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养老保险对储蓄率的非线性影响及人口老龄化的门槛效应

2023-06-22王颖刘心慧

人口与经济 2023年1期
关键词:储蓄率人口老龄化

王颖 刘心慧

摘 要:使用2000—2018年省级面板数据,运用平滑转移模型探讨了养老保险参保率、替代率与储蓄率间的非线性关系,以及人口老龄化程度在三者之间的门槛效应。根据PSTR模型的线性检验结果可知,养老保险对储蓄率的影响是非线性的,且在不同老年人口抚养比的区间,养老保险参保率和替代率对储蓄率产生的影响存在差异。当老年人口抚养比高于0.2002时养老保险参保率与储蓄率的关系呈从显著正相关到负相关的转变;养老保险替代率与储蓄率虽然始终呈负相关关系,但是当老年人口抚养比超过0.101时,养老保险替代率对储蓄率的负向影响大幅减弱。这表明,随着老龄化进程的加速,养老保险对储蓄的“认知效应”转变为“替代效应”,这种此消彼长的正负转换显示二者呈非线性关系。此外,在各地经济发展及老龄化进程差异的共同推动下,养老保险替代率与储蓄率间的关系存在地区差异化,中部和西部地区的养老保险替代率与储蓄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东部地区二者负相关关系并不显著。

关键词:养老保险参保率;养老保险替代率;储蓄率;平滑转换模型;人口老龄化

中图分类号:F840.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149(2023)01-0106-14

DOI:10.3969/j.issn.1000-4149.2023.00.007

一、引言

中国的储蓄率自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维持在30%—40%之间,进入90年代之后超过40%,从2006年至今则维持在50%左右,远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数据来源于世界银行WDI数据库,https://data.worldbank.org/indicator/NY.GNS.ICTR.ZS?most_recent_year_desc=false)。对于中國异常的高储蓄率现象,一些研究从不同角度作出解释。比如,社会经济转型期下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居民对未来收入的不确定性会促使其消费行为趋于谨慎并进行预防性储蓄[1-2];高收入者较之低收入者的储蓄倾向更强,随着中国收入差距的扩大,高收入者占比的提升对储蓄率的上升作出了贡献[3];结婚、生育、退休以及中国传统文化强调节俭、鼓励储蓄等因素导致高储蓄现象[4-6]。不断加深的老龄化使得养老保险问题凸显,老龄化、养老保险与储蓄率三者相互交织,使得问题日益复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2020年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达13.5%,与十年前相比提高了2.72%(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ttps://www.gov.cn/guoqing/2021-05113/content_5606149.htm)。为了应对我国人口结构的急剧转型,养老保险制度不断调整管理模式、缴费比例和给付待遇,这种变化会对一直居高不下的居民储蓄率产成怎样的影响?理论上,如果人们仅仅为了退休后的生活而储蓄,那么养老保险缴费比例下降会导致家庭其他财富的增加,但实际生活中,养老保险对个体储蓄行为的影响还应纳入收入不确定性、流动性约束、其他储蓄动机等影响因素。如果个体并非为了养老进行储蓄,那么养老保险变化不会影响储蓄[7]。作为世界上覆盖人数最多的养老保险制度,其养老金账户保值增值、养老金制度的可持续性都会影响居民消费决策,进而影响居民储蓄,因此,研究中国老龄化背景下的养老保险对居民储蓄的影响机制,对于新常态下扩大消费需求、维持经济中高速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现有研究大多关注人口老龄化与储蓄率之间的关系或养老保险对储蓄的影响,对三者关系的综合研究仍极少,且研究中普遍采用普通回归的线性模型,囿于研究方法的限制只考虑了线性关系,而忽略了其中可能存在的更为复杂的关系,现实世界中,养老保险与储蓄关系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本文以老年人口抚养比作为门槛转移变量,尝试分析养老保险对居民储蓄的影响是否存在老龄化的门槛效应,从而给出中国储蓄率变化的人口学解释。在方法上,将研究从线性分析延伸至非线性分析,采用面板平滑转移模型(Panel Smoothing Transition Regression Model, PSTR),通过区间转换函数考察养老保险在不同老龄化程度下对储蓄的影响效应。总体而言,本文拟探讨以下问题:养老保险对储蓄的影响是线性的还是非线性的?伴随着中国老龄化的加剧,养老保险对储蓄的影响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即老龄化在二者的关系中起到何种作用?是否存在以老龄化为门槛的效应?

