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聚焦手法,重视风格

2023-06-23陆顺

作文周刊(高考版) 2023年21期
关键词:堡子杨家沈从文

陆顺

应考锦囊

文学类文本以塑造形象为主,通过对形象的具体描绘来揭示作品主题。不同时代的作品具有不同的特色,同一时代的作品也由于作家的思想、性格等差异,表现出不同的创作风格。因此,考生在阅读文学作品时要联系时代背景和作家的不同风格,从整体上把握刻画的形象和作品的旨趣,这样才能品出文学意趣,全面深刻地理解作品。阅读鉴赏文学作品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考生要充分发挥联想和想象,联系生活体验,抓住表达技巧,准确地评价、鉴赏文学形象的内涵和风格。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从表达方式的角度去评价:各种表达方式是否运用自如、灵活多变;叙述人称的变换和选择;叙事顺序的安排,倒叙、插叙手法的运用和作用,描写的特点及作用。

2.从选材剪裁的角度去评价:主次详略是否得当;材料是否典型、生动、真实、新颖。

3.从表现手法的角度去评价:是否运用了夸张、比喻、排比、对比、象征、衬托、抑扬、托物言志、借景抒情、融情于景等手法。

4.从结构安排的角度去评价:开头结尾是否有特色;烘托铺垫、前后照应、设置悬念、制造波澜等在文中是否有所运用;文中起承转合是否曲折有致。

不管是散文,还是小说,刻画人物的时候,作者大多从语言、心理、细节等方面进行描绘;刻画景物的时候,作者大多从景情关系进行刻画。命题者也往往就这些方面进行命题。所以,考生在回答问题的时候要从文本的这几个方面去认真地阅读求解。此外,特别要注意细节方面,回答时一定要抓住文本中的细节描写去分析、探究,因为细节往往能够活化一个人物,反映事物的本质,是回答这一类问题的关键。

针对训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小题。

三 三(節选)

◎沈从文

杨家碾坊在堡子外一里路的山嘴路旁。堡子位置在山湾里,溪水沿山脚流过去,平平的流,到山嘴折弯处忽然转急,因此很早就有人利用到它,在急流处筑了一座石头碾坊。这碾坊,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就叫杨家碾坊了。

从碾坊往上看,看到堡子里比屋连墙,嘉树成荫,正是十分兴旺的样子。往下看,夹溪有无数山田,如堆积蒸糕,因此种田人借用水力,用大竹扎了无数水车,用椿木做成横轴同撑柱,圆圆的如一面锣,大小不等竖立在水边。这一群水车,就同一群游手好闲的人一样,成日成夜不知疲倦的咿咿呀呀唱着意义含糊的歌。

一个堡子里只有这样一座碾坊,所以凡是堡子里碾米的事都归这碾坊包办,成天有人轮流挑了仓谷来,把谷子倒到石槽里去后,抽去水闸的板,石槽里水冲动了下面的暗轮,石磨盘带着动情的声音,即刻就转动起来了。于是主人一面谈说一件事情,一面清理到簸箩筛子,然后头上包了一块白布,拿着个长把的扫帚,追逐着磨盘,跟着打圈儿,扫除溢出槽外的谷米,再到后,谷子便成白米了。

到米碾好了,筛好了,把米糠挑走以后,主人全身是灰,常常如同一个滚到豆粉里的汤圆。然而这生活,是明明白白比堡子里许多人生活还从容,而为一堡子中人所羡慕的。

凡是到杨家碾坊碾过谷子的,都知道杨家三三。三三五岁,爸爸就丢下碾坊同母女,什么话也不说死去了。爸爸死去后,母亲做了碾坊的主人,三三还是活在碾坊里,吃米饭同青菜小鱼鸡蛋过日子,生活毫无什么不同处。三三先是望到爸爸成天全身是糠灰,到后爸爸不见了,妈妈又成天全身是糠灰……于是三三在哭里笑里慢慢的长大了。

妈妈随着碾槽转,提着小小油瓶,为碾盘的木轴铁心上油,或者很兴奋的坐在屋角拉动架上的筛子时,三三总很安静的自己坐在另一角玩。热天坐到有风凉处吹风,用苞谷秆子作小笼,冬天,则伴同猫儿蹲到火桶里,剥灰煨栗子吃。或者有时候从碾米人手上得到一个芦管做成的唢呐,就学着打大傩的法师神气,屋前屋后吹着,半天还玩不厌倦。

这磨坊外屋上墙上爬满了青藤,绕屋全是葵花同枣树,疏疏的树林里,常常有三三葱绿衣裳的飘忽。因为一个人在屋里玩厌了,就出来坐在废石槽上洒米头子给鸡吃。在这时,什么鸡欺侮了另一只鸡,三三就得赶逐那横蛮无理的鸡,直等到妈妈在屋后听到鸡声,代为讨情时才止。

