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协同育人研究
2023-06-16秦艳丽陈璐杨慧敏覃丹侯银莉
秦艳丽 陈璐 杨慧敏 覃丹 侯银莉
[摘 要] 高校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离不开辅导员与专业教师协同育人。由于这一理念处于摸索阶段,存在教师队伍协同育人意识淡薄、实际工作中动力不足、部分教师能力不足、各高校模式落后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需要顶层设计相关制度,加强队伍的内在驱动力;加深教师对协同育人重要性、必要性的认知,形成共识;积极搭建相关平台同频同行,在实践过程中探索总结出新的有效模式;通过对人才选拔、培养机制的优化,保证两支队伍中教师思想觉悟、业务水平提升至较高水平。
[关 键 词] 高校辅导员;专业课教师;协同育人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3)03-0069-04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提出:高校应整合第一课堂、第二课堂及相关资源,加强育人合力并实现“1+1>2”的目标,从而深入推进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育人体系。高校辅导员和专业课教师是高校人才培养的一线工作者,虽然二者工作内容有所不同,但协同育人机制可以更好地发挥他们在育人方面的优势互补作用,实现教书与育人的结合、德育与智育的结合,落实当下高校“全员育人理念,提高思政教育质量”的目标。
一、高校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协同育人的理论分析
(一)高校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协同育人的科学内涵
2004年十六号文件配套文件《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指出:“辅导员班主任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从事德育工作,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辅导员是指“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日常管理、就业辅导、心理健康及学生党团建设等方面工作的学校公职人员”。专业课教师则是基于对专业课定义及相关要求完成教学任务的相关人员,其基本任务是让学生掌握专业理论知识、专业技能,并让学生具有分析、解决本专业范围内一般实际问题的能力。
关于“协同育人”的基本概念,学界并无准确之定义。它是由20世纪70年代赫尔曼·哈肯提出的协同理论发展而来,根据历来学者给它的定义,我们可以简单地理解为:有两个及以上的主体相互补充、配合达到统一的育人目的的教学活动,主要是對资源进行共享、能力进行互补、动态性地完成育人工作。
首先,如何理解“专业课教师与辅导员协同育人”这一命题?高校培养德才兼备、符合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的人才,也需要文化自信,这一点关乎学生能否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仅凭辅导员的思想教育和专业课教师传授专业知识的过程过于单薄且远远不够。当下社会的发展呈现多元化,一些事物受西方外来文化思想、影响比较深。以山西林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在一些专业中,如数字媒体、金融科技应用、智能产品开发等,在学习好专业课的同时若无思政课程的介入,往往学生容易形成中国文化落后于西方、应当大力学习西方文化而忽略甚至抛弃了中华文化的认识。其次,在专业课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学习状态、积极性等,在课堂上呈现出的状态的背后是其日常点滴积累。辅导员与学生在生活中相处时间较长,对学生情况掌握较为全面,可以更好地对学生的思想状态进行疏导。而辅导员在日常思想工作的过程中又需要及时掌握学生的上课情况、成绩等。最后,则是学以致用的问题。对于高职高专院校,重视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是基本的发展模式,这就要求所学知识要与学生的实习、就业挂钩,那么辅导员对学生的职业规划和发展,就需要以学生的各科成绩和个人兴趣等实际情况为主要依据,而专业课教师在授课过程中的侧重点(知识和学生)也需要以学生的职业规划为依托。
(二)高校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协同育人的基本目标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为我国当前的教育根本任务作出明确指示,同时为辅导员与高校专业课教师的协同育人指明目标和方向,我们的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生的有用人才。
