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思践悟“两个结合”推动新时代文艺评论事业高质量发展
2023-06-15王新卫
王新卫
党的二十大报告,就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进行集中阐述,强调“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才能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才能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
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庆祝大会、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之后,又一次深刻阐述“两个结合”,指明了推进党的理论创新的根本途径,揭示了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之树长青的奥妙所在和终极密码,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真理的本质特征和强大力量,展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恒久魅力和时代价值。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以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为指导,以深邃的历史眼光、深厚的理论修养、卓远的时代视野,就做好新时代文艺工作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提出了一系列明确要求,深刻阐明了新时代文艺工作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新境界。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文艺工作重要论述特别是新时代文艺批评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两个结合”的重要成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代文艺认识论、实践论和方法论的总集成,是指导新时代文艺评论工作的总方针和总要求,为我们做好新时代文艺评论工作指明了正确方向、确立了行动指南、提供了根本 遵循。
我们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文艺工作重要论述特别是新时代文艺批评观为指引,以“两个结合”为根本方法,准确把握新时代文艺评论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根本任务,有力有效有形引导创作、推出精品、提高审美、引领风尚,逐步构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文艺评论话语体系,为新时代中国文艺事业繁荣发展作出文艺评论战线新贡献。
一、扎根祖国大地:坚持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理论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理论是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地继承德国古典哲学、美学、文艺学基础上创立的,是人类文艺批评史上跨时代、里程碑、革命性的转折。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的精神内核;文学艺术作为一种社会存在的反映、意识形态、艺术生产,是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的理论基石;“美学观点”和“历史观点”,是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的最高标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进程,也是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过程。“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理论在中国实现了三次历史性飞跃。
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毛泽东等将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理论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深刻批判中国古代文艺理论和西方文艺理论的主观唯心论和历史局限性,阐明了文艺为人民群众首先为工农兵服务的方向,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推陈出新”的正确方针,辩证论述了文艺批评“政治标准”和“艺术标准”的关系,形成了毛泽东文艺批评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理论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
