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高质量发展形势下的专业出版社人才队伍建设

2023-06-21韩蕾

出版广角 2023年9期
关键词:人才队伍出版社高质量

【摘要】人才是出版单位的核心资产,是实现出版高质量发展的第一资源。新征程上,承担传播科技新知使命的专业出版社必须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为持续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电子工业出版社有限公司坚持实施人才强社战略,用环境凝聚人才、用事业造就人才、用机制激励人才,经过不懈努力,人才队伍能力素质不断提高,人才优势作用不断彰显,整体发展环境不断优化,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关  键  词】出版高质量发展;专业出版社;人才队伍;人才结构;人才发展机制

【作者单位】韩蕾,电子工业出版社有限公司。

【中图分类号】G239.2【文献标识码】A【DOI】10.16491/j.cnki.cn45-1216/g2.2023.09.009

高质量发展是出版业面临的时代课题。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1],出版业正处在新的历史发展机遇期,用户阅读习惯、生产传播方式、销售渠道格局等均发生很大变化,面临多种挑战。承担科技相关专业出版任务的出版社是出版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和国家关于文化强国建设的重大部署,把握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要求,充分运用专业优势,担负起新时代出版工作使命。

人才是推动出版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素,专业出版社要响应高质量发展需求,答好时代问卷,人才队伍建设工作必须跟得上。电子工业出版社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电子社”)作为工业和信息化部直属专业出版社,坚持实施人才强社战略,用环境凝聚人才、用事业造就人才、用机制激励人才,经过不懈努力,人才队伍能力素质不断提高,人才优势作用不断彰显,整体发展环境不断优化,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本文以电子社为例,对其人才队伍建设路径进行分析,以供同行交流借鉴。

一、把好方向,突出政治标准

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出版导向和价值取向是推进专业出版社高质量发展的前提。专业出版社是国家科技发展成果的传播者,在出版工作实践中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出版导向,准确宣传科技发展成就,树立科技工作者的良好形象,更好地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因此,专业出版社人才队伍建设必须坚持把政治过硬摆在首位,不断提高人才思想政治素养,坚定出版信念,牢记使命担当,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

电子社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不断加强党对选人用人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工作的领导,以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社,用党的奋斗历程鼓舞斗志,积极营造“奋斗者”的企业文化,不断凝聚干部人才队伍干事创业的向心力。电子社坚持好干部标准,确保正确用人导向,在干部选聘、人才引进等关键工作环节始终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切实把好政治关,确保干部人才队伍的纯洁性;依托党委理论中心组(扩大)学习、党支部“反腐倡廉每季一课”、廉政提醒、警示教育、主题党日活动等多种形式,扎实推进党性教育,不断提高干部和员工的政治理论素养,帮助他们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改进工作作风;借助编校质量问题“每周一例”和质量管理交流培训等形式,有效提高编辑人员的质量把关水平,锻造一支对党忠诚、头脑清醒、业务精湛、能担重任的出版人才队伍;通过员工入职培训、老同志口述历史、内刊内网宣传等方式,持续深入开展企业文化建设,凝练员工行为准则和企业核心价值,不断增强员工行业荣誉感、企业归属感和职业使命感,引导干部人才队伍同心协力谋发展。

通过坚持把政治过硬标准摆在首位,坚持不懈开展政治学习,电子社人才队伍的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不断提升。电子社积极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把宣传制造强国、网络强国、科技强国、数字中国作为中心工作,广泛传播新时代党领导工业和信息化发展取得的突破性成就、标志性成果,为工业和信息化领域产业链、供应链提供知识赋能,巩固和壮大工业和信息化事业奋进新时代的主流思想舆论;牢牢把握意识形态主动权,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出版导向,未出现过出版导向事故和重大质量事故;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评价考核结果连年为优秀,两次被评为“中国出版政府奖”先进出版单位。

二、立足专业,优化人才结构

做深做透专业方向是专业出版社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一方面,专业出版社的主要任务是反映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的思想创新、科学发现、技术进展、管理经验等方面的成果,需要厘清出版与所属产业的关系,找准自己的位置,提供优质的出版服务。另一方面,我国图书出版结构性调整进一步深化,在国家不断倡导优化结构、提高质量的政策指导下[2],专业出版社必须突出专业特色,打造精品力作,提升单品效益。专业内容的开发及呈现高度依托智力资源和强有力的人才队伍,因此,专业出版社必须立足专业优化人才结构,提高人才队伍的专业化水平。

