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过程性评价的实践与探索
2023-06-19仲旭红
仲旭红
【摘 要】基于国家大力推进教育评价改革的时代背景和小学数学教育教学评价中存在的问题,优化过程性评价是扭转当下教育评价困境的最佳手段。筆者通过实践与探索,学习设计过程性评价量表,灵活使用线上评价工具,更新评价理念,形成了较为丰富的教师过程性评价语言,营造了积极向上的评价新生态。
【关键词】小学数学 过程性评价 “双减”背景
教育评价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指挥棒,是教育质量效果的评判标准。《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指出,要“坚持科学有效,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教育评价的科学性、专业性、客观性”。《义务教育质量评价指南》也指出,义务教育质量评价实施工作要注重优化评价的方式方法,不断提高评价工作的科学性、针对性和有效性。
当下,我国教育已进入内涵式发展阶段,但在教学评价方面仍存在着突出问题:受传统教育观念影响,中考、高考的选拔功能被过度放大,教学评价以结果性评价为主,重智轻德,唯分数、升学为价值导向,学生得不到全面发展。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强化过程性评价,是改变教学评价现状的一个突破口,也是从根本上逐步扭转单一评价方式的最佳手段。
一、小学数学过程性评价的内涵
《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指出:与静态的结果性评价不同,过程性评价是一种对教育行为的动态性、数据性和全面性的过程评价,体现对评价对象(学校、学生、教师、教育活动、教育政策等)的可量化、全周期、多角度、反馈性的评价思维,有利于克服偏重结果的“五唯”顽疾,树立科学有效的评价体系,科学分析教育过程中存在的偏差与问题。
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双减”),其中与教师教学行为相关的要求有:压减作业总量和时长,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提升学生课后服务水平,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确保学生在校内学足学好。在“双减”政策推进落实的时代背景下,小学数学过程性评价就是以促进学生潜能、个性和创造力的发展为目标,关注个体差异,倡导多元化的评价标准,采用多样化、科学的评价方法,对学生在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领域的进步与发展状况进行全面的评价。
二、小学数学教学评价面临的困境
目前,我国各中小学校已经逐步开展了针对教学内容和效果的评价,但在实施评价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如难以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难以提高学习效率、评价实施过程影响正常教学等。通过对学校全体数学教师和部分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我们发现了课堂评价存在的一些问题:约56%的教师觉得虽然一直在评价,但是自己的评价语言和方法比较单一,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66%的学生感觉教师对自己和其他同学的评价基本相同或完全相同,评价标准过于笼统,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大约有32%的教师会经常让学生互评,评价主体不够多元,不利于学生全面地认识自我、建立自信,评价的内容也大多倾向于学习结果,忽视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
三、小学数学过程性评价的校本化实施策略
(一)丰富过程性评价语言,激发学生学习内驱力
教师的评价语言是最简单也是最直接的评价工具,好的评价语言往往植根于深厚的教学功底、良好的口语素养和正确的教学理念。不难发现,国内的一些知名教师之所以优秀,就在于他们能用灵动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用独特的视角发现学生学习的潜力与优点,用过程性的评价肯定学生的习惯、思维、能力及态度。因此,学习并用好过程性评价语言,对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动力至关重要。
传统的评价语言大多关注学生的学习技能与结果,如“你的声音真响亮”“你听得很认真”“你做得又快又好”……不难发现,这种评价语言很难引起同频共振,激荡不起学生思维的火花。好的过程性评价语言,不仅要关注学习的结果,同时要指向学生学习习惯(表达、倾听、书写)、数学核心素养、评价能力(自评、互评、小组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爱国、环保、健康)、生活应用等方面。在学习名师课堂实践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一批典型的过程性评价语言,例如:
(1)“×××同学边读题边画出了题目中的关键字词,这个作业习惯真好,难怪作业的正确率这么高。”(关注学生完成作业过程中的良好习惯)
(2)“你不仅表达了自己的观点,还给×××同学提出了修改的意见,说明你观察得特别仔细(听得特别认真)。”(关注学生的语言表达规范和观察、倾听习惯)
(3)“你能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借助画图的方法来理解数量关系,找到了更简单的解决方法,真是太厉害了!”(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策略和思维发展的深度)
