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诺恩吉雅

2023-06-22塔拉泰

骏马 2023年3期
关键词:巴图哈巴马子

塔拉泰(蒙古族)

下午四点以后,哈巴气草原上的阳光就像黄金一样迷人,风从西北方向吹来,草地上的草弓着身子一起一伏。

在路上,正好走。

布日固德听着少布讲述着那天的经过,眼睛看着斜照下的草原,一直沉默不语。此刻,少布年轻黑亮的面孔,因为激动,已经涨得通红。

少布说:“我去哈达街前就告诉过自己,正直,是我们的脊梁骨,关键时刻,不能塌拉膀子。”

布日固德想象得出,那天晚上,少布和几个收皮毛的商人打架的场面,他知道少布能打得赢。那几个收皮毛的贩子,个头不小,一身肉,却没有一点骨头,像刚刚垛起来还没有压实的草垛子一样,经不起大风吹。暴怒的少布像一匹小狼一样,红着眼,举着榔头一样的拳头,逼他们把压低的价钱补齐,然后,恭恭敬敬送到毕力格大叔和他的孙子手上……

这是1986年的哈巴气草原。

布日固德已经不再像老辈牧民那样骑马放牧、打草冬储了。就像很难确定哪一阵风把春天的草原吹绿一样,布日固德知道,终有一天会看到扑面而来的变化。他是变化前最早行动的那批人,他把附近几个嘎查的牛肉干、马奶酒、奶皮子、奶豆腐收购上来,然后,运到哈达街去,换回双卡收录机、牛仔裤、挂历、自行车等时鲜的东西,再转手卖出去。布日固德从不卖高价,每次除了挣回路上的费用,再有半台双卡收录机的利润,就知足了。他和那些南方来的皮毛商不一样,“贪得无厌”他心里这样评价他们,但,他从来没有说出来过,他和那些人没有共同语言,话不投机。过去的布日固德不会这样,他也是容易怒发冲冠、热血沸腾的,可是现在,他喜欢眯着眼,做自己的事儿,看不惯的,不看了;听不惯的,不听了。就像一匹老马那样,只有拉车赶路一件事,其他事,都不是事儿了。

这趟,他带上了少布。那几个皮毛商还没走,他担心自己前脚进了哈达街,少布后脚就把那几个奸商的脑袋拧下来。再说,他十六岁了,应该去闯荡一下,见见世面了。少布的父亲巴图,在十六岁时就被布日固德送到了哈达街读高中,学习汉语。高中毕业后,巴图经营巴林石,生意红红火火。刚开始那些年,很多人都骂布日固德,说他背叛了草原,“做什么小买卖啊!应该让巴图留在嘎查,学习放牧、驯马、摔跤和射箭。”现在,巴图已经在哈达街新区买了房子,娶妻生子,小日子滋滋润润的。这时,又有人来称赞布日固德有先见之明。可是,小少布长到三岁,布日固德却把他从哈达街带回到哈巴气,过着传统的蒙古人的日子,到河边打水饮马,到草地深处捡蘑菇……只是寒暑假的时候,才让他去巴图那里住一段时间。又有人看不懂他了——那个时候,很多人已经把孩子送到哈达街的蒙古族小学去上学了。

布日固德不多说什么——他们爱懂不懂吧。他的头脑里却有一条线很清晰,他就是要这么做。“谁能看到老哈河是怎么入海的呢?没有,但它如同被大风吹动的银线,左拐右转,就是到了。”

今年,少布要读高中了,布日固德决定让小少布到哈达街的蒙古族中学去找名师。

布日固德把货装在两辆马车上,这次,他还带了一百五十斤上好的炒米,这是老阿妈托付给他的,让他帮忙卖掉。她的孙子要结婚,想买一辆摩托车,还差一些钱。

现在草原上的年轻人都喜欢开着摩托车去放羊。

“可能比骑马舒服一些吧!”