在实践中,电子社始终重视人力资源结构与出版主业绩效产出之间的协调适应,在用人计划、学历层次和专业背景、任职资格和职称技能、人才成熟度和职业发展阶段等方面精细管理,把握业务发展中的实際用人需要,适时适当调节有效人才供给。一是坚持以需求为导向引进人才,打通招聘最后一公里,直接与出版细分领域对口的专业院系对接,挖掘思想政治意识端正、具有符合出版方向的专业背景知识、具备出版专业技术人员培养潜力且有意愿进入知识服务和出版行业的应届毕业生,并在顶层设计上配套待遇、福利方面的保护性措施,从源头上确保引入人员质量。当前,电子社工业和信息化专业应届生的招聘数量占比达到80%。二是坚持“增人要增效、减人不减效”,对用人计划测算模型进行长期摸索和优化,合理评估各业务线的发展趋势,确保用人规模与日常生产经营接轨,满足出版社转型升级的需要。三是坚持能者进、优者上、劣者汰,加强对新入职社会招聘人员岗位履职情况的监督和考核,适时进行人员轮岗交流,实现人才资源在企业内外部的合理流动和配置。

对人力资源结构进行动态调整和优化,有力支撑了电子社出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用人规模、新书品种均保持稳定的前提下,电子社图书业务收入连年增长,人均效率和单品种效益不断提升,实现了由“品种、人员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的转型发展。与此同时,人才队伍专业化的提升为电子社走好专业之路奠定了良好基础。在主题出版方面,电子社推进《习近平关于制造强国战略论述摘编》重大课题研究与出版,形成制造強国主题出版体系;把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建党百年等重大时间节点,打造《中国工业100年》等主题出版精品;做强“制造强国、网络强国”建设领域原创科普,与央视合作组织出版《大国重器》《智造中国》等,助力增强中华文化特别是科技文化的传播力、影响力、感染力。在专业出版方面,电子社紧盯国家重大科技创新,聚焦工业和信息化科技领域深耕内容建设、构筑资源优势,其“物联网在中国”“集成电路系列丛书”“雷达技术丛书”“北斗问苍穹科普丛书”等系列专业图书获得国家出版基金、国家科学技术学术著作出版基金支持。在教育出版方面,电子社围绕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工科建设,支撑院校学科设置、课程改革和一流教材建设,构建覆盖科技领军人才、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教育出版体系,逾千项工业和信息化特色教材入选国家规划教材目录。

三、聚焦发展,提升人才实力

提升综合实力是专业出版社高质量发展的必应之举。《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到2035年我国要建成文化强国[3]。出版强国建设是我国文化强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4],提升综合实力、使我国的专业出版水准进入世界第一方阵,是专业出版社的光荣使命和历史责任。人才的实力非常重要,没有高素质、好把式、真功夫是难以实现出版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因此,专业出版社必须聚焦发展,做好人才培养,通过持续不断的能力建设,提升人才队伍的整体素养和业务水平。

近年来,电子社不断健全人才培养体系,推动人才高效成长。一是推进新人培养基础化,每年组织新员工集中培训,通过总编“面对面”系列课程、编辑加工知识培训、户外拓展、参观调研等形式,使新员工尽快适应岗位的职责要求。与此同时,推行“新员工轮岗制”和“导师制”,持续关注其成长过程,强化新员工岗位胜任力培养。二是推进骨干培养头部化,开展名编辑出版家培育工作,制定支持性的规章制度以鼓励员工参加各类学会、协会,培养懂专业、懂技术、懂教学的专家型人才。电子社每年组织两期中层干部集中培训,紧密结合业务和管理工作实际,安排党性教育、战略管理、生产经营管理、技术前沿等课程,打造“四力提升营”培训品牌,加强中坚力量综合履职能力培养。三是推进持证上岗长期化,引导员工获取职业资格、提升职业技能,提高具备出版职业资格的员工比例;将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获得、社内出版任职资格获取、出版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责任编辑制度落实,以及出版资源配置等节点进行环环相扣的全链条管理,推动出版主业规范高效发展。