改革开放时期,邓小平等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文艺批评思想,纠正了一定时期内“文艺为政治服务”“文艺从属于政治”的极端观点,充分抵制西方现代文艺评论思潮侵蚀,提出并坚持“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强调“我们的文艺属于人民”“在人民的历史创造中进行艺术的创造”“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文艺作品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创新使用“思想标准”和“艺术标准”来引导文艺作品健康发展,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批評理论,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理论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飞跃。
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理论为指导,继承和发展毛泽东文艺批评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批评理论,先后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中国文联十大及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中国文联十一大及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等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中,深入批判当下中国文艺批评“西方标准”和“商业标准”等不良倾向,系统阐释了新时代文学评论的基本方向、重大原则、裁量标准,鲜明提出“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运用历史的、人民的、艺术的、美学的观点”评判和鉴赏作品,强调做好“剜烂苹果”工作,形成了新时代文艺批评观,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理论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新的飞跃。
文艺是时代的先声,文艺评论是时代先声的回响。只有扎根脚下这块生于斯、长于斯的土地,文艺评论才能接住地气、增加底气、灌注生气。中国的文艺作品好不好,中国的读者、观众、受众说了算,中国的文艺评论家说了算,不能用西方文艺理论、西方文艺评论者和西方文艺奖项来度量,不能套用西方理论来剪裁中国人的审美,更不能用简单的商业标准取代艺术标准。迈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新时代文艺评论工作大有可为、应当尽为、必有作为。我们必须坚持文艺批评上的理论自信、文化自信、话语自信,把好文艺批评的方向盘,不断完善文艺批评的理论体系、政策措施、工作机制,努力开创文艺评论工作人人理解、人人支持、人人参与的良好局面。
二、根植文化血脉:坚持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理论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文艺创作不仅要有当代生活的底蕴,而且要有文化传统的血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蕴藏于中国古典美学,蕴含着中国古代文艺批评优秀成果,增添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中国古代文艺批评,发轫于春秋时代,演进于秦汉魏晋六朝,完成于宋元明清,形成了不同于西方文艺批评的独特评论标准、话语模式和审美特性,具有明显的中华文化特色和魅力,同马克思文艺批评理论观点具有高度契合性。
一是注重“文以载道”的美教性。孔子倡导“诗教”,荀子强调“文以明道”,韩愈提出“文以载道、文道合一”,《毛诗大序》言:“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王充《论衡》曰:“文人之笔,劝善惩恶也。”在中国古代文学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位卑未敢忘忧国”等所蕴含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民为重、君为轻,社稷次之”展现出的民本思想,与新时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思想、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根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血脉相通的。西方文艺批评中的伦理道德学派具有历史久远性,也强调作品的道德意义和教育功能,但其展现出较强的个体本位意识,与中国古代文艺批评体现出的群体本位特点,具有明显区别。“文以载道”的教化传统,是中国古代文艺批评的基本精神和突出特征,主导中国古代文艺总体上沿着正确的方向演进,规导作品寓教于乐、寓理于情,言之有物、言之有道,特别是儒家学说中富有人民性的思想和“真善美”的古典美学得以传承发展,起到了很好的美教作用。
二是具有“知人论世”的周延性。《孟子·万章下》:“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孟子从修身尚友出发,提出“知人论世”之说,逐渐成为中国古代文艺批评的一个传统方法,为历代文艺批评家所遵循。一方面,“诵其诗,可以知其人、论其世也”,另一方面,“不知古人之世,不可妄论古人之文辞也;知其世矣,不知古人之身处,亦不可以遽论其文也。”鲁迅也说:“我总以为倘若论文,最好是顾及全篇,并且顾及作者的全人,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状态,这才较为确凿。”西方文艺批评也存在社会历史批评学派,如意大利的维柯、法国的圣·佩韦和丹纳,强调通过研究文艺与社会的关系,推动文艺更如实反照社会生活,注重的是作品描摹的“事”与“实”;中国古代文艺批评的“知人论世”,强调从社会环境、时代背景以及“人品”与“作品”的相互关系方面批评文艺作品,注重的是作品映照的“人”与“仁”,这与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理论的唯物史观具有内涵相通之处,都注重用历史的观点评判文艺作品。