二、研究回顾

关于养老保险与储蓄关系的研究,绝大多数研究直接考察了养老保险制度与储蓄率二者的关系,部分学者认为养老保险实际上是资产组合中的一类,与其他金融资产之间存在“替代关系”。其中,阿塔纳西奥(Attanasio)利用意大利1992年的养老保险改革作为自然实验,发现养老金财富和家庭储蓄率存在替代关系,养老金财富下降导致家庭储蓄率上升[8]。同样,何立新等人利用1995和1999年城镇住户调查的微观数据分析发现养老金财富对于家庭储蓄存在显著替代效应,但这一效应在不同年龄段人口家庭间存在明显差异[7]。段迎军则从养老金替代率的角度出发,使用2006—2016年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发现养老金替代率与储蓄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9]。但是,白重恩、随淑敏等人则发现二者呈正相关关系[10-11]。

部分研究引入了更大的概念即社会保障制度来涵盖养老保险制度,从社会保障制度的角度研究其对储蓄的影响。费尔德斯坦(Feldstein)结合美国1927—1971年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研究,实证结果证明社会保障制度对储蓄存在“资产替代效应”和“诱致退休效应”两种相反方向的影响;前者降低储蓄,后者提高储蓄[12]。罗哈斯(Rojas)和乌鲁迪亚(Urrutia)通过构建一个世代交替模型来研究社会保障改革的总体影响,并根据美国数据进行模型校准,发现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会完善资本市场运作效率,从而减少预防性储蓄[13]。顾海兵、张实桐通过综述国内外学者社会保障水平对消费和储蓄的研究,以逻辑分析的方式说明了社会保障的主要功能在于弥补低收入人群和高收入人群的收入差距,如果不考虑低收入和高收入群体的边际消费倾向差异,那么社会保障对总消费和总储蓄的影响是“中性”的[14]。但是张杰、李雪增等人的研究认为社会保障对储蓄没有明显的影响[15-16]。

也有学者将老龄化这一变量放入养老保险与储蓄或消费关系的研究之中。杨继军等人使用1994—2010年中国省级数据进行实证研究,通过构建人口年龄结构、养老保险缴费率和覆盖率、经济增长率对储蓄率影响的计量模型,使用GMM估计的方法,研究发现老年人口比重上升抑制储蓄,养老保险对储蓄率的影响显著为正,且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并未缓解居民养老担忧[17]。蔡兴利用2002—2013年省级面板数据,通过建立世代交替模型发现中国人口预期寿命的延长导致消费率的下降,而养老保险参保率和支出水平的提高可一定程度上削弱该效应[18]。蒋彧构建了包含人口结构、养老保险与居民消费的二期世代交替模型,并选取2002—2015年中国省级数据进行实证研究,通过关注养老保险缴费率和参保率分析发现,人口老龄化会一定程度削弱养老保险发展水平对居民消费水平的正向影响[19]。杨志媛等人使用1995—2016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对各省份以养老金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老年人口比例进行分组分析,并引入在职和退休员工的养老保险参保率、养老保险缴费比例、养老金收入占工资比例的变量,使用FGLS进行基准回归分析,发现对于养老保险依赖程度高的省份,老龄化的加剧会降低居民储蓄率[20]。

通过梳理上述文献可以发现,相关研究还存在如下拓展空间。

首先,已有大部分研究都仅仅关注养老保险制度对中国居民储蓄率的影响,而忽视了老龄化这一重要背景,其中我国学者一般围绕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探讨其对储蓄率的影响,多以生命周期理论、世代交替模型等为理论基础,通过宏观数据、微观调查数据展开分析。但是,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和养老保险制度均会影响收入路径,进而对居民储蓄行为产生影响[21-22],如果没有加入人口老龄化这一大的背景因素,那么这样的研究假设就像建立在真空中,失去了实际意义和应用价值。此外,现今中国面临的日益严峻的老龄化问题会对养老保险制度产生一定“冲击”,也就是说,为了应对我国人口结构转型,养老保险制度也会不断调整管理模式、缴费比例和给付待遇,这种变化也会对一直居高不下的居民储蓄率产生影响。老龄化背景下的养老保险对居民储蓄的影响就有可能存在着结构性变化,可能存在门槛效应,即在老年人口抚养比随着老龄化加深而不断增加的过程中,养老保险对居民储蓄的影响存在明显差异。

其次,已有研究普遍采用普通回归的线性模型,即将养老保险制度对储蓄率的影响分析建立在线性分析基础之上[10,19,23]。但是,在复杂的系统结构中,线性关系更像是一种美好的理想或假设,实际情况总是复杂多变的,而线性分析忽视了其可能存在的波动特征,仅能观察到平均意义上的线性影响,实际上,就如同费尔德斯坦证明的社会保障制度对储蓄存在“资产替代效应”和“诱致退休效应”两种相反的影响效应那样,养老保险制度对储蓄的影响结果最终如何,可能取决于替代效应与退休效应、人口老龄化的寿命与负担效应等多种效应相互作用导致的净效应;或是养老保险制度初期还未完善,但养老保险制度实行从“现收现付”到“部分积累”的改革会造成储蓄率发生改变,也就是说二者也可能存在非线性关系[9,12,22,24]。

