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背景下的大学语文课程思政教育
2023-06-16常琳
常琳
[摘 要] 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大背景下,大学语文课程在培养人文修养、提高国民语用素质以及提升艺术审美等方面都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因此,长久以来,大学语文课程更是被普遍认为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发扬光大的重要载体。而在新时代立德树人的基本教育任务下,课程+思想政治元素的教育模式势在必行,大学语文课程作为中华民族几千年传统文化和思想道德准绳的高度结晶,其本身在一定程度上就肩负着思政教育的使命。
[关 键 词] 大学语文;课程思政;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3)03-0169-04
中华民族有着源远流长、历久弥新的优秀传统文化。在以往的教学实践中,大学语文课程一直承载着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使命,因此,大学语文课程不单是一门学科或单纯的语文知识普及课程,还是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精神向往与寄托的结晶,有着非同一般的学科意蕴。如果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比作精神火种,生来立志高远,欲行燎原之势,中华民族精神便是一片广袤无垠的大原野,决定了未来的发展势头,那么思政教育元素便是一道春风,指导着发展方向和趋势。大学语文课程思政教育应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背景,以中华民族精神为基础,以立德树人为目标,引导学生树立高度的文化自信,形成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中华民族创造积累的优秀传统文化中饱含着我们独有的价值观念体系和思维方式以及行为准则,这些早已根植于每个中国人心中,形成了永久的“肌肉记忆”,在我们日常的生活实践和行为处事中得以充分体现,也是我们弘扬民族文化的基础、传承民族精神的有效途径,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持续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大学语文教学理所当然地担负着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1],而且大学语文课程更是我国思政教育的重要载体[2]。为了更好地继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学语文课程应以“优秀作品”为内在驱动,走“内省”“外化”并行的特色教学路径。
(一)以“优秀作品”为内在驱动
基于以提高国民语用素质、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要旨的课程基本定位,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方法不同于其他学科局限于或旨在知识灌输,而是通过文章传达思想,通过文章达到潜移默化教化学生的目的。众所周知的《论语》便是最好的证据,学生通过学习孔子与其弟子的经典对话,从而引发自我思考,完成自我反思、自我提高。在这个过程中,母语的魅力会潜移默化地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其不自觉地产生喜爱和珍视的感情,从而促使学生去学习更多的经典文化作品,并在这些经典作品和文章中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与独特魅力[3]。
经典作品在长久的发展和历史的沉淀中会催生出强烈的文化自信,在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增强文化的认同感。而“优秀作品”通过时间的推移和历史的检验最终也会成为经典,因为“优秀作品”是传统知识与思政并存的载体,有着展现语言艺术魅力和启迪思想、教化众人的作用。在大学语文教学实践中不难发现,教材中引入了较多的古文作品,这些古文作品的引入对学生感受古文之美和古人的所思所想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通过学习也不难发现我们现在推崇的社会价值观念和古文中传递的传统美德与社会价值观是一脉相承的。
“优秀作品”在增强文化认同感的同时也会形成文化自觉,中华文化之所以能够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源远流长、永葆青春活力、做到与时俱进,正是得益于此。在引入文言文作品的同时,大学语文课程同样也要选取中外的现代优秀作品,吸收不同风格的文化精华,在对比学习中增强文化自觉。通过学习外来优秀文化,可以在求同存异、兼容并包的过程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4],进而完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壮大和自我修复。学习古今优秀作品是了解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不可少的途径之一,通过学习优秀作品感受文化的多样性,在多元文化中发现认识中华民族文化的独特意蕴和特色。最终完善中华民族的文化个性,以增强民族文化的自我认同。
