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食品专业“多维阶梯态”创新创业实践教学模式研究

2023-06-19于环王晶晶

食品工业 2023年6期
关键词:食品大学生专业

于环,王晶晶

锦州医科大学(锦州 121001)

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和国家食品大健康战略对食品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关键。梳理当前创新创业实践教学现状,构建满足国家战略和经济发展需求的食品专业人才创新创业实践教学模式,对提升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质量、助力大学生成功就业创业具有重要意义。

1 中国式现代化战略下高等教育的责任和使命

1.1 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将有关教育、科技、人才的内容独立成章,这充分体现党中央对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全局中的地位和作用的高度重视,赋予教育、科技、人才在现代化国家建设上的支撑性地位。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高质量发展也越来越依靠知识和创新。高等教育将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最强有力的科技、人才支撑。高校将创新发展作为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第一动力,探索新时代高质量人才培养新模式、新路径,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

高校应紧密结合人才培养目标,发挥创新创业指导的育人功能,通过课程和实践提升学生的创新技能、通用技能和创业技能等,从而培养优秀称职的各行业人才,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职业贡献力。

1.2 为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培养创新型人才

后疫情时代下的今天,不确定性是关键词。面对不确定性,大学生如何更好地主动掌握未来,创新思维是一种更高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创新能够让生活和工作中的一些问题得到更好的解决,更能为学生的未来赋能,创造更精彩的人生。创新思维不仅体现在技术产品的开发研究,它还包括人类自身素质的全面创新和发展,也是每个大学生都必须掌握的一种解决问题的重要方式。

每个行业的高质量发展,都离不开其人才培养和科研基础的夯实。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布局,无论是“就业优先战略”还是“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等一系列政策和举措,其贯彻落实都离不开创新型人才的支撑。只有具备各种可迁移能力,能够创造社会价值的创业者才能适应新时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而大学生迁移能力的培养是需要创新创业教育来实现的。这就要求高等院校要培养发展更全面、更具创新力的专业人才,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上下功夫,集结更雄厚的中国科技之力,助推国家重大战略的实施。

1.3 为保障人民健康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赋能

中国式现代化最重要的指标是人民健康,这是人民幸福生活的基础,全民健康是建设健康中国的根本目的。近年来,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奋斗目标,国家一系列政策措施次第出台,推进民生和社会事业不断发展。

食品学科是融合化学、生物学、物理学、材料学、工程学等多学科理论和知识的交叉学科,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具有很强的应用性和实践性。在“健康中国”国家战略视角下,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业能力的人才,已成为食品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当务之急。国家更是将食品专业人才培养写入《“十四五”国家食品安全规划》,为食品专业的发展带来新契机。加大对食品相关人才的培养,拓展人才培育的广度,建设高素质食品人才专业队伍,助力改善国民身体素质,既是食品行业的广泛需求,也是满足国人健康服务需求的必备条件。

健康中国战略也促进食品行业的转型升级和效益提升,为多个领域带来巨大发展机遇。食品产业创新是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民群众对更营养、更健康、更多样食品日益增长的需求将助推新资源食品、天然食品、预制食品、保健食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药食两用添加剂等诸多食品产业的创新发展。食品行业产业链、价值链、生态链有机协调发展,不同层次人群对食品安全、营养、健康的差异化需求,都需要大量的食品专业人才提供智力支撑。创新创业应该成为新常态下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

2 现阶段食品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教学存在问题

实践教学是创新创业教育实施的重要环节。我国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虽然起步晚,但也取得非凡成效。近年来,高校在创新创业教学方法、考核方式、实践环节等领域都进行了积极有效的探索。现阶段在实践教学方面仍存在诸多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2.1 创新创业课程内容的实践性不强

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未形成完善体系。大多数高校将创新创业实践教学局限于引导大学生参加各类创新创业类比赛或是学校组织的一些创业实践,为学生提供的创新创业实践机会及更好的创新创业实践环境不足。创新创业实践教学方式和手段单一,创新创业实践教学内容多以撰写创业计划书和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申报书、参加社会实践感悟为主,多为“纸上谈兵”。创新创业课程的考核多以编写创业计划书或参加创业大赛的成绩作为评定依据。部分学生虽然参加“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等赛事,但对于实际创业中市场竞争力的提升、资金的获取、供应链的整合、市场营销策略的制定、风险的评估与应对等创业具体环节,无法亲身感受,疏于深入理解。

创新创业实践重创业、轻创新。更多关注的是学生如何创业、如何开展创业项目,没有重视让学生学会在创业中如何实现项目创新,打造核心竞争力。对于学生在专业学习中应用创新原理和创造技法提高创新意识,开发个人和群体创造力的实践锻炼更是鲜有涉及。中国式现代化战略背景下,学生未来进入社会所需的创新创业技能并没有在学校得到很好锻炼,达不到最佳的育人实效。

2.2 创新创业实践教学内容与专业间的联系不够紧密

很多高校在建设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时,把创新创业课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设置,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两张皮”的现象仍然存在。一是食品专业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很少融入专业知识和技能,未能根据食品专业特点设置教学内容。这种同质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内容,难以培养出食品行业、产业需要的多样化和创新型人才。二是各高校的创新创业课程大多是由本校辅导员或创新创业教育职能部门的教师讲授,难免造成理论教学过多,专业实践环节匮乏。学生无法通过课程亲身体验创新和创业的历程,也很难获取一些对于未来职业发展有益的实践经验。这限制了大学生在创新创业过程中综合能力的提升和经验的积累,也会降低学生对创新创业的热情。这也导致高校开展的创新创业教育难以真正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2.3 学生参与创新创业实践的受益群体不平衡