最后,国内外学者对养老保险和储蓄关系的研究方法主要有三种。一是以费尔德斯坦等学者为代表,利用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多元回归分析,这种方法较难排除同时期其他变化的影响;二是以哈伯德(Hubbard)等学者为代表,使用截面数据探讨养老保险对储蓄的影响,这种方法的问题在于,只能观察养老保险、储蓄率在横截面上的差异,这种方法较难排除其他不可观测因素对养老保险的影响,因而存在内生性问题[25];三是利用自然实验的方法克服内生性问题,将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作为政策实验,识别政策引起的养老保险金变化对储蓄的影响[7-8,26]。但是,上述方法均不能在线性模型的基础上考虑可能存在的非线性问题。面板平滑转移模型具有与门槛模型相似的性质,与之不同的是,该模型在门槛分割过程中允许回归系数以一种平滑的方式进行转移。通过此种研究方法可以同时探究养老保险与储蓄率之间是否存在非线性关系,以及是否存在老龄化的门槛效应。

基于此,本文拟采用2000—2018年我国29个省级面板数据,利用非线性PSTR模型分析养老保险对储蓄率的影响以及地区差异,将研究从线性分析延伸至非线性分析,以探讨养老保险对储蓄率的影响,以及是否存在以老龄化为门槛的效应,并提出如何在老龄化背景下保持經济长期可持续增长的政策建议。

三、研究设计

1. 研究假设

首先,养老保险对个人储蓄行为的影响过程和路径是复杂的,取决于收入的不确定性、退休行为的改变、流动性约束、其他储蓄动机等多种因素,而且即使是单一因素的影响也可能同时存在多种效应,有时这些效应甚至是相反的。例如,在生命周期理论的框架下,一般假设是养老保险可以在个体退休期间提供收入,从而会减少其工作期间的储蓄需求。但是查蒙(Chamon)的实证研究却发现有养老保险的个人平均储蓄率反而略高于没有的人,也就是说养老保险可能导致储蓄增加[26]。“认知效应”可以解释这一研究结果,它认为当一个人被迫缴纳养老保险时,会更加认识到晚年储蓄的重要性,因此会改变个人的效用函数,使其在工作期间增加储蓄。费尔德斯坦通过扩展生命周期模型使退休内生来解释这一现象,即有养老金保障的个人有动力更早退休,这也就是 “引致退休效应”。他进一步提出养老保险对个人储蓄有两种影响:由于其可以替代家庭资产,所以会存在减少个人储蓄的“资产替代效应”;但养老保险也会存在增加个人储蓄的“引致退休效应”。养老保险对储蓄影响的净效应取决于这两种力量的相对强弱。因此,在现实中复杂的系统、多种效应的共同作用之下,仅仅假设养老保险与储蓄率之间是简单的线性关系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考虑二者之间存在非线性的关系。

其次,现实世界中的经济变量间的关系大多为非线性关系,仅考虑线性关系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抹平趋势波动性,从而损失重要信息。线性关系须满足两个变量之间存在一次方函数关系的条件,也就是说,如果将这两个变量作图,其图象显示为平面上的直线,则称该变量间的关系是线性关系[27];这就意味着使用线性模型有前提条件,变量间须是线性关系,不存在结构变化,一旦不能满足,该实证结果的可靠性将无从保证。现实经济问题的研究表明,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增长和结构性升级,致使经济相关变量呈渐进式变动趋势,进而直观表现出非线性特征[28]。针对现有养老保险与储蓄关系的研究表明,二者并非简单的正向或负向相关关系,这意味着二者关系的变化路径可能出现了显著的结构性改变,变量之间的结构关系表现出非线性特征,也就是说养老保险对储蓄率的影响是非线性的。因此,本文采用非线性计量方法,构建PSTR模型来分析中国养老保险对储蓄率的非线性影响机制,以更准确地捕捉居民储蓄率变化中的结构性变化。

最后,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是直接导致居民储蓄行为发生变异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时,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也对养老保险制度产生冲击,进一步影响居民储蓄。生命周期理论认为,在微观层次上,个体的储蓄倾向会随着年龄的增长先升后降;在宏观层次上,总体储蓄率会受到人口年龄结构差异的影响,若社会中少儿和老年人所占比重上升,则社会的消费倾向会随之升高,储蓄倾向降低。从研究回顾可知,实证研究中老龄化对储蓄率存在负向或正向影响两种截然不同的研究结论。人口老龄化是养老金领取者与缴纳养老保险费的在职职工的比例不断提高的过程,从而对养老保险基金的平衡产生直接的影响[29],此外,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具有明显的由东向西的区域梯次特征,东部经济发达地区明显快于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从而造成各地养老保险负担、居民储蓄存在差异[30]。因此,老龄化和养老保险及储蓄率三者之间存在复杂的相互影响的关系,孤立地讨论养老保险对储蓄率的非线性影响,将忽视老龄化可能存在的间接影响,割裂了三者的内在联系。当老龄化处于不同程度(区间)时,养老保险对储蓄率的影响可能存在明显差异。在老龄化初期,储蓄率尚处于上升通道,人口老龄化的负担效应尚未真正显现;随着老年人口比重的大幅上升,人口老龄化的负担效应会逐渐显现,进而对储蓄率产生较大影响[24]。因此,本研究将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作为门槛变量,在此基础上考察养老保险对储蓄率的非线性影响。