首先,确立党办高校的目标。我党将教育作为宣传党的方针和路线政策的重要途径,协同育人的教育模式符合我党在高校中的宣传、教育思路,可以使学生充分了解党的主张、路线、方针,保证我党的阶级思想能在社会中占有绝对的统治地位。同时使其自觉自愿地认同和支持我党的领导,同时高校也为我党治国理政培养人才。
其次,实现坚守意识形态的目标。目前全球正处于未有之大变革,国内处于发展转型期,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和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同时习近平总书记也指出:“能否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当下,西方资本主义对我国采取手段已从20世纪的经济封锁、政治威胁转变为“政治渗透”“文化殖民”“利益诱导”等方式,这样的形式让我们防不胜防,需要我们时刻保持高度警惕性,他们利用书籍、网络、娱乐等手段对我们青年群体进行误导,使部分青年学生的“三观”游走在意识形态的边缘,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因此我们要利用课堂紧密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意识形态的教育,并不断开创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局面。但这样的教育任务,仅让辅导员队伍在学生中进行宣传和教育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协同育人的机制更好地发展,才能扩大理论灌输范围和增加学生的认知深度,可以更好地坚定其政治方向和取值取向,加强对政治立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最后,明确培育时代新人的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高校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总书记指出的“有理想、有追求、有担当”,“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亦是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我们可以理解为:在坚持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前提下,在德智体美劳方面均有突出能力的人。而协同育人机制,则是更好、更完善地落实这一目标。将德育内容渗透到专业教学中,不仅让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不容易在“三观”建立时产生偏差,还使学生的专业课与思想政治课相辅相成,以期产生联动效应,从而达到润物无声之目标。
(三)高校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协同育人的现实价值
协同育人的良好效果具有极大的现实价值,它影响了社会、学校辅导员和学生个人,亦对模式与体系的建立产生了积极作用。
首先,只有“协同育人”这一模式才能使辅导员、专业课教师同向同行,发挥各自优势,提高育人质量。同时也可以凝聚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的力量,形成各力量之间相互配合、协调一致的工作状态,使得资源得以优化、高效配置。
其次,专业课教师与辅导员之间的工作内容也存在相互补充的情况。所谓“全面发展”,即学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社会整体进步则是指学生的全面发展带给社会经济等显性进步以外,同时也促进文化发展、文明程度、社会风气等隐性方面的进步。所以互补更多体现在以思想意识为引导下知识的学习与素养的提高,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过程中也在德育上有长足进步,避免成为只有专业技能而缺乏正确价值及道德观念的瘸子。
再次,完善了各高校的育人机制。协同育人模式的开展,从管理的角度助推了高校不同角色的教师队伍之间在教材选择、施教目的及过程、学生管理等方面的有机结合和统一,保障了学校在课程协同育人的实践条件。
最后,党和国家对于教育的重视程度和对教育的依赖主要是国家发展的根基和保障之一。教育发展至今,教育知识与人数的普及、与教育传授已不能满足国家高速发展对教育的需求,继而应强化人才的质量与数量,只有积极开展协同育人这一教育模式,才能健全育人体系、提高育人质量,以期让教育在国家发展、社会进步和个人全面成长方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高校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协同育人的现实情况分析