数据显示,近年来参加过创新创业大赛的学生,其创业态度和创业倾向的显著性明显高于未参赛的同学。参加“大学生水产食品加工与创意大赛”“大学生食品创新大赛”等与食品专业相关性极强的科创赛事,学生的专业能力和参赛实力都能得到快速提升。还有部分大学生利用专业特长,组建创业团队,在助力乡村振兴、推动中国食品行业未来发展发挥一定作用。

但是在繁重学业和升学、考证的压力下,学生参加各类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并不高,创新创业活动的延展性不足。参加创新创业竞赛耗时比较长,从赛前准备到模拟演练、参加校赛、省赛、国赛,大致要耗费4~5个月甚至更长时间。而且学生多是在课余时间准备,请假参加培训和比赛,很多以学业为重的同学会放弃参赛。其他一些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也会牵扯学生的部分精力和时间,有些学生觉得得不偿失。食品专业教师对创新创业的理念和教育教学了解不多,在指导学生参加各类创新创业实践活动时往往深感力不从心,这无疑也会降低教师指导学生的积极性。真正通过创新创业实践受益的学生占比并不多。

3 食品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

创新创业实践教学应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实现课上课下、线上线下、理论和实际的紧密结合,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创新创业能力、职业能力的培养,打造学生认知与体验、思考和感悟统一的全程化、递进式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多维、阶梯态实践教学模式,促进食品专业大学生求知、创新、做人、做事等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最大限度挖掘大学生的创新创造潜能,使其从容面对未来的工作挑战。

3.1 构建多维度、阶梯式的教学模式

建立线上线下、课内课外、实体课堂与翻转课堂相结合的通用能力课程、素质训练课程、竞赛活动课程、创业实践活动的四层次、“阶梯态”课程体系架构。依托校外创业实践教学基地,聘任经验丰富的行业专业、人力资源管理者和成功创业企业家等担任课程兼职导师,深度参与课程教学。学生在参与企业商业活动和服务社会的公益活动中得到能力的提升。将创业系列讲座、创业工作坊、创业竞赛和实习实践、创业实训、创业孵化等活动设计为各学程对应的课外拓展模块,实现创新创业教育由课堂内向课堂外延伸(图1)。

图1 “多维阶梯态”创新创业实践教学模式

图2 专创融合的创业实践模式

3.2 打造沉浸式、接地气的课程思政

注重在创新创业实践教学中实时进行课程思政,适时适度加入思政元素。如新冠感染防控时期,教育大学生学习奋战在战疫一线的医护人员的敬业和奉献精神。借助中国自主研发新冠疫苗案例,鼓励学生努力学习,勇于创新,把祖国建设得更好、更强大。了解食品知名企业的创业史,引导学生关注创业定位,打开创业格局,弘扬企业家精神和工匠精神,培养创新创业人才应具备的优秀品质、知识能力、综合素养,促进其全面发展。疫情期间,尤其是线上教学过程中使用创业工具商业模式画布,勉励学生不负韶华,共克时艰。

鼓励学生积极参加“青年红色筑梦之旅”“乡村振兴”“生态文明”“社会公益”等创新创业主题活动,激励更多学生传承红色基因、扎根祖国大地、增长智慧才干,以青春奋斗领航民族振兴。将核心价值观融入创新创业实践,并在实践中努力践行核心价值观。

3.3 开展专创融合的创业实践

指导学生应用专业所长参与企业活动,公益服务社会。构建情景化实践育人模式,围绕外部世界探索与职业能力提升2个目标,引导鼓励学生以食品专业创新设计为立足点,结合自身资源,设计产品,开展创业实践。实施项目化教学,将创新活动融入课程,实施活动课程化,完整构建“专创融合”的“技能菜单式”课程体系。通过案例分析、情景模拟、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商业路演、社会调查、创业大赛、大创项目,搭建教育平台、指导平台、培训平台、实战平台,有力提升课程育人实效。

构建多课堂联动、分层递进式实践教学模式。比如:针对低年级学生,开展科学类基础教育和专业类基础教育实践,引导学生通过走访、调研、访谈、观察等方式,了解国内外食品行业发展状况、食品企业生产流程;加强对食品实验室、食品加工车间设备的感性认识;申报大创课题、加入食品专业社团、参加假期社会实践等;针对高年级学生,则以食品科学类专业教育实践为主,如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食品类学科竞赛、参与老师的科研项目、担任科研助理、顶岗生产实习、参加设计性食品科研训练、制定职业生涯规划、撰写毕业论文等,使学生在专业、创新、创业的教育融合中提升就业竞争力、岗位迁移力和职业发展力。

4 结语

建立多维度、阶梯态的创新创业实践教学模式,探索创新专创融合和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方式,在创业实践中融入课程思政,以创新创业项目为驱动,切实提升食品专业大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能力,是食品专业人才培养的有力手段。这将有效调动大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拓展创新思维,提升创新创业实践能力。

猜你喜欢

食品大学生专业
国外如何进行食品安全监管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专业降噪很简单!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食品造假必严惩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大学生之歌
竟然被“健康食品”调戏了这么多年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