(二)走“内省”“外化”并行的特色教学路径
“内省”即引导学生自省,通过自省可以提高学生的思考深度,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更有助于提高其创新素养[5]。“内省”是一个从学习到理解再到反思提升的完整过程,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有着重要作用,也是形成正确价值观的重要环节。“外化”则是将理论付诸实践的一个过程,重点培养的是学生对思想意识的运用和实践的能力。“内省”“外化”二者有密不可分的潜在联系,在大学语文课程教育中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大学语文课程思政教育就需要走“内省”“外化”并重的教学路径[6]。一方面通过理论教学让学生形成内在认识,主动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传递的正确价值观念;另一方面强调实践,正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用理论指导实践[7],用行动检验理论。只有真正做到知行合一,才能使学生将民族文化的精髓和精神品质真正意义上省于其心、化于其行。
“内省”和“外化”,前者更强调学习和深入理解。因为古人讲究“以文载道”“以文化人”,只有阅读学习了他们的文章和作品,才有可能领悟到其中所谓的“道”。教学过程中可以将“四书五经”等经典著作作为读本,让学生读其文、悟其道,最后进行深刻的自我思考,从而坚定自己的文化立场和价值观念。后者强调应用和践行自己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用思考指导实践,通过实践再完善思考,如此便可将“文”中“道”化为自己的道。一些高校有中华经典作品分享阅读相关的论坛和贴吧,教师和学生都会在上面发表一些各自对经典著作的认识,通过对话或是评论的形式共同探讨经典,在探讨的过程中更好地加深理解和认识。现在这样的形式正好迎合了线上教育模式,也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大家可以不用在课堂上面对面讨论,而在茶余饭后就能发表、接收各自的观点,这样在潜移默化中主动学习、接收,从而可能会有更好的学习效果。而且近年来线上教育的发展,翻轉课堂、直播互动等形式实现了足不出户的高效师生互动,使得学习资源共享更加便捷。
由此可以看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也要与时俱进,迎合学生兴趣并结合新型传播媒介,通过自媒体、短视频、App等方式,多途径引导学生“内省”,鼓励学生“外化”。
二、中华民族精神的培养
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漫长历史发展历程中形成了优秀的民族精神品质,这种精神品质是中华民族得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内核。大学语文教育工作应以深刻认识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为要旨,尤其是在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今天,教育工作者更要积极探索民族精神的培养途径和方式,与时俱进、因时制宜地培育中华民族精神。主要以培养爱国主义精神为核心,继承发扬“四种伟大精神”为目标。
(一)根植爱国主义核心精神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最基本的优良传统[8],无论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还是“捐躯赴国难,誓死忽如归”,又或是“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无一不是爱国主义精神最深沉、最热烈的表现。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发展进程中,爱国主义在抵御外敌侵略和维护祖国统一之际,在国人前仆后继的以血肉之躯反复實践中显示出了顽强的生命力和强大的凝聚力,一直以来都在激励着全国各族人民自强不息、艰苦奋斗。在大学语文教材中,表现爱国主义精神的作品更是数不胜数。《论语》《孟子》《离骚》等诸多经典无不彰显着作者崇高的爱国精神;从“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屈原《国殇》)到“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再到“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谭嗣同《狱中题壁》)与“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鲁迅《自题小像》),历朝历代爱国诗人的家国之思无不感人至深、扣人心弦。
教育工作者在执教过程中,应结合爱国主义经典作品知人论世,联系古今抵御外辱反抗、抵制民族分裂的事例,引导学生增强民族自尊心,在学生心中根植爱国主义精神。
(二)继承发扬“四种伟大”精神
