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医大师韩明向:抗衰宜早养生宜平
2023-06-18林晓斐
林晓斐
作为现代中医药延缓衰老学的开拓者,82岁的韩明向笑着说:“我们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延缓衰老专业委员会的几位首届委员,身体都保持得不错。”他提出:抗衰宜早,养生宜平。
1.保健始于幼年
韩明向虽是耄耋之年,却有一口完整的好牙,这得益于他幼年时期从父亲那里学到的一个好习惯——叩齿。至今韩明向依旧经常叩齿。
他说,中医认为“肾主骨,齿为骨之余”。人过了40岁,肾气亏虚,则会出现牙齿酸软、咬合无力、敏感刺痛等情况,严重者甚至出现牙齿松动、脱落的现象。叩齿能够起到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的作用,对牙齿保健很有好处。
在韩明向看来,现代人的衰老是从45岁开始的,45岁也称为老年前期,因此抗衰老应尽早开始,最好不晚于45岁。衰老的主要证候为气虚、阴亏、血瘀。“一般人会随着年龄的增长出现气虚、阴亏,鼓动无力,进而脉道失润,导致血瘀内停,引起机体整体性、渐进性的衰退变化。”韩明向说,老年前期为“虚”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一要注重益气养阴,二要注意活血。
2.生命在于平衡
“阴平阳秘是健康的最佳状态。想要健康长寿,良好的生活习惯能防病于未然。”韩明向熟读《黄帝内经》,将其中的养生内容作为自己的养生原则:饮食有节,起居有常,劳作有度,做到饮食平衡、动静平衡和心态平衡。
饮食平衡
“饮食有节”包含了两层意思:一指忌暴饮暴食,二指饮食平衡。平常保养肠胃,饮食宜七分饱,喜欢吃的要适当少吃一点,不爱吃的也要尽量吃一点。饮食平衡主要包括食物品种均衡、一日三餐均衡、维持体重均衡。中医认为,“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韩明向认为,食不厌杂,样样都要吃一些,做到荤素搭配、以素为主、粗细搭配,切莫偏食。豆制品等高蛋白食物要经常吃一些。
一日三餐均衡是人所共知的道理,却不易做到。一些年轻人常常不吃早餐,这有害于健康。如今韩明向每周坚持上3个半天的门诊,每天自己做早餐,按时进食,营养均衡,保证了门诊中一直精力充沛。
韩明向说,维持体重均衡的主要手段是饮食调节。体重偏重者,应适当减少热量的摄入,限制糖和脂肪,必须保证优质蛋白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供给;体重偏轻者适当增加热量的摄入,以维持标准体重为原则。
动静平衡
“起居有常”意为生活作息要规律,熬夜、晚起、休息不足、过度劳累,这些不好的生活习惯都会导致阴阳失调,容易带来各种疾病。多年来,韩明向一直保持早睡早起的习惯,每天早晨6点起床,晚上10点入睡。
人们常说“生命在于运动”,马拉松、铁人三项(将游泳、自行车和跑步这三项运动结合起来的一项新型体育运动项目)等比赛是年轻人追捧的运动项目。韩明向提醒,不管是体育运动还是脑力活动,都要讲究平衡,运动后要有足够的休息时间,恢复运动后的疲劳,保持劳逸、动静的平衡。若长期缺乏体力或脑力活动,必然会引起体力或脑力衰退。反之,运动过度或没有足够的时间休息恢复,也会加速身体的磨损。
运动和静养,两者并不矛盾,关键在于掌握其度,不要太过或不及,必须把握相对平衡。中医认为,“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所以要劳作有度。华佗提倡“常欲小劳”,形劳而不倦,是值得推广的。
心态平衡
“乐者寿”是韩明向的长寿秘诀。他笑称:“我现在年龄超过了平均寿命,已经赚了。活一天赚一天,良好的心态是长寿的关键。”韩明向说,经常斤斤计较、愁眉苦脸的人往往容易患各种情志病,因此,保持良好的心态是健康长寿、延缓衰老的秘诀。
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紧张、工作竞争激烈,人们受外界干扰,难免浮躁紧张,对健康造成不利影响,而保持心态平衡和情绪乐观对健康非常重要。韩明向说:“遇事,多思其有利一端;对人,多念其友好一面。”常言道:“笑一笑,少一少;恼一恼,老一老。”凡事顺其自然,遇事处之泰然,得意之时淡然,失意之时坦然,这是韩明向维持心态平衡的良药。
从一年四季的角度谈养生,按照春季养生、夏季养长、秋季养收、冬季养藏的基本原则,阐释了四季养生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四季养生的原则。同时,《老中医教你四季养生不生病》还综合了饮食、按摩、生活等相關内容,并进行了全方位的深入分析。欢迎扫码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