三是突出“缘情言志”的情趣性。《尚书·尧典》提出“诗言志”,陆机《文赋》主张“诗缘情”。中西文学理论研究学者陈世骧提出“抒情传统论”,成为中国文学最重要的研究范式之一。萧华荣《中国诗学思想史》认为,宋代以前是“情”“礼”冲突,宋代以后是“情”“理”冲突。陈国球教授认为,“情”在中国传统思想脉络里有情“感”、情“事”、情“志”、情“实”等解释,表现为内省性及公共性两个面向。西方文艺批评,其批评理论侧重于摹仿、再现、写实,以再现历史的真实;而中国古代的文艺批评,侧重于表现、抒情、言志,以表现思想情感的真实诚挚,这正是中西文艺批评历史和美学思想的重要特征与基本区别之一。中国古代文艺批评的“缘情言志”,突出了审美主体的内圣外化,作为表现对象的作品客体,服从于统一于作者主体。马克思文艺批评理论认为,情感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反映出其人的社会性本质,折射出人的精神情感所在的社会环境所持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与中国古代文学“托物言志”的抒情传统有异曲同工之处。
四是呈现“象外之意”的含蓄性。《周易·系辞》借孔子之语云:“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圣人立象而尽意”,这是“意象”之说的最初渊源。从刘勰的“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到王弼的“得象而忘言,得意而忘象”,反映出中国古代文学意象之说的含蓄性。《二十四诗品》称“含蓄”为,“不著一字,尽得风流”。苏东坡云:“言有尽而意无穷者,天下之至言也。”严羽《沧浪诗话》认为,“透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意境”“神韵”“性灵”“格调”“风骨”“文思”“兴味”等,构成了有别于西方文艺理论的基本概念和话语范畴,从不同角度诠释了中国古代文艺创作与文艺批评的普遍规律。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认为,在评价文学作品时,最重要的是看作家的创作是否符合艺术的规律和遵循正确的美学法则,是否具有艺术独创性和較高的审美价值。中国古代文艺批评,展现出的意象审美,与中华文化起源农耕文明、中国古人崇尚“天人合一”的人文思想密不可分,这一特点奠定了中国古代文艺创作与批评的基本风格。
五是彰显“百纳海川”的包容性。中国古代鲜有职业的文艺批评家,大多是兼批评与创作于一身,以“诗话”“词话”“曲话”“文话”“序题”“跋记”“书信”“评点”等为主要批评形态,像《文心雕龙》《文赋》《诗品》等这样的评论巨著不多,文艺批评呈现载体多元化、论述感性化、力量非专业化、理论非体系化的特征。批评者与创作者的一体化,决定了批评与创作的辩证统一关系,各家之说虽众彩纷呈但又相互包容。蔡镇楚教授认为,陆机的“诗缘情”脱胎于“诗言志”,也包含有“言志”的观念,王士祯的“神韵”说、沈德潜的“格调”说、袁梅的“性灵”说,虽然各成一家之言,但又相互补充而非相互排斥。西方的文艺批评,从古希腊开始,就成为一种独立职业,在十八世纪以前盛行“判官式的批评”,经常与作家势不两立,十九世纪以后这种对立情绪才有所缓解。西方文艺批评著作,虽具有严密的逻辑思维和完整的理论体系,但各流派前后否定和相互排斥的特点明显,比如“摹仿说”被“再现说”所否定,“再现说”又被“表现说”所排斥。新时代文艺批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既灵活运用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运动的和普遍联系的观点,又继承了中国古代文艺批评兼收并蓄的优良传统。
中国古代文艺批评,“文以载道”是基调,“知人论世”是环境,“缘情言志”是手法,“象外之意”是载体,“海纳百川”是境界。可以形象地说,“文以载道”如“放风筝的人”,“知人论世”如“天空的风”,“缘情言志”如“手中的线”,“象外之意”如“形式多样的风筝”,“海纳百川”于“一片天空下共舞”。这些特征,在中国古代不同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地位和作用,“文以载道”在秦汉和宋元明清儒家思想绝对主导的朝代更为凸显,“缘情言志”在长期以诗歌为盛的创作时期始终傲居首要,“象外之意”在魏晋南北朝和隋唐时期茁壮至臻。中国古代文艺批评的优良传统,同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理论具有诸多精神内核相通之处,我们必须从中汲取优良基因,扎根中国文化血脉,把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理论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融通起来,不断厚植新时代文艺评论的中国底色,为文艺创作提供强大的价值引导力、文化凝聚力、精神推动力。
三、注重兼收并蓄:推动新时代文艺评论工作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新时代文艺评论工作任务艰巨而使命光荣,只有守正才能不迷失方向、不犯颠覆性错误,只有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新时代文艺评论工作必须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之“矢”射中国文艺之“的”,坚持用“两个结合”的方法推进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理论中国化时代化,运用其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解决中国文艺的问题,而不是背诵和重复其具体结论和词句,更不能把中国化时代化变成“教条化”“复古化”“西方化”“时髦化”“庸俗化”,坚决抵制把西方现代文艺批评理论和中国古代文艺批评理论机械嫁接进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理论的“新教条主义”,在转化细化实化中做到精神相通、内容相融、理念相合,以创新的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理论指导新时代文艺批评事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做到“两个结合”,必须正确处理文艺批评和文艺创作的关系。