这磨坊上游有一潭,四面有大树覆荫,六月里阳光照不到水面。碾坊主人在这潭中养得有几只白鸭子,水里的鱼也比上下溪里多。照一切习惯,凡靠自己屋前的水,也算是自己财产的一份。水坝既然全为了碾坊而筑成的,一乡公约不许毒鱼下网,所以这小溪里鱼极多。遇到有不甚面熟的人来钓鱼,看到潭边幽静,想蹲一会儿,三三见到了时,总向人说:“不行,这鱼是我家潭里养的,你到下面去钓罢。”人若顽皮一点,听到这个话等于不听到,仍然拿着长长的竿子,搁到水面上去安闲的吸着烟管,望着这小姑娘发笑,使三三急了,三三便喊叫她的妈,高声的说:“娘,娘,你瞧,有人不讲规矩,钓我们的鱼,你来折断他的竿子,你快来!”

母亲就从没有照着女儿意思折断过谁的竿子,照例说:“三三,鱼多咧,让别人钓吧。鱼是会走路的,上面总爷家塘里的鱼,因为欢喜我们这里的水,都跑来了。”三三照例应当还记得夜间做梦,梦到大鱼从水里跃起来吃鸭子,听到这个话,也就没有什么可说了,只静静的看着,看这不讲规矩的人,究竟钓了多少鱼去。她心里记着数目,回头好告给妈妈。

有时因为鱼太大了一点,上了钓,拉得不合式,撇断了钓竿,三三可乐极了,仿佛娘不同自己一伙,鱼反而同自己是一伙了的神气,那时就应当轮到三三向钓鱼人咧着嘴发笑了。但三三却常常急忙跑回去,把这事告给母亲,母女两人同笑。

有时钓鱼的人是熟人,人家来钓鱼时,见到了三三,知道她的脾气,就照例不忘记问:“三三,许我钓鱼吧。”三三便说:“鱼是各处走动的,又不是我们养的,怎么不能钓。”同一件事情,对待不同,原来是来人讲礼,三三也讲礼。

钓鱼的是熟人时,三三常常搬了小小木凳子,坐到旁边看鱼上钩,且告给这人,另一时谁把钓竿撇断的故事,到后这熟人回到磨坊时,把所得的大鱼分一些给三三家。三三看着母亲用刀剖鱼,掏出白色的鱼脬来,就放到地下用脚去踹,发声如放一枚小爆仗,听来十分欢乐。鱼洗好了,揉了些盐,三三忙取麻线来把鱼穿好,挂到太阳下去晒。到有客时,这些干鱼同辣子炒在一个碗里待客。母亲如想到折钓竿的话,便说:“这是三三的鱼。”三三就笑,心想着:“怎么不是三三的鱼?潭里的鱼若不是我照管,早被村里看牛孩子捉完了。”

三三如一般小孩,换几回新衣,过几回节,看几回狮子龙灯,就长大了。

(选自《沈从文作品集》,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开篇用大量笔墨介绍杨家碾坊及周围环境和碾米过程,交代了当地的生存境遇和社会关系,为下文人物的出场做铺垫。

B.小说按照时间顺序展开内容,详写三三对钓鱼者的不同态度,略写三三吹唢呐、喂鸡等事情,情节安排详略得当,轻重合宜。

C.小说的叙事节奏富于变化,开篇以碾坊为中心交代环境,镜头切换迅速,叙事节奏很快;而以钓鱼为中心叙事是特写镜头,节奏较慢。

D.小说写水车“咿咿呀呀唱着意义含糊的歌”,运用了比拟的手法,十分形象,拟声词“咿咿呀呀”有着拟声似歌的音韵之美。

2.下列对本文人物形象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磨坊外屋上墙上爬满了青藤……常常有三三葱绿衣裳的飘忽。”作者通过写三三生活的环境,生动地塑造出了一个秀美、灵动的湘西少女形象。

B.“这鱼是我家潭里养的,你到下面去钓罢。”“鱼是各处走动的……怎么不能钓。”三三对潭边钓鱼者的双重标准,展现出她的天真可爱。

C.小说中的“三三”和《边城》中的“翠翠”,无论是成长的环境,还是人物的性格,都有许多相通之处,她们都是沈从文独特审美的体现。

D.三三“换几回新衣,过几回节,看几回狮子龙灯,就长大了”,作者借助场景的转换加快叙事的节奏,也将三三盼望长大的心情表现了出来。

3.沈从文笔下塑造了很多女性形象,请结合本文和《边城》,谈谈沈从文塑造女性形象的方法。

答:

4.沈从文在谈及《边城》创作动机时说:“我要表现的本是一种‘人生的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请结合本文简析这种人生形式。

答:

猜你喜欢

堡子杨家沈从文
堡子书
堡子沟流域综合治理
丁玲 沈从文 从挚友到绝交
堡子坳10号
沈从文先生在西南联大(节选)
杨家有只羊
河北省遵化市堡子店1:25000高精度航磁异常查证效果
杨家军:坚信e代驾今后一路向前
我的上学记
微博评书:沈从文家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