2. 模型设定

面板平滑转移模型是一种带有外生回归因子的固定效应模型,该模型通过允许回归系数作为外生变量的函数而变化,并在有限数量(通常是两个)的“极端机制”之间波动,从而纳入异质性。固定效应是不随时间或个体变化的因素,模型中之所以要加入固定效应,是因为这些因素可能与解释变量相关,如果包含在扰动项中则会产生内生性问题,这可以消除部分内生性。此外,本研究还使用替换指标法,将模型中的“养老保险参保率”更换为“养老保险覆盖面”,即采用城镇职工参加养老保险人数占总人口的比重作为代理变量,以证实各个变量间具有较强独立性,改变其中一个变量的测度,未对其他变量的估计结果产生重大影响。

其中,K是自变量的个数,SSR0和SSR1分别为在原假设H0:r=0和备择假设H1:r=1下的残差平方和。LM为采用拉格朗日乘数法所计算的统计量,服从卡方分布;LMF为采用拉格朗日乘数法所计算的统计量,服从F分布;LRT为采取似然对数法所计算的统计量,服从卡方分布。

当三种线性检验均被拒绝时,表明存在显著的非线性关系。此时,需进行第二步检验,即剩余非线性检验;剩余非线性检验的目的是确定转换函数的次数r。如果原假设H0:r=1被拒绝,则继续构建统计量检验H0:r=2、H0:r=3,直到原假设被接受为止。

3. 指标与数据

本文的因变量为国民储蓄率(Sav),自变量为养老保险参保率(Ins)、养老保险替代率(RRI),转换变量为老年人口抚养比(Old);同时,为了控制其他因素的影响,选取人均生产总值增长率(GDP)、城乡收入比(Gap)、通货膨胀率(CPI)、工业产值占比(Industry)、公共财政支出水平(Government)为控制变量。

由于西藏、新疆地区部分关键变量的数据缺失过多,因此将这两个省份剔除,同时扣除港澳台地区后,最终在研究中使用的是29个省级单位2000—2018年的面板数据。所有的数据均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以及各省份统计年鉴。数据的计算方式如下:

国民储蓄率利用各地区城乡储蓄余额与各地区GDP(按支出法计算)之比来衡量;养老保险参保率为各省份城镇职工参加养老保险人数与年末就业人口之比;养老保险替代率由各省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支出总额与退休人员之比,计算出该省份当年人均养老保险金额,在此基础上除以各省份上一年度社会平均工资来衡量;老年人口抚养比用65岁及以上人口数和15—64岁人口数之比来衡量;人均生产总值增长率利用当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指数减100(以上一年=100)來衡量;通货膨胀率通过各省份当期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减100(以上一年=100)计算得出,指名义通货膨胀率;公共财政支出水平通过地方财政一般公共服务支出与当年GDP(支出法)之比来衡量;城乡收入比通过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之比来衡量;工业产值占比通过各省份工业增加值与当年GDP之比来衡量。各个变量的基本统计特征见表1。

4. 模型设定与检验

为了从中国人口老龄化角度考察养老保险参保率和替代率对储蓄率可能存在的非线性影响关系以及验证模型的稳定性,构建如下计量模型:转换变量均为老年人口抚养比(Old),自变量为养老保险参保率,记为模型1;自变量为养老保险替代率,记为模型2。此外,由于中国存在着明显的区域差异,为了考察不同区域养老保险对储蓄率的影响,将数据划分为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而在养老保险制度中,养老保险替代率直接体现为老年福利的增减,是养老保险相关变量中影响个体未来收入的关键因素,因此,取养老保险替代率作为自变量来分析地区差异,将东、中、西部分组记为模型3、4、5。

根据PSTR模型的建模及分析步骤,首先对总体样本数据进行线性检验。本文所用的检验及相关分析采用Matlab_R 2018a软件完成。

线性检验结果显示,模型1—4的LM、LMF、LRT检验统计量均在1%水平上显著,模型5的LM、LMF、LRT检验统计量均在5%水平上显著,表明存在显著的非线性关系,采用单纯的线性分析是不充分的,可以采用PSTR模型。即该检验表明养老保险参保率和替代率对储蓄率的影响是非线性的。

