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向思维能力培养的教学
2023-06-16纪苏娜
纪苏娜
2022年版课标中多次出现关于“思考”“思辨”等与思维相关的关键词,且从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创造性思维等方面为教师明确了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路径。这充分表明2022年版课标对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高度重视。那么,在教学中,如何才能使学生的思维能力真正得到培养与发展呢?
一、丰富感觉,培养学生直觉思维
直觉思维是一种直接瞬间的反应,是没有来由的一种感觉。培养学生直觉思维有助于形成语感,提升他们的思维能力。教师可以通过捕捉感觉、探寻感觉、培养感觉等方面来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
捕捉感觉主要是指强化初步印象。如《鲁滨逊漂流记(节选)》一文较长,初读课文以后,教师让学生说说课文中的燕子给自己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这种感觉就是学生的直觉思维反应。探寻感觉是学生随着阅读的深入,对文本的直觉感觉逐渐丰盈起来的过程,随着对鲁滨逊的了解逐渐增多,学生对课文中主要人物的直觉也不断发生变化,这个过程也是学生直觉思维不断发展的过程。培养感觉主要是指一开始学生对文本的直觉感知很浅,教师可以让学生有意识地留意文本的内容和形式方面,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逐步提升学生的直觉思维。如《书戴嵩画牛》一文中牧童的笑和杜处士的笑一样吗?一开始学生在阅读的时候可能没有留意,经过教师点拨后才开始对这个问题有意识地思考辨别,这个过程就是对学生直觉思维培养的过程,可以促进学生直觉思维能力的提升。
在教学中,教师多关注学生的直觉思维,可以使学生对文本语言的感觉更加敏锐,感知更为丰富。教师要依据课文特点,采取多种方式来丰富学生的感觉,让学生的直觉思维逐步得到提升。
二、把握具象,培养学生形象思维
教师可以结合语文课程特点,通过画面呈现抓住意象、品心象等来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培养学生的画面感,丰富学生对文本语言的认知,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极大提升。
教材中许多课文都编排了精彩的插图,教师依据教学需要适时为学生呈现插图,让学生借助插图展开想象,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如教学《王戎不取道旁李》一课时,怎样才能使学生对“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这句话有较为深刻的认知呢?教师可以借助文本语言与插图引导学生想象道边的李树是怎样的,读这句话眼前会浮现出怎样的画面。借助课文插图与自己的想象,学生的脑海中自然形成了“道边李树多子折枝”的画面,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有许多意象,梅兰竹菊、夕阳、流水、月亮等都是古人常用的意象。在《山居秋暝》这首诗中,作者就采用了“明月、松、清泉、石”等意象来表现作者高洁的情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教学中,教师可以抓住这些意象引导学生想象,感受作者高尚的情操。心象属于内心体验的外在表达。如《盼》一文中,作者主要写了自己内心的期盼,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透过文中的语言、行为、神情、场景、细节等描写来帮助学生形成对课文的形象认知,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
在教学中,发展学生形象思维的路径有许多,教师可以结合课文特点通过呈现画面等方式来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使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更深刻,切实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三、建立结构,培养学生逻辑思维
逻辑思维的内涵主要表现为可以辩证地思考问题,有理有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等。教师可以通过理清关系、寻找文本轨迹、拓展思维等方面帮助学生理清文本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提升学生阅读的质量。
在阅读教学中,理清文本语言之间的关系可以使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如教学《曹冲称象》一课时,教师可以先借助课后练习让学生给句子排列顺序,再把曹冲称象的过程说一说,这样可以使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得到有效培养。每篇课文都有其情节发展或者情感思维轨迹,抓住这种轨迹教学可以使学生的思维路径更加清晰明确。如《走月亮》一文中,“啊,我和阿妈走月亮”这句话在课文中反复出现了几次,这其实也是文本中逻辑关系结构的体现,教师可以顺应文本的情感逻辑帮助学生理清课文的结构关系,使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得到发展。这样引导学生阅读,可以使学生对文本的结构关系感知得更加深刻。
理清文本结构可以使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得到发展。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理清文本结构关系入手来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
四、形成路径,培养学生辩证思维
辩证思维主要表现为:发展的眼光、多角度思考、一分为二的判断。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思维形成的路径,采取往深处想、往广处想、往不同处想等方法来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往深处想是指学生在阅读理解的时候不能仅仅停留于表面,而要能够往深层次想。以三年级上册《秋天的雨》一文为例,在教学“五彩缤纷”一词时,许多学生的理解都是“五颜六色”。事实上,教师可以让学生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这个词语,结合文中“它把黄色给了……金黄色是给田野的……”等句子就能感受到“五彩缤纷”不仅有颜色多,还有颜色美的意思,若教师能够为学生呈现相應的视频资料的话,学生对于“五彩缤纷”的理解和感受也会更加深刻。往广处想,就是指能够把不同的文章放在一起对比阅读,如《威尼斯的小艇》一文中,课后“阅读链接”中有两个关于威尼斯的片段描写。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比较阅读思考,同样是描写威尼斯,不同的作者描写方法有什么不同之处。往不同处想是指在学生阅读过程中,教师能够依据课文特点,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想开去。如教学《只有一个地球》一文,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有人说‘保护地球是大人的事,与小孩子无关,你同意这种说法吗?理由是什么?”教师依据课文特点,引导学生往不同处想,可以帮助学生养成用辩证态度看待事物的习惯,提升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教学中要想使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得到培养,教师就要依据课文特点,引导学生往深处想,往广处想,往不同处想等,打开学生的思维,在阅读、比较、质疑、辩论中对文本观点进行梳理,形成对问题的独特认知,提升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五、推陈出新,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主要表现为敢于打破常规的思维形式,对既定的感觉体验进行重组得出新的思维结果的一种思维形式。教学中,教师要敢于推陈出新,引导学生由低阶思维向高阶思维提升,让学生在延展、新解、重组等学习过程中提升创造性思维能力。
如《登鹳雀楼》这首诗中的“更上一层楼”一句诗,要想让学生真正理解“层”的意思,教师首先可以把鹳雀楼的图片出示给学生看,引导学生观察,说一说鹳雀楼有几层。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结合自己所住的楼层来更好地理解“层”的意思。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联系“千层糕”“千层饼”等引导学生由“层”的意思想开去,最后,让学生结合古诗中的描写想象诗人站在鹤雀楼上赏景时的心情心境是什么样的。又如,教学《牛郎织女》时,教师可以结合课后练习让学生对课文中描写简略的句子展开想象,丰富故事内容。这样引导学生阅读思考,可以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得到极大提升。另外,教师还可以从引发学生对课文内容新的认知体验等方面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应将发展学生思维能力作为语文教学的核心内容。在教学时,教师要找准思维培养点,依据学习内容特点采取适切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形象思维、辩证思维、逻辑思维、创造性思维等,使学生的思维真正由低阶走向高阶,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作者单位:安徽阜阳市阜南县第六小学)
责任编辑 唐 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