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文化元素在视觉设计中的创造性转化研究
2023-06-22倪鹏飞赵明明赵雅芝
倪鹏飞 赵明明 赵雅芝
摘要:三星堆文创产品作为文化元素的载体,不仅要立足于地域,凸显古蜀地区深厚的文化底蕴,还要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更要与时代文化相结合,满足当代人的文化需求。党的二十大强调,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文创设计本质上是文化元素在视觉设计中的创造性转化,是文化元素的具体体现。文化的传承往往以设计为载体,而文化又是设计的源泉和出发点。基于此,文章分析三星堆文化在视觉设计中的创造性转化和三星堆文创产品的开发策略,并结合三星堆文创产品的特征,探索不同文化元素在视觉设计中的创意性转化策略,增强受众的文化自信与认同。
关键词:地域文化元素;视觉设计;三星堆;文创;创造性转化
中图分类号: K878;TB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3)01-0-03
1 视觉设计中文化元素的应用
1.1 地域文化
地域文化是指特定地域的人们在一定阶段创造的具有鲜明特征的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文化传统,具有特殊性和不可复制性,反映的是某特定地域独特的生态、传统、民俗、审美、历史等。
地域文化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传承的过程中,会根据时代的需要不断变化,又具有相对稳定性。不同的地域蕴含着独特的文化,如北京的京剧文化、四川的古蜀文化、广西的刺绣文化、江南的水乡文化等,都独具特色,值得传承和深挖。
基于不同的地域文化,从种类繁多的文化元素中选取最能展示地域特色的典型元素,对其进行分析、梳理与整合。设计者通過对文化元素的剖析、视觉符号的处理,充分展现当地的独特风貌,使抽象的地域文化更加具体形象,更具辨识度和影响力。
通过视觉设计对文化进行创意转化,以视觉设计为文化物质载体,对文化进行传承与创新,可以直观展现地域历史文化现状,使大众有文化认同感、归属感,树立文化自信,增强文化底蕴,在新时代更有效地传承地域文化,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1]。
1.2 馆藏文物资源
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博物馆作为社会公益组织,成了人民群众提升文化素养、了解历史发展的重要平台。博物馆拥有非常丰富的馆藏资源,不同地区的博物馆反映了不同地域和不同时代的文化特征。文物承载着文化,也是历史的见证。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对文物保护工作作了进一步安排。近几年,国潮文化走红,“让文物活起来”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博物馆文创的开发成为新的潮流。文物资源与网络相结合的模式加快了博物馆文创的传播,使文物焕发出新的活力与生机。在故宫、大英博物馆入驻网络平台之后,各地博物馆也纷纷入驻。博物馆作为收藏文物的重要单位,不仅要传承历史,而且要进行创造性转化[2],丰富其文化内涵,以更加新颖的方式融入现代大众的生活。
2 三星堆文化在视觉设计中的创造性转化
2.1 三星堆文化的价值分析
2.1.1 文化价值
文化是国家、民族的灵魂。自古以来,古蜀文化与华夏文化、良渚文化构成了我国古代文化的基础,也是中华民族不断发展的根基之一。古蜀文化资源丰富,对社会发展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有着“沉睡三千年,一醒惊天下”之称的三星堆遗址的发掘使古蜀文化登上国际舞台,带动全世界人民感受中华文化的深厚内涵,展示我国的文化软实力。无论是提升城市形象,还是弘扬中华文化,古蜀文化都极具价值与意义。
三星堆遗址于四川省广汉市三星堆镇出土,考古学界将三星堆遗址文化遗存称为三星堆文化,这是一类自成体系的新文化。三星堆文化是古蜀文化的代表,古蜀文化从本质上来说指以成都平原、岷江流域为中心的地域文化。
由发掘出的大量青铜器具——神像、神树等可知,三星堆很有可能是古代蜀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三星堆遗址是考古界的重大发现,不仅为人民认识新文化打开了一扇大门,而且为中华民族文明的起源提供了新的证据。
