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行为干预联合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睡眠质量及社会功能的影响

2023-06-16纪广芹李秀红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 2023年3期
关键词:利培服药精神分裂症

纪广芹 李秀红

(1 泰安巿优抚医院,泰安,271001; 2 泰安市精神病医院,泰安,271021)

精神分裂症属于临床常见的慢性疾病,以病程迁延、反复发作、起病隐匿为典型特点,患者常表现为思维混乱、精神活动失常,并伴有不同程度的认知、睡眠功能障碍。目前,临床常采用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其中利培酮的作用效果显著,能有效控制患者病情、改善相关症状[1]。但有研究表明,精神分裂症患者经药物治愈后,其疾病复发率与患者服药依从性息息相关[2],多数患者在停药1年后,复发率高达66%。因此,在开展药物治疗的同时,采用科学的护理干预能有效促进护患关系、提高服药依从性。认知行为干预能通过纠正患者错误认知,从而改善患者不良行为、提高生命质量[3]。近年来,关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相关报道诸多,但认知行为干预联合利培酮的作用效果研究较少。因此,本文在以往研究基础上观察利培酮联合认知行为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服药依从性及睡眠质量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5月至2022年5月泰安巿优抚医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护理模式分为观察组(n=37)和对照组(n=35)。观察组中男20例,女17例;年龄25~59岁,平均年龄(35.64±4.58)岁;病程1~10年,平均病程(6.23±1.58)年。对照组中男19例,女16例;年龄24~55岁,平均年龄(36.04±3.75)岁;病程2~10年,平均病程(5.96±1.02)年。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1.2 纳入标准 1)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4]的诊断标准;2)病历资料完整;3)简明精神病量表评分≥36分。

1.3 排除标准 1)对利培酮过敏;2)依从性较差,不配合研究;3)合并重要脏器损伤。

1.4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均未服用其他抗精神病类药物,2组患者均使用利培酮片(江苏恩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0160)治疗。初始剂量设置为0.5 mg/d,2次/d,2周后逐渐增加药物剂量至3~6 mg/d,共治疗8周。对照组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饮食建议、用药指导、健康宣教等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认知行为干预联合利培酮治疗,认知行为干预如下。1)认知干预:在与患者的日常沟通中需保持温和的语气态度,积极鼓励患者直接表达出内心想法;在沟通时需仔细观察患者的情绪状况,评估其不良行为发生风险,引导患者树立正确的疾病认知,纠正其不合理信念。日常沟通中若发现患者存在不安、焦虑等负面情绪,需耐心倾听患者诉说,通过针对性的心理疏导,纠正患者不良认知模式,重建康复信心,让患者保持轻松、愉悦的心情有助于睡眠质量的提高。对于存在睡眠障碍的患者,需提供舒适的睡眠环境,减少噪声干扰、对病房温度、湿度进行有效调节,保持病区环境安静、舒适。根据患者自身情况调整枕头高度、帮助患者选择合适的睡眠姿势来改善睡眠质量,嘱咐患者入睡前避免剧烈运动或喝浓茶,能有效缩短患者入睡时间。2)行为干预:结合患者病情程度及自身情况,开展适宜的集体活动,避免出现因治疗周期较长而造成的社会功能衰退,帮助其尽快融入正常生活轨道。同时,可指导患者在清晨及饭后阅读报纸、图书及杂志等,了解当下时事,发现自身兴趣所在。3)行为训练:指导患者进行独立洗头、更衣等日常生活能力训练,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同时,可通过场景模拟向患者讲解如何合理购物、与人交流。4)社交技能训练:分别从基础社交技能、冲突处理技能、决断技能及会谈技能4个方面对患者进行指导,通过角色扮演等方式,让患者与护理工作者进行相互练习,在此过程中,护理人员需及时指出患者存在的不合理行为及错误的社交方式,并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法,分析患者错误思维形成的原因,并在后续干预中给予重视。护理工作者需在训练结束后为患者布置作业,让患者充分掌握已学习的社交技能,并在日常生活中熟练运用。

