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连地区奶牛副结核净化技术的研究与总结

2023-06-15苍真伟

新农业 2023年9期
关键词:排泄物病原学奶牛场

苍真伟

(大连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辽宁 大连 116000)

大连地区奶牛养殖数量大,范围广,又由于大连所处的地理位置特殊,奶牛的交易运输频繁,奶牛的流动性大,疫病的传播风险高。奶牛患副结核病后,对其产奶量、奶品质量、肉品质量等都会造成影响,并且奶牛副结核病又无法治愈,过度治疗会产生药物残留,对消费者的身体健康造成危害,无法保证保障动物源性食品安全。

而目前虽然已有副结核分枝杆菌弱毒疫苗和灭活疫苗可用,但是免疫效果一般,免疫后并不能预防副结核的感染,只能减轻副结核的临床症状,免疫后的病牛依旧可以向外排毒。同时,接种后奶牛经检测抗体呈阳性,现有的检测方法无法区分抗体阳性是感染抗体还是免疫抗体,无法将感染牛与健康牛区分开来,影响检疫净化效果。因此,为了控制奶牛副结核病,只有对感染牛进行净化和淘汰。

年份项目奶牛场1 奶牛场2 奶牛场3 奶牛场4 奶牛场5 奶牛场6 奶牛场7 奶牛场8 奶牛场9 奶牛场10 2018检测数(份)24836824888255239161160阳性数(份)11122531250623阳性率(%)4.443.2610.083.414.7120.923.7314.38 2019检测数(份)92929292929292929092阳性数(份)2429020000阳性率(%)2.174.352.179.7802.170000 2020检测数(份)127128130阳性数(份)12146阳性率(%)9.4510.944.62

1 国内外对奶牛副结核病的净化情况

目前,奶牛的副结核病在世界多个国家均有过报道。英国、冰岛、澳大利亚、美国和加拿大等奶业发达国家,更是将奶牛的副结核病列为奶牛重大疫病,可是国内对奶牛副结核病却缺乏相应的关注。

国内外在副结核病防控方面都难以达到彻底净化的效果,国外常常以对患病奶牛进行扑杀的方法为主。但是这一方法在我国并不适用,主要是因为我国的奶牛养殖规模大,而扑杀所带来的经济损失较大,大部分养殖厂户难以接受。所以,我国在奶牛副结核防控的过程中多以淘汰病牛为主,可是这也导致了很多养殖场,在淘汰病牛时会出现淘汰不彻底,或者净化措施不完善等现象,从而导致净化效果差,净化费用高。

2 前期研究成果

根据前期的流行病学调查可知,大连市的奶牛副结核个体流行率为17.23%,在大连的奶牛养殖场中广泛存在,但是养殖人员对于奶牛副结核又缺乏重视。通过与大连市奶牛养殖场工作人员访谈结果显示,40%的工作人员没有听说过奶牛副结核病,70%的工作人员对该病的感染途径不了解。

2017年对辽宁省所辖范围内的33个奶牛场户开展了MAP抗体监测,涉及总体饲养量为27124头,共血清样品640份,通过MAP抗体检测。其中35份MAP抗体阳性,阳性率为5.5%,单场最高阳性率为20.0%。

2018~2020年,项目组连续3年对大连地区规模奶牛场进行采样检测,共采集样品3070份,对采集的样品进行了血清学检测。具体检测结果见表。

3 净化方法的研究

2018年项目组将监测结果反馈给奶牛养殖场后,奶牛场8和奶牛场7先后表达出净化奶牛副结核的意愿。通过对奶牛场的流行病学调查可知,奶牛场8于2014年建场,从2015年开始,牛群中有10头奶牛逐渐出现腹泻症状,且久治不愈。因此,2015年底将10头奶牛淘汰。2016年出现顽固腹泻症状的奶牛增加为17头,且有些奶牛出现典型的“豌豆汤”样稀便。奶牛场7 则从2014年连续出现奶牛腹泻症状,且久治不愈,为此先后淘汰奶牛86头。