当存在非线性关系时,需要进行第二步剩余非线性检验,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

剩余非线性检验的目的是确定转移函数的次数r,其原假设是H0:r=1,备择假设是H1:r=2。以此类推,当H0:r=1被拒绝时,继续构建统计量检验H0:r=2,H1:r=3,直到原假设被接受为止。从表3中的5个模型的非线性检验结果可知,模型1—5均应选择转移函数的数量为r=1。即模型1—5均只有一个转移函数、两个区间。

5. 模型的估计

采用前面所提的方法对本文的五个模型进行分析,由于模型1—5均为两个区间的平滑转移模型,因此自变量的回归系数分别为α0和α0+α1。整体拟合结果见表4。

模型1的转换变量为老年人口抚养比,自变量为养老保险参保率,从拟合结果来看,该模型有一次转换,该转换函数的位置参数是c=0.2002。这表明当老年人口抚养比低于0.2002时,其影响系数为0.2485,即养老保险参保率的增加促进储蓄率的增长,二者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当老年人口抚养比高于0.2002时,养老保险对于储蓄率的影响进入第二区间,影响系数为0.2485-0.6008=-0.3523,即养老保险参保率的增长会促使储蓄率的降低,二者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从模型1的变化趋势来看,养老保险参保率与储蓄率的关系由正相关转为负相关,二者呈非线性关系。

模型2以老年人口抚养比为转移变量,养老保险替代率对储蓄率存在一个转换函数,其位置参数为0.101。这表明当老年人口抚养比低于0.101时,其影响系数为-0.2052,即养老保险替代率的下降会导致储蓄率的增长,二者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当老年人口抚养比高于0.101时,养老保险替代率对于储蓄率的影响进入第二区间,影响系数为-0.2052+0.0885=-0.1167,即相较于第一区间,养老保险替代率对储蓄的影响下降,但二者仍为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从上述变化趋势来看,养老保险替代率与储蓄率始终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结合老年人口抚养比作为转移变量分析发现,随着老龄化的加深,养老保险替代率对储蓄率的影响是负向的,其临界值是0.101,即老年人口抚养比超过这一数值后,养老保险替代率对储蓄率的负向影响幅度减弱。

此外,考虑到中国存在着明显的区域差异,根据已有研究和国家宏观数据统计的惯例,将全国划分为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模型3—5分别为东、中、西部养老保险替代率对储蓄率的影响。与全国样本基本一样,在发生转换前后,养老保险替代率与储蓄率均呈负相关关系。其中,模型3(东部地区)以老年人口抚养比为转移变量,养老保险替代率对储蓄率产生影响的最优位置为0.1414。这表明当老年人口抚养比低于0.1414时,其影响系数为-0.1293,即养老保险替代率的下降会导致储蓄率的增长,二者呈负相关关系,但并不显著。当老年人口抚养比高于0.1414时,养老保险替代率对于储蓄率的影响进入第二区间,影响系数为-0.1293+0.0940=-0.0353,养老保险替代率与储蓄率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模型4(中部地区)中,当老年人口抚养比低于0.0767时,其影响系数为-7.7141,当越过该门槛值时,其影响系数为-7.7141+7.3677=-0.3464;可以观察到,养老保险替代率与储蓄率始终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模型5(西部地区)中,当老年人口抚养比低于0.0518时,其影响系数为-1.8599,当越过该门槛值时,其影响系数为-1.8599+1.6970=-0.1629,养老保险替代率与储蓄率在该过程中始终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可以看出,分地区样本中,养老保险替代率与储蓄率始终呈负相关关系。但是,东部地区养老保险替代率与储蓄率的负相关关系并不显著。

四、结果与讨论

根据PSTR模型的线性检验结果,可知養老保险对储蓄率的影响是非线性的,且在不同老年人口抚养比的区间,养老保险参保率和替代率对储蓄率产生的影响存在差异,即存在门槛效应。此外,在各地经济发展及老龄化进程差异的共同推动下,养老保险替代率与储蓄率间的关系存在地区差异。

模型1中,当老年人口抚养比低于0.2002的门槛值时,养老保险参保率与储蓄率间呈正向的相关关系。预防性储蓄理论认为个体储蓄的动机不仅是为了平滑其生命周期内各个阶段的消费,还会考虑其未来预期收入的波动及未知风险,从而增加储蓄;未知风险与不确定性越强,居民的预防性储蓄动机则越强[26]。因此,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个体会面临未知的风险,如养老保险制度、经济发展走势、自身健康状况等不确定性因素,为了抵御风险对未来生活质量的冲击,多数家庭会选择增加储蓄。就养老保险而言,“认知效应”使得个体认识到储蓄对于老年生活的重要性,从而改变个体消费认知及边际消费倾向,以增加储蓄[32];同时,我国自2005年实施从“现收现付制”到“部分积累制”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存在养老金发放标准、养老金投资收益不确定、金融市场不完备等问题,这种不确定因素也会增强个体储蓄动机[17],使养老保险参保率与储蓄率呈正相关关系。

