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场奔赴 一份感悟
——水洞沟发掘侧记

2023-06-15谢浩

化石 2023年2期
关键词:旧石器石片石器

谢浩

水洞沟遗址,是中国最早发掘的旧石器时代遗址,是中国史前考古的发祥地。1923年夏,法国古生物学家德日进应桑志华的邀请在宁夏灵武市水洞沟附近发现了5处旧石器地点,并集中对第1地点作了发掘,由此揭开了中国旧石器时代考古的序幕。其后,在1960、1963、1980年又三次发掘第1地点,自2018年至今已是第五次系统发掘,到2021年9月发掘季结束,我们已经发掘出土了逾万件的石制品。

2021年夏,我带着几件简单衣物,准备了大半行李箱的石器打制工具,一路风尘仆仆地自东北赶到了西北,终于来到了心中无数次膜拜的中国旧石器考古圣地——水洞沟遗址(见题图,高星供图)。面对如此丰富的石制品遗存,我常常会问自己,水洞沟人是如何制作石器?又是如何使用石器的呢?这就需要我们引入操作链的理念,对石制品在原料采办、工具生产、工具使用维修及废弃的生命轨迹全过程展开研究。要分析石料采办阶段的问题,我们就需要了解水洞沟遗址周边原料的类型、质量,寻找石料的产地,并对开采方式做出判断。要想了解工具的生产过程,我们需要通过对出土标本的观测,依托石器的模拟打制试验,推测早期人类的剥片方法,并结合拼合研究,复原水洞沟人打制和使用石器的过程。要确定工具使用、维修和废弃过程,我们需要结合微痕分析与残留物分析,并据此进一步推测遗址性质及水洞沟人在当时采取的生存策略。

石料采备

水洞沟遗址位于宁夏灵武市东北,西距黄河约10公里,边沟河自东南向北注入黄河,水洞沟遗址第1地点就位于这条小河的北岸。旧石器时代古人类在此活动之时,这个地区就形成了水洞沟小盆地,在气候转暖的时候,盆地内的湖泊一直保持着较大的面积,到距今一万年左右湖泊消亡,可能萎缩成现在的边沟河。根据以往的发掘材料,遗址出土石制品的原料主要为白云岩、石英砂岩和燧石,此外还有少量的砂岩、石英、变质岩等。

2021年的发掘季,我们赶上了新冠疫情暴发,整个考古队被封闭隔离在景区。这段时间,我们除了每天上工发掘、水洗,最大的乐趣可能就是模拟打制石器了,而这就需要一个稳定的石料来源。因此,每日往返于发掘区与驻地的我们,在道路两侧寻找到了数量较多的优质白云岩、石英砂岩等石料,我们就此开始了初步的泛区域地质调查。起初,我们基本每块石头都需要翻看一下,拿着遍地可寻的石锤,在石料边缘简单打制两下,确定岩性后,大家再兴冲冲地塞进编织袋,奔着下一块满意的石料而去。渐渐地大家都有了心得,寻找石料的目的性越来越明确,“这个石皮发白估计里边是不错的白云岩”,“这个节理面看着不错”,“那个会不会是燧石啊”,“我的天这地方居然还有玛瑙”……随着调查范围的不断扩大,我们选取了发掘区东侧新近纪红土之上砾石层中、发掘区西侧的边沟河河滩、灵武东山第五级阶地三处地区做了石料产源调查。我们这群如饥似渴的后来者,不断翻捡着砾石层暴露出来的石块,寻找着优质原料,或是经过简单尝试剥片,确定岩性;或是经过简单打制,预制出初级毛坯,然后再三三两两地搬运回驻地,方便晚饭后的工具打制。我们也会暗自揣度,彼时的水洞沟人,是否也会如同此时的我们,在每日狩猎采集过程中,于河滩之上、断崖之下,翻翻捡捡,挑选合适的石料;是否也会在寻觅到一块满意的石料之后,志得意满的返回营地,向伙伴们开心地炫耀。

工具生产

备料阶段完成之后,我们就需要使用不同的剥片方法打制石片、制作工具。水洞沟人已经具备了高超的石器打制技术,并在不断的尝试过后,开发出了勒瓦娄哇循环剥坯技术,从而生产出更多的石叶,获得更多的有效刃缘。

石料采集

扁脸石核(模拟打制)