布日固德想,至少不会颠屁股了——想到这一点,他笑了。

有时,他站在夕阳下看着几个年轻人开着摩托车圈着羊回来,在心里嘀咕:将来草原到底会变成什么样呢?布日固德本不是僵化的人——在哈巴气草原上,布日固德有着非同寻常的智慧!现在,面对一天比一天更快的变化,他还是觉得自己老了,跟不上趟儿了。但他是个像犟牛一样的人,既不轻易放弃,也不受人左右。他说,哈巴气草原上的人应该像长生天底下的万物一样,自自然然,只屈服于风和四季。

“谁也不能让老哈河改变流向!”

这是布日固德最重要的“名言”。

布日固德的红儿马子和老杂毛是这条路上的常客,不用怎么管,就知道到哪里打尖喝水,到哪里卸货。

他趕的是红儿马子拉的头车。这匹马三岁半的口,正当年,步子压得稳稳当当的,不急不缓。少布赶的是老杂毛拉的车,老杂毛去年体力不行了,自从“退居二线”以来,就变得没有主见了,习惯跟在红儿马子屁股后面,你跑我就跑,你走我就走。

他们的车从驿马吐村出来不久,就转到梧桐花地界儿。少布从后车跳下来,紧跑几步,爬到布日固德的车上来,留老杂毛拉着车跟在后面。

去年夏天,哈巴气草原遇到了大旱,冬天的时候,雪也比往年小一些,风一吹,都跑到沟沟岔岔里去了,今年的草势就不怎么好,又矮又稀。但,这并不影响一望无垠,舒缓的低山丘陵,线条优雅起伏。这条国防公路,在哈巴气草原上有九十多公里,一年四季车辆很少,偶有货车从北向南开,拉着的是泡子里出的矿盐和沟里砍下来的红松或者樟树。路两边种上了那种很容易疯长的钻天杨,三五年,就高得上了天。布日固德从畜牧站那里知道,这两趟树林子已经被纳入“三北”防护林的体系中,是“三北”防护林大兴安岭西南端的起点。听说如果沿着林子向东北方向走,可以一直走到额济纳河边上的白桦林里。远处是鸭鸡山的影子——这天设地造的一鸭一鸡,千百年来就在那里对峙——或者是对望着,成为哈巴气草原上一个重要的标志,传说它俩是一对不离不弃的冤家,爱恨交加。

少布喜欢听布日固德讲哈巴气草原上的各种传奇,人与狼的搏杀、大风雪之后迷路的羊群失而复回、夏天的蝗虫和冬天的“白毛风”,那达慕大会上的英雄和边境上巡逻的战士……

布日固德也愿意给小少布讲,传奇中总会有祖先们的身影,包含着祖先们一辈一辈要守护的传统。布日固德把自己希望小少布长成的样子化成了一个又一个传奇故事,听得少布一阵一阵激动不已。他向往那些英雄,心里也暗暗使劲,告诉自己要做一个顶天立地的人。

得知少布和皮毛商打架的事之后,布日固德一直没有吭声。他心里支持少布,在方圆三百里的哈巴气草原上,从来都没有出现过坑蒙拐骗、吹牛忽悠人这类事。

当初,人们嘲笑他把巴图送到哈达街的时候,布日固德一点也没有在乎。他知道,巴图会走一条和他这辈人不一样的道路,他不觉得这有多可怕,他觉得祖宗并没有规定一个人必须做什么。不过,他心里有一个规则,那是做人的规则,巴图做生意,他必须遵守诚实的规则。在他的心里,少布的成长,也必须把当个正直的人作为一个不能更改的规则——这个规则,就像四季不可更改,就像老哈河从西流向东一样不可更改。

