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国工匠》——典型报道“求实”的力量

2023-06-20海兵

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2023年5期
关键词:大国工匠感染力技工

海兵

增强正面宣传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新闻舆论工作提出的要求,也是宣传思想工作者在实践中努力的方向。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自2015年起持续推出的系列典型报道《大国工匠》,揭示国家实力之源——平凡人的踏实劳动,书写顶级技工的执着、工匠传统的积淀、劳模精神的传承、时代发展的诉求,打造出了一档引发强烈反响和现象级传播的典型报道品牌节目。该节目制播的成功实践,从多方面展现出 “求实”的力量,为增强正面宣传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提供了有益借鉴。

选题立意求实。选题是典型报道的根基,根基要实,既需紧扣国家宏观大政方针,又需切合基层微观运行动态。编辑记者要熟悉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及当前中心工作,深入了解基层一线实际状况,找到重大选题、高远立意与群众工作、生活的现实结合点,在最佳结合点上发现典型、报道典型,增强报道的现实针对性,才能破解典型人物辨识度低、典型事迹感染力弱、典型塑造陈旧僵化、典型宣传难引共鸣的问题。

《大国工匠》节目组围绕党和国家中心工作,强化问题导向,抓住了中国成为世界制造业规模第一大国后亟须解决的“大而不强”这个现实问题;直面中国制造的现实痛点——技工队伍总体数量不足、年龄结构老化、高端技工稀缺,相当长时期百姓言及商品质量必赞德日、舍近求远抢购国外普通日用品等;关注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1.7亿技术工人,聚焦他们的代表——顶级技工,创造性地提出“大国工匠”概念,集中报道“大国工匠”风采,每季5—8集,每集一人。工匠们从“30后”到“90后”,年龄跨度接近60岁,既有参与航空、航天、军工、高铁、核电等国家重大项目,代表国家制造业软实力的顶级技工,也有从事汽车、网络、医疗等行业,服务民生的技术能手,还有坚守中国传统手工艺和传统文化的工艺大师。他们接受职业教育培养,靠自己勤学苦练、勇于创新,成为各个生产技术领域的“国宝”;他们耐心专注、锲而不舍,千锤百炼、精益求精,一念执着、一生坚守,每个人身上都蕴含着工匠精神独特的魅力。

现实在变化,国家在发展,从匠心筑梦到为国铸剑、匠心传世、创造力、技能报国、匠心报国……《大国工匠》报道主题词每一季都在变换,艺术风格、表现手法也在探索创新,不变的是创作者对现实的敏锐关切,这是典型报道得以与时俱进的根本。选题切今日之实,《大国工匠》便能够用“国”与“人”的故事,继续吸引、感染人们,让古老的工匠精神传承发扬,让世界看见新时代的“大国工匠”。

报道客观求实。典型报道若失去对客观真实的追求,极易因堕入空洞歌颂而丧失吸引力。真实的报道只能从现实中来,需要记者深入生活、调查研究、洞察机理、抓住关键。不掌握现实情况、抓不住关键问题,或不敢直白呈现,就只能编造虚假内容、搬用僵化表达、铺排空洞叙事,毫无悬念地制造出缺乏感染力的劣质产品。

《大国工匠》节目组深入观察工匠师傅的工作、生活,不带任何成见、预设,接触原始素材。记者除了睡觉、上厕所,几乎所有时间都和工匠师傅待在一起。师傅们工作,记者就在旁边观察他们的动作、神态;师傅们休息,记者就和他们一起聊天、一起吃饭,体会他们身上触动人心的东西。节目组坚守抓拍不摆拍的原则,创新采用多种技术展现完美极致的职业技艺,同时,突破性呈现真实细节,引导受众关注、思考现实存在的问题,推动现状改变。