初到水洞沟的我们,如同蹒跚学步的孩童,从简单的剥片技术开始练习,选取一件石料,找到合适台面,挥动石锤击打台面边缘,剥取石片。只是剥片过程中,发生的意外情况比比皆是,不断有人手指受伤、手掌淤青、碎屑划伤。就是在这不断的练习之后,在某一瞬间,驻地的小院里传来叮叮当当的敲打声中不再有人吃痛惨叫,我们终于完成了蜕变,向着熟练的石器制造者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大家开始讨论白天发掘中出土的不同标本,交互打击如何实现?石料对技术的影响到底有多大?石叶石核是如何预制的?剥取石叶后台面应该如何修理?提出的问题不断得到身边同伴的解答,硬锤直接打击法、软锤直接打击法、砸击法、碰砧法、压制法每天都会有人在你身边演示,两面器技术、勒瓦娄哇技术、石叶技术总有人在不断练习,每个人的打制技术在言传身教中不断提高。原本只能使用黑曜石简单剥取石片,到拿起白云岩也可轻松打片;原本需要大力出奇迹才能开的石料,简单观察后轻松打下大石片;原本需借助红铜锤才能完成的剥片,大家拿起角锤也可手到擒来;原本望而不及的勒瓦娄哇循环剥坯,经过不断练习终能完成打制。

如若截取晚饭后小院的生活片段,你会看到,水洞沟发掘者们在落日的余晖中,在昏黄的阳光照耀下,似乎在某一瞬间变身为真正的水洞沟人,融入了这亦真亦幻的光晕中,不断挥舞着石锤发出叮当的响声,伴随着白日里辛勤劳作后的疲惫,在轻声低语中交流着打制技巧,直到蚊群袭来,在不堪忍受这份奇痒之后,重又跌回现实世界。

工具使用

工具被制造出来无疑是为了完成某项工作,因此结合微痕分析、残留物分析等工作,开展对石器用途的模拟实验,从而推测不同石制品的功能和用途,复原工具的使用过程。这是我们操作链分析中揭示工具功能的重要环节。

用石制品剥取羊皮

2021年的发掘季,老师们精心为我们准备了石制品切割羊肉的模拟实验。在剥取羊皮之前,先将活羊宰杀、放血,之后将之置于地下。我们分别采用不同岩性石料,制作了刮削器、两面器等工具,再用这些我们亲手制作出来的工具,细致地完成了羊皮的剥离工作。通过实验,大家注意到,在使用石片剥离羊皮时,需要注意脂肪层与羊肉之间的筋膜;在切割羊肉时,我们使用两面器更有助于提高效率。此外,我们利用剥取的白云岩石片进行了捆绑实验,将一根红柳枝条从中间钻通,将石片镶嵌其中,使用双手握持柳条两端,利用石片刃缘刮削树皮等,在刃缘磨钝之后,我们会进行简单的修整,尽可能复原可能的使用方式,以期揭示工具可能的装柄方式。以上这些标本,都可以在以后的研究工作中,作为微痕分析、残留物分析对象,通过对比遗址内发掘出土的石制品,发现遗址中工具可能存在的使用功能。伴随着羊肉的切割完毕,我们通过钻木取火、挖坑烧石,将肉块包入备好的荷叶置于坑中,炙热的烧石烘托着羊肉香味四溢,在烟气弥漫的氛围中,我们慨叹着狩猎采集人群生存的艰辛不易,品尝着如水洞沟人一般丰收后的喜悦。

石料采备、工具加工、使用、修理过程贯穿了我们在水洞沟生活的始终,一如水洞沟先民的长者们会教授部族中青年人制作石器等生存技巧,2021年度水洞沟遗址的发掘,由于国家文物局“旧石器时代考古培训-研修班”在此举办,高星老师带领的团队也手把手地,教授了我们旧石器田野发掘方法和室内整理操作规范。从水平层的发掘、火塘的清理、遗物的测量、石器的提取,到石制品的分类、观测、描述,层层深入,循循善诱;还通过实践学习了发掘简报、报告撰写的基本要领。这些都让我们在发掘水洞沟遗址石制品的同时,通过室内材料的整理、观测,结合石器模拟打制实验,对出土标本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老师们还精心安排了三十余场讲座,从旧石器考古学田野考古要领和最新进展,到遗址地层描述和形成过程分析;从水洞沟遗址发掘历程,到石制品分类、石器打制、功能分析,这让我对旧石器研究方法有了更加充分的认识。几个月的培训、学习紧张而充实,完善的田野实践,让我这个旧石器考古后来者,完成了由考古专业学生向合格培训学员的蜕变。让我印象最深的还有这里自由开放的学术氛围、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轻松活泼的生活环境,这对于参与发掘的每一位成员来说,都将是一笔受用一生的宝贵精神财富。

猜你喜欢

旧石器石片石器
想唱歌的小石片
内向的小孩
内向的小孩
石器,有看头——旧石器馆参观指南
想唱歌的小石片
丹江口库区旧石器考古调查记
在法国发掘旧石器洞穴遗址
石峡口旧石器遗址考古发掘的思考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