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中国制造”助力C919一飞冲天
2023-06-15
5月28日,国产大飞机C919圆满完成首次载客商业飞行。C919一飞冲天的背后,是“中国制造”实力显著提升,也与重庆、长沙、杭州等多地制造业企业精益求精为大飞机做好配套工作密不可分。
作为制造业重镇的重庆,不仅为C919贡献了超过50%以上的铝材材料,还专门为其成功研制了国产“飞机棉”。重庆再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飞机棉”,专为节省空间和减轻重量而设计,隔音、隔热和排水效果非常突出。这项技术将直径2微米左右的玻璃纤维与相关辅料精准搭配,用高科技手段“织”成需要的材料形态,填补了国内空白,保障了国产大飞机“飞机棉”的自主供应。
除了“飞机棉”之外,西南铝业集团作为国内首家取得国产大飞机用铝材合格供应商资质的企业,先后为C919提供了30个规格、600余件铝合金材料,主要应用于机翼、起落架等部位,是飞机的关键结构件,其锻件已实现向商飞批量供货,多项技术填补国内空白。
如果说作为大飞机“心脏”的发动机,是飞机最重要、制造难度最大的部件,那么,号称乘客“生命支点”的关键受力部件起落架,制造难度毋庸置疑可以排到第二。位于湖南长沙望城经开区的利勃海尔中航起航空(长沙)有限责任公司,就是专注于为中国民用飞机打造安全可靠的“金刚腿”的一家企业。除了起落架系统,长沙还是唯一能供应C919机轮刹车系统的城市。湖南博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深度参与了C919前机轮和主机轮的初步设计、评审到首批交付、首飞成功、机轮刹车系统取证。同时承担了C919碳刹车最严酷着陆刹车试验、刹车散热风扇台架试验、刹车易熔塞完整性试验。
今年3月,浙江西子航空总工程师傅云曾登上过C919的试飞航班,从上海飞往南昌。飞机上的应急发电机舱门(RAT门)和辅助动力装置门(APU门)的研制,正是由他所在的团队负责。两个部件在整架飞机中看似尺寸不大,但是结构复杂,科技含量极高,涉及了多项航空特种工艺技术。以辅助动力装置门为例,该门位于飞机尾部的高温区域,需要具有耐高温、阻燃和耐烟等特性。为此,C919飞机设计团队创造性地选用了一种耐高温的碳纤维复合材料,这种材料在国外曾使用在火箭等航天器材上,在国内航空领域还是首次使用。
(摘自《工人日報》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