当老年人口抚养比大于0.2002时,养老保险参保率与储蓄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根据生命周期理论,总储蓄率会受到人口年龄结构差异的影响,若社会中老年人所占比重上升,则消费倾向会随之升高,储蓄倾向降低[33],因此,人口老龄化社会会对储蓄率产生负向影响。随着中国老龄化问题的加剧,劳动年龄人口的老年抚育压力加大,所承担的赡养经济负担较重,加大了养老护理、医疗等非生产性消费支出,因而降低了个人储蓄的比例。此外,养老保险实际上属于资产组合中的一类,与其他金融资产存在“替代关系”,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逐步完善可以降低不确定性对家庭的冲击,从而导致个人减少储蓄[7]。可见,随着老龄化的加深,养老保险对储蓄的影响由前面所述的“认知效应”转变为“替代效应”,发生此消彼长的正负转换,这与费尔德斯坦的研究结论基本一致。退休人口属于非工作人群,老年人口比重的增加倾向于下拉总人口储蓄率;同时,劳动适龄人口要为其未来退休生活进行储蓄,这部分人群的数量将同样对储蓄率产生影响。因此,这两种人群的动态变化会对储蓄率产生影响,也就是说,随着近年来中国老年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劳动年龄人口数量经历了从“人口红利”时期的庞大,到“老龄化”、“少子化”时期的锐减,这种人口结构的变化和养老保险制度共同对储蓄率产生负向影响。

模型2中,养老保险替代率与储蓄率始终呈显著负相关关系,随着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养老保险替代率对储蓄率的负向影响是以一种非线性的递减形式来体现的,在老年人口抚养比超过0.101后,养老保险替代率对储蓄率的负向影响幅度减弱。这一实证结果与段迎军的研究结论基本一致。就养老保险替代率与储蓄率呈负相关关系而言,养老保险制度通过降低老年生存风险,从而减少居民预防性储蓄。本文选取的养老保险替代率这一指标计算的是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占当期社会平均工资的比例,这样可以较容易观察到退休收入与当期消费的对比关系,从而观察退休人群的实际生活保障状况。当养老保险替代率处于较高水平时,退休前后的收入差别较小,居民则会减少储蓄行为,而从实际变化趋势来看,养老金替代率连年持续下降,退休群体与在职群体的收入差距在不断拉大;随着老龄化加深,居民未来老年抚养负担加重,个体会出现增加储蓄的行为,这就造成了养老保险替代率与储蓄率呈负相关的现象。

与此同时,养老保险与储蓄率间的关系存在地区差异,杨志媛也得出相似结论,他认为不同省份之间的养老保险完善程度与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对居民储蓄行为的影响也不同[20]。东部地区养老保险替代率与储蓄率呈负相关,但不显著,而中部和西部地区二者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可能的解释是:东部地区由于经济发达、人均收入较高,对退休后预期收入的增减敏感性不高,且富裕人群的投资方式多样,其他投资渠道的收益率远高于养老保险、储蓄,养老保险替代率的改变仅影响退休后预期收入,因此并未导致储蓄率的显著性变化。而中西部地区收入水平与东部地区相差较大,如2019年,东部北京市平均工资为166803元,中部山西省为69551元,西部广西壮族自治区为76479元(数据来源于2020年《中国统计年鉴》,ttp://www.stats.gov.cn/tjsj/ndsj/),经济欠发达地区人均收入较低,人们更关注退休后的预期收入,养老保险替代率的下降使人们减少即期消费以增加预期储蓄的动力更强。此外,老龄化对储蓄率的影响有区域异质性,经济欠发达地区家庭收入偏低,老龄化对家庭生活产生不利影响,本就拮据的生活叠加远低于经济发达地区的养老保险保障水平,使这部分家庭有更强烈的储蓄动机[11,22,34],造成了养老保险与储蓄率间关系的地区差异化,中部和西部地区的养老保险替代率与储蓄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东部地区二者负相关关系并不显著。

五、政策建议

本研究表明,养老保险对居民储蓄的影响是非线性的、复杂的,我们不能把养老保险与居民储蓄视为简单的线性替代关系,而必须从更深层次的老龄化背景入手,充分考虑各省份人口结构的不同,系统识别老年人口的赡养负担对于家庭的不同含义,基于此结论提出如下政策建议。

首先,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以及我国养老保险参保率的持续增长,使得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缺口问题日益严重,一定程度上导致居民对未来生活保障失去信心从而减少消费、增加储蓄。因此,制度层面上,应根据我国国情做好弥补养老保险基金缺口的政策制定工作,可通过设计养老保险缴费率、发行公债、提高财政补贴力度等多种方式弥补缺口,适当地降低养老保险缴费率可以促使劳动者“自觉自愿”延迟退休,从而增加经济中处于缴费状态的劳动力数量,并且缴费率下降能够提高实际的工资水平和缴费基数,还可能激励更多的劳动者参保[35]。由于个人延长了工作年限,继而缩短了养老保险的领取时间,养老保险资金池的流出减少,这意味着政府可以探索一种更为灵活的做法,即建立养老保险降费与退休年龄相联动的调整机制,这不仅有助于充分利用老年劳动力资源,缓解劳动力供给短缺,而且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养老保险收支平衡。