建立“协同育人”的教育模式这一基本观点在近年来才逐渐形成浓厚氛围,在各校开展工作时,也属于“实验田”。就目前而言,协同育人这一模式在形成过程中存在教师队伍意识淡薄、实际工作中动力不足、各高校模式落后、部分教师能力不足等问题。
(一)协同育人的意识淡薄
协同育人的基本理念要求教师在传道授业过程中,让学生“三观”伴隨其专业能力得到同步发展,使学生的专业素质、思想素质都过硬。但目前实际情况则是: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属于两支不同的教师队伍,辅导员由学生工作部门管理,专业教师由教务部门管理,两支队伍有不同的运行机制。这使得两支队伍在实际工作中存在“各管一摊”的现象:专业课教师或是仍旧按照原有模式进行教学,或是仅仅挖掘了课程中可以穿插的思政内容,辅导员因为日常学生事务管理和思想引领等工作繁杂而对于学生的情况没有更深入的了解,这种现状使学生的人才培养目标难以实现。
(二)协同育人的动力不强
除上述情况以外,部分教师虽有“协同育人”的意识,亦有对此展开的相关实践,但在具体协同配合过程中不能产生同频,存在单方面滞后的情况,使得“协同育人”徒有形式而缺乏实质性的内容和效果。
另外,近年来,高校学生扩招使专业课教师与高校辅导员队伍不断吸收新鲜血液:以社会公开招聘和外聘工作人员壮大辅导员和专业课教师队伍,但这样的模式使得教师队伍质量参差不齐,在工作中存在不到位、不精准的情况。针对本科学生和高职学生的不同特点,对其辅导员应有不同的专业培训和指导,不能一概而论。
(三)协同育人的模式落后
对于“协同育人”模式的建立健全,当下并无定法,各校属于“摸着石头过河”。根据文件政策与会议精神,模式的探索与建立前提是将二者自身的优势充分发挥,互相补充、互相配合。但长期以来,专业课教师与辅导员工作处于各自管好“责任田”的状态,致使如今协同起来仅限于在专业知识中融合部分思政元素,辅导员纠正学生学习态度等基础性工作,这些问题主要还是源于模式的落后,在联动性、协同性上存在较大缺陷,忽视了教育过程中的变化和客观规律,不能挖掘课程当中的思政教育资源,不能充分发挥辅导员管理职能上的优势,学生在树立正确学习导向的过程中也就不能体现教师的相关价值。
(四)协同育人的能力不足
“协同育人”“立德树人”这类教育理念在高校发展目标中可以说已经打上深刻烙印,但在具体到学校考核、绩效、评职称等政策措施中未能很好体现。关于“协同育人”做与不做、做好与做不好与自身的发展没有实质性关联,这样一来使得教师(辅导员、专业课教师)将更多精力放在如何提升业务水平、晋升职称等,只是将自己的“分内之事”做好,教师在“协同育人”机制的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的主观能动性不强,也是制约发展的一大阻碍。
三、高校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协同育人的有效途径探索
高校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协同育人”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使教育体系的构建更加完善,有利于促进学生为社会发展贡献力量,实现个人价值。根据当前实际情况,笔者认为高校可采用的有效途径主要在几个方面:强化意识,保证专业课教师与辅导员队伍内在驱动力加强,可以更好地探索并实施“协同育人”策略;强化对于“协同育人”重要性、必要性的认识,并形成共识;积极组织相关学习,搭建相关平台,让两支队伍能够有更多机会进行交流、探索,同时也增加合作机会,在实践过程中探索总结出新的有效模式;通过对人才的选拔、培养机制的优化,保证两支队伍中教师思想觉悟、业务水平提升至较高水平。
(一)强化意识,达成共识
能在高校任职任教的教师,都是文化素质达标、专业水平过硬、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但由于我国当前正处于社会发展的转型时期,各种观点趋向于多元化发展,落实“协同育人”的关键在于专业课教师和辅导员,他们共同肩负着使学生成为社会主义合格接班人和建设者的基础性工作。因此,有必要使其达成“协同育人”共识,进而营造“协同育人”氛围。具体来说:首先,辅导员应当更多承担日常思政工作的使命,提高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要对学生专业课堂的学习情况、学习效率,在学生专业课学习成绩进步中形成干预。其次,对于专业课教师而言,在上课的智育过程中加入德育的内容:在概念的阐述、对某专业的发展、树立学习专业的目的等方面可以有效加入优秀传统文化、道德等思想理念。另外,也可以常开展两方面教师的座谈会,使他们有更多时间共同针对某一学生、某一问题进行研讨,统一思想、达成共识。
(二)推动考核,提高动力
不可否认,考核制是有效推动工作、提高工作质量与能力的“指挥棒”。实验数据表明,在缺乏激励的环境中,从事工作的人仅能发挥出20%~30%的潜能,而如果反之,对相关人员进行有效鼓励、激励,则另外70%~80%的潜能就能得到充分而有效的发挥。