2.1.2 美学价值
三星堆遗址包含大量的青铜器、玉石器、金器和陶器,这些出土文物不仅有极高的文化价值,而且有极大的美学价值,反映了古蜀文化的丰富内涵。古蜀文化是人性与神性的有机结合,体现了浪漫主义的审美特征。
例如,青铜纵目面具,技艺精湛,突出了眼轮和口轮的特征,嘴角夸张,神秘诡异;工艺精湛的金器,在冶金工艺和风格上独树一帜,尤其是金杖,纹饰图案精美华贵,上方的鱼纹、下方的鸟纹,还有人头图案,令人叹为观止;玉石器上刻有复杂精巧的云雷纹、鸟纹等,运用了大量具有难度的线刻工艺,造型丰富,花纹繁复;陶土文物中有陶双面猫头鹰、陶虎等,这些小巧的陶器文物体现了人类对自然的感知,承载着一段历史记忆。三星堆文化反映了古蜀独特的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出土文物形态优美、构思巧妙,体现了三星堆文化的成熟性,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
2.2 三星堆文化在视觉设计中的创造性转化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三星堆文化本身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中华民族发展的生动例证。其文化元素被深入挖掘,在传播过程中充分展现了其文化价值。三星堆文物在视觉设计中的创造性转化不仅是将文物的外形转化为文创产品,而且赋予了三星堆文物新的内涵和审美特征,利用文创产品的形式,使其与现代技术碰撞,从而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表达。
2.2.1 基本状况
在三星堆文创产品中,市场反馈较好的两款产品是巧克力和棒棒糖。设计者抓住了大众的探索心理:食用巧克力的第一步是要用金箔纸给“铜像”戴面具,模拟文物修复的过程。以纵目面具为灵感设计的棒棒糖上安装了语音解说按钮,消费者能在吃棒棒糖的过程中了解古蜀文化[3]。这些文创通过人的五感进行互动,新颖有趣,上架半小时就被一抢而空。这种转化方式是成功的,既可以满足大众的消费需求,又可以加深大众对三星堆文化的了解,勾勒出大众心中的“古蜀印象”,推动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发展。
不仅如此,三星堆文创还陆续推出了盲盒产品,包括祈福、考古、摇滚乐队等7款。自2020年5月盲盒上市以来,销售额近500万元,其还获得了四川省“天府旅游名品”称号。其中,祈福主题盲盒是三星堆遗址授权开发的第一款盲盒产品,设计者选取5个具有代表性的文物进行创新,分别是铜持璋小人像、纵目面具、金色面罩的铜人头、青铜大立人以及青铜神鸟,极具文化性和趣味性。
另外,“川蜀小堆”主题盲盒,融入了古蜀文化中刺绣、变脸、茶文化等元素,彰显了地域文化特色,提高了艺术美学价值。目前,三星堆文创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神秘又神圣,这也是古蜀文化最为突出的特點[4]。
2.2.2 存在的问题
除此之外,转化多将提炼的文物元素以图形化、平面化的方式印刷于各类文创产品的表面,再设计出办公文具、日常用品、纪念品等类别的文创产品,涉及衣、食、住、行等方面。
例如,三星堆博物馆的文创产品——黄金面具纪念章,就是将黄金面具的方形脸、镂空眼、宽大的耳朵以及三角鼻梁等元素提取出来,印刷至纪念章上完成的。这种转化方式以文物元素为基础,进行简单的提炼和复制,目的是展现文物的特征,具有较高的辨识度与较强的直观性,容易被受众理解。但这种转化方式对三星堆文化元素来说过于简单,容易出现同质化现象。
3 文化元素在视觉设计中的创造性转化策略
文化元素在视觉设计中的转化本质上是文化的体现。设计者通过对文化内涵的理解,以直观的形式呈现文化元素。优秀的转化产品融合了地域文化、传统文化及时代文化,并在转化的过程中注入新的审美趣味,既能向消费者宣传文化,使其获得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又能带给消费者特殊的感受和体验[5]。
3.1 立足地域文化,挖掘文化符号
