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故乡的汇通面

2023-06-15刘宁

新西部 2023年1期
关键词:汇通咸阳彩虹

刘宁

汇通面的背后,隐藏着国有大型企业“彩虹集团”在咸阳的崛起,承载着1980、1990年代陕西工业发展的辉煌,见证了咸阳这座千年古都工业文明发展的记忆。如今汇通面已成为家喻户晓的咸阳名小吃,依靠陕西关中面食的鲜香,在21世纪现代传媒中,经由政府提升改造,迅速走出市井坊上,华丽转身为咸阳城市文化名片。

一座城有一座城的历史,一座城有一座城的个性。

2011年,我告别了渭水之滨,九嵕山之南的咸阳,这“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的千年秦都,这养育我的故乡,再回首1980年代我在渭城中学上学时走过的人民路,春天街头的梨花开得素净。正如作家峭石所讲:“假如站在远处远眺,它就像洁白的项链,悬挂在这新兴古都的脖项上。”1990年代我在咸阳五陵原上工作,每次下原都要经过505厂,那年月每晚新闻联播开播前几秒总被505神功元气袋广告占用,然而不论是“梨花满咸阳”的人民路时代,还是神功元气袋纵横天下的时代,俱往矣!

热气腾腾的汇通夜市

今天的咸阳已经迎来了他的渭河时代。一座座铁桥横跨在渭河上,咸阳湖上碧波荡漾,古渡廊桥气势恢宏,及至华灯初上,西行至渭阳西路的汇通十字,远远地望见一条街市灯火辉煌,那大概就是天上的街市吧!各类时兴水果琳琅满目,吃食摆在摊位上,更令人向往的是一家家卖面的摊铺整齐地排列在“天上的街市”两旁,据说总共有56家,家家都在卖同一种面——汇通面。本地的、西安的、乃至周边县市的人们每晚都会驱车来到这里品尝一碗,高峰时一晚有卖出上万碗的记录。因此,汇通商厦是名副其实的亚洲最大露天面馆,经过改造后的汇通夜市越发显得阔气,悬挂在商厦上的巨大显示屏不时变换各种图像,一会儿是一个兵马俑伸出双手表示热情欢迎,一会又变成始皇帝驾驶的铜车马奔腾,昭示人们这里是秦汉文化浇灌的热土;一会又旋出一只盛着热气腾腾、香喷喷面的花瓷碗。

汇通夜市,地以面兴;汇通面,面以地名。汇通南北,通达东西,孕育了秦川四季更替,隐喻着关中农耕文化绵长。每天下午四五点钟,商厦及其周围便人声鼎沸、热闹升腾,这样的喧嚣大概一直要持续到第二天凌晨三四点钟才渐消,到第二天又周而复始起来。

每个摊位上,都挑着一盏红通通的灯笼,旁边的黑底金色招牌上面写着武功、彬县、北大街等不同名词修饰的“汇通面”,昭示着这里汇聚着来自咸阳十三个县的不同汇通面,但论滋味大同小异。摊位上的老板和他的员工们皆一色的黑衣红围裙,头戴着一色的红黑相间头巾,干净而古雅,现代又传统,笑意盈盈地招呼着客人坐下。而一旦等你坐定,手脚麻利的摊主便将一窝雪白的手擀面,或一团翠绿的菠菜面“嗖”地一声扔进热气腾腾的锅里,水花翻卷,好看极了,再撒进去一把青菜,水翻滚了几次,面便熟了,用笊篱捞起盛在一个带把的不锈钢瓢里,摊主把早已做好的荤素臊子、油汪汪的油泼辣子、绿莹莹的韭菜、白生生的豆芽、浓浓的西红柿汤汁,以及盐醋等调料按照不同比例放进瓢里。肉臊子是用上好的猪肉切丁烧制而成,素臊子是将红萝卜、土豆洗净切丁炒熟,然后表演似得把瓢颠上一颠,面搅一搅,用蓝瓷花碗盛了端到客人面前,再送上一碗面汤,原汤化原食,客人们则拿起筷子来大口吃面,小口喝汤,面条筋道滑爽,面汤香甜顺畅,不觉额头上沁出汗珠来,不禁感慨:真乃人间美味也!

一段辉煌造就的“路边摊”

汇通面有biangbiang面的筋道,却没有biangbiang面裤带般宽的豪迈。从春天田野里麦苗青青到麦收时金浪滚滚,用新麦面擀上一案面那是一种多么美好的生活享受啊!妇女们在面盆里将面和得硬硬的,腕上带的手镯将盆边撞得叮叮当当得响,等到和好的面饧好了再放到案板上用擀杖擀开,一个好的家庭主妇能将面擀得薄如纸张,劙出的面像韭叶,但汇通面不能擀得太薄,稍微有些厚度入口才觉筋道。

不由得想起“八百里秦川尘土飞扬,三千万人民齐吼秦腔。调碗燃面喜气洋洋,没有辣子嘟嘟囔囔。”这首流传在关中平原的民谣,更觉三秦人民的豪爽大气。老咸阳人还爱念一段坊上的顺口溜:“一点戳上天,黄河两道弯。八字大张口,言官朝上走。你一扭,我一扭,一下扭了六点六。左一长,右一长,当中夹个马大王,心字底月字旁,留个勾搭挂麻糖,推个车车逛咸阳。”当老咸陽人用秦腔、秦韵为你吟诵biangbiang面的biang字口诀时,你方真正理解了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水土产生一方饮食,一座城市的饮食增加了一座城市的个性和流韵,就像马赛的法式杂鱼汤、阿姆斯特丹的油炸饼、伦敦的热布丁,关中平原的老百姓能将面食做得花样迭出。