考核机制首先是对工作内容和工作效果都要重视,形成指导性强、操作性强的考核体系,注重实际过程中及实际过程后的相关成效,而不是一味地采用图片、文字等形式呈现。其次是在制定考核办法时要让全员参与设计、全员参与考核,在制定考核方案、机制时要尽量征求民意,这样在考核标准和具体实施中都是“民心所向”,能最大限度调动参与考核的教师的主观能动性,保证考核办法本身具有公平性、公正性。再次可以采用调查问卷、民主座谈会等形式,在教师、学生中进行调查,采集、整理并统计相关调查结果,通过反馈对实际效果、考核体系的真实性都是极大地发挥考核体系的论证。最后是为这样的考核体系形成一个“闭环”:即要对考核结果进行合理参考,在建立了具体的考核体系、有了相对应的考核结果后,将考核结果纳入其绩效考核、职称评定、职级晋升等其他考核之中,成为关乎教师实际利益考评的重要指标,以引起重视,通过表彰、宣传等方式,努力营造有模范带头、有浓厚意识、有强大动力的良好氛围。
(三)积极探索,创新模式
几十年以来,高校教育始终是专业课、思政教育平行发展的状态。在新形势下,本着“以本为生”的原则,应当进行新模式的探索,这一点可以从建立新的“平台”开始。
所谓新平台,首先可以将专业课教师、辅导员和学生聚合在平日传统教学活动中,专业课教师与学生、辅导员与学生、专业课教师与辅导员处于三个平行的维度中,又因专业课教师、辅导员、学生所扮演角色不同,导致无法时常进行有效沟通。搭建这样的平台,可以让学生对专业课中的兴趣点、困惑之处进行提问和讨论,辅导员也可以针对专业课学习内容中的相关培训定期进行思政方面的延伸,有效掌握学生的兴趣爱好、学习情况,对学生的未来发展有更全面、深入、系统的把握。进而多展开专业课、辅导员交流会议,综合学情和教情,做出更有针对性的教学计划和思政方案。
另外,还要加大举办各类活动的力度,让专业课教师、辅导员、学生之间有更多机会共同协作,只有在一次次实践之中才能增强其粘合度,专业课教师在此类活动中扮演着指导学生专业方面的角色,而辅导员在各项活动中承担着统筹、对接、协调等工作。辅导员比专业课教师更清楚学生的性格特征、思想动态,具有相对更专业的组织能力、处置突发事情的能力,而专业课教师在专业方面的指导使学生的业务水平有更加明确的提升,这样一来,此类模式的探索具有更加实质性的意义。不但可以巩固专业课的学习成果,及时发现不足,而且能整合教师力量,在实操中培养学生对专业知识的转化能力,培养应用型人才,同时落实协同育人工作,为之后的具体工作提供丰富的经验与案例。
这样的平台有利于学科发展过程中的不断优化,实现价值引领与专业知识传授的有机结合,达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隐性目的,并使得专业课与思政教育同向同行、相互改进,有利于形成高水平育人的长效机制。
(四)优化师资,提升能力
优化专业课教师和辅导员队伍的自身建设是运行协同育人机制的重要保障。当前在其招聘、培训、培养等环节已精心设计与把关,招收的标准和要求很高。但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仍旧困难重重,这就需要他们一边注重实际工作,一边注重提高。一方面可以定期组织辅导员队伍进行国内外局势、党和国家有关政策的学习,另一方面针对社会时事、党中央所宣传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重点把握和讨论,让辅导员队伍中的教师先对这些思想有深刻的认识,并对此进行教法的交流与学习。
而对专业课教师而言,在入校时主要考核其专业水平和学历,并未对其政治素养和政治觉悟进行考察,这就要求对专业课教师队伍进行思政渗透,在解决专业教师对于思政进专业课课堂的困惑,并帮助其在专业课上讲什么样的思政小故事展开学习、如何讲好。
此外,要注重教师队伍中年龄层次的搭配情况,刚入职的教师能力稍弱、经验不足,但热情高,有更多时间与精力;入职多年的教师能力和经验丰富,但精力不足、热情不高,这就要求在师资队伍组建过程中充分考虑这些因素并做好合理调配,让“老人掌舵、新人驾驶”,这样才能保证“协同育人”这艘船行驶得“又远又稳”。
当下大学生的教育工作仅靠个人能力势单力薄,必须要依靠团队的力量进行全方位推动。为此,应从强化思想政治意识、完善考核評价机制、加大校内活动力度、强化师资能力等方面着手,整合各自优势、弥补各自不足,从而培养更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Z].2014-10.
[2]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Z].2005-3.
[3]教育部.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认真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的通知[Z].2018-9.
[4]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3.
[5]刘建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思想政治教育专题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78.
[6]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42.
[7]李国政.管理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201.
◎编辑 马燕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