1.5 观察指标 1)比较2组服药依从性,完全依从:患者遵医嘱按时、按量服用药物,积极接受治疗。部分依从:患者存在偶尔拒药、藏药等情况,需在护理人员监督下按时服用药物。不依从:患者拒绝治疗,从未遵医嘱服用药物,需强制进行。服药依从率=[(完全依从+部分依从)/总人数]×100%。2)比较2组睡眠质量,在干预前、后进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5]评估,得分越高则睡眠质量越差。3)采用社会功能缺陷量表(Social Disability Screening Schedule,SDSS)[6]评估2组社会功能,分数越高则患者社会功能缺陷越严重。

2 结果

2.1 2组患者服药依从性 观察组服药依从率为94.59%,对照组的服药依从率为77.14%,观察组服药依从率高于对照组(χ2=4.580,P=0.032)。见表1。

表1 2组患者服药依从率比较[例(%)]

2.2 2组患者睡眠质量比较 2组患者干预后PSQI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P<0.05),观察组PSQ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PSQI评分比较分)

2.3 2组患者SDSS评分比较 干预后观察组SDSS评分中责任心和计划性、个人生活自理、家庭职能等各项内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见表3。

表3 2组患者SDSS评分比较分)

3 讨论

遗传、社会环境及心理等多种因素均可造成精神分裂症的发生,该病易导致患者出现思维、感知、情感等多方面功能障碍。发病初期症状较为隐匿,不易受到患者及家属的重视,随着病情的发展,易给患者人际关系、工作、婚姻状况带来一定影响,严重者可出现社会功能衰退、认知损害及自伤等不良行为[7]。部分患者可通过规范用药使病情得到有效控制,但常规抗精神病药物存在镇静过度等不良反应。利培酮作为一种苯丙异恶唑衍生物,对五羟色胺2A受体和多巴胺D2受体具有平衡拮抗作用,对改善患者阳性、阴性症状均有较好的效果,但利培酮亦对患者糖、脂代谢指标产生一定影响[8]。故采用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同时,配合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调节患者情绪、纠正其生活行为方式,对促进各项代谢指标恢复产生积极影响。本研究显示,观察组服药依从率较高,与陈雪莲等[9]研究一致。分析原因在于针对性的心理干预能有效缓解患者不良情绪,引导患者使用正确方式进行情绪宣泄,且相关健康知识普及能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纠正其不合理的信念,让其充分了解治疗的重要性,重建康复的信心,从而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

多数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程度不同的睡眠障碍[10],而长时间的入睡及睡眠持续困难易加重患者幻听、情感反应不协调等症状,形成一种恶性循环。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观察组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说明认知行为干预联合利培酮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认知行为干预从睡眠环境、睡眠姿势及入睡前的注意事项等多个方面进行指导,减少入睡阻力,且认知行为干预作为一种高效的心理康复疗法,能缓解患者焦虑、不安等负性情绪,使患者保持轻松的心情,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睡眠质量。陈静静等[11]在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研究中发现,认知行为干预组患者的SDSS评分明显低于常规干预组,本研究结果与其基本相符。因此认知行为干预联合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具有协同增效作用,能明显促进患者社会功能恢复。认知行为干预中心理疏导、健康教育及认知干预均能有效纠正患者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的情况,同时行为及社交技能的训练对改善患者淡漠、退缩、懒散等症状具有显著效果。

综上所述,采用认知行为干预联合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能有效提高患者睡眠质量及服药依从性,促进社会功能的恢复。

利益冲突声明:无。

猜你喜欢

利培服药精神分裂症
被这病赖上得终身服药,变胖还没劲儿?千万别忽视
服药禁忌
食品防腐剂治疗精神分裂症,靠谱吗
警惕服药期间的饮食禁忌
服药先分阴阳
五行音乐疗法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治疗作用的对照研究
认知行为与利培酮联合治疗精神分裂症残留型的临床疗效分析
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22例临床观察
脑尔新胶嚢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初步临床观察
氨磺必利治疗精神分裂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