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了四种伟大精神,即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和伟大梦想精神[9]。大学语文课程应在立足爱国主义精神培养的基础上结合语文的人文特征传递“四种伟大”精神,通过日常教学任务,引导学生领会并继承“四种伟大”精神。
在古籍经典中感受东方智慧,弘扬伟大的创造精神。无论是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还是历朝历代各自推崇的学说,都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都为中国乃至世界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从古至今,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精神时时刻刻都在熠熠生辉,从刻在龟背上的甲骨文到今天我们看到的四四方方的汉字都曾记录过一个又一个伟大时期的创造精神。每个时代都为我们留下了丰富多彩的艺术宝藏,让我们还能看见古人的智慧结晶和中华民族赖以从远古时代慢慢走向现代文明的伟大创造精神。这种创造精神让我们在不同时期拥有独特的文明,让我们看到了至今屹立不倒的万里长城、气势恢宏的秦始皇陵兵马俑、世界为之喝彩的“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等。翻开教材,让学生用心感受祖先智慧的温度和思想迸裂出的火花,充分领悟中华民族伟大的创造精神和璀璨的东方智慧。
在诗词歌赋中领会伟大奋斗精神。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着伟大的奋斗精神。从《离骚》中领会屈原伟大的政治抱负和其忠君爱国、为国勤事的民族精神;从《赤壁赋》中感受一代英豪周瑜的满腔豪情壮志;从《出师表》中我们似乎看见了孔明一心复兴汉室却壮志未酬的无可奈何与悲凉;从《七律·长征》中感受爬雪山过草地的艰苦卓绝和红军飞夺泸定桥的大无畏精神。大学语文教材中有着大量弘扬中华民族伟大奋斗精神的作品,应让学生深入学习并理解在不同历史背景中这种伟大奋斗精神所体现的价值和其在社会发展中起到的重要作用,从而培养学生吃苦耐劳、不屈不挠的伟大奋斗精神。
在百年历史进程中感受伟大团结精神。自1921年建党以来到今天,中国共产党已经带领中国人民走过了百年有余。全民抗战、抗美援朝、抗险抢洪、抗震救灾等都充分体现了在党的伟大领导下中华民族的伟大团结精神。在百年征程中,我们不惧外敌入侵,在天灾人祸面前众志成城、万众一心,正是如此伟大的团结精神让我们中华民族不管在何时都具有强大的凝聚力。
在神话传说体系中追寻伟大梦想精神。中华民族永葆青春活力与中国人民极富梦想精神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盘古开天、女娲造人、夸父逐日等诸多神话传说构建了中华民族完整严密的神话体系。神通广大的齐天大圣、独守月宫的嫦娥、拉弓射日的后羿、打一架就导致“天柱折,地维绝”的共工与颛顼等,每个人都身怀绝技又各不相同,由此可见中华儿女想象力之丰富、创造力之伟大令人叹为观止。在追寻伟大梦想精神的过程中,学生应该体会中华民族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所展现出来的浪漫主义精神和通过不懈努力实现现实梦想的奋斗精神,从而立志高远,勇敢追求自己的梦想。
三、提升审美素养
“美”是一种既抽象又具体的存在,又是人类社会得以发展进步的重要驱动力。早在山顶洞人时期,我们的祖先就已经知道用贝壳制作项链等装饰品了,发展到今天追求美好像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种能力。但“美”却不是一成不变的,更不是千篇一律的,每个人都有追求美的权利,但每个人眼中的“美”都不尽相同。在接下来的部分篇幅中,会粗浅地介绍从大学语文课程中提高审美鉴赏能力,审美鉴赏能力是新时代大学语文课程思政教学模式中的关键环节,是中华民族高度文化自信的突出表现。
(一)捕捉中华经典文学作品中美的元素
中华经典文学作品,历经时间的沉淀有着深厚的意蕴,饱含了丰富的东方审美艺术元素。以大学语文课程为切入点,从中华经典文学作品中捕捉、汲取美的元素是激发学生审美天赋与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塑造审美风格的有效途径。大学语文教学首先应引导学生了解美的丰富性,从而培养学生对美的鉴赏能力以达到德育的最终目的。
在《诗经》中有着大量美的元素。有的描述了对美好爱情的向往,有的唱响了对美好人性的崇尚与追求。读“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周南·桃夭》)时脑海中马上就能浮现出一个美丽灵动的少女手持桃花的形象,正如作者眼前正值花期的桃树一样。除此以外,《诗经》中大量运用比兴的手法,加入了大量的意象,使得诗歌在读来朗朗上口之余,不仅意蕴深厚,还能激发读者的想象力。
曹植的《洛神赋》也具有非凡的艺术价值和独特的美学特征。王彦霖将其总结为“容貌之美”“神游之美”和“别离之美”。容貌之美自古以来就广受文人墨客追捧,也是《洛神赋》极其华丽的一笔。曹植在描述其与御者对话的文字中为我们展现了洛神绝美的容颜,对此他用了相当多的意象进行了描述:“翩若惊鸿,宛若游龙,荣耀秋菊,华茂春松”“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摇兮若流风之回雪”。这些意象将洛神之美进行了具体化描写,好似在告诉读者女神之美并非高不可攀,而是犹如自然景物一般平易近人。在此不必说“神游之美”,也不必说“别离之美”,单是作者如诗如画般的语言就能激发读者诗意的审美想象,让我们能感受到语言所描述的鲜活形象。
