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已经没有“乡村少年”了
2023-06-15张丰
张丰
在成都琴台路的火锅店,我请老家的几个年轻人吃饭。一共5个男孩,都是大二或大三的学生。其中两个和我在老家属于同一个村,另外3个则是老家一位教师朋友的学生。春节回老家时,先是在县城和朋友吃饭,在老家高中任教的朋友特意喊了两个学生过来:“他们都在成都读大学,都是热爱读书的孩子。”
等回到村里,又先后到同村两个年轻人家里吃饭。这让我明白,自己真是长辈了。20年前我大学毕业的时候,他们都还是婴儿。回想我刚去读大学的时候,父亲送我到商丘火车站——他没有足够的钱送我到学校。大学4年,我也没有见过老乡,总是一个人到处闯荡。
时代不同了。老家的教育进步了,现在就连离老家这么远的成都,都有两个同村的老乡。
经过慎重考虑,我选择在琴台路请他们吃一顿火锅。这是成都的市中心,他们分别在4所大学,全都在郊区,却都可以乘坐地铁来到这里。琴台路的命名是为了纪念司马相如和卓文君,这让它看起来像一个景点,适合我们这些“外地人”聚会,比在商业中心好多了。
我预订了座位,提前5分钟到达,结果他们已经到齐了。这再次确证了我们外地人的身份,因为当地人聚会经常会迟到,而他们每个人过来时在路上花费的时间,都要一个小时。
他们正在养成“城市生活”的第一个习惯,那就是学会严格遵守时间——这是“新城市人”而不是本地人的习惯。坐下后,让我吃惊的一幕出现了。5个人中有3个向我赠送了礼物:一本书、一把扇子,还有一个用来喝咖啡的杯子。
显然,他们可能研究了我的微信朋友圈,因为这些礼物全都是我喜欢的。到现在,我都没有学会如何恰当地给朋友赠送礼物。有时候到外地见朋友,拿出精心准备的礼物,对方还没说什么,自己先紧张得要命。交换礼物,或者在节日表达祝福,对我来说都是“大事”,我因此常常感到害羞。
他们送礼物给我,表情轻松,这真让我羡慕。他们已经是完全不同的一代,是“互联网原住民”,从小就在电视上熟悉城市生活。尽管他们在农村长大,但在上高中之前,他们都去过省城,而我在读大学的时候,连公交车都没有坐过。
第一次去大学报到时,我从青岛火车站出来,一脸茫然,完全失去了方向感。现在,他们用手机导航,可以轻松找到目的地。他们和世界建立了清晰的联系,也能轻松找到自己。城乡之间原来的那条鸿沟,现在已经模糊。
十几年前有一篇很火的文章——《我奋斗了18年,不是为了和你一起喝咖啡》,那是贫寒子弟的骄傲和自卑。而现在,他们和城市孩子玩同样的游戏长大,处在同一个“虚拟世界”,拥有了相似的生活方式,这让他们亲密无间。我甚至相信,和我相比,他们是更纯粹的城市人。或许,已经没有过去那样的“乡村少年”了。
(盛 硕摘自《新周刊》2023年第7期,陈 曦图)