(4)“你们小组的汇报真是精彩!刚刚老师就观察到你们在活动时分工明确,态度认真专注,讨论也特别热烈,汇报时还能做到及时补充。成功的小组合作就该像你们小组一样!”(关注学生合作过程中的分工、参与度和成效)
(5)“透过现象看本质。你能从简单的数学问题联想到环境保护问题并向大家发起倡议,真是了不起!”(关注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情感态度的价值延伸)
……
(二)设计过程性评价量表,多维度关注学生学习过程
以“认识射线、直线和角”一课为例,过程性评价表的评价标准可以分成四个评价维度:学习态度、思考与表达、知识与技能、解决问题。学习态度评价内容主要是探究兴趣,思考与表达评价内容围绕交流习惯,知识与技能评价内容关注概念理解,解决问题评价内容主要指向方法的灵活运用。学生的表现水平参照可以分为A、B、C、D四个等级,A等级是掌握所学知识并能灵活运用;B等级是理解相关知识并能解决基本问题;C等级是指大概了解相关知识,但理解并不透彻,运用并不熟练;D等级是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存在困难,无法正确运用。具体评价标准见表1:
参照表1过程性评价表评价标准,可以制定过程性评价量表(见表2)。
教师可根据表2对学生进行过程性评价。教师通过不同维度的过程性评价形成对学生的综合评价,其优点是内容详尽、具体可靠,但同时也存在耗时较多、增加工作负担的缺点。
(三)灵活使用线上评价工具,持续关注学生发展
教师精准的过程性评价语言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内驱力,但这对教师个人的专业素养和教育理念要求极高。精心设计的过程性评价表能多维度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前提是教师能深刻、准确地解读教材与知识结构。传统的评价兑换积分的形式比较耗时耗力,亟须找到一种既能实现及时记录评价,又能持续跟踪评价的好办法,经学校信息技术培训与推广,我们将“班级优化大师”作为教师完成日常过程性评价的主要工具。
班级优化大师是希沃专为教师打造的智能班级管理工具。教师可以在“课堂管理”中设计自定义点评内容,操作简单、及时,可持续关注学生课堂表现,便于综合评价与积分奖励,并能实现教师、家长多端口同步更新学生的具体信息。在平台导入班级后,设置表扬类或待改进的评价内容,教师根据学生表现在一体机上进行单人或多人评价,形成评价报告,推送至家长端实时反馈。学期末教师可以根据后台数据形成学生的综合评价,将积分兑换成奖状和假期作业免做卡等奖励。
(四)关注学生个体差异,灵活运用评价方式
一般情況下,小学每班约有40名学生,这些学生的生长环境、学习态度等都大不相同,存在个体差异。学困生是每个班级都会存在的,其在习题思考、解答等方面都会有一定障碍,这会对他们的数学学习产生直接影响。无论是学困生还是学优生,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都应充分考虑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以培养他们的自信心、提升数学核心素养为目标,合理开展过程性评价,从而保证教学评价的公平性、合理性。想要改善学困生学习困难这一现状,首先,教师应在课堂中重点关注学困生的学习表现,当他们课堂上走神时,可适当地对其进行口头语言提醒或眼神、肢体提醒,使其跟上思维节奏;其次,准确抓住表扬该生的机会,当学生主动举手回答问题时,教师应及时给予表扬,若回答错误,也应在第一时间进行纠正,但需要注意纠正方式,不能太过生硬,否则将会使学生失去信心;最后,为了更好地落实“双减”政策,教师应立足于学生学情,钻研教材,使教学设计形式多样、难易适中,能够促进不同发展水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在减轻学生作业压力的同时,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信。
(五)倡导多元评价主体,激励学生自信成长
一直以来,教师在学生学习评价中占据重要位置。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我们重新界定了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定位,充分肯定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性作用。在对教学过程的评价机制中,我们要倡导多元的评价主体,评价学生学习过程的主体可以是教师、学生家长、同伴,甚至是学生自己。课堂中的评价方式可以是教师评价学生、学生自我评价、学生间互相评价,甚至可以是学生评价教师。多元的评价主体,可以更加全面地对学生的各个方面展开评价,有利于学生清晰地认识自我、树立学习自信,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六)优化作业设计评价,提升学生数学素养
传统作业受结果性评价观念的影响,往往以甄别学习效果为目的,以纸笔的方式来不断巩固学生的数学技能。在“双减”政策背景下,过程性评价视角下的作业设计观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由关注“技能”转为“素养”。作业设计要以学生的根本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具有形式多样、立足兴趣、有效实用等特点,以实现数学作业效益的最大化。
注:本文系江苏省常州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 “‘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过程性评价的实践与研究”的阶段性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