大学语文教育应该对中华经典文学作品进行发掘,将美好的人、美好的事、美好的诗词歌赋、美好的情感、美好的境界展现给学生。从“寻美”“识美”“辨美”“鉴美”的过程中提升审美能力,培植强烈的民族文化自信。
(二)通过对比外来文化提升审美能力
在從中华经典文学中汲取美元素的同时,我们也应该兼容并包,将中外作品进行对比分析并从中培养审美鉴赏能力。教育工作者应该尊重学生的审美态度,引导学生塑造正确的审美观念,从而在广泛的中外作品比较过程中进行文化反思,坚定民族文化立场,巩固优秀民族根性,以达到学生形成坚定、理智的文化自信的最终教育目的。
中外文化的差异归根结底是中西方价值观念不同的具体表现[10],反过来文化作品的创作差异引导着不同的价值追求。在价值观念上中西方最大的差异在于对“个体”和“群体”的态度大相径庭。西方文学通常注重个体的表现,以“个人”的经历和情感变化来体现个性的存在。而中国文学则更多通过“群体”角度进行角色塑造创作,所谓“群生相”。通俗来讲,中国文学作品从“整体”出发塑造社会或是家国,体现中华民族“天人合一”的大众观念和集体观念,这也正是需要学生通过大学语文课程思政教育所继承弘扬的。
表达风格的差异也在中外文化作品的比较中体现得较为明显。在中华经典文学作品中通常有“婉约派”“豪放派”的说法,现代文学作品中也有“朦胧派”的佳作。纵览古今中国的文学作品,可以发现中国人的表达方式以委婉含蓄为特色,擅长使用各种修辞深沉而含蓄地表达。反观西方文学作品则具有直截了当、热烈为特色。表达风格的差异与中西方的传统文化差异息息相关,中国素以礼仪之邦著称,言行自以礼为先,表达方式上就形成了含蓄委婉的风格。从表达风格的“曲直”差异就能看出中外文化在人生态度、民风民俗中的不同。在大学语文教学中,要擅长通过表达方式的比较,挖掘中西方生活方式、行为处事的差异,对传统文化进行“新时代化”,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代的、与时俱进的表达方式。
通过对比“英雄”崇拜,挖掘文化差异。在不同的历史背景和民族发展历程中,中西方形成了不尽相同的英雄主义。西方国家的英雄形象较为突出个人,强调个体,因此,西方的英雄崇拜更偏向于对个人的崇尚和膜拜,这一点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侠客”相似,他们崇拜的英雄形象往往是一个个独立的个体英雄形象。这也导致他们的价值观念更偏重于个体,这一点在古希腊和沙斯里的战争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各自阵营派遣最勇敢的勇士阿基琉斯和巴古力斯分别代表国家出战,以个体胜负来决定国家的成功与失败。最后阿基琉斯胜利,从此沙斯里称臣。中国英雄的形象则是以团体利益为中心,为家国一统民族团结而牺牲自我、舍生取义、杀身成仁的民族英雄。与西方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是由团体影响个体的,就像《三国演义》中尽管英雄人物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最终都不能影响整场战役的胜败。中国的英雄形象是寄托着民族希望和集体主义的形象。在大学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应通过中外文化差异的对比,进行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的发掘,使学生充分认识中华民族的独有特质,从而在多方面形成民族文化自觉,增强民族自豪感与认同感。
总而言之,大学语文课程思政教育可以通过以上三个方面,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大的背景,在教授语文知识的同时,多方位地进行思想政治灌输,完成新时代立德树人的思政教育任务[11]。
参考文献:
[1]杨敬雅,洪树琼,杨凡佳.试论新时代大学语文课程的改革与建设[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20,14(2):153-156.
[2]胡家诚.课程思政背景下的大学语文教育[J].汉字文化,2022(19):44-46.
[3]钟子金.新德育载体打造文化名校:以于都县第二中学“文化大讲堂”活动为例[J].江西教育,2013(Z1):63-64.
[4]董小玉,王鹏辉.大学语文课程思政教学模式建构[J].中国高等教育,2021(19):13-15.
[5]李雅兰.“内省”与“外化”两种教学模式比较研究[J].山西青年,2022(6):25-27.
[6]施静.课程思政背景下大学语文教学与改革的策略[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2,35(2):132-133.
[7]卫亮.独辟蹊径话文言:小学文言文教学探微[J].教师,2012(33):74-75.
[8]王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理念在高校育人功能上的实践路径[J].对外经贸,2020(5):149-153.
[9]韩子勇.黄河一部中华民族的伟大史诗[J].中国民族,2021(4):65-73.
[10]唐燕.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中外文化差异研究:评《化工专业英语》[J].塑料工业,2020,48(3):172.
[11]闫娟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大学语文课程建设[J].山西青年,2020(7):173-174.
◎编辑 郑晓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