地域文化以独特的环境为根基,以历史为依托,能反映出一个地区的生态、民俗、审美、历史等。中国地大物博、幅员辽阔,有碧水青山,有戈壁高原,蕴含着无穷无尽的宝藏,缔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不同的地域文化既有共性,又有特性,呈现出丰富的形态。地域文化是设计者的灵感来源,同时可以唤起大众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转化是传承和发展地域文化的重要方式,以新的艺术形态展现文化,能使其充满生命力。
在设计者对文化元素进行创造性转化的过程中,由于部分设计者对地域文化的了解不够深入,设计存在同质化问题,未充分体现出地域文化的独特性,很难吸引消费者。所以,设计者要立足于地域文化,挖掘独特的文化符号,充分凸显其文化内涵[6]。
3.2 发扬传统文化,弘扬中华美学
中国传统美学是在历史更迭中产生的,对中华民族产生了深远影响,是当今视觉设计产品开发的源泉。设计者要深入挖掘文化的内涵,再将其融入视觉设计中,进而设计出有文化内涵并符合当代审美趣味的设计作品。
例如,中国“仁者爱人”的思想与当代的情感化、人性化设计理念相似,以人为设计的出发点,更契合使用者的思维方式[7]。另外,中国传统的设计观念追求简练自然,强调自然本真,通过材料本身的特质来体现岁月沉淀与古朴之感。三星堆文创是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产品,是古蜀文化的象征。
发扬传统文化、弘扬中华美学是三星堆文创的重要理念。三星堆博物馆对古蜀文化进行深入挖掘,从传统文化与中国现代美学中汲取灵感,以创新的方式将古蜀文化呈现给大众,使受众在快节奏的生活中感受三星堆文化的魅力,并对其产生自己的理解[8]。今天,丰富的信息不断进入我们的视野,面对不同的文化,要增强文化自信,坚持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弘扬中华美学。
3.3 传播时代文化,引领当代需求
不同的历史发展时期有不同的文化。因此,设计者在实现文化元素创造性转化的过程中,不仅要“向后看”,还要“向前看”,积极传播时代文化,紧跟时事,如此才能创造出满足当代人需求的视觉设计产品。
国家强调对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在这一背景下,大众的审美情趣也在发生变化,不仅关注基本功能,还注重文化体验,开始强调文化精神。三星堆文创以文化为基础,对文化符号进行创新性提炼。例如,在以纵目面具为灵感而设计的棒棒糖上安装了语音解说按钮,消费者可以边吃边了解古蜀文化,实现文化与人之间的互动,满足当代人的文化需求[9]。
4 结语
创造性转化是当下文化传承的有效途径,能充分发挥文化的当代价值,推动文化传播。要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对文化元素进行创造性转化,进而实现创新性发展,使文化更加深入人心,充分展现文化的社会价值,以增强受众对文化的认同,实现文化的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 中国火星探测工程[EB/OL].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18812958.html,1900-01-01.
[2] 宋凌寒.文旅融合视域下古蜀文明的传播路径探析:以“三星堆”为例[J].传媒论坛,2022(5):75-78.
[3] 白骅.三星堆:以千年古韵引领国潮时尚[N].中国旅游报,2022-07-11(003).
[4] 翁煌.三星堆文物在文创产品中的创造性转化策略研究[J].创意设计源,2022(3):58-61.
[5] 李红超,王昕宇,李维钰.基于文化元素的故宫博物院文创产品设计研究[J].包装工程,2022,43(2):325-332.
[6] 余海清,史列琴,孙剑.基于地域文化的校园文化创意产品设计研究[J].工业设计,2022(10):149-151.
[7] 马翩翩.刍议室内空间的人性化设计[J].才智,2015(17):287.
[8] 刘晓宁.三星堆形态元素在视觉展示设计中的应用[D].济南:山东艺术学院,2022.
[9] 翟群.推动特色IP价值转化 服务大众文化需求[N].中国文化报,2022-09-27(004).
作者简介:倪鹏飞(1979—),男,山东滕州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视觉传达与媒体设计。
赵明明(1999—),女,山东菏泽人,硕士在读,研究方
向:视觉传达与媒体设计。
赵雅芝(1998—),女,山东烟台人,硕士在读,研究方
向:视觉传达与媒体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