项目组对奶牛场8 的4 4 0头存栏奶牛全部进行了副结核抗体检测,检测出血清学阳性样品4 2 份,阳性率为9.5%(42/440),对42头阳性奶牛采取直肠刮取物,进行病原学检测,结果显示23份样品呈病原学阳性。项目组对病原学检测结果为阳性的奶牛和有腹泻症状的奶牛,进行了隔离饲养,并及时清理病牛的排泄物。对病牛的排泄物、污染物及污染的环境用3%~5%的火碱或生石灰等碱性消毒药进行彻底消毒处理,并适当增加消毒频次。

之后,项目组又对奶牛场7的966头存栏奶牛全部进行了副结核抗体检测,其中有199份样品呈阳性。通过病原学检测,199份样品中有118份样品呈现病原学阳性。项目组对该场进行了副结核的净化,在牛场8的净化措施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了饲养管理方式。用吸粪车代替了平板刮粪的处理方式,每天及时除去牛舍内及运动场褥草、污物和排泄物,并将排泄物及污物运送到贮粪场发酵处理。给奶牛饲喂草料和水等先喂健康牛,再喂病牛。同时对于隔离舍独立配备饲养人员,且不到健康舍串舍,隔离舍使用的工具应专舍专用,用后立即清洗消毒。

2019年,项目组再次对奶牛场8和奶牛场7进行奶牛副结核抗体抽样检测时,两个奶牛场在抽检的92份样品中,均未检测出副结核阳性样品。

4 净化技术的总结

2020~2021年项目组对净化的方法进行了梳理和总结,初步形成净化措施如下。

新建养殖场进牛,应100%采样进行副结核抗体检测,抗体阴性牛方可入场。对常规奶牛养殖场净化时,应先按照相关管理规定随机采样,进行副结核抗体检测,如果有阳性,则应全群采样进行检测,并对抗体阳性牛隔离饲养。对副结核检测抗体阳性牛应采集对应牛只排泄物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做病原学检测;对副结核抗体可疑的,应在3个月后进行复检,复检结果仍为可疑,按抗体阳性牛处理;复检结果为阴性的,按健康牛正常饲养。病原学检测结果呈阳性且有临床症状的,建议直接淘汰。病原学检测结果阳性无临床症状的,建议隔离观察,一旦出现临床症状要立即采取消毒、淘汰措施。病原学检测结果呈阴性的,应至少每月检测一次,检测结果与处理方式按规定的方法执行。连续两次检测结果阴性按健康牛正常饲养。对全群检测结果呈阴性的,至少每半年进行一次抗体检测,出现抗体阳性则应全群检测。临床有腹泻或消瘦的则应进行病原学检测,阳性牛及时淘汰,并对全群开展紧急检测。对于外引奶牛,按照新建奶牛场进牛执行。保持牛舍内环境卫生,排泄物及其他污物应及时有序清理。每天应及时除去牛舍内及运动场褥草、污物和排泄物,并将排泄物及污物运送到贮粪场发酵处理。当发现有腹泻症状的牛时,应立即将病牛隔离饲养,并及时清理病牛的排泄物。对病牛的排泄物、污染物及污染的环境用3%~5%的火碱或生石灰等碱性消毒药进行彻底消毒处理,并适当增加消毒频次。给牛饲喂草料和水等应先喂健康牛,再喂病牛。隔离舍应独立配备饲养人员,且不应到健康舍串舍,隔离舍使用的工具应专舍专用,用后立即清洗消毒。初乳应消毒后喂养犊牛,4月龄以下犊牛应与成母牛隔离饲养。

下一步将对总结出的净化措施进行推广应用,从而提高相关从业人员对奶牛副结核病的认识,增强奶牛场工作人员对副结核病的判断力,提高其防范能力。

猜你喜欢

排泄物病原学奶牛场
人腺病毒感染的病原学研究现状
规范化奶牛场日常管理措施
亚洲象浮膜性肠炎排泄物的病理学诊断
奶牛场卫生防疫工作要点
规模化奶牛场投入品的管理
鸡伤寒和鸡白痢的临床表现和病理病原学诊断
阿留申病病原学研究进展
2012年上海市规模奶牛场生产管理状况调查报告
牛排泄物制能源电池
阅读理解三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