太阳在沉进老哈河里的一瞬间,似乎用力地把天地间又打量了一番,“哗”的一下之后,天色就暗了。月亮从鸭鸡山背后升起来,开始是暗红色的,像一个好看的姑娘刚刚睁开眼一样,整个大地被银黑色的光波笼罩着。白天,草原和天空是有一条边界线的,可是此刻,它们好像是两个老朋友端起了银碗开始喝酒一样,合二为一,分不清何为天何为地,浑然一体,有一种走进一座巨大的蒙古包的感觉。

熟悉的风物慢慢充满了阔大的神秘气息……

布日固德停止了对于传奇的讲述,静静地看着天地间伟大的转场瞬间。

马蹄声节奏鲜明,传得很远,然后又回传过来。好像远处有一双手,接住哒哒声之后,又递送回来。其实马铃声一直都在,只是这时候才被注意到。

小少布盯着群山,远处和近处的层叠之后,山影有深有浅。他感觉那既像是一排巨大的兵器架,又像是万马在天边无声地奔腾而过……

马蹄声慢慢小下去。

到四道沟梁了——以此为界,四道沟梁南边,就会是大片大片的玉米地了。所以,在这里歇脚,就有着不同寻常的意味,“连四道沟梁都没有翻过,算什么走南闯北?”这句俗语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红儿马子把车拉向路边的一个空地,那里经常有车马歇脚。红儿马子也没少来,自然熟门熟路,在一棵老榆树前,红儿马子停下来,老杂毛也慢慢靠上去,并排停好。

这时,布日固德跳下车,挽住缰绳,然后架起车梯,扶着红儿马子的头,把车套解下来。红儿马子小心地走出来,站到树下,布日固德从车上拿下草料袋子,打开袋口,放在树下的一个石台子上。红儿马子就吃起来,不时打个响鼻,还会甩动长尾驱赶着扑上来的“小咬儿”。

少布也照样子解放了老杂毛,顺手拍了拍它的汗津津的脊背。它的年纪大了,布日固德说,这一趟回去之后,老杂毛就不能再出远门了。少布抓起一把草喂到它的嘴里。它的眼睛水汪汪的,边吃边看着小少布,好像和小少布说了一句话一样。少布的心里一动,突然有一种软软的感觉,他瞬间想起了什么……

布日固德对小少布喊:“拿水袋,打水去!”

小少布松开老杂毛,从车上找出羊皮水袋,跟在布日固德身后,慢慢走下公路,沿着路基的小斜坡,小心地走到河边。

这时的老哈河,闪着妖魅的鬼影,把整个夜空都映照出来。水面上闪闪烁烁,像一碗平端着的满酒,仿佛那后面随时就能跳出一个手捧哈达、头顶着碗的姑娘……小少布抬头看天空,深远若无,光滑如镜。

风,顺着河道吹过来,有些凉了。

布日固德把水袋伸进河里去,水面上的光波一圈圈地漾开去,天空就消失了。月光统治了河面,一河寂寞的光立马忽闪忽闪地动起来,好像女孩子等来了情郎之后怒放的心花一样。

少布慢吞吞地拎着水往上走,他没有扎上袋口,水溅出来一点,脚下就有些打滑,差点摔倒。他用另一只手揪住了一把草,才算站稳了,等他走上来的时候,布日固德已经点燃了篝火。他赶紧把水袋挂在榆树枝上,从车上拿下铁三脚架、大铁壶,还有一袋子早晨在家里熬好的奶茶以及炒米、牛肉干和一瓶套马杆酒。

架子撑在火上,铁壶吊在架子上,再把奶茶倒进铁壶里。

火苗“噌噌”地往上蹿,蓝色中裹着鲜亮的红色……

这一带每隔一两年就有狼群吃羊的事发生,而这时,红儿马子和老杂毛都用蹄子用力地刨地。

布日固德紧了紧腰带,竖起耳朵听了一会儿,自言自语地说:“难道狼真的来了?”