其次,目前我国采取的是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社会养老保险模式,养老保险替代率作为一个十分重要的指标,其与储蓄率之间存在着负相关关系。如果养老保险替代率过低,那么將导致老年人的保障不够,个体增加储蓄;反之会减少储蓄。因此,无论从有利于为退休人群提供适度养老保障以及社保基金收支平衡的角度,还是从促进经济稳定增长的角度,都应保持替代率在适当水平。我国基本养老保险的目标是为退休人群提供60%左右的社会平均工资,该水平可以保证居民必要的生活支出[36],但是,就养老保险制度的实际情况而言,养老保险的实际社会工资替代率一直呈下滑趋势,从2000年的71.22%到2020年的44.22%,目前已小于50%

(数据来源于2021年《中国统计年鉴》,http://www.stats.gov.cn/tjsj/ndsj/)。针对这种情况,考虑到社保基金容易遭受市场风险的冲击,应根据当期物价指数或工资水平,建立相应养老保险调整机制;提高养老保险基金运营管理水平,保障其投资回报率,从而提高养老保险替代率;如果低收入人群养老保险替代率过低,可以基于最低生活保障的社会救助机制或最低养老保险金机制等途径来解决,以满足低收入人群退休后的基本生活保障需求。

最后,就老龄化背景下养老保险对储蓄率的影响而言,我国东、中、西部各省份间差异较大,主要是整体养老保险体系尚不够健全导致。因此,我国应保证养老资源的均匀分布。在资源分布上,我国城镇地区、经济发达地区往往占用了更多养老资源,而随着城镇化的发展,青壮年劳动力流向城区及东部沿海城市,农村地区以及中西部地区的人口老龄化程度可能会比城镇及东部地区发展得更快,所以应该对现有资源进行适当倾斜,完善农村地区的养老体系,应建立覆盖全部劳动者的养老保险制度,包括流动劳动人口以及进城务工人员,使全体劳动人群均能享受养老保险保障,这也有利于减弱由于地区间抚养比差异而引起的基金收支差异。

参考文献:

[1]齐天翔.经济转轨时期的中国居民储蓄研究——兼论不确定性与居民储蓄的关系[J].经济研究,2000(9):25-33.

[2]周绍杰.中国城市居民的预防性储蓄行为研究[J].世界经济,2010(8):112-122.

[3]汪伟,郭新强.收入不平等与中国高储蓄率:基于目标性消费视角的理论与实证研究[J].管理世界,2011(9):7-25,52.

[4]BROWNING M, LUSARDI A. Household saving: micro theories and micro facts[J]. 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1996, 34(4):1797-1855.

[5]GUHA B, GUHA A S. Target saving in an overlapping generations model[J]. The B. E. Journal of Macroeconomics, 2008,8(1):1-24.

[6]艾春荣,汪伟.中国居民储蓄率的变化及其原因分析[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8(6):5-10,15.

[7]何立新,封進,佐藤宏.养老保险改革对家庭储蓄率的影响: 中国的经验证据[J].经济研究,2008(10): 117-130.

[8]ATTANASIO O P, BRUGIAVINI A. Social security and household saving[J].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2003,118(3):1075-1119.

[9]段迎君.养老金替代率的储蓄效应及测度——基于2006—2016年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经济问题探索,2019(10):34-43.

[10]白重恩,吴斌珍,金烨.中国养老保险缴费对消费和储蓄的影响[J].中国社会科学,2012(8): 48-71.

[11]随淑敏,彭小兵,肖云.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对居民储蓄率的影响——基于预防性储蓄的视角[J].消费经济,2021(4):63-74.

[12]FELDSTEIN M. Social security, induced retirement, and aggregate capital accumulation[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74,82( 5) : 905-926.

[13]ROJAS J A,URRUTIA C. Social security reform with uninsurable income risk and endogenous borrowing constraints[J].Review of Economic Dynamics,2008,11(1):83-103.

[14]顾海兵,张实桐.试论社会保障水平与消费水平的不相关[J].经济学家,2010(1) :86-93.

[15]ZHANG Jie, ZHANG Junsen. How does social security affect economic growth? evidence from cross-country data[J].Journal of Population Economics, 2004,17: 94-114.

[16]李雪增,朱崇实.养老保险能否有效降低家庭储蓄: 基于中国省级动态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3) :24-31.

[17]杨继军,张二震.人口年龄结构、养老保险制度转轨对居民储蓄率的影响[J].中国社会科学,2013(8):47-66,205.