我在新世纪初叶曾经在关中大小县城走动,领略过合阳的踅面、大荔的炉齿面、岐山的臊子面、彬县的御面、乾县的烙面,铜川的大刀面、耀州的咸汤面,还有什么剪刀面、燕燕面等等,但凡能用面粉制作出来的面食,在巧妇手中皆是人间美味,这其间还隐藏着许多民间传说和历史故事,据说彬县的御面是周人祖先古公亶父居豳时夫人所做,耀州咸汤面里有药王孙思邈加的几味药材。

汇通面却是因为咸阳一家现代企业的工人夜生活而产生。1979年中国第一家、亚洲最大、世界第三的彩色显像管生产基地彩虹厂(后来改名为彩虹集团)在咸阳破土动工。改革开放初期的中国人迫切需要彩色电视机,咸阳彩虹厂曾是中国首家从事彩色显像管及其玻壳、荧光材料等全套零部件配套生产的企业,也是中国生产量最大、配套能力最强的彩色显像管生产企业,曾经生产了多个中国第一,以工业振兴中国作出了重大贡献。1980和1990年代的彩虹厂有自己的电视台、TV专线,凤凰卫视、东风卫视等其他市民享受不了的电视信号,厂子福利好,职工生活更令人羡慕。

那时为了尽快生产出更多的显像管让更多老百姓看上彩色电视,彩虹厂实行四班三运转的生产模式,每到上下班时,彩虹一路、二路上身着蓝色制服的彩虹职工便是一道靓丽的风景。这些职工上下班要吃饭,他们便常常在厂子附近的一个固定摊点上吃点烤肉,喝几杯啤酒,然后再吃些主食。附近村民们和后来的下岗职工于其中发现了商机,纷纷到厂对面的生活区门口摆起“路边摊”,最初卖馄炖,后来卖手工面,再到后来越来越多的下岗职工和村民们加入到卖面行列,一辆三轮车装上所有卖面家当,老汉擀面老婆卖面做起生意来。

等到1996年汇通商厦建成,这碗供应彩虹上下夜班职工的宵夜便移到汇通十字下,成为人們口口相传的汇通面,其背后隐藏着一个国有大型企业在陕西咸阳的崛起,承载着1980、1990年代陕西工业发展的辉煌,见证了咸阳这座千年古都工业文明发展的记忆。

汇通面写满隽永乡情

人民路曾是咸阳最繁华的地段,供电局旁边的老虎大盘鸡很有名,北门口的张记馄饨、杨家蒸碗让人回味无穷,国棉七厂门口的罗家凉皮店人流如潮,然而终抵不住汇通面的崛起,越来越红火。

2004年,汇通面有了统一规划和管理,提供了场地专人擀面,摊位再也不用自己擀面,只需下面卖面。2022年春天,咸阳市政府改造汇通夜市,整体仿秦汉风格,优雅整洁的环境都让这里焕然一新,不过还要归功于网红打卡,现代传媒技术让汇通面这一产生于街头市井的大众小吃成为家喻户晓的咸阳名小吃,此后,无论春风和煦的西安街头,夏夜凉爽的咸阳渭河之滨,还是风轻云淡的渭南秋夜,炉火红彤彤的冬日泾河新城,汇通面让农民工解饥,出租车司机果腹,让亲朋聚会酣畅,也让归乡的我倍感乡情的隽永。

几千年来传承的陕菜兼备黄河、长江两大流域食材,擅长煮、炖、汆、烩、蒸、炒厨艺,突出辛辣、浓郁、爽利、和谐的滋味,宫廷菜、官府菜、商贾菜、寺院菜、市肆菜、民间菜应有尽有,唐代的曲江宴,民间的十三花,既雅也俗,根植于坊上,取自市井,汇通面依靠陕西关中面食的鲜香,取自渭河的秦汉风尚,曾经拥有彩虹厂职工这个庞大的消费群体,在21世纪现代传媒中,经由政府提升改造,迅速走出市井坊上华丽转身为咸阳城市文化名片。

不言而喻,越是有特色的地方小吃,越镌刻着一种历史记忆,民间情愫和民众生活情趣。这一夜表弟带着我这个老咸阳人来到汇通夜市,走过那天上的街市,浪的是满满的乡情!来到一块空地上,表弟告诉我:“彩虹厂已经搬走了。”岁月如梭,而我离开咸阳已十年有余了,这十余年里我从一个西咸路上的候鸟成为西安城里的读书人,可我总眷恋故乡的古渡廊桥、渭水细柳,少年时走过的凤凰台,然而今天的咸阳早已不是过去的咸阳,一座廊桥横跨南北,不用十分钟便可从桥南散步到了桥北,更不用说,渭河两岸繁华锦绣,统一广场威武雄壮,游艇在咸阳湖里载着游人徜徉,而我只要到了渭水边,总能听到一声欸乃的橹声,看到一叶小舟在河里摇荡,载着我的乡愁,以至无论我走到哪里,都忘不了故乡汇通面的鲜香和千年渭水的绵长!

作者简介

刘 宁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文学艺术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猜你喜欢

汇通咸阳彩虹
韩首章中西汇通治疗荨麻疹的经验总结
咸阳
咸阳医院
沐猴而冠
日立与南方汇通达成专利诉讼和解
达济天下 汇通花开
乐于助人的彩虹花
为什么雨后会有彩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