他从火堆里捡出一根着了火的粗大的树干,抓在手上,然后,站起来,用力地抡起来。夜幕下就有了一个呼呼带响的旋转火圈,小少布也从火堆中找出一根来,站到风口的上方,学着布日固德的样子,在夜空下划起了火圈。一些火星飞溅出去,因为经常有车马在这里歇脚,时间一长,这一块空地反复被踩踏,就没有长草,布日固德和小少布就有了放心地充分发挥的空间。挥舞着,小少布的脚下也踏出了安代舞的步伐,情不自禁地哼起了刚刚学习没有多久的呼麦,虽然有些青涩,却传得很远,低沉中有些无可言状的神秘力量。等小少布换气的当口,老布日固德唱起了《四姑娘山》……

一老一少好像两个精灵,唱着、舞着……天地仿佛消失了一般。

过了一阵子,布日固德喊:“可以了。”

两匹马也已经安静下来。

布日固德手握红透的树干,听了一会儿,直觉告诉他,一切平安!于是,他就把剩余的树干重新投进火堆,小少布则把树干插在身后的沙土里。

一老一少,坐在散落的石块上。牛肉干、套馬杆子和奶茶,很快就让他们的身体渗出热气来。

布日固德起身去饮了马。

“准备走吧。”

少布平复着自己的情绪,和布日固德一起把火灭了,用沙土盖上,然后,又浇了一层水。水汽升起来,很快就散开了,有一种好闻的土腥儿味。

布日固德和少布解开马,套好车,慢慢地引导着两辆车走上公路。小少布还是爬到了头车上,他盯着布日固德,夜色中,那是一张棱角异常分明的脸。布日固德的烟一闪一闪的,他感觉到少布要和他说什么。好半天,小少布轻轻地说:“爷爷,我爱上了莎日娜!”布日固德的身影像一尊雕像,他好像没有听到少布的话一样。

“莎日娜?格斯楞的孙女?”在烟火闪灭间,布日固德好像回到了很多年以前。

那时,他二十岁出头,喜欢一个叫诺恩吉雅的姑娘,她的长发如同夏天的旺草,密密的,油亮油亮的。她的歌声透亮清澈,甚至可以吸引天上的云朵驻足……没想到的是,哈巴气草原上有名的“二流子”格斯楞也盯上了诺恩吉雅,并且成功地让她怀了孕。

格斯楞和诺恩吉雅结婚不到半年,就生了儿子然后,格斯楞就带着诺恩吉雅和儿子到哈达街定居了,两年后,布日固德和斯琴结婚,生了巴图。布日固德抱着巴图看日出日落的那些日子,决心要改变一下自己的生活……

少布看不清布日固德的脸,愉快地说:“莎日娜美丽得像小鸟儿,善良得就像母羊……”

“那么,这次,你要见莎日娜?”

“嗯。”

“和她说什么呢?”

“嘿嘿!我磨了一块石头。”少布从怀里掏出来递给布日固德。

这是老哈河边常见的卵石,只是明显被人工打磨成了一个心形。

布日固德把心形卵石攥了攥,张了张嘴,想说什么,可是,话到嘴边,还是咽下去了。他用力地吸了一口烟,可能太大口,呛到了,咳了起来。

平静下来之后,布日固德坐直了身子,轻轻地唱起了一首古老的歌谣:

老哈河水长又长

岸边的骏马拖着缰

美丽的姑娘诺恩吉雅

出嫁到遥远的地方……

少布缩进铺在草料袋子中间的狼皮褥子里,在摇摇晃晃中,看着辽阔高远的天空,仿佛近在咫尺。

他觉得那很像莎日娜的面庞,忍不住把手掌伸进夜空,想要感受她的温润如玉……

责任编辑 乌尼德

猜你喜欢

巴图哈巴马子
靳叔家的哈巴
爬起来就赢了
无声的马头琴
论如何传承史诗《江格尔》
爬起来就赢了
大哼与巴图
15 个产地玄参中哈巴苷与哈巴俄苷含量测定
爸爸大战蚊子
Review on The Perceptions to Confucian Think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nternational Relations
哈巴雪山的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