文艺批评是文艺创作的一面镜子、一剂良药,是引导创作、多出精品、提高审美、引领风尚的重要力量。文艺评论和文艺创造历来被视为鸟之两翼、车之双轮,彼此借力、相互砥砺。长期以来,中国文艺界一定程度存在文艺批评是文艺创作从属的观念,甚至有的认为文艺批评可有可无、无关紧要,文艺批评也存在队伍力量不足、评论力作不多、作用发挥不强的问题。文艺评论工作者要立场坚定、态度鲜明,勇于直面问题,敢于担当作为,说真话、讲真言、道真情,理直气壮亮出观点、表明态度,褒优贬劣、激浊扬清,不能抹不开面子,不能模棱两可、含糊不清,更不能把批评变成表扬甚至庸俗吹捧、阿谀奉承,坚决抵制“红包厚度等于评论高度”等不良风气。要讲究策略、潜移默化,善于与文艺创作者交往、交流、交锋,成为朋友、挚友、诤友,多采取引导的角度、探讨的方式、商酌的姿态进行艺术的批评,靠“以理服人”而不是“以势压人”,不能动不动就“扣帽子”“抓辫子”“打棒子”,鼓励通过学术争鸣推动形成创作共识、评价共识、审美共识,引导文艺创作者多出无愧于这个时代的精品力作。
做到“两个结合”,必须正确处理思想标准和艺术标准的关系。文艺批评的标准,是一定时代、一定政治立场的人们据以分析、评价和判断文艺作品有无价值和价值大小的尺度或准绳。任何文艺批评都是有标准的,没有标准的文艺批评是不存在的。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的标准,包括思想标准和艺术标准。有的文艺创作者和批评者,对思想标准过度敏感,标榜不谈政治、只谈文艺,信奉“审美非功利性”,热衷于“去思想化”“去价值化”“去历史化”“去中国化”“去主流化”,这本身就暴露出其尊崇自由化、崇尚西方化的政治倾向。思想标准和艺术标准是相互统一、相互作用的,不能过度强调一個而忽视偏废另一个,既不能把艺术标准作为思想标准的附庸,也不能把艺术标准凌驾于思想标准之上。文艺评论工作者必须深刻理解、准确把握、妥善处理二者之间的逻辑关系,把好文艺批评的正确方向,发扬艺术民主、学术民主,尊重艺术规律,尊重审美差异,不拘于一格、不形于一态、不定于一尊,运用历史的、人民的、艺术的、美学的观点评判和鉴赏作品,引导新时代文艺创作迈上繁荣发展的金光大道。
做到“两个结合”,必须正确处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一部优秀的文艺作品,应该是经得起人民评价、专家评价、市场检验的作品。当前文艺批评工作,对高雅严肃文艺作品及其审美价值、社会价值更为关心和重视,对市场化通俗化大众化文艺作品特别是网络文艺作品及其市场价值关注不够,对文艺作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性缺乏科学认知或者刻意回避。文艺评论工作要坚持把社会效益评论放在首位,引导作品火热反映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引导作者和受众画好最大同心圆、找到最大公约数,汇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伟力。要坚持把经济效益作为实现社会效益的有效渠道,通过评论鼓励优秀文艺作品通过市场价值的实现提高社会价值的传播力,引导广大文艺消费者通过市场交换分享鉴赏审美更多优秀文艺作品,让优秀文艺创作者的辛勤劳动转化为更大的经济回报。要坚持把文艺作品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评论统一起来,当两个效益、两种价值发生矛盾时,经济效益要服从社会效益,市场价值要服从社会价值,不能把文艺当市场的奴隶,不能沾满了铜臭气。
做到“两个结合”,必须正确处理古为今用和洋为中用的关系。坚持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理论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必须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辩证取舍、推陈出新,摒弃消极因素,继承积极思想,实现新时代文艺批评理论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文艺评论工作者要深刻认识到,推进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坚持和弘扬中国精神,绝不是简单复古,而是把中国古代文艺批评理论的优秀成果挖掘出来、融合进来、传承下去,不断健全完善新时代中国文艺批评的话语体系、学术体系、学科体系。要深刻认识到,推进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绝不是盲目排外,必须认真学习借鉴世界优秀文化成果,学习借鉴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优秀文艺批评智慧,坚持洋为中用、开拓创新,做到中西合璧、融会贯通,更好推动国内文艺繁荣发展,推动中国文艺作品在世界市场上讲述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文化、弘扬好中国精神,更好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新时代新征程,文艺工作迎来了大繁荣大发展的春天。广大文艺评论工作者要始终坚持“两个结合”,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更大热情投入科学的、全面的、鲜明的文艺评论,更好发挥价值引导、精神引领、审美启迪作用,不断促进提高文艺作品的精神高度、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持续增强文艺评论的战斗力、说服力和影响力,全面助推新时代社会主义文艺健康繁荣发展。
责任编辑:次仁罗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