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品格与情怀
——读刘廷龙的国画艺术

2023-06-15陈明哲

老年教育(老年大学) 2023年5期
关键词:黄宾虹品格笔墨

□陈明哲

画之大者,品格为上;艺之真者,情怀第一。古人认为画为文之极,唯品格是其永恒的标准。无论中国画在艺术观念和表现形式上如何发展,艺术品格仍是不可回避的问题。品格高下离不开个人的文化修养和艺术情怀,如何在尺幅间展现宽广无垠的精神世界,画者各有不同。正所谓品格有高下,艺术无古今。

刘廷龙先生的中国画作品敦厚儒雅、骨气洞达、格高调古,蕴含着深厚的传统文化内涵,就其品格而言属于中国画品评标准中的逸品一类。刘廷龙始终在品格上求高下,坚守传统的笔墨语言体系,一笔一墨,风骨自现。这种绘画品格得益于他坚实的书法功底。他认为,理解中国画固有的笔墨程式与精神内涵,离不开对书法的探究,书画合道同源,笔墨千古不移。书法是中国画笔墨的程式规范,也是中国画笔墨的精神气质,更是中国画笔墨的生命本源。刘廷龙由书入画,窥得门径,继而登堂入室,走的是一条正确却又艰难的路,因为书法的锤炼需要历经无数个寒来暑往。

《众壑云涌》刘廷龙

《宁国纪游》刘廷龙

《书斋清供》刘廷龙

中国画的品格和书法息息相关,黄宾虹讲的“画法全是书法”道破天机。线条的运用始终是中国画最主要的审美特征,有书法意味的线条在中国画里同样具有独立的审美特性。他的书法作品融魏晋的雄浑与唐人的宽博于一体,成自家风貌,雍容静穆之中笔势翻澜,本心格局不让时彦。其作画纯以书法用笔,线条力酣锋茂,凝重深邃,绝无妄生圭角、故作姿态者,体现的是其丰厚的书法修养和文化内涵。近年来,他所作国画小品更是不留技法痕迹,由技进道,画面趋于平淡天真。

绘画的线条质量不仅体现画家的书法功底,品味其中线质笔味,还能深入理解画家的心性品质,因人品与笔性紧密相连。刘廷龙做人不卑不亢,行事风清气正,为艺更是直抒胸臆,一任性情,或寄情,或畅神,每作画必是有感而发,再配以自己的诗文俚句,追求诗书画“三绝”之境界。

中国画作品的意境与品格投射着艺术家的情怀。刘廷龙中国画作品的背后蕴含了他毕生追求的笔墨内涵和人文情怀,这种情怀体现了他对传统文化继承的勇气与自信。“画法常新,而尤不废旧”,黄宾虹认为画法的关键在于用。“用中法非旧,用西法非新”。刘廷龙延续黄宾虹的这一绘画理念,一直以来坚持维护传统文化的价值,强调以自我文化为基础,坚守中国画笔墨的底线,从不刻意为创新而创新。

刘廷龙对中国画笔墨的坚持既是一种情怀,也是一种责任与担当。我想,这种情怀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其价值和意义也愈发凸显。艺术讲融合性,更讲纯粹性,虽无国界,却有民族性。对中国画而言,它的土壤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令人欣慰的是,当下仍有一批像他那样珍视和坚持中国画自身品评标准与审美价值、维护着中国画民族性的人,在全球化的今天不失为一种坚持文化自信的表现。

猜你喜欢

黄宾虹品格笔墨
黄宾虹《致昂青信札》
笔墨童年
《中华品格童话故事》
《中华品格童话故事》
《中华品格童话故事》
灿然一灯——再读黄宾虹笔记一则
《中华品格童话故事》
浅析黄宾虹入蜀画作
为练笔墨才写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