138米高空,1000千伏特高压输变电线路电缆上,采用中国独创技术,王进脚踩一根电缆悬空带电作业,画外音:“特高压感应形成的电弧可以瞬间将人化为灰烬”。记者与一位工匠的孩子问答:“如果你长大了,让你干你爸爸干的活,你愿意干吗?”“不愿意。”“为什么?”“因为我怕干活累。”既是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的客观陈述,评论留白,耐人寻味。

故宫古书画修复师单嘉玖,平淡地提起“干文物不玩文物”的家训,坦然谈到要干“良心活”,“不能让后代人骂”。革新技术创造巨额经济效益的采油工刘丽教给徒弟:“我们做革新为的是应用于生产实际,不是为了去评奖。”特种钢管深孔镗工戎鹏强,带徒弟不仅教手艺,还把自己挣的工时费分给徒弟一半,忧虑地说出:“现在进工厂的年轻人越来越少了。” 细节叩问人心,引发思索。

大飞机制造首席钳工技师、航空“手艺人”胡双钱,长期接触铝屑的手颜色发青,一家三口长年住在30平方米的老房子里,54岁刚刚贷款买下70平方米新房,喜悦、满足溢于言表。“蛟龙”号装配组组长、“两丝钳工”顾秋亮,手工打磨精度超越数控机床,食指、中指指纹因常年触摸工件已被磨光,妻子生病、孩子上学急需用钱……技能人才待遇問题在无言中凸显。

传播高效求实。要实现高效传播,内容制作精良只是必要条件之一,以求实态度推进科学统筹、制播配合,追踪互动、深度开发,是提升典型宣传吸引力和感染力的有效路径。

《大国工匠》2015年、2016年“五一”和“十一”都播出,2017年起固定在“五一”播出。播出时间选择假期,是遵从节假日休息时间受众对媒体的关注度较高的传播规律,而在劳动节向劳动者致敬,有利于引发共鸣、提升感染力。节目在央视综合频道和新闻频道联合播出,《新闻联播》《朝闻天下》《新闻直播间》《东方时空》《共同关注》等多个栏目在不同时段连续播放,加大了传播强度,强化了受众认知。节目组适应不同栏目受众的观看预期,结合频道、栏目特点,制播了不同片长的多种版本,以利于节目融入不同栏目,保护传播效能。

节目在电视台播出期间,央视网同步传送节目内容,“央视新闻”微博、微信、客户端同步推出特别策划。《今天,让我们向这8双手致敬!》等宣传文章的推送,在扩大传播覆盖面的同时强化与受众互动,受众的反馈为节目调整改进提供了参考。适应观众需求,央视对已播出的四季报道素材进行深度整合、二次创作,精细打磨制作出的8集专题片《大国工匠》,于2016年10月播出,叠加放大效应将传播热度推上了新高。

《大国工匠》选题和内容的现实针对性引起各方关注,破圈传播。第一季首播当月,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发出通知,要求职业院校组织收看《大国工匠》宣传片;次月,报道素材出现在高考全国新课标乙卷作文题中。第二季播出次月,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大国工匠》节目组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将“继续做好《大国工匠》报道”写入《全国总工会改革试点方案》。从2018年起,中华全国总工会还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开展“大国工匠年度人物”发布活动。

《大国工匠》典型报道用事实说话、实话实说,让工匠技艺、工匠精神的魅力生动呈现,将劳动教育、技工培养、工人待遇等问题引入大众视野,引导社会关切和讨论,为推进培育文化、教育引导、制度保障等工作营造了良好氛围。2018年《关于提高技术工人待遇的意见》出台,2022年《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落地。求实得实,典型报道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在求实中不断增强。

责任编辑 闫宏伟

猜你喜欢

大国工匠感染力技工
从技工到英雄
如何寻求口语化语言的艺术感染力
Pygmalion
“大国工匠”张翼飞
ZPSTUDIO TOOLS与意大利技工共同制作的手工艺品
如何提高电视播音的感染力
抓住机遇 迎接挑战 拓展技工教育发展空间
技工院校“一体化”教师培养研究
增强针对性实效性 提升吸引力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