们科研攻关时的指路明灯,遇到困难经他点拨指导,我们总能很快找到最优化的解决方案。”毕业于新南威尔士大学的准“90后”王澍副教授接过了话茬。“老师一定要和学生交朋友,做良师更要成为益友。”34岁的高工贺伊琳一直对马建经常说的这句话印象深刻。团队成员提到最多的是:“马老师强调教育是一种传承,平日里他非常重视对青年教师的传帮带。”
39岁的王建锋教授记得:“有一次,马老师指导我们进行道路检测技术及装备研发时,提出利用激光路面、数字图像路面检测技术和现代车辆技术的创新集成方法,以此实现对路面平整度、构造深度、道路线形等多项指标的同时检测。经过反复的技术研究和裝备研制,这项检测技术很快在国内20多个省区推广应用,道路检测车智能化水平得到大幅提升的同时还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
这些年,马建总是以黄大年精神勉励团队的年轻人要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融入“汽车强国梦”建设、汽车创新人才培养中。现如今,团队以“雁阵文化”为引领,逐步搭建起以行业资深教授为核心、海内外名校博士为骨干的教师队伍,在“雁阵”框架模式下,张硕、史培龙、朱国华、孟德安、罗耿等年轻人迅速成长,都成为可以独当一面的教学科研骨干。
岁月悠悠,杏林蔚然。从教40余年,马建先后培养了100余名硕士、博士和博士后,为研究生和本科生讲授《车辆系统动力学》《汽车理论》等10余门专业课程,深受学生好评。作为国家级一流专业、特色专业负责人,国家级教学团队负责人与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负责人,他先后获得陕西省教学成果一等奖在内的4项教学奖励。2022年,马建带领团队又获得陕西省教学成果特等奖,团队开授的《单片机原理与汽车微机应用技术》《新能源汽车储能与应用技术》《汽车设计》等课程先后成为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省级一流课程、省级思政示范课程,培养的学生连年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世界智能驾驶挑战赛、中国大学生方程式大赛等竞赛中获得多项奖励。
竞速新能源“赛道”
当前,新能源汽车已成为全球汽车产业发展的战略方向。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汽集团考察时指出:“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这些年,团队敏锐抓住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新机遇,紧紧围绕“双一流”建设战略目标,瞄准技术前沿和市场需求,紧跟汽车行业电动化、轻量化、智能化、网联化的变革方向,着眼于新能源汽车三电核心系统、智能汽车安全等“卡脖子”关键技术问题开展研究,突破关键基础理论并实现产业化应用。
在新能源汽车整车及关键零部件研发领域,团队主持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科技重大专项、陕西省重点产业创新链等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10余项,在节能、减排、安全等方面做出重要贡献。团队先后与中国汽车技术中心、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吉利、比亚迪、金龙、陕汽、宇通、法士特、延长石油、中航电测等汽车行业领军企业建立起良好的产学研合作关系,用尖端科技成果服务汽车行业。此外,团队积极参与陕西省“三百万辆汽车工程建设”“一带一路”建设,以高端智库作用支撑陕西汽车产业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深远的社会影响力。
2022年8月,陕西省汽车工程学会第八次会员代表大会在西咸会议中心召开,为表彰马建在提升行业学术引领力和社会影响力方面作出的卓越贡献,他被学会授予终身成就奖。面对荣誉,马建淡定而从容,因为他知道,在科研的星空里,个人始终是渺小的,集结团队的力量才能行稳致远。
人生的奋进没有止境,还有更多的担子等着后来人去挑,也会有更广阔的未知领域等待有人去演绎精彩。桃李不言,下自成蹊。马建的学识与品格,影响着团队的每一个人。伴随着一批批新能源汽车下线投用,在“汽车强国”的赛道上,一代代汽车人点燃创新和超越的引擎,不断传递着手中的接力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