[18]蔡兴.预期寿命、养老保险发展与中国居民消费[J].经济评论, 2015(6):81-91,107.

[19]蒋彧,全梦贞.中国人口结构、养老保险与居民消费[J].经济经纬, 2018 (1):131-137.

[20]杨志媛,盖骁敏.老龄化、养老保险与中国城镇居民储蓄率[J].经济经纬, 2020(4):150-158.

[21]袁志刚,宋铮.人口年龄结构、养老保险制度与最优储蓄率[J].经济研究, 2000(11): 24-32.

[22]李超,罗润东.老龄化、预防动机与家庭储蓄率——对中国第二次人口红利的实证研究[J].人口与经济,2018(2):104-113.

[23]赵青,李珍.基本养老保险与居民消费: 基于CHARLS 数据的多层次线性回归分析[J].财政研究, 2018(3) : 87-98.

[24]汪伟,艾春荣.人口老龄化与中国储蓄率的动态演化[J].管理世界, 2015 (6) : 47-62.

[25]HUBBARD R G. Pension wealth and individual saving: some new evidence[J].Journal of Money, Credit and Banking, 1986,18(2):167-178.

[26]CHAMON M, PRASAD E. Why are saving rates of urban households in China rising? [R].IMF Working Paper, No.145, 2008.

[27]杨继生,王少平.非线性动态面板模型的条件GMM估计[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8(12):149-156.

[28]杜洪艳,胡满姑,高萍副.线性代数[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109.

[29]张运刚.人口老龄化与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18-23.

[30]孙祁祥,朱俊生.人口转变、老龄化及其对中国养老保险制度的挑战[J].财贸经济,2008(4):68-73.

[31]GONZALEZ A, TERASVIRTA T, DIJK D V. Panel smooth transition regression models[R]. Sydney: Quantitative Finance Research Centre Research, 2005.

[32]CAGAN P. The effect of pension plans on aggregate saving: evidence from a sample survey[J]. The Journal of Finance,1996,21(3):576-579.

[33]MODIGLIANI F, BURMBERG R. Utility analysis and the consumption function: an interpretation of cross-section data[J]. Journal of Post Keynesian Economics, 1954,1(1):388-436.

[34]臧旭恒,李晓飞.人口老龄化对居民消费的非线性影响——基于养老保险发展的动态面板异质性门槛效应[J].经济与管理研究,2020(3):21-36,86.

[35]封进.中国城镇职工社会保险制度的参与激励[J].经济研究, 2013(7) : 104-117.

[36]李珍,王海东.基本养老保险目标替代率研究[J].保险研究,2012(2):97-103.

[37]王德文,蔡昉,张学辉.人口转变的储蓄效应和增长效应——论中国增长可持续性的人口因素[J].人口研究,2004(5):2-11.

Nonlinear Effects of Pension Insurance on Saving Rate and Threshold Effects of Population

Aging: Analysis Based on PSTR Model

WANG  Ying, LIU  Xinhui

(School of Government,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5,China)

Abstract: The nonlinear relationship between pension insurance participation rate, replacement rate and saving rate, as well as the threshold effect of population aging are discussed through provincial panel data from 2000 to 2018 and Panel Smoothing Transition Regression Model(PSTR). According to the linear test results of PSTR, the impact of pension insurance on saving rate is nonlinear, and the effect of pension insurance participation rate and pension insurance replacement rate on saving rate are various in different old-age dependency ratio. When the old-age dependency ratio is higher than 0.2002,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ension insurance participation rate and the saving rate will change from a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to a negative correlation. Although there is always a nega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pension imsurance replacement rate and saving rate, when the old-age dependency ratio exceeds 0.101, the negative impact of the pension insurance replacement rate on the saving rate will be greatly weakened. Therefore, it shows that with the acceleration of the aging process, the “cognitive effect” of pension insurance on savings changes to the “substitution effect”, and this positive and negative transformation shows a nonlinear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In addition, driven by the differences in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aging process in different region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ension insurance replacement rate and saving rate has regional alienation. There is a significant nega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pension insurance replacement rate and the saving rate in the central and western regions, while there is no significant nega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two in the eastern regions.

Keywords:pension insurance participation rate;pension insurance replacement rate;saving rate;panel smoothing transition regression model; population aging

[責任编辑 刘爱华责任编辑 ]

收稿日期:2022-03-24;修订日期:2022-08-05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人口结构转变的经济影响及其替代因素研究”(18BRK002)。

作者简介:王颖,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刘心慧,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储蓄率人口老龄化
中国人口老龄化:现状、成因与应对
世界人口老龄化之住房问题
技术创新视角下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技术创新视角下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我国M2/GDP偏高的原因及及对策分析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财政支出与经济增长
内蒙古地区人口老龄化问题研究
居民持久收入水平对储蓄率影响的实证研究
基于隶属函数模型分民族人口老龄化的综合判别
世界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