通过开展全方位、多维度的人才培养,电子社高层次出版人才不断涌现,多位社内专家荣获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全国新闻出版行业领军人才、中国出版政府奖优秀出版人物、韬奋出版奖等各类奖项,拥有中高级职称人员占比达52%。业务骨干勇挑重担,促进出版主业优势持续提升,电子社出版物年销售码洋超22亿元,涌现出一批“高原”“高峰”之作,多次获“中国出版政府奖图书奖”“中华优秀出版物图书奖”“国家教材建设奖”“中国好书”“文津图书奖”等行业大奖,多部图书或丛书入选中宣部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国家“十三五”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青年员工快速成长,疫情期间“营销创新青年突击队”破竹而出,引领电子社营销创新屡创佳绩,现已构建完成全媒体营销体系,新媒体营销矩阵不断扩大,销售收入连年增长,计算机、电子信息图书始终保持市场领先地位。由青年博士带队创建的工业和信息化特色智库积极促进产业链研究与出版工作深度融合,集成电路、“一带一路”等政策研究成果有效转化为优质内容资源,多项研究获评工业和信息化部优秀成果。

四、完善机制,激励人才创新

坚持创新驱动是专业出版社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时期,专业出版社要将内容创新和内容建设作为发展动力,将科技创新和媒体融合作为发展活力,切实转变发展方式,探索表现新形式、传播新路径、产业新业态。要提升创新赋能水平,就必须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健全创新激励和保障机制,因此,专业出版社要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估机制、公正的收入分配机制和有力的监督机制,有效激励人才创新。

近年来,电子社坚持深化机制改革,依据宏观政策和市场变化,适时对一些机构进行整合;把握技术趋势和市场机遇,适时增设新机构,激发组织活力,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建立科学的岗位聘用政策和任职资格体系,完善员工职业生涯设计,明确岗位任职资格,实现人岗相配、绩岗相配。深化劳动用工、人事管理和收入分配三项制度改革,构建市场化薪酬体系,将工资总额与干部员工考核紧密挂钩,强化绩效考核结果运用,优化内部分配结构,将资源向一线业务部门和关键岗位倾斜,营造重实干、重实绩,崇尚价值创造的干事创业氛围。2022年员工年平均收入较2016年增长100%,员工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不断增强。

通过建立健全富有活力的劳动、人事、分配机制,电子社充分调动人才的积极性,在融合创新、生产经营等方面锐意改革,促进了高质量发展。电子社推进出版融合创新,构建以图书期刊出版、数字化知识产品、研究咨询为主体的知识服务体系,近5年创新业务收入年均增长超40%,实现传统出版向现代知识服务转型发展;打造专业特色资源池和项目库,建成“国之重器”知识服务平台,目前该平台已入选“国家新闻出版署数字出版精品遴选推荐计划”;推动出版经营创新,构建数据驱动型业务管理系统,快速响应用户和上下游企业需求,管理服务高效规范,产业链互利共赢,用户体验持续向好,实现传统经营向数字化智能化经营转型发展。

五、结语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5]。作为宣传思想工作、意识形态工作、科技创新成果传播工作的重要阵地,专业出版社必须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坚持党管人才,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培养一支信念过硬、政治过硬、责任过硬、能力过硬、作风过硬的高素质人才队伍。专业出版社要坚持专业方向,统筹人才发展与业务发展,汇聚各方面优秀人才;坚持服务发展,把围绕中心、服务发展作为人才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现出版社发展与人才工作的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坚持创新驱动,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构建完善人才发展机制,用事业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为专业出版社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参考文献|

[1]习近平.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N]. 人民日报,2017-10-28.

[2]贺耀敏. 以新发展理念引领出版强国建设[J].中国编辑,2021(6):38-42.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EB/OL]. (2021-03-13)[2023-03-30]. https://www.gov.cn/xinwen/2021-03/13/content_5592681.htm.

[4]柳斌杰. 开启出版强国建设的新征程:2021年中国出版业的机遇与挑战[J]. 新阅读,2021(4):7-10.

[5]习近平: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EB/OL]. (2018-03-07)[2023-03-30]. https://www.gov.cn/xinwen/2018-03/07/content_5272045.htm.

猜你喜欢

人才队伍出版社高质量
内卷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
关于培养新时期青年人才队伍的思考
我等待……
高质量项目 高质量发展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
“三部曲”促数学复习课高质量互动
激发人才队伍活力 更好助力追赶超越